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84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docx

高中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恩格斯说: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的这个论断阐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

据此回答第4~5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是否可以被感知的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据此回答第6~7题。

 

6.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

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新民主主义文化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毛泽东思想 

8.《坛经》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正确的运动观  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 

9.“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 

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11.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往往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B.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C.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据此回答第14~15题。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这表明它(  ) 

A.包括人类的全部智慧  B.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C.能帮助人们解决一切问题  D.能保证人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它(  ) 

A.彻底否定了一切旧哲学 

B.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对当时的具体科学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D.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最一般规律

16.爱因斯坦说: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表明哲学(  ) 

A.是全部科学的总和  B.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D.都是科学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

据此回答第17~18题 

17.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

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 

18.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  

①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②是“科学之科学”③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④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9.2007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七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

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 

A.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B.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的变化而变

20.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甚至呈蔓延趋势。

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是与唯物主义和一切科学知识根本对立的 ②它是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③它的出现是思想解放的结果 ④它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美双方举行能源政策对话,在提高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合作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盲目征服自然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

据此回答第21~22题。

 

21上述材料说明(  )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自然界是不可以改造的 

C.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能够驯服自然界  D.自然界是变化多端的 

22要实现“天人合一”,就要(  ) 

A.加大改造自然的力度,人定胜天  B.崇尚自然,崇拜自然 

C.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D.回避自然,顺应自然

23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从哲学观点看(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③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④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生活处处有哲学。

在中学生中广为流行的歌曲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据此回答第6~7题 

24.歌曲《不想长大》中有“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这句歌词。

但是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不想长大就不再长大了,这主要强调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具有能动 

25.与歌曲《暗香》中“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这句歌词表达同一哲理的成语是(  )

A.因地制宜  B.推陈出新  C.变化多端  D.顺水推舟 

26两位画家以《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

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画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

另一位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在睡觉。

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静的真义。

因为他懂得(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③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27.《中国日报》报道,一种常被用作安眠药的药物对脑部受损伤、处于植物人状态好几年的病人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

服用这种药物后,这些病人被唤醒,一些病人甚至能够和家人交谈。

这说明(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 

B.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28.“博客不在多,有激情就行;内容不在深,无堆砌转载就灵。

”“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博客”在网络上的流行,说明(   

A.思想决定行动,主观决定客观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9.2006年7月22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发生里氏5.1级地震。

省地震局已于7月初对地震的发生作出了准确预报。

但昭通市政府并未将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报传达下去。

面对各方指责,有关官员表示,“地震预测根本不存在准确预报的可能”。

对昭通市有关官员的这一说法,你认为(  

①可以赞同,因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是隐藏在内部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认识和实践才能得到②可以赞同,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科技条件、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等的限制③不能赞同,因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④不能赞同,因为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007年4月4日,中国航天员系统的“掌门人”──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在上海参观“神六”实物展时透露,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已经获得圆满成功,目前航天员们正在进行“神七”出舱行走训练,为今后建立大空间站作准备。

据此回答第30~31题。

 

30.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  )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B.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遵循规律 

D.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1从“神一”到“神六”,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

这说明(   

A.实践的发展能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经验,推动认识向前发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能一步一步地认 

C.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这是意识自然起作用的结果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必须积极发挥意识的作用 

2006年8月,被称为“台风之王”的“桑美”在浙江登陆,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资料显示,“桑美”登陆时的中心气压仅次于1956年第十号台风登陆时的923百帕,成为50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据此回答第32~33题

32.在台风来临前,气象部门已作出科学预测,有关部门也作了必要的防备,但台风仍然给浙、闽、赣造成了巨大损失。

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的认识②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客观性的制约③规律是客观的,人无法完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人定胜天”是有条件的,人永远也不可能“胜天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33.台风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