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8790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吉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吉林市(2001-2010)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7-01-19|作者:

|来源:

|【大中小】【打印】【关闭】

第一章总则

为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矿产资源和矿业对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全市矿产资源的特点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制定《吉林市矿产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部署,是依法对矿业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全市2001--2010年矿产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以2001年为基期,200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10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吉林市所辖行政区域。

第二章矿产资源形势

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邻长春市、四平市,南与白山市、通化市毗连,北与黑龙江省接壤。

地理位置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4′。

面积27120平方公里,人口431.4万,辖五县(市)四区。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复杂,中东部以中、低山为主,西、南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区域内主要河流第二松花江横贯全市,并有丰满、白山、红石等人工湖泊水域。

吉林市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干燥,夏季温热多雨,秋季风和气爽,冬季寒冷漫长。

年平均气温3-5℃,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45℃。

吉林市交通便利,长图、沈吉、拉滨、烟白线铁路贯通全境,公路网四通八达,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市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334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9.7%,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6:

39:

45。

矿产资源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炭素、黄金、建筑材料等行业均以矿产资源为支撑。

矿业经济已成为一些县(市)和乡镇的支柱产业,矿业城桦甸市、磐石市矿业产值都占本域工业总产值50%以上,矿业在“四市”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矿产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重要矿产优势明显

截至2001年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82种,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50种。

固体矿产地198处,其中大型14处,中型27处,其余为小型。

各类矿点矿化点1000多处,评价地下水源地18处,其中特大型水源地1处,大型2处,中型7处,小型8处,矿泉水产地33处。

资源储量位居全省首位的有26种,其中位居全国前十位的铁、钼、镍、金、石灰岩、硅灰石、饰面用花岗岩、耐火粘土和隐晶质石墨等矿种开发优势明显。

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资源潜在价值(1990年不变价)为1274.97亿元,已占用但未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200.19亿元,总计达1475.16亿元。

2.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北部万昌--舒兰地区,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中部大黑山和红旗岭等地,黑色金属、贵金属主要分布在南部桦甸夹皮沟一带,主要非金属矿产则分布在磐石地区。

具体划分为十个资源相对集中区:

(Ⅰ)万昌--水曲柳煤、地热、耐火粘土资源区;(Ⅱ)乌拉街--吉林城区松花江流域建筑用砂石资源区;(Ⅲ)丰满猴岭--天岗--上营石材资源区;(Ⅳ)小城子--新站泥炭资源区;(Ⅴ)西阳--八道河子钼、铜、硫资源区;(Ⅵ)二道甸子--漂河川金、镍、锑资源区;(Ⅶ)磐石非金属资源区;(Ⅷ)红旗岭镍(铜)资源区;(Ⅸ)桦甸油页岩、煤、硫资源区;(Ⅹ)老金厂--夹皮沟金、铁资源区。

3.矿产资源伴、共生的矿种较多,矿石质量优劣不一

区内伴、共生矿种24种,伴、共生矿产地35处。

银、铜、铅、锌、钴、硫、碲、砷等以伴、共生为主,独立矿床很少。

质量较好的矿产有金、镍、石灰岩、硅灰石、石材等。

金、镍品位较高,易选的矿石占比重较大;石灰岩可以用于水泥、电石、石灰、熔剂等多种用途;硅灰石为针状,低铁、低烧失量、高白度,属优质硅灰石;石材矿产以天岗双岔河与丰满猴岭的质地最佳,可用于加工饰面板材及各种型材;油页岩含油率较高,在6.84--12.4%之间。

质量较差的矿产有煤、钼、铁等。

煤以褐煤为主,占总量的97.4%;老牛沟大型铁矿的全铁品位在30.50--35.11%,特大型大黑山钼矿平均品位仅有0.066%。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

建国以来,地勘单位在全市境内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活动。

迄今为止,全市已全部完成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重力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及1:

5万航空磁法测量。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1:

5万地球化学测量均已完成全区面积的60%。

共发现地磁异常303处,化探异常374处,为矿产勘查提供了大量信息和依据。

对绝大部分物、化探异常和1000多处矿点、矿化点进行了检查、评价和勘查工作。

勘查了固体矿产地198处,评价地下水源地18处,矿泉水33处,发现地热点2处。

固体矿产地达到勘探程度的有65处,占32.8%,详查的54处,占27.3%,普查的79处,占39.9%。

勘探深度一般为100--500米,个别矿床达到1000米。

吉林市矿产勘查程度较低,已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仅占已发现矿种的57.5%,金、镍、钼、石灰岩、饰面用花岗岩、陶粒页岩等矿种找矿潜力大。

通过对金、镍、钼矿床成矿规律的专题研究,建立了“大黑山斑岩型钼矿成矿模式”、“夹皮沟绿岩型金成矿模式”。

本次规划经过综合研究分析,划分出3个Ⅱ级成矿带,1个Ⅲ级成矿带,1个Ⅳ级成矿带,4个Ⅴ级成矿带,2个Ⅵ级成矿带,可作为未来10年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的主要区域。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吉林市的矿业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夹皮沟金矿、红旗岭镍矿开采历史悠久;舒兰、蛟河曾是省内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依靠丰富的石灰岩资源,磐石的水泥制造业正在蓬勃发展;天岗花岗岩久赋盛名;舒兰及大口钦的耐火粘土是冶金工业不可缺少的辅助原料,产品畅销辽宁及关内多省;磐石的优质硅灰石、方解石畅销国内外,正在形成我省重要的硅灰石和方解石生产加工基地。

全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50种。

开发利用的固体矿产地156处(除普通建筑用砂、石、粘土),占有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地的78.7%。

开发的重要矿种有:

煤、金、镍、钼、铁、水泥用灰岩、硅灰石、花岗岩石材、耐火粘土、隐晶质石墨、方解石、泥炭、矿泉水等十余种。

截止2001年全市矿山总数为1247个,其中国有矿山59个,集体矿山632个,私营及其他矿山556个。

大型矿山2个,中型矿山6个,小型矿山1239个,从业人员50863人。

固体矿石产量1471.68万吨,产值79248.51万元,省内排第一位。

矿业产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78%,占全市工业总值的4.53%。

产值达亿元以上的矿山企业1个,达1000万元以上的5个。

1.能源矿产开发利用的有3种

煤炭开采矿山215个,中型矿山4个,小型矿山211个。

2001年原煤产量247.39万吨,舒兰褐煤生产基地产量占67.3%。

回采率国有矿山在85%以上,其他类型矿山为60--75%。

油页岩开采矿山12个,均为小型矿山,年产原矿7.3万吨,回采率为85%以上。

地热为当地利用石油勘探井开发,用作洗浴。

2.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有12种

铁矿开采矿山16个,均属小型矿山,年产矿石45.29万吨,比上年增加55.48%,其中老牛沟铁矿区5个矿山产矿石44万吨,露天开采,回采率88--90%,选矿回收率90%以上。

镍矿开采矿山7个,大型矿山1个,小型矿山6个。

采选矿石28.80万吨,开采回采率94.6--99.3%,选矿回收率为83.3%。

钼矿开采矿山4个,中型矿山1个,小型矿山3个。

采选矿石量52.29万吨。

大黑山钼矿露天开采,回采率97%,选矿回收率83.82%,其余小矿山为地下开采,回采率95%,选矿回收率87%。

金矿开采矿山81个,其中岩金78个,砂金3个。

中型矿山1个,小型矿山80个,年产黄金1419千克。

夹皮沟金矿的回采率90--95%,贫化率5--20%,选矿方法为混汞加浮选及氰化法,选矿回收率在90%左右。

开采的金属矿种还有铬、铜、铅、锌、锑、银、伴生钴等7种,均为小型矿山,产量、产值都很少。

3.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有33种

石灰岩开采矿山120个,均属小型矿山。

产品主要用于水泥、制灰、熔剂等,矿石产量113.52万吨。

硅灰石矿开采矿山43个,均为小型矿山。

年产硅灰石手选精矿9.92万吨。

耐火粘土开采矿山16个,均属小型矿山。

年产量4.97万吨。

饰面花岗岩开采矿山42个,集体企业7个,私营企业35个,均属小型矿山。

年产石材原矿8.33万立方米。

建筑用石料有小型矿山344个。

大型矿山1个。

年产量184.97万立方米。

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开采矿山208个,均为小型矿山。

年产量226.09万立方米。

其它还有方解石、隐晶质石墨、硅石、水泥用页岩、膨润土、沸石、陶瓷土、泥炭、硅藻土、水泥用粘土等小型矿山130个。

年产矿石量59.165万吨。

综合开发利用的为伴生硫。

4.水气矿产开发利用的有2种

地下水水源地开发18处,年开采总量3.57亿立方米。

开发矿泉水源地9处。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相适应。

工业发展急需的能源、铁、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缺口较大,大中型国有矿山后续资源紧缺,其中金、镍保有资源储量形势严峻。

政府出资的勘查项目急剧减少,商业性勘查尚未成为勘查主体,许多重要矿产地的勘查活动停滞不前,寻找深部矿、盲矿、不易识别矿的难度加大,地勘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勘查的需要。

2.矿产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

布局不合理,开发利用方式粗放,资源破坏、浪费严重。

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盲目开采,无序竞争,资源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

大部分小矿山的采矿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低,综合回收利用水平低,设备落后,技术薄弱,效益差。

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程度低。

硅灰石、隐晶质石墨、耐火粘土等矿种的产品以出卖原矿或初加工产品为主,矿产品的延伸加工业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终端产品少,资源利用效益差。

3.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恢复治理程度低、难度大。

尚未建立有效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监督机制。

4.矿业权市场尚不健全,矿业投资不活跃,矿业权流转不规范,缺少中介评估机构。

5.市、县矿政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四项行政职能到位程度差,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保护、监督、监察力度较弱。

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

二十一世纪矿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矿业全球化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通过投资勘查、开发不断加强对世界矿产资源的控制,以实现全球矿产资源的再分配,世界矿产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与矿产开发并重的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矿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地质环境规律,防治结合,达到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统一将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伟战略,无疑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新的要求,矿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吉林市是一个以化工,电力、冶金、建材为主的原料加工型城市,其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就显得更为突出。

实现吉林市“四市”建设目标,就要发展矿业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行业。

吉林市“十五”规划目标冶金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年平均递增16.7%;建材工业总产值21.6亿元。

冶金产业的扩张和非金属矿业的拓展,导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呈强增长态势。

但矿产资源储量的增长速度低于矿产产量的增长速度,一些矿产品供需出现缺口,需要从域外得到补给,矿产资源形势相当严峻。

而长期以来矿业的重开发轻保护导致了较严重的矿山生态环境和次生地质环境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矿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七、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未来5--10年,吉林市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本区短缺完全靠域外市场供给的矿产。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铬铁矿、钨矿砂、氧化铝及磷、钾等。

2.本区资源量不足或生产规模有限,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域外市场补充的矿产。

主要为优质煤、铁及有色金属等。

其中,煤:

原煤产量2000年310万吨,由于“关井压产”2001年下降到247万吨,原煤耗量840万吨。

2005年至2010年原煤产量将稳定在250万吨左右,自给率仅30%;铁:

2001年铁矿石产量45.30万吨,主要加工成铁精粉供应“通钢”,本区钢铁企业“建龙钢厂”规划到2005年钢产量达到150万吨,到2010年增加到350万吨,老牛沟铁矿规划到2005年采选矿石量达到180万吨,可产铁精粉75万吨,供应“通钢”和“建龙”。

铁矿石缺口在90%以上。

3.矿产资源可采储量不足,仅能满足近期生产需要的矿产。

有金和镍。

其中,金:

2001年采选矿石量19.66万吨,年产黄金1419千克,目前储采比仅为10,而夹皮沟金矿金保有储量只有2.8吨,保证程度很低,未来5--10年若资源储量没有较大增长,仅能稳定在现有生产水平;镍:

2001年采选矿石量28.8万吨,由于大型矿山红旗岭镍矿已进入中晚期,保有资源储量不足,未来5--10年将稳定在30--35万吨的生产水平内。

4.资源储量丰富,可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中、长期需要的矿产。

主要有油页岩、石灰岩、饰面用花岗岩、泥炭、建筑用石料、建筑用砂等。

其中,油页岩:

目前年产量7.3万吨,供桦甸热电厂用,“十五”期间桦甸市计划综合开发利用油页岩项目,年需求量28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可供长期利用;水泥用灰岩:

2001年矿石产量111.50万吨,由于“冀东”、“亚泰”两大水泥企业入驻磐石,水泥产量2005年、2010年分别达到400万吨和800万吨,水泥用灰岩量将分别达到500万吨和1000万吨,资源储量保证程度可达到50年;饰面用花岗岩:

2001年生产荒料8.33万立方米,由于建筑业的发展需求量大增,预计2005至2010年产量达到30万立方米,产量主要集中在天岗和小孤佳子两地,资源保证程度较高;建筑石料和建筑用砂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保证长期开采利用。

建筑石料未来5--10年将分别增长到250万至300万立方米。

5.矿产资源丰富,但本区需求量有限,矿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外市场,供求量随市场需求而变化的矿产。

有硅灰石、耐火粘土、隐晶质石墨、方解石、钼等。

其中,硅灰石:

省级规划为限量开采矿种,2001年吉林市的产销量为10万吨,未来5--10年其产量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进行调控,预计到2005年产销量为15--20万吨;耐火粘土、隐晶质石墨将以销定产,未来5年分别稳定在5万吨和2万吨的水平;钼:

2001年钼矿采选矿石45.5万吨,大黑山钼矿占85%以上,由于目前矿山采选能力与特大型矿床规模不相适应,未来5--10年规划矿山生产能力提高到250万吨。

6.矿产资源潜力较大,但目前查明资源储量不足或没有查明储量的矿产。

其中,水泥用硅石、水泥用页岩由于水泥产量高速增长,其用量大幅增加;陶粒页岩及板岩等将成为砖瓦粘土的替代资源,未来需求量将逐年增加。

此类矿产需加快勘查。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立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伟战略,着眼吉林市“四市”建设的目标,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原则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确保矿产资源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认真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加强重要成矿区带及优势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勘查。

坚持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在不断挖掘优势矿产资源潜力的同时,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提高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加强资源保护。

2.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国家、省和吉林市急需、紧缺及市场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调控开采总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巩固和加强优势矿产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坚持全方位开放的原则

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契机,积极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分配,扩大优势矿产资源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资金与市场,建立域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4.坚持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保护矿产资源,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

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

5.坚持矿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放在能带动本区经济发展的优势矿产上。

根据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总体目标

加大矿产勘查力度,提高国家战略性和重要矿产资源储备,补充耗减的矿产资源储量;优化布局、调控开采总量,调整矿业结构,稳定生产规模,保持矿产品生产基地和矿业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依靠“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矿产原料的需求;开发新矿种、新基地,鼓励和引导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矿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充分发挥矿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实现管理方式和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良性互动,资源有序开发、有偿开采、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使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强化矿产资源管理。

巩固和维护正常的矿业秩序,加强对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培育矿业权市场。

拓宽融资渠道,实现矿业多元化投资,建立矿业权评估机构,为矿业发展创造好环境,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2005年规划目标

1.配合国家和省在吉林市行政区内开展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对国家战略性矿产和主要矿产金、铜、银、镍等做出远景评价,提供可进一步勘查地3--5处。

2.完善商业性勘查激励机制,鼓励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在老矿区深部或外围发现新矿体,增加新资源储量金金属量50吨,钼金属量3万吨;在主要成矿远景区进行综合勘查发现新的金属矿产地2--3处;提供含钾岩石、陶粒页岩、方解石等非金属矿产地2--3处,为矿产开发提供新的资源。

3.矿产开采总量得到调控。

矿石开采总量达到2848万吨/年,总产值137291万元,产值增长率15%。

到2005年主要骨干矿山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原煤开采总量控制在250万吨/年,金矿石产量保持21.93万吨/年,镍矿石产量在原基础上略有增长达32.6万吨/年,油页岩开采总量达到200万吨/年,铁矿石开采量达到180万吨/年,钼矿石开采总量达到150万吨/年,水泥灰岩、熔剂灰岩开采总量达到600万吨/年,饰面花岗岩荒料达到30万立方米/年,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3.57亿立方米/年,矿泉水产量达到30万吨/年,其它建材等非金属矿产开采总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4.矿业结构趋于合理。

矿山规模与矿床规模基本相适应,大矿小开,乱采滥挖的现象得到控制;规模小,资源利用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小矿得到调整。

压缩矿山总数21.2%,其中压缩煤矿企业46.1%,压缩建筑用砂、石、粘土矿山企业41%,逐渐取缔现有砖瓦粘土矿,到2005年全市矿山数量控制在983个。

其中煤矿121个,油页岩矿15个,铁矿25个,铜、铅锌、锑矿12个,金矿85个,钼矿4个,镍矿7个,硅灰石30个,水泥灰岩矿98个,饰面石材矿40个,矿泉水15个,其它矿山531个。

5.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提高采选水平,使金、钼、镍贫矿得以利用,加大矿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尾矿利用研究,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矿山企业“三率”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6.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规范一级矿业权市场,培育并逐步规范二级矿业权市场,初步建立矿业权评估机构,使矿业权市场有序拓展。

7.初步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开展七个重点矿产开发区矿山生态环境调查,初步建立七个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点,进行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重点矿产开发区土地复垦或植被恢复等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26%。

8.健全市、县级矿政管理体系,四项行政职能基本到位,实施矿产勘查、开发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监督。

落实调查组织,设置监测网络,各级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对上述活动的监督职能逐步到位。

五、2010年远景目标

1.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互补的良性循环格局。

配合国土资源大调查完成1/25万桦树林子幅地质图修测、向阳山等六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吉林市1/10万城市地质调查;全面建立地质资料电子数据库,建立商业性勘查信息网络。

2.发现一批新矿产地,金、铜、镍、钼(富矿)等矿产资源储量有较大增加,夹皮沟金矿、二道甸子金矿、红旗岭镍矿等老矿山资源储量得到补充。

对呼兰硅灰石矿深部进行勘查,增加储量;查明陶粒页岩、板岩、石灰岩、方解石、含钾岩石、花岗岩等一批可供建设利用的非金属矿床,建立新的非金属矿产基地。

3.以油页岩、建材、冶金、黄金及有色金属为龙头的矿业体系进一步壮大,非金属建材基地形成规模,到2010年矿产开采总量3941万吨/年,总产值达163000万元,产值年增长率5%。

原煤开采总量保持在250万吨/年,金矿石开采总量保持在21.93万吨/年,铁矿开采总量保持在180万吨/年,油页岩开采总量达到285万吨/年,钼开采总量达到250万吨/年,镍开采总量达到35万吨/年,水泥灰岩、熔剂灰岩总量达到1175万吨/年,饰面花岗岩开采总量保持30万立方米/年,其他非金属矿产开采总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4.34亿立方米/年,矿泉水开采总量达到40万吨/年。

4.矿业结构基本合理。

矿山总数在2005年基础上再压缩20%,控制在786个,其中煤矿50个,油页岩矿20个,铁矿35个,铜、铅、锌、锑矿12个,金矿70个,钼矿4个,镍矿6个,硅灰石矿10个,水泥用灰岩矿68个,饰面花岗岩矿40个,矿泉水企业15个,其它矿山456个。

初步形成规模性企业,取缔现有砖瓦粘土矿山,建立替代砖瓦粘土的陶粒页岩等新型建材矿山。

5.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铁、金、镍、钼贫矿及尾矿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隐晶质石墨、硅灰石、耐火粘土等矿产品深加工形成系列产品。

延长其产业、产品链,矿山“三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以矿业废石、尾矿为原料的新型建筑材料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6.矿业权市场基本完善。

规范市场运作,完成矿业权一级市场规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