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6191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docx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试试题

(一)

一、判断题

    (X)1、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2、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X)3、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X)4、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X)5、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

    (√)6、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7、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X)8、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9、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教师应该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10、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11、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2、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13、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道德美。

    ()14、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

”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

”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

这说明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15、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

这就是依法执教。

    ()16、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取法乎上”。

    ()18、一个人作为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政治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19、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20、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一般良心。

    ()21、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

    ()22、按照英国现代伦理学家罗斯的分法,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普遍的常识性的(理所当然的)义务,例如忠诚、赔偿、感恩等属于显见义务。

    ()23、人们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作到的事情就是义务。

    ()24、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25、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26、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的观点。

    ()27、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直觉作用。

    ()28、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心理健康功能。

    ()29、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0、教师仁慈的意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职业自由感、动机作用、榜样效应、心理健康功能

    ()31、教师仁慈的特点包括教师仁慈的教育性、教师仁慈的理性色彩、教师仁慈的方法特性

    ()32、下列哪些是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3、决定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先验理性、道德认知.

    ()34、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激励;情感;意向。

    ()35、良心的三大主要特质是:

内隐性;神圣性;基本性。

    ()36、道德义务与非道德义务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道德义务的精神性;道德义务的自觉性;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

    二、问答题

    1、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

内容是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班主任张某以加强班级管理和严肃校纪班风为由,在班级制度中作出了如下规定:

学生上课迟到一次罚款1元,旷课一次罚款2元,不按时完成作业罚款3元,损坏公物罚款10—200元,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罚款20—100元。

班里的一些同学已相继向张某缴纳了罚款。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为什么?

    答:

张某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不得罚款。

    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做到依法执教。

现实中,不少教师沿袭了旧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在从教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侵犯了青少年学生的权益,出现了违法、犯法的现象,反映了不学法、不懂法、不执法的问题。

如:

教师随意批评、责备学生;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并进一步阐述: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教育是兴国之基础,强国之支柱。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首先要依法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依法行使教书育人的权力,履行教师法定的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实现依法管理教育事务,保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依法进行,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教育的使命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教师职业劳动任务是教书育人,对人进行素质教育。

教师只有做到了依法执教,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依法治国的人才,才能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

我国现有1000万教师大军,他们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的十杰教师和师德典范。

但是,还相当数量的教师法律意识不强,既不学法,又不懂法,更不执法,有的帮学生考试作弊,有的诱导学生看黄色书籍、黄色录像,有的采用各种体罚学生的方式等等。

都说明这些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较淡薄,必须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三个层次的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三个层次的关系是:

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其关系是:

    ①理想层次着眼于从较高层次的理想状态对教师职业道德定位,它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对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高要求。

    ②原则层次着眼于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角度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位,它既表达了现实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考虑到我国教师现有的师德水平以及如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向更高层次迈进。

    ③规则层次体现了对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底线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要求。

这些要求一般直指教师的外显行为特征,有很强的观察性和操作性。

教师职业道德规则通常采用否定式语言格式,以明确在教育工作中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采用和呈现的。

    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论述题

    论述题

    01.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答:

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它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就它们的联系而言,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道德作为社会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

在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中,道德总是为各种师德规范的确立提供合理性论证,提供有力的依据,教师职业道德价值思想根植于道德基础之中,总是与道德相一致的。

总之,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就它们的区别而言,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

最普遍善恶标准和观念,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特有善恶标准和观念;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道德先于教师职业道德产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芽和产生,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人类社会脑体分工之后才开始萌芽产生的。

就它们的发展而言,道德是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教师职业道德,虽然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但更重要的、具体的还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与教师职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二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道德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一般的指导价值和一定的善恶评价意义。

而教师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虽然也能对社会其他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总体上是适应教师职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社会中的存在,主要是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调节,给予善恶的议价。

    02.为什么说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答: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在诸素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2)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具体、最现实的方式和手段。

    (3)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是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所必须。

    (4)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靠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过程中和教育管理中,作为教师行为的评价之一,约束着教师的有关活动,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必然会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03.为什么说教书育人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指出了教师这一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根本所在,它昭告人们,教师这一行业是教书育人的行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只要为师从教,就有这个职责,不认真履行这一职责,或不履行这一职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或根本就不配做一个教师。

可见,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由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和职责所决定的。

    同时,教书育人也是古今中外许多典籍著述和先哲大师一直强调的。

要搞好教书育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育人的关系。

    

(2)正确理解育人之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

    (3)多方面努力,更好实现教书育人。

    04.教师应如何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和法规?

    答:

首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作为一个教师应当依法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依法执教的责任意识,知道不履行或违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应承担什么责任。

    其次,要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提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

    再次,作为一名教师,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还要把坚持正确的职业行为方向与依法执教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最后,依法执教还应该体现在依据法律来维护和保护教育对象的合法权益上。

    05.试分析爱岗敬业所具有的精神境界,怎样评价你自己在爱岗敬业方面的道德境界?

    答:

我们可以从教师个人对待自己职业的情感和态度的倾向性角度,将现实生活中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境界大体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低层次--厌教;第二个层次是功利;第三个层次是热爱;第四个层次是乐教。

    以上四种境界,第一种是我们应当唾弃和否定的,第二种是我们承认其合理性的同时应当自觉超越的,第三种是我们应当大力肯定和倡导的,第四种是我们应当向往和追求的。

    评价自己(略)

    06.教育爱及其内涵的思想特征

    答:

教育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

其内涵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而且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以及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爱的方式。

因为教育主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执教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有人也把教育爱称之为教师爱。

    教育爱内涵的思想要求有许多方面,除了教师应以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来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感化陶冶学生,引导教育学生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点:

    

(1)教育爱的广泛性。

(2)教育爱的引导性。

(3)教育爱的理智性和纯洁性。

(4)爱与严相结合。

    07.是否可以将严谨治学的教育意义理解为确立“严谨治学”这一师德规范的根据之一?

为什么?

    答:

(答案可结合简答题的第15题的答案内容来回答)

    08.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教师之间应怎样团结协作,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

(1)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2)克服文人相轻,相互学习配合。

(3)尊重同志,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结合实践谈经验教训,略)

    09.应注意从哪些方面指导家庭教育?

    答:

第一,指导家长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父母子女关系。

    第二,指导家长建立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

    第三,指导家长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第四,指导家长理智而科学地教育独生子女。

    10.如何理解教育公正?

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持教育公正?

    答:

(1)教育公正既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目标,也是对教师一种重要的道德要求。

    作为一种道德要求,除了指社会应使每个人公平地受到教育外,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要符合公认的道德准则,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学生及全体合作者。

    坚持教育公正不仅有其实现公正化教育目的要求,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所必需。

    教师之公正,是其立身立教之根也,是为学生所敬、所信、所效之根也。

    

(2)何以抵制不良风气,保持公正?

一是应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辨别能力。

二是敢于抵制不良风气,恪守公正立场。

三是自觉培养公正之品行。

    11.教师应有的师表风范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答:

(1)内在思想情操的高尚性。

①高尚的操守。

②高尚的道德素质。

    

(2)外在言行举止的文明性。

①遵纪守法。

②语言文明。

③仪表文明。

    (3)个性品质的健康性。

①广泛的兴趣。

②坚强的意志。

③开朗的性格。

④平静的心境。

⑤健康的情绪。

    (4)职业工作的纯熟性和进取性。

    12.联系实际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答: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道德人格不断完善的需要。

①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来说,在其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以培养出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有所前进,完成时代赋予教师的教育任务。

    人民教师肩负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崇高使命,为了培养好青年一代,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当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四、案例分析题

1、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

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

“这就是证据!

”P64

⑴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

为什么?

答:

不对。

班主任既没有了解情况,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来正确处理班级的失窃现象,而采取武断的不科学的方式来选“贼”,如果这两名同学真是拿了10元钱,这种选举方式既对他们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指认错误,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同时还侵犯了这两名学生的人格尊严。

⑵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答: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下列方法:

第一:

表明态度:

我很生气;指出后果:

用事例来说话,老师为你担忧;让他懂得:

一个人不止值这一点钱;注意事项:

1、言语要动情,用情来打动学生的心;2、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3、丢掉的钱,老师负责补上,以行动来打动学生;4、别在意查得出查不出,千万别自以为是。

万一搞错,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与其这样,还不如查不出来。

当然,对学生说:

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

你们都是有志气的孩子,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

老师不敢接受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会偷东西。

这样,偷了东西的孩子即使不还,心里总会产生内疚感,教育效果也就有了。

千万别兴师动众的查,否则即使查出来,孩子也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就糟了。

5、会有反复,别着急,多说几次就会好的。

再说,小孩子偷东西不算偷,只是家里随便拿惯了而已。

坏习惯要改过来是很难的,需要反复的过程。

第二:

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

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内容要求涉及四个方面。

1、失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2、给我的学习带来的影响;3、我目前的感受;4、假如别人归还了我的钱物,我能原谅他吗?

说出理由。

另一篇题目是“假如我是行窃者”,也要求写出四点。

1、拿别人钱物的动机;2、拿别人钱物的过程;3、现在的感受,猜想别人会怎么看“我”;4、打算怎么办?

老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使用“小偷”这个字眼。

同学们写完后,老师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同学谈话,交流感受,着重设计了谈话过程。

总之,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

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同时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孩子解决问题,记住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

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

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

我大声说:

“××,你为什么又迟到?

把手放下站好……?

”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

“……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

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

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

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

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

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⑴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为什么?

答:

案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言教身传,引导着学生向老师看齐,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

⑵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

角色定位: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品德上应是学生的楷模。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品德教育既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必须做学生品德上的楷模。

前人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语道破了“身教”的重要意义。

所以教师教育学生,不能只*知识和说教,更要*人格与道德威望,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教育者的人格与其道德风貌,对学生的意识和性格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楷模即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促进的一种具体写照。

3、高中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神话的两段描述,然后,提问:

“从这两段描述中,可以发现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

”P146-147

学生甲回答:

“希腊神话有比较完整的系统,而中国神话比较零散。

教师点评道:

“这位同学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

这时,甲同学羞得满脸通红,而班里则是一片宁静。

(1)教室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宁静”?

答:

教室里出现“一片宁静”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对甲学生的回答虽然没有批评、指责,但没有准确点评,反而用“很不完整”予以了否定,使答题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同时教师的态度情感也直接影响了答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也感染了其他同学产生了不良的消极情绪。

(2)请对老师的“点评”进行点评。

答:

课堂点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省并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人格健康发展。

良好的课堂点评在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拓展,引导课堂讨论走向深入,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老师的“点评”问题在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无情的否定,这会直接影响答题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精炼的语言去点评,这样势必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涟漪,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为此,老师要善于倾听。

善于倾听意味着平等与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