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701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docx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

登甲阅读第十次修订七年级答案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6-18题。

(共6分)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②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③!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

注:

①[俟]等待。

②[啮niè]咬。

③[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

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狼不敢前犬又如前B.恐前后受其敌敌众我寡

C.一狼径去相委而去D.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7.翻译文中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

路上遇到两只狼,一直距离远远地跟着屠户。

理解:

寥寥几笔勾画出屠户所遇到的危急处境,扣人心弦,引出下文的“屠惧”。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理解:

“骨已尽”,屠户仍没甩掉两只狼,处境更加危急,引出下文的“屠大窘”。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翻译: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理解:

屠户发现“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于是趁机“暴起”,结果了狼的性命。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甲】【乙】两文中“假寐”和“伪睡”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6分)

16.答案:

C(2分)

17.答案:

B(2分)

18.答案要点:

①(狼)“假寐”是为了“诱敌”。

②(富室主人)“伪睡”是为了发现“群犬呜呜作怒声”的真相。

(2分。

每个要点1分)

丰台区

四、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第8-11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8.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2分)

①与人期行期:

②求闻之若此若:

9.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则是无信思而不学则殆B.日月之行曲肱而枕之

C.及其家穿井其一犬坐于前D.闻之于宋君于我如浮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4分)

①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11.两篇短文都与谈话有关,【甲】文元方与友人的谈话,体现出元方①;【乙】文宋国人对丁家打井情况的谈论,启示我们②。

(3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1分)

8.(2分)①约定②像(如)评分标准:

每处1分,共2分。

9.(2分)A

10.(4分)①元方头也不回进入门中。

②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发现(得到)一个人。

评分标准:

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重点词语:

顾、非、使。

11.(3分)参考答案示例:

①知书达理,聪慧善言。

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

评分标准:

意思对即可,①处1分,②处2分。

石景山区

(三)阅读《咏雪》,完成第10–13题。

(共9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下列选项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B.公欣然曰/不以为然

C.差可拟/阴差阳错D.因风起/因材施教

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翻译:

谢安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理解:

短短八个字,交代了时间、地点、故事的社会背景和主人公、事件的起因等,体现了文言文语言的精练。

B.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

跟他的子女一起谈论诗文。

理解:

谢氏家族是世代诗礼之家,谢安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有时间和子女“讲论文义”,体现了对他教育的重视。

C.公大笑乐

翻译:

谢安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理解:

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一家人亲密无间的感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美好的家庭生活情趣。

12.把下雪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比喻更生动形象?

请说明理由。

(2分)

答:

13.中国古代有很多“少年早慧”的故事。

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少年早慧”在谢道韫、夏侯荣、戴震身上分别有怎样的体现。

(3分)

【链接材料一】

荣①,字幼权。

幼聪惠,文帝闻而请焉。

宾客百馀人,人一奏刺②,悉书其乡邑名氏。

客示之,一寓目③,使之遍谈,不谬一人。

帝深奇之。

【链接材料二】

授《大学章句》④,至“右经一章”以下,震⑤问塾师: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师应之曰:

“此朱文公⑥所说。

”即问:

“朱文公何时人?

”曰:

“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

”曰:

“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曰:

“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

“此非常儿也。

注:

①荣:

夏侯荣,三国魏将。

②刺:

名帖,相当于现在的名片。

③寓目:

观看,过目。

④《大学章句》:

出自《四书集注》,是朱熹对《大学》的注释和补充。

⑤震:

即戴震,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⑥朱文公:

即朱熹,宋朝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答:

(三)共9分

10.答案:

A(2分)

11.答案:

C(2分)

12.答案示例:

“柳絮因风起”更生动形象,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盐与雪花,形状不同,轻重有别,“撒盐”也缺乏美感。

由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联想到东风吹拂的和煦春色,更富诗情画意,也表现出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向往。

(2分)

13.答案示例:

少年早慧在谢道韫身上体现为她的诗作贴切传神,新颖巧妙,“咏絮之才”也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在夏侯荣身上体现为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在戴震身上体现为善于独立思考,不盲从,能提出独到见解。

(共3分。

“谢道韫”“夏侯荣”“戴震”各1分)

延庆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

(7分)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

咸溪县童镛,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出一母。

性狡狯(kuài)①,解人意。

日则嬉戏,夜则守门。

后白者倏②目盲,不能进牢③而食。

主人以草藉④檐外卧之。

花者衔饭吐而饲之,夜则卧其侧,几⑤二年余。

及白者死,埋之山麓间。

花犬乃朝夕往,至葬处则默哀绕数匝⑥,若拜泣状。

卧其旁,必移时而反。

(选自《物犹如此》)

【注释】①狡狯:

聪明可爱。

②倏:

忽然。

③牢:

狗圈。

④藉:

垫子。

⑤几:

将近。

⑥匝:

圈。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意暇甚解人意B.屠乃奔倚其下花犬乃朝夕往

C.屠自后断其股悬梁刺股D.必移时而反流连忘返

14.阅读【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白狗失明之后,花狗为它做了哪些事情?

(3分)

答:

15.从以上两篇文章中,你认识到动物的哪些特性?

(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7分)

13.A(2分)

14.花狗衔了食物吐出来喂白狗吃(喂食);夜里睡在白狗的身旁,近两年有余(守护);白狗死后,花狗朝夕前往埋葬白狗的地方看望(怀念)。

(有括号内的要点就给分)(3分)

15.聪明(有灵性、狡诈);有情感(相互友爱)(2分)

【译文】

咸溪县童镛的家里抚养了两只狗,一只白的狗一只花的狗,是同一个母亲所生。

生性聪灵,理解人的心意。

白天嬉戏,晚上看守大门。

后来,白狗忽然眼睛瞎了,不能进入栏圈自己吃东西。

主人用草垫铺在房檐外让它睡在那里。

花狗便衔了食物吐出来喂给它吃,夜里就睡在它的身旁,将近两年有余。

等到白狗死了以后,埋在山脚下。

花狗于是朝夕前往(去看望它),到埋葬白狗的地方默默伤心,像悼念的样子,很久才返回。

大兴区

(二)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13—15题。

(共9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②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④死状。

大骇,逡巡⑤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⑥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①欻(xū):

忽然。

②瞰:

窥视。

③昧爽:

黎明。

④缢:

吊死。

⑤逡(qūn)巡:

因有所顾虑而徘徊或后退。

⑥直:

同“值”。

⑦罹:

遭遇(祸患)。

13.第一小组的同学对画线句的朗读停顿产生了分歧,你赞同哪个观点?

请说明理由。

(2分)

答:

我赞同理由是。

14.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文言词的意思,在成语中多有留存。

以下是第二小组同学整理的成果,请你将他们的汇报内容补充完整。

(4分)

(1)“恐前后受其敌”这句话的意思是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成语“腹背受敌”中的“敌”正是的意思。

(2)在“顾野有麦场”中,“顾”的意思是“看,视”,成语“左顾右盼”中,“顾”的意思也是“看,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3)文中“眈眈相向”的意思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