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论文爱国论文留学的先驱爱国的典范.docx
《留学论文爱国论文留学的先驱爱国的典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学论文爱国论文留学的先驱爱国的典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学论文爱国论文留学的先驱爱国的典范
留学论文爱国论文:
留学的先驱爱国的典范
摘要:
当中国的读书人还在科举取仕这条道路步履维艰之时,容闳已经跳出了这个圈子,到美国留学,此后成为中国留学事务所的创办人,将中国落后的教育体系撕开了一个口子。
他不仅为留学事业而奋斗,而且不畏列强的粗暴、无理,体恤百姓,更为了国家的强大而积极筹划兴办实业,本文主要就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评述容闳的爱国思想和行为。
关键词:
留学;教育;百姓;爱国
时代的车轮在向前滚动,历史的使命在不断变化,但爱国为民的思想却一直沿传至今。
晚清时期,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犹如天壤之别。
部分觉醒的知识分子在爱国为民思想的驱使下以迫切的心情走出国门,寻求强国之路。
容闳就是这样一个出洋留学,取得优异成绩并回国报效的时代先锋。
容闳(1828—1912),号纯甫,今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人,距澳门只有四英里。
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关系,他的父母命他到教会学校去学习,希冀将来能出人头地,得一翻译或洋务委员之优缺。
①这与常人不一样的启蒙教育,成就了容闳将来的事业。
一、学生时期的爱国之心
容闳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投到教育上,他在促进留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我的爱国精神和对同胞的热爱都不曾衰减,正好相反,这些都由于同情心更加强了。
”因此,他“苦心孤诣地完成派遣留学生的计划:
这是我对中国的永恒热爱的表现,也是我认为改革和复兴中国的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
”1845年容闳在马礼逊小学肄业时,曾写了《意想之纽约游》,他说:
“意想成为事实者尚有二事:
一为予之教育计划,愿遣多数青年子弟游学美国,一则愿得美妇以为室”。
二、初期教育强国的思想
1847年4月12日,容闳中学毕业后考入耶鲁大学,这是他第一次到美国。
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马上回国,“第一个志愿就是想要创设一个出洋局,以便中国学生能出洋去求高深的学问,能获悉世界之大势以扩大其对于国际之眼界,于回国之后出其所学为国家服务”。
②“即游说中国政府派遣学生赴美接受西式教育,再回国替政府服务,使中国得跻身与外国平等之地位。
”③
在他教育计划里他曾提出了三项主张:
一、普及教育加强国人自卫意识。
“予意他日中国教育普及,人人咸解公权、私权之意义,尔时无论何人,有敢侵害其权利者,必有胆力起而自卫矣。
”二、主张教育与改革政治相结合。
他到太平天国都城南京访察时,就希望“南京之行,素所主张之教育计划,与夫改良政治之赞助,二者有所借手,可以为中国福也。
”三、以教育为国家储备人才。
在容闳向文祥撰写条陈时提出“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
”然而这次由于文祥“丁艰”而使他“目的怀之十年,不得一试”,“心意都灰”“希望几绝”。
清政府能够批准此计划是国家之大幸,是“将于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矣”。
“闻此消息,乃喜而不寐,竟夜开眼如夜鹰,觉此身飘飘然如凌云步虚,忘起为僵卧床第间。
”④
但是,还没等他抱之以极大希望的幼童学成归国,以西方自由先进风气冲击老大帝国的暮气时,他的“留学事务所之命运,于是告终,更无术可以挽回矣”,留学生被迫撤回国内。
而当时留学生并不是吴子登所说的“学生在美国,专好学美国人为运动游戏之事,读书时少而游戏时多……”。
于是奕䜣根据吴的奏报,向皇上写了奏折“讵料日久弊生,有名无实。
该局利少弊多,难资得力。
是外洋着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
⑤其实际是容闳对他们的要求格外严格,“容博士向来对于学生之行为纪律非常严厉。
各学生的成绩表按期都是直接送到他的手中以供查阅,他并且定有一种成绩标准,不及标准者先给以极严厉的训斥,若再无长进,即遣送回国,以免虚糜公款”。
⑥这种诬告再加上国内守旧势力的强大,顽固的排外,使他“报国之唯一政策,今发轫伊始,植基未固”,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功败垂成。
然而归国的留学生在今后中国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是国民所认可的,“该学生等童年应募,远涉重洋,学成回华,分派‘各处当差,均能始终勤奋,日进有功’”。
⑦他应该为此感到欣慰。
“这批留学生之最大优点就是不论境遇之顺逆,他们都能处之泰然,从来不会口出怨言。
他们彼此之间的口号是:
‘这又何妨,逆来顺受便得了’。
他们从不忘却自己已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应做一个行为高尚的人”。
⑧在忍耐坚毅下多年的奋斗,中国政府看到幼童的忠贞美德和爱国心,然后开始起用他们,并委以重任。
⑨容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历史功绩,正如他对曾国藩评价的那样,“惜夫世之创大业者,造化往往不锡以永年,使得亲见手创事业之收效……然创业之人,既播其种子于世,则其人虽逝,而此种子之孽生繁殖,固已绵绵不绝。
”我想把这句话用来表述他的功绩是不为过的。
三、实业强国
容闳在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之时,他也在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他在第一次面见曾国藩时就向他提出关于机器厂的建议,主张要先发展中国的基础工业,也就是先发展会制造其他机器的机器厂,“中国今日欲建设机器厂,必以先立普通基础为主,不宜专以供特别之应用。
所谓立普通基础者无他,即由此厂可造出种种分厂,更由分厂以专造各种特别之机械”。
在第二次面见曾国藩时,曾委任他购办机器,筹建江南制造局,容闳于1864年春抵达美国,这也是他第二次到美国,1865年夏归国,历时一年多。
由于容闳有功,曾国藩乃专折请奖,略言“容某为留学西洋之中国学生,精通英文。
此行历途万里,为时经年,备历艰辛,不负委托,庶几宏毅之选,不仅通译之材。
拟请特授以候补同知,指省江苏,尽先补用,以示优异,而励有功”。
有了机器局他又想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所以他“复劝其于厂旁立一兵工学校,招中国学生肄业其中,授以机器工程上之理论与实验,以期中国将来不必需用外国机械及外国工程师”。
他有远大的目光,为国家强大考虑的思想,他的爱国之心,可以从中窥之。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他“爱国心油然而上,乃连发两书寄友蔡锡勇,劝中国速向英伦商借一千五百万元,以购成铁甲三四艘”,张之洞赞成他的做法,派他到伦敦筹商借款,但是由于李鸿章极端反对,没有担保,所以“大借款遂以无成”,我们且不管容闳的办法是否可行,当是他在中日战争中也为国出谋划策,与他人主张求和,投降相比,他的精神是更为高尚的。
其后中国在甲午战争遭到惨败,他又向张之洞提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新政策,“……聘之顾问,必须有真确之经验,高深之学识,纯洁之品行者……其所陈之嘉言良策,政府当诚意采纳,此外更派青年有才学之中国学生,处于各顾问之下,已资练习。
如是行之数年,则中国行政各机关,不难依欧西之成规,从新组织也”。
虽然这些建议有点异想天开,果真条件允许,也不失为良策,只是当时中国没能实行他的计划。
但是他的爱国之心我们是可以看见的。
四、为华工争辩
受资本主义和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冲击,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一些中国人到海外去打工,但是由于得不到政府有力的支持,以及自身的知识水平所限不能有效的维护自己的权益,成为他人剥削的对象。
在1873年,容闳为了输入一种新式军械曾归国一次,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要求他去与秘鲁专使谈判华工一事,当时中国人受秘鲁专使的欺骗,有很多华工被骗到秘鲁,“自咸丰初年拐贩起,至今计存华工约十二万有奇。
次二十年中受虐以及病亡,难以数计。
又有已经作满八年仍勒令再做三五年及十余年不放者”。
⑩而秘鲁专使对容历言“华工在秘鲁营业若何发达,秘鲁政府若何优待,工资之厚为中国所绝无。
故彼甚愿中政府速与秘鲁订约,鼓励多数华工赴秘鲁,俾次贫困之华人,咸得获此良好机会,以各谋其生活云云”。
由于容闳所见之事已多,深知此中真相,所以明白告诉秘鲁专使,“凡此可惊可怖之事,皆予所亲闻亲见者。
予今明白告君,君幸毋希望予能助君订此条约。
不惟不能助君,且当力阻总督,劝其毋与秘鲁订约,而为此大背人道之贸易也”。
容向直隶总督禀报了此事,李认为他“为人诚不如荔秋之颠扑不破,但洋学及西国律法探讨颇深,详情既熟,比敢与若辈龂龂争论,其志趣尚知要好”,[11]要求容闳到秘鲁,调查华工之实在的情形。
三个月之后调查完竣,有详尽的报告书[12],并且附有二十四张相片,一并寄回国内。
成为当时中国政府有力反击秘鲁专使谎言的证据。
并且容闳给出了保护出国华工的建议,“须派公使驻扎马京城,妥议保护华工章程,遇有不遵条约之处,随时与之理论,并仿照印度新章,招工之国必须先出现金若干为质,设有凌虐情事,一经发觉,即以次现金作为罚款,仍请各国公使为中证,以免狡赖”。
[13]此后,据容闳所言,“政府遂以华工出洋著为禁令,‘猪仔’之祸,乃不如前次甚矣”。
五、支持实业与革命
容闳的后半生,正是中国兴起各种改革的高潮,他也没有让自己身先事外。
他向张荫桓提交了国家银行的计划,用来发展中国商业,逐年增加它的资本,使其发展壮大。
随后“此事既有端绪,旋即着手进行,派委员,购地址”。
当这个计划已是“垂成之局”,却被盛宣怀所破坏。
然而他的爱国之心并没有结束,仍然关心中国时政的发展。
维新思潮澎湃而来,康梁为之积极倡导,光绪帝亦受此思潮影响,“奋起提倡维新之事业”。
容闳目睹这种现状,“乃决意留居北京,以觇其究竟。
予之寓所,一时几变为维新党领袖之会议场”。
结局是维新变法失败了,容闳被迫逃生。
但他决不是不愿意为国家而牺牲之人,他在与台湾总督谈话时就告戒过日本人,“予亦甚愿为中国而死,死固得其所也”。
可以说他的爱国之心,不是凭空说出的,愿以生命来报答祖国的人,难道我们不能想见他是多么爱国吗?
六、小结
纵观容闳的一生,他始终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为了求学而不得不努力工作,因而我以为我应当尽力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有限知识,与其我个人受益,不如成为我的民族所具有的福祉,我不断更换和改变职业,只是为了弄清楚我的忍受力,以及我怎么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造福与中国的人”。
[14]容闳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和舒适环境毅然归国,但是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无法给他提供实施各种强国方案的环境,以致于他感到报国无门。
容闳的思想有矛盾的一面,他既把希望寄托在清政府,又反对清政府,尤其是后期转向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
这位一生都在为国家着想的先驱,当他在病榻之上仍然告戒他的两个儿子——觐彤、觐槐:
“吾费如许金钱,养成汝辈人才,原冀回报祖国。
”[15]
容闳的一生正处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各式各样的人物纷纷登上政治舞台,演出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戏剧。
容闳试图作一个时代的弄潮儿,他始终跟着时代的潮流前进,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一条道走不通,再寻另一条路,一直孜孜不倦、百折不挠地追求。
他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以及他为积极倡导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所作的不懈努力是永远值得后世赞颂和学习的。
[16]正如章开沅先生指出:
“容闳既未能落叶归根,又未曾落地生根。
未能落叶归根并非他自己的过错,是当时那个守旧而又腐朽的中国政府,没有容纳这个海外赤子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最终才使他报国无门;未能落地生根,则是由于他始终眷念着祖国的土地和人民,也许哈特福德那块墓碑上所镌刻的那个中文“容”字,正象征着他那颗永远期盼的东归之心”。
[17]他在为国事奋力奔波之外,也同情中国人民的处境,关注着民生,他确信中华民族会有灿烂的未来,中国人民会有美好的前景,他是一位真正与历史潮流相前进的志士。
注释:
①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樵译.西学东渐记自序[m].湖南: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
②⑧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c].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18;124.
③④⑤⑦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c].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11;882;878;879.
⑥钱钢,胡劲草.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m].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7:
370.
⑩[11][12]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c].上海:
中华书局,1984:
1043;1042;1046.
[14]容闳著.石霓译著.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m].上海:
百家出版社,2003.
[15]金维新.留美拓荒人——容闳的故事[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105.
[16]徐行.中华历史名人——容闳[m].天津:
新蕾出版社,1993:
115.
[17]章开沅.落叶归根与落地生根——从容闳与留美教育谈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