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下第二单元.docx
《科学五下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五下第二单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五下第二单元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课题
1.折 形 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
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卡纸、重物(书本)、胶带、剪刀,方形木板。
教师准备:
课件、鸡蛋壳,鸡蛋。
学习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集中话题
1.说说你们所知道的形状有哪些?
2.教师出示蚌壳、螺壳、蛋壳等实物,蜂巢、房屋等图片,问:
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能解释各种形状的作用吗?
3.激将法:
教师出示一张图画纸,边演示,边讲解:
一张普通的纸非常容易弯曲,可是把它折折、叠叠、弯弯,就大不一样了。
你能想出多少种办法,使一张图画纸的承受力增大?
二、探索与研究
1.实验一:
研究纸的承受力与它们的形状(水平放置)有关。
讨论:
利用什么办法,能够比较一张图画纸承受力的大小?
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
实测:
可以任意将纸折叠成各种形状,测一测承受力大小,填写教科书第81页上的实验记录。
关于实验记录的填写,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
师生小结:
改变纸的形状,能够使图画纸的承受力增大。
2.实验二:
研究纸的哪一种形状(竖直放置)承受力最大。
师生小结:
圆柱形的纸筒承受力最大。
3.教师演示:
蛋壳或纸筒做的支柱能够承受很大的力。
4.教师小结:
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承受力。
三、拓展与应用
1.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指出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知识。
(1)看教科书第22页,指出这些物体的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知识。
(2)讨论:
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根据“改变物体形状,增大承受力”原理做成的?
板书设计
1.折形状
改变物体形状,可以增大承受力。
教后感: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课题
2.搭支架
(1)
教学目标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会设计立体支架。
重点、难点
知道不同的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准备
吸管、胶带、记录纸、课件
学习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集中话题
1.谈话:
同学们,来看几张图片。
2.提问:
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三角形结构的物体远不止这些,再来留心一下。
4.它们为什么都有三角形结构在其中?
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5.有那么多三角形结构,是为了好看,还是有其他作用?
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搭支架”的活动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
搭支架)
二、探索与研究
(一)比较出三角形的“稳固性”特点
1.提问:
生活中除了三角形还有哪些常见图形?
2.三角形和这些形状比有什么优点呢?
3.怎样来证明三角形具有这些优点呢?
老师可以提供给你们吸管和图钉或大头针。
(小组讨论)
4.汇报:
制作哪些图形?
小组内可以怎样合作?
5.学生实验后汇报展示。
9.教师总结:
通过刚才搭支架的活动我们发现三角形不易变形,最稳固,用材料最少。
(二)利用三角形加固
1.三角形的确是最稳固的,那么,有人就说在生活中就不要用其他形状了!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说说你的想法?
2.那么,用什么办法能让其他形状稳固呢?
2.小组讨论、分析、实践。
(板书:
加固方法)
3.师小结:
只要在容易变形的支架里加入斜梁,使它出现三角形支架,这个支架就变得稳固了。
这种方法叫“架梁”。
三、拓展与应用
1.过渡:
建筑师掌握了支架的秘密,建造了很多雄伟的杰作:
2.这些高塔都稳稳地屹立了一百多年了!
你认为是什么因素让它们又高又稳呢?
(小组讨论)
3.如果请你们用手边的吸管也建一座又高又稳的塔呢?
你们准备怎设计成什么样?
(可以讨论)
4.成功的建筑离不开细致的设计图,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设计潜能,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张设计纸,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吧!
7.汇报:
说说你的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搭支架
三角形:
稳固、用料少
加固方法:
架梁
教后感: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课题
2.搭支架
(2)
教学目标
1.会搭建较稳固的立体支架。
2.知道三角形立体支架结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重点、难点
搭建承受力大的立体支架。
教学准备
吸管、胶带、记录纸、课件
学习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集中话题
1.教师出示学生设计的立体支架图纸。
2.学生讨论各组设计的优缺点,互相提出指导意见。
3.教师讲述:
又重又高的架子上有那么多的三角形,是为了好看,还是有其他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搭支架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与研究
1.各小组搭建立体支架,师巡视。
(这部分耗时比较长,教师需要注意提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2.展示各组搭建成果。
3.牢固性、稳定性、承重性等测试。
三、拓展与应用
1.找一找生活中的高塔。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搭建。
3.想一想,自己还可以怎样设计、改进自己的高塔。
板书设计
搭支架
三角形:
稳固、用料少
加固方法:
架梁
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定
教后感: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课题
3.建桥梁
教学目标
1.能初步认识桥的结构。
2.能开展研究不同桥面的承受力大小差异的实验。
3.能设计制作纸桥桥梁。
4.了解桥的相关文化。
重点、难点
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教学准备
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课件;固定间距木块2个、卡纸6张、记录单一张、双面胶,纸盒10只,钩码3-4个。
学生准备:
硬币每人6个,胶棒一只,剪刀。
学习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集中话题
1.看一组桥的图片。
2.说说桥有哪些部分组成。
板书:
桥墩、桥面(桥梁)
二、探索与研究
(一)提出问题
1.从古至今按桥的建造时间顺序给图片中的桥排序。
2.说说从哪看出它们建造时间的先后。
人们对桥的哪些要求在不断的提高?
3.师生互动,归纳,提出问题。
(二)提出假设
1.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桥的承重能力?
2.学生假设并记录。
3.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不同形状的桥梁对桥承重力的影响?
(三)做出预测
1.出示三种桥梁形状不同的简易纸桥。
2.问:
桥墩保持不变,同种材料不同形状的桥梁它们的承重力一样吗?
3.请学生对三种桥梁承重力进行预测。
(四)设计实验
1.学生思考:
如何测试他们的承重力呢?
2.师生交流实验方案:
放什么重物合适?
放在什么位置?
如何记录?
(五)学生实验。
(六)交流回报,发现问题。
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从实验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2.根据你的发现,请每组再制作2种不同的桥面,并测试他们的承重力。
如果能超过3号桥面的承重力就更好了。
(七)学生设计制作纸桥
1.学生设计制作,并测试。
2.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制作的桥梁。
3.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物体形状改变,会改变其承受力。
4.看看生活中各种通过改变形状而增大承受力的物体。
三、拓展与应用
1.欣赏各种类型的桥。
2.课后自己选择材料制作一座桥,并测测承受力如何。
书设计
桥
桥梁桥墩
教后感: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课题
4.造房子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结构知识设计房屋框架,并能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设计。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用报纸卷建造纸房子。
3.会计算造房子的用料。
4.能够收集有关著名建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重点、难点
重点:
建造房子。
难点:
设计房子。
教学准备
学习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集中话题
1.教师首先出示古代人类住房图片或课件,问学生:
你知道这些房子是哪一个时期建造的?
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吗?
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
2.然后出示现代各种各样房屋图片或课件,问:
你知道这些房子是怎样建造的?
二、探索与研究
(一)、引导学生制定建造房子的计划。
1.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想一想:
“工人们建造房子最需要什么?
”由此引出设计图纸问题。
2.教师启发学生计算盖房子需要多少用料。
即需要多少张报纸卷多少根纸棒,需要多少张报纸糊屋顶和墙体。
3.建议教师教给学生卷纸棒的方法,告诉学生:
将火柴放在报纸一角,紧紧卷起报纸,头上用胶水贴牢(或用胶带粘牢)。
如果纸棒的长度不够,可用胶带将两根纸棒接在一起。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把剩余的纸棒放在课后制作或回家制作,课上直接利用制作好的纸棒搭建框架。
(二)、分组建造房子。
三、拓展与应用
1.评比哪一组房子造得最好,畅谈造房子的体会。
板书设计
4.造房子
教后感: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课题
单元检测
教学目标
检测本单元学习情况
重点、难点
了解本单元学习,为下面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准备
单元检测题
学习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把你知道的有关“形状与结构”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
()1、一张纸无论怎样是不可能托起一块红砖的。
()2、石板桥的承受力不如石拱桥。
()3、造房子时,采用薄壳型屋顶主要是为了美观。
()4、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5、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力。
()6、由于门、窗的结构是四边形,所以它们都不稳固、结实。
()7、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8、古时候,人们用树枝和茅草造房子。
()9、造房子时我们只要把房子造的美观就可以了,用不着考虑成本的问题。
()10、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这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
1、中国现存最早,并且保存良好的是隋代的()。
①赵州桥②南京长江大桥③黄浦大桥
2、通常结构由结实的支架构成,()的支架最稳固、结实。
①正方形②三角形③五边形
3、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分类的。
①材料②作用③形状
4、铁塔、铁架塔属于()结构。
①薄壳②框架③实心
5、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
①法国②意大利③澳大利亚
6、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属于()建筑结构。
①框架②实心③薄壳
7、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有关。
①材料②形状③美观程度
8、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
①避暑御寒②遮阳③挡雨
9、优秀的建筑,是()和()的完美结合。
①科学②传统③技术
四、实验与分析。
下面是501班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时,收集整理的事实资料:
纸筒形状承受力
预测实际
三角形1本书2本书
正方形3本书2本书
长方形4本书1本书
圆筒形2本书3本书
分析以上事实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五、阅读与思考。
细细麦秆顶千斤
为什么细细的麦秆能够支持比它重得多的麦穗呢?
秘密就在于它是空心的。
如果用跟空心的麦秆同样多的材料,做成一根实心的麦秆,就支持不住这沉甸甸的麦穗了。
许多植物的茎是空心的,如竹子、水稻、芦苇以及许多杂草。
动物的骨骼也是如此,如人的手臂骨和腿骨都是空心的。
大自然启发人们制成圆形的管材。
钢管比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的钢棒能承受更大的力。
空心管的材料省、重量轻,圆形的空心管不但抗弯曲,抗压力能力强,而且中间还可以输送气体和液体,当然受到人们的欢迎了。
说说“细细麦秆顶千斤”的科学道理。
板书设计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