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docx
《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
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
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
“豆腐渣工程”,是指那些由于偷工减料等原因造成不坚固的危险容易毁坏的工程。
中国的豆腐渣工程很多,有人曾精辟分析原因所在:
其一、一项工程可以反复创造GDP;其二、可以使一部分人迅速致富,进而带动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三、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豆腐渣工程如:
水库放一次水就被冲跨的大桥,用了一年就坑坑洼洼的国道,地震一震就倒的教室,等等。
这些工程都是有形的、看得见的豆腐渣工程,正因为其有形所以其危害也就显而易见,一目了然。
可是在中国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无形的豆腐渣工程,却因为无形所以其危害就不太容易被广大公民所发觉,但事实上这些多如牛毛的“无形”豆腐渣工程对民族的伤害不仅仅更加巨大,而且流毒深远、贻害无穷。
在所有的“无形”豆腐渣工程中,很多人都认为教育是当之无愧豆腐渣之王。
本人不这么认为,中国的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当然问题是多多的,后果是严重的。
但愿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
第一、朝远看教育是国家的全面工程
美国西欧拥有全面先进技术的国家引导着世界发展的潮流,这些国家的人民享有较高质量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技术主导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涉及到工程。
其中包括电气化、汽车、飞机、给排水系统、电子工程、广播电视、农业机械化、计算机、电话、空调与制冷、高速公路、宇航、因特网、家用电器、核技术和新材料,等等。
工程领域的这些成就改变了世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从全球教育变革这一宏观背景来看,强调全过程、全包容、全民性的全面工程教育,正作为时代需要的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得到重视。
因此全世界均对工程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工程知识的长期积累已使人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工程思维。
强调工程知识是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工程思维是人类知识的重要基础,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对工程思维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全面工程教育是一种包含着丰富内涵的教育思想,还可以从其他视角如人的全面发展(个人本位)、国家竞争力(社会本位)等对其进行解读,以更全面阐释其精神实质,丰富其内涵,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一是工程教育如何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是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程师资源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我国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程度十年来世界排名每年都很靠后。
提高未来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工程教育界责无旁贷。
其二是在快速变化的工程技术环境下,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能否突破资源环境瓶颈而得以维持,并在今后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有赖于未来工程师们的创造性。
其三是工程教育投入大、学制长,但我国目前仍不够富裕,却支撑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
如何增加投入,平衡质量、规模与效益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其四是是在全球化潮流中,工程技术也日益国际化,这就要求我国的工程教育界要培养足够数量具有国际视野、能在全球环境下工作的工程师。
其五是是我国的工程教育还受许多传统思维的束缚,教育界内部重认知、轻能力,社会上很多人亦认为科学比技术重要,科学家的地位比工程师高。
工程文化不普及,公众的工程素养较差,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发明创造的热情。
其六是是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堪忧。
目前的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许多教师还缺乏必要的国际视野、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作为一个尚未全面工业化的国家,拥有较大规模的、强大的工程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工程教育的改革应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应该提高全社会的工程素养,激发整个社会对发明创造的热忱,以构筑工程教育的良好社会基础。
在这样背景下,全面工程教育的理念得以扩展。
其中有诸多重要问题需要探讨,包括跨层面和跨专业的通识性工程教育、以创新和实践为导向的工程教育、适应技术前沿和全球化要求的教育改革,学习方式的革命、人文和艺术教育以及师资培养,等等。
全面工程教育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致力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府目标。
全面工程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社会能力、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全面工程教育理念包括:
其一是全过程的工程教育。
全面工程教育将工程思维作为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主张工程教育应包括整个教育和专业培养体系,覆盖从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将工程思维和工程文化根植于整个社会。
我国基础教育一般以认知为导向,同时面对升学的压力,高中教育还搞文理分科,创造性的教育没有空间,特别是工程的创造性不被提及。
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们不可能形成创造思维的习惯。
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应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就理解工程的创造性与综合性,鼓励他们发挥奇思妙想来解决问题。
其二是全包容的工程教育。
全面工程教育强调观察世界的全面视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综合技术和人文、技术和商贸,培养学生以多学科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面工程教育一改通识教育的传统,将工程通识内容纳入其中,主张非工程类学生也要对工程方法有基本了解。
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工程设计、解题方法和工程决策而扩展知识,奠定工程思维基础,使受教育者在进入社会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当今工程化了的世界。
许多看似技术的问题,实际上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加以解决。
如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必须运用人类共同的人文精神、经济学的智慧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妥善解决;又如生物工程问题中有许多涉及社会伦理学问题。
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知道,人的情感并不是通过一把尺子、一杆天平或是任何精密仪器可以简单进行度量的。
因此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接触多种文化,学会欣赏和尊重其他文化,学会与不同的人群交流与沟通,能在多文化的团队中工作。
在教学方法上,全面工程教育努力使学生从依赖的学习者变为独立的学习者,进而成为互助的学习者,并在实践中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人才。
其三是全民的工程教育。
全面工程教育强调工程思维对全体民众的草根性影响,主张强化工程教育的平民意识。
全面工程教育致力使工程思维根植于整个社会,主张强化工程教育的“草根”意识。
这种民众意识是介于精英与平民之间的一种意识。
这种意识具有顽强的特点,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命力。
主张用工程文化的普及和工程思维顽强的生命力来影响整个社会,激发全民族发明创造的热忱,提升国家在全球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的领先力。
具有广泛的特点,遍布教育系统从底层到顶层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国家创新力的提升而言,强化工程教育的草根意识尤其重要。
创新的要求其实是一个金字塔,知识发现是金字塔的塔尖,塔尖下面还有应用发明、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等基层创新。
离开基层创新,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是不可能达到塔尖的,忽略基层创新而想跨越至塔尖,是很不现实的。
但是,从我国教育现状分析看,存在着人文陶冶过弱,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专业教育过窄,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功利主义导向过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本技能训练不够;共性制约过强,学生个性发展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学科化、学术化教育倾向严重,学生实践能力弱化等问题,其根源是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全面工程教育作为时代需要的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必须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
第二、朝近看教育是国家的社会工程
在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项事业能够像教育事业这样庞大,涉及到人数这样多,它确确实实涉及到每个人,每一家,每一户,它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了。
人人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不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党和国家的真正的“面子工程”,更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教育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
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一场深刻变化,包括各个方面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包括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是根本性的。
因为所有的现代化转变都是由人来完成的。
没有现代化的人,就没有现代化的转变,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途径。
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没有现代化的人;没有现代化的人,就没有现代化的国家。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教育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教育是追赶现代化的先导。
在现代化过程中,后进国家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成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和实现现代化,已经有成功先例。
例如,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日本和韩国等。
19世纪70年代,德国率先提出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创办现代大学---柏林大学。
40多年后,德国成为欧洲工业强国。
20世纪40年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加快教育发展,逐步走到世界前列。
有一个日本孩子读书的故事:
“二战结束时,一位美国记者看到一个日本孩子坐在战争废墟上读英文,这位记者拍下了这张照片,发向全世界,并且预言日本有希望。
”30多年后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一些后进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是成功地追赶现代化的先导。
教育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世界现代化是一场国际竞争,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这种竞争大致经历了竞争是产品和实力竞争、体制和模式竞争、国际竞争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目前世界现代化的国际竞争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显著特点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成为国际竞争的前沿,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成为关键要素,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没有现代化教育,就不可能有创新人才;没有创新人才,就不可能有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国际竞争要求把教育作为现代化的一个战略重点。
而目前,中国国内的发展也要求关注教育的战略意义。
由于连续的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没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就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综合考虑国际和国内因素,教育应该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战略重点。
教育发展到今天之后,光靠我们学校,光靠教育部门,是搞不好教育。
必须由社会,由家庭,由学校,更不用说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才能把教育搞好。
搞教育主要是两条,一个是人,一个是物。
人就包括学校领导,包括教育的管理者,包括教师。
那么物,就是投入了。
现在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们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另外,我们中国这个社会还处在一个转型阶段。
什么意思呢?
就是人治的味道还是很浓的。
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认识程度,包括他对办教育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教育的成败。
那么这样就产,当前特别值得你警惕的一种思想,就是教育产业化的思想。
因而,中国的教育危机,表层是无钱,深层是“无用”,缺乏实用性、适应性、创造性。
直接造成了人才浪费、流失,国民素质劣质化,科技人才断层的严重后果。
很多有良知的真正专家的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如果不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培养模式,即便花很多钱,培养出很多专才,也仍然与大师无缘,与世界一流无缘,与现代化无缘。
教育如果表面继续繁荣实际继续恶化,就我们的国家、民族,面临的也必将是一场后患无穷的灾难。
那么,教育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豆腐渣工程。
第三、朝内看教育是国家的灵魂工程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育就是国家的工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从雅氏的定义来看,传递文化遗产只是手段,“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启迪其自由天性”才是目的。
因此,对于人来说,生命是最高价值。
任何政府或个人,都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
仅次于生命的价值,那便是自由。
人类历史,本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历史。
人要活得有尊严,必须是享有自由。
而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有尊严的学生。
只有自由发展的学生,才可能成为栋梁之才。
然而,当我们以国家利益去牺牲个体时,那是一种无以复加的罪孽,一种最不可宽恕的罪恶。
这种教育下,整个民族没有人才,更没有天才。
中国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是在毁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未来。
为什么这样说:
中国教育只为分数,升学率决定一切,有分数才有升学率,有升学率才有政绩。
整个教育体制不变革,修改一下教材就敢自吹自擂是素质教育了,估计全世界只有中国对教育的认识这么浅薄;学生只是官员升迁的工具,中国的官员是任命制的,下级官员的权利来自上级,对上级负责、讨上级欢心是其必然。
中国的教育系统官员同样如此,校长是上级任命的,学校里的老师工次奖金是校长决定的。
这种体制运行的结果必然是老师们只考虑校长需要什么,校长们只考虑教育局长需要什么,根本不会去考虑学生的健康成长倒底需要什么。
官员由上级任命的政治体制,只会使下级围着上级的利益转,而把教育的真正服务对象——学生——置之度外了。
不仅在中学阶段如此,中国的大学更是如此。
人家外国大学的校长是由在校的学生、教师以及全世界的校友投票选举出来的,我们是教育部任命的。
中学的校长是一心一意为教育局长服务的,大学的校长是一心一意为教育部长服务的,部长一心一意为乌纱帽服务,学生只是官员升迁的工具而不是服务的对象。
一个把学生当成官员谋利工具的教育体制,能教育出全面发展的学生;中国的教育扼杀自由与爱,教育几乎可以说从幼儿园开始就把“扼杀自由”当成追求分数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了分数,必须让学生做大量的作业,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必须严格限制学生全天全周的时间安排,看到学生每天的作息安排表,连洗衣服的时间都没有。
每天都陷在大量的重复的题目里,没有时间娱乐,没有时间思考人生。
因为他们只要不做好,老师只会告诉他们一件事:
你这样下去成绩会很差啊。
学生不仅没有自由,而且还必须接受没有爱的教育。
书本里面全是歌功颂德,全是伟人的足迹,而见不到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见不到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全在讲述一种虚构的幸福生活。
这种书本能教育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学生吗;重点学校实质是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全国有重点大学,各省市县有重点中学,理由说起来头头是道,什么财政不足,优质师资缺乏等等,财政不足与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是两回事。
重点大学重点中学其实就是教育系统的官员们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搞出来的形象工程,领导来了,总要弄个好看的地方落脚拍照。
而地方官员到省里去做工作汇报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重点率摆摆门面。
这种重点学校的做法严重打击广大老百姓孩子的自信心的做法,那还有公平合理。
这个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广大学生得不得比较全面的发展,国家对各个层次的人才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人民的整体素质也没有全面的提高,还滋长了攀比心理。
一些落后的地方很多老师鼓吹学生要努力读书,是离开穷地方唯一的路子。
这个是错误的,搞的学生很不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爱自己的家乡的人会有多少去爱这个国呢?
!
……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自然也是教育的灵魂。
然而一个用“分数”和“升学率”来主宰一切的教育如何能谈得上创新。
中国的学生规规矩矩;中国的教师不苟言笑;中国的课堂沉重而乏味;中国的学校大门紧锁。
我们用一套成型的思维去塑造我们的孩子,结果所有中国学生都被训练出了固定的解题模式,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观点。
正是这种“唯考试分数论”的制度扼杀了中国人的灵魂——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认识。
也许我们可以说应试教育培养的不但称不上“人才”,就连“有用的机器”也算不上,顶多是一种考试的机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任何企图将知识和品德要求强加到学生身上都将破坏培养人的个性品质的基础。
我们的老师认为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其实正是这种外在的强制干涉毁掉了人类美丽的花朵——创新。
“唯考试分数论”让我们的教育失去了创新的灵魂。
素质教育改革如果只流于形式,只触其毛皮而不医其心,不脱胎换骨,恐怕最终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便是一例,表面上取消过关的概念,但大部分学校人为地划一分数线,学生们的压力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为了四六极,他们几乎花掉了所有的时间,而他们所得的莫不是一种作选择题的能力,用英语交流与写作仿佛成了奢谈。
难道我们还能容忍这样荒谬的考试存在下去吗?
我们的社会不能容忍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又岂能容忍一个没有灵魂的教育!
道德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为准则,它关系到人类文明的进步速度,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存亡。
而在如今的社会里,我们看到的是道德日益被糟蹋,人们缺乏基本的荣辱观,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机构没有履行它的职责,它没有教会学生怎样作人。
道德沦丧的后果不仅仅是文明的丧失,更是犯罪的盛行。
据北方网消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惊人,几乎每天都有不少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报道,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自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与法制教育不足息息相关,但人并不是懂得法律就不会犯罪,对孩子们来说,教导其遵从最基本的价值道德取向和人生观比什么都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
很难想象一个有教养的、富有同情心和怜悯的孩子会做出那种惨绝人寰的事来。
狂砍、狂刺、锄杀、刀劈、杀父、杀母、奸杀的场景占据了原本属于道德法律教育的空间,我们的教育者们应该清楚一点:
不授予孩子道德,就是纵使孩子犯罪,而这本身就是犯罪。
如果说食品行业的缺德是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话,教育行业的缺德就是损害人们的人格和灵魂健康。
如果说身体的损害还有医院可以治疗的话,灵魂健康的损害就无药可救了!
?
我曾看过有位教育专家给现今的中国高校画了像:
一切向钱看,完完全全一幅敛财像;不顾廉耻和礼仪、彻头彻尾一幅无赖像;一切向官看、上上下下一幅官吏像;高校性混乱、里里外外一幅龌龊像。
我曾听到大学生这样说过,本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只是生性顽劣不好学,也没有学得多少真才实学,只好灰溜溜的混得一张文凭,悄然离开校园。
独生子女教育成为中国家庭最重视的头等大事,催生了教育产业化或变相产业化,学校由公用性质的主体成为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吸纳钱财的机器。
老百姓宁花大钱择校也不就近入学。
高等学校降低招生门槛,扩大招生面,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遍布祖国大地,大学文凭似乎唾手可得,随之而来的是人才市场的水泄不通,上了大学也不能保证你找到工作。
一个人灵魂的健康成长,只和自己的家庭和老师有主要关系。
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和学校都干了什么呢?
幼儿园的老师会因为没有送礼而不给孩子小红花;小学的老师会因为没有送礼而当众羞辱孩子;中学为了升学率把所有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取消,培养出一个个“豆芽菜”和“考试机器”;大学为了增收疯狂扩招,培养出无数个“半成品”找不到工作还要“被就业”。
像奥数这种摧残儿童灵魂、人格的丑陋东西,也因为金钱利益被大张旗鼓地释放出来,坑害了无数孩子。
这种教育最直接后果让学生成了受害者,而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也就是说,直接影响到未来一代建设者的思想文化素质。
但愿,中国尽早觉醒,莫让中国教育成为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