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88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写作单元《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新人教版必修3

【大成目标】(课堂组织1分钟)

1.多思善想,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2.比较筛选,学习选择最佳立论角度。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

【使用说明】

1、建议1课时

2、学习方法学生合作讨论为主;结合各案说明,达成目标;

3、指导学生如何确立论点

基础案(5分钟)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2、结合文本完成大成目标1、。

 

一、导语设计:

面对漫天风雪,柳宗元吟出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虽不乏诗人的孤傲,但毕竟满目凄清。

而久居边塞的岑参依然慷慨激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毛泽东笔下的雪景,更是激越豪放,气势磅礴: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同为雪景,却意境迥异,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

苏东坡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知事物,从而选取最佳立论角度。

二、知识链接

温馨提示:

学会多角度运用旧材料、俗材料立论,对于我们更有实际意义。

 

立论角度就是指立论的落脚点和针对性。

所谓多角度立论,也就是能够区别相同材料所蕴含的不同要旨和细微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各种事物本来就具有多义性。

一树梅花万首诗。

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把握,就会从中提炼出不同的思想意义。

我们要广开思路,选一个自己理解清楚、体会深刻、有话可说的角度去立论,铺陈成文。

教你一招:

思路越开阔,立论的角度就越多,立论的选择余地也越大。

 

运用相同材料多角度立论,发散思维是其中的关键。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另外,逆向思维,写出作者全新的体验与感受,也是避免立论时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有效方法。

升华案(25分钟)

1、分组讨论完成问题探讨;2、借助文本和课文注释完成大成目标2,通过研读文章,学生小组探讨、C层学生展示、A层学生点评,教师点拨,完成大成目标3、4。

一、变换角度,多向思维

1.请同学们围绕“门”进行思考,可以确立哪些观点?

学生们调动思维,各抒己见。

参考答案:

(1)谈“走后门”,暗写社会上的官场腐败;

(2)“长城和海关”,谈中国过去的封闭和现在的改革开放;

(3)“生死门”,谈生与死带给人们的深沉思考。

2.阅读寓言《鲁人徙越》,你能从几个角度立论?

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

有人劝阻他说:

“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

”鲁国人问道:

“为什么呢?

”那人解释说:

“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

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到吗?

参考论点:

正面:

①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成功;

反面:

②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所以可开拓新的广阔的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侧面:

③每个人总是要有自己的一项本领;④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

全面:

⑤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每位同学选择出四个逃生者,并要说出使人信服的理由。

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有十个临时来探险旅游的人:

一个32岁的未婚女歌星;一个42岁的单身汉——细菌学家;一个法官;一个同性恋的医生;一个美国副总统;还有一个非洲部落的酋长和他怀孕的妻子;一个有四个孩子的父亲,他是个长期失业者,家庭生活一直靠做工的妻子维持;一个38岁的寡妇,她独自扶养三个不到7岁的孩子;一个离了婚的男子,家中尚有一对10岁的孪生儿子。

这时传来预报:

当日晚上将发生强烈地震,该岛极有可能沉入海底。

当时岛上只有一架可以搭载四人的直升飞机,并且只能飞出一次,别无其他的交通工具和出路。

教师解说:

这次到小岛上来探险旅游的人都是无辜的(至于此前的表现无法论定),但这个材料创设出一种特殊环境,要同学做出让其中四个人逃生的抉择,由于各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选择也就大有差异。

当然,这些选择的正确与否是难以定论的,也无须定论,关键是要能够讲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同学们要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训练步骤:

1.各人自写文章;2.教师挑出几篇典型的,由习作者上台宣读;3.先分小组评议,然后选代表在班上发言。

选择及理由简介如下:

(1)“仁义说”(寡妇、酋长妻、失业者、离婚男);如果他们能逃生,那么他们的十个孩子和几个亲属可免遭厄运,这是大仁大义。

(2)“性别说”(寡妇、酋长妻、歌星、离婚男):

世上只有妈妈好,女士应该优先。

离婚男虽然是男的,但他又当爹来又当妈。

(3)“价值说”(细菌学家、法官、歌星、寡妇):

前三者都是人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寡妇独自扶养三个不到7岁的孩子,活得有价值。

(4)“权力说”(副总统、法官、酋长、细菌学家):

他们如能逃生,将可以运用权力救助遇难者的家属,并保证社会安定,科学发展。

(5)“效益说”(寡妇、酋长妻、失业者、离婚男):

他们四人如能逃生,则可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及其亲属(一共十五人)获益,这是十人中的最佳选择。

意想之外:

据说,美国的大学生大都觉得寡妇应该死去,因为她活着是受罪;他们选择歌星活下来,可以使更多的人活得愉快,这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教师小结:

我们在思维时,要能针对问题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反弹琵琶,逆向思维

1.根据下述材料立论,并比较分析,哪种论点新颖。

材料A:

曹操在征讨张绣的途中,为避免扰民,严明军纪,特别命令:

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结果曹操自己的马受惊窜入田地,践坏了一大块麦田。

一件小事由于曹操自己的军令变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曹操说:

“吾自制法,吾自犯之,如果不罚,何以服众?

”说完就要自刎。

幸亏郭嘉引用《春秋》之义,以法不加于尊,给曹操找了台阶。

但曹操还是用剑割自己的头发掷于地上,这就是著名的割发代首。

参考立论:

(1)赞扬曹操言必行;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员问责岂能“割发代首”?

材料B: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参考立论:

(1)“学不可以已”,薛谭应留下来继续虚心向老师秦青学唱歌;

(2)“归”而改行,薛谭要敢于言归。

比较分析:

上述两则材料的立论中,第一种立论是一种从众的平平之论,第二种观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教师小结:

“文贵于新”,立意新颖是我们作文成功的杠杆,是使思想内容深刻隽永的关键。

有些材料或命题往往既可以从正面去理解,也可以从侧面去思考,甚至还可“反其意而用之”。

议论文的新意往往在逆向思维中出现。

 

2.大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人们对其有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

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所论的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就一个角度而言。

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角度,从反面去想,比如由“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思到良药裹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利于病。

请将下列熟语翻新。

(1)眼见为实

(2)损人利己(3)这山望了那山高(4)愚公移山(5)穷居闹市无人问(6)枪打出头鸟(7)嘴上没毛,做事不牢

参考文题:

(1)眼见未必为实

(2)损人不利己(3)就该追求高目标(4)移山不如搬家(5)富在闹市无人问(6)高飞吧,出头鸟(7)嘴上虽没毛,做事照样牢

点评:

第三种立论显然失却“班门弄斧”的固有内涵,偏离了题意,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所以在写作中不能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应坚持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对不能进行逆向思维的材料,切不可因刻意求新而弄巧成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升华案(10分钟)

1、分组讨论完成问题探讨;2、借助文本和课文注释完成大成目标2,通过研读文章,学生小组探讨、C层学生展示、A层学生点评,教师点拨,完成大成目标3、4。

 

二、选择最佳立论角度

材料1:

据报载,神农架林区野猪曾一度为患,有人想出在电线杆上装高音喇叭、播放狮叫虎吼的声音吓唬野猪的办法。

开始倒很有效,后来,野猪非但不怕,反而拱倒了电线杆。

要求:

(1)各人自拟题目,自写文章;

(2)教师选出十个有代表性的文章论点;(3)讲评时,重点分析比较其思路,由此了解获得独创见解的各种途径。

训练解说:

有人讲独创性玄而又玄,充满了神秘感。

其实独创性主要源于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让我们结合上面训练材料来看看吧。

讲评时,教师在黑板上抄下学生自拟的十个题目;

(1)适者生存;

(2)不能姑息迁就;(3)骗,终非长久之计;(4)动动真格如何;(5)要顺应时代潮流;(6)改革才会有发展;(7)弄虚作假者戒;(8)既要声势,更要行动;(9)形式主义要不得;(10)做个“野猪”又何妨。

讨论分析:

这十个题目中的

(1)(5)(6)显得浮泛,扣训练材料不紧;

(2)对材料的理解有偏差;(3)(4)(7)(8)(9)属于扩散思维;(10)属于逆向思维。

(3)(4)(7)(8)(9)(10)均可,(8)最好;(10)有些标新立异。

材料2:

一位顾客在一家商店闲逛。

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

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

这显然是制作标牌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所致。

售货小姐看了标牌有错误,不敢做主,便请来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也婉言回绝。

顾客毫不让步,连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不为所动。

最后总经理出场了。

总经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场定夺:

按标价卖!

而且送货上门,免费调音,直到满意为止。

问:

可从哪些角度立论?

最佳角度是哪个?

明确:

从顾客角度考虑,立论有:

“机遇属于敏锐的人”(A);“成功需要据理力争”(B);“如此便宜不该占”(C)。

从制作标牌工作人员的角度,立论为“粗心大意危害大”(D)。

从总经理的角度,立论为“错误也是机遇”(E)——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一个商店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那位总经理将错就错,极其巧妙地为自己商店树立起良好信誉的形象,给人的启示是极为深刻的。

显然,上述五个角度以(E)最佳,(C)项次之,(A)(B)分别只扣了第一段和第二段材料,(D)项过于肤浅平俗。

材料3: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科普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星期五》是他的第一部。

当时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他那时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

他妻子夺过稿子,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经理赫格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他签订了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这是一则开放性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立论:

凡尔纳a.成功在于不懈地努力

妻子b.机遇属于勇于尝试的人

赫格尔c.从事一项事业需要一点胆识

凡与赫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凡与妻子e.伟人背后总有无名英雄

问:

确立这些角度,解决了准确性之后,哪一个是最佳立论呢?

明确:

a、b、d、e话题比较一般,很多人都容易从这四个角度立意,而且e就中学生来说不易写好,所以c是最佳选择,立意新颖深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教师小结:

从客观方面看,最佳角度应当是切中要害的,好比牵牛鼻子,牵起它,牛就乖乖地跟你走。

又应是新颖的,蹊径独辟,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从主观方面来说,最佳角度应当是作者最为得心应手的角度,既便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又便于发挥自己写作的特长。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挪威人捕沙丁鱼回港时,大量的鱼死亡,只有一艘船例外。

原来这艘船的船长在鱼槽里放了一条鲶鱼。

鲶鱼在槽中因环境陌生而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自然会引起沙丁鱼的紧张,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