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5838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

《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章 醛和酮.docx

第十二章醛和酮

第十二章醛和酮

1、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醛酮的制法

(1)醇的氧化和脱氢;

(2)炔烃水合;

(3)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4)Friedel-Crafts酰基化;

(5)芳烃侧链氧化;

(6)羰基合成

3、醛酮的物理性质

4、醛酮的化学性质

(1)亲核加成反应:

与HCN、NaHSO3、ROH、RMgX、NH3及其衍生物的反应;反应机理;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2)α-H的活泼性:

酮-烯醇互变异构,羟醛缩合,卤代和卤仿反应,

(3)氧化和还原

醛被弱氧化剂氧化托伦试剂、斐林试剂

不同还原剂对醛酮的还原:

H2和金属氢化物还原、Clemmensen还原、Meerwein-Ponndorf还原、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Cannizzaro歧化反应

(4)芳醛的Claisen-Schmidt缩合、Claisen缩合、Perkin反应;

(5)Beckmann重排

5、重要的醛酮

4、核磁共振谱

基本要求:

1.掌握醛酮的结构、命名和制备方法。

2.熟练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

3.深刻理解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及羰基加成反应、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立体化学,掌握不同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规律。

4.了解核磁共振与质谱的基本原理,会利用谱图鉴别简单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2.1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1.醛、酮的结构

 

C=O=σ+π与相似

C=O双键中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所以π电子云的分布偏向氧原子,故羰基是极化的,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

<

 

2.分类

醛酮

 

3.醛酮的命名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例如:

 

碳原子的位置也可用希腊字母表示。

例如:

 

12.2醛、酮的制法

12.2.1醇的氧化或脱氢

伯醇和仲醇通过氧化或脱氢反应,可分别生成醛和酮。

在上述条件下,由伯醇氧化剂制备醛的产率较低,因为生成的醛还会继续氧化成羧酸。

故此法只适用于制取低级的挥发性较大的醛,在制备时可设法使生成的醛及时蒸出,以提高醛的收率。

制备醛时,若采用CrO3-吡啶(萨瑞特试剂),则醛的产率很好,且双键不受影响。

如果欲从不饱和醇制备不饱和醛、酮,还可用欧芬脑(Oppenauer)氧化法。

该反应是在碱(如异丙醇铝、叔丁醇铝)存在下,使用过量的丙酮为氧化剂可逆进行的,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例如:

 

伯醇或仲醇的蒸气在高温下通过活性铜(或银、镍等)催化剂表面时,可发生脱氢反应,分别生成醛或酮。

例如:

该反应的优点是产品纯度高。

但脱氢过程是吸热的可逆反应,需要供给大量的热。

但其缺点是产品复杂,分离困难。

叔醇分子中由于没有α-氢原子,因此不能脱氢,只能脱水生成烯烃。

12.2.2炔烃水合

在汞盐存在下,炔烃与水化合生成羰基化合物。

乙炔水合是工业上制备乙醛的方法。

其它炔烃水合都生成相应结构的酮。

例如

12.2.3同碳二卤烷水解

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同碳二卤烷水解生成醛或酮,可用来制备芳醛或芳酮。

由于醛对碱敏感,故一般不使用碱作催化剂。

另外,由于脂肪族同碳二卤化合物较难得到,故一般不用来制备脂肪族醛和酮。

例如:

 

 

12.2.4羰基合成

烯烃与一氧化碳和氢,在高压和催化剂Co2(CO)8的作用下,可生成比原烯烃多一个碳原子的醛。

该合成法称为羰基合成。

 

该反应相当向双键上加上了一个醛基和一个氢原子,所以又叫做氢甲醛化法。

不对称烯烃得到两种醛的混合物,一般以直链烃基醛为主。

如果反应物为对称烯烃,则可得到单一产物。

12.2.5烯烃的氧化

烯烃经臭氧化并还原水解,生成醛或酮。

例如:

工业上乙烯经空气氧化制备乙醛

12.2.6芳烃的氧化

芳烃氧化是制备芳醛的重要方法。

甲基直接与芳环相连时,可被氧化成醛基。

但由于芳醛比芳烃更易被氧化,所以必须控制氧化条件,以提高收率。

例如:

12.2.7芳环上的酰基化

芳烃进行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是合成芳酮的重要方法。

该反应的优点是不发生重排,产物单一,产率高。

在Lewis催化下,用一氧化碳和氯化氢与芳烃作用生成芳醛,此反应称为Gattermann-koch反应。

它可以看成是Friedel-Crafts反应的一种特殊的形式,相当于甲酰氯进行的酰基化反应,适用于烷基苯的甲酰化。

例如

如果芳环上带有羟基,反应效果不好,如果芳环上连有吸电子基团,则反应不能发生。

12.2.8Rosenmund(罗森孟德)还原

酰氯与受过部分毒化的(降低了活性)钯催化剂进行催化氢化,生成醛的反应叫做Rosenmund还原。

12.3醛、酮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除甲醛是气体外,十二碳以下的脂肪醛、酮为液体,高级醛、酮为固体;芳香醛、酮为液体或固体。

低级脂肪醛具有强烈的剌激气味,C9和C10的醛、酮具有花果香味,因此常用于香料工业。

由于醛、酮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没有缔合现象,因此其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低。

但因羰基具有极性,所以醛、酮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及醚高。

由于醛、酮的羰基能与水中的氢形成氢键,故低级的醛、酮可溶于水;但芳醛、芳酮微溶或不溶于水。

12.4醛、酮的化学性质

与其它化合物相比,醛、酮是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发生多种反应的化合物。

由于醛和酮的结构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羰基,所以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又不尽相同,通常醛比酮活泼。

亲核加成反应和α-H的反应是醛、酮的两类主要化学性质。

醛、酮的反应与结构关系一般描述如下:

12.4.1亲核加成反应

当醛、酮进行加成反应时,一般是带有负电荷或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或分子(亲核试剂)先进攻羰基碳原子,然后是带正电荷的部分(亲电试剂)加到羰基氧原子上。

由于决定整个反应速率的是第一步,即亲核的一步,所以称为亲核加成反应。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难易,取决于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强弱、亲核试剂亲核性强弱以及空间效应等因素。

1)与氢氰酸加成

醛、脂肪甲基酮和八个碳以下环酮与氢氰酸能顺利反应,生成α—羟基腈,亦称氰醇。

 

反应范围:

醛、脂肪族甲基酮。

ArCOR和ArCOAr难反应。

在氢氰酸与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中,起决定作用的是CN-,而不是H+。

 

一般认为,碱存在下氢氰酸对羰基的加成反应机理是:

 

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亲核试剂CN-对羰基碳进攻,而这一步是由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引起的,所以称为亲核加成反应。

不同结构的醛、酮对氢氰酸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有明显差异。

这种活性受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两种因素影响,并与反应机理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下,醛比酮容易,脂肪醛比芳香醛容易,脂肪酮比芳香酮容易。

但也有例外,两个烃基很大的脂肪酮比某种芳香酮活性还低。

例如:

对于芳香醛、酮,主要考虑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

例如: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醛、酮与HCN反应的活性规律,也适合于醛、酮羰基上的其它亲核加成反应。

在羰基化合物与氢氰酸加成时,为了避免直接使用氢氰酸,通常是把无机酸加入醛(或酮)和氰化钠水溶液的混合物中,使得氢氰酸一生成立即与醛(或酮)反应。

但在加酸时注意控制溶液的PH,使PH为8,以利于反应的进行。

α-羟基腈是很有用的中间体,它可转变为多种化合物。

2)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加成

醛、脂肪族甲基酮和低于八个碳的环酮,与亚硫酸氢钠的饱和溶液(40%)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白色结晶α—羟基磺酸钠。

产物α-羟基磺酸盐为白色结晶,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容易分离出来;与酸或碱共热,又可得原来的醛、酮。

故此反应可用以提纯醛、酮。

1°反应范围醛、甲基酮、七元环以下的脂环酮。

2°反应的应用

a鉴别化合物

b分离和提纯醛、酮

 

c用与制备羟基腈,是避免使用挥发性的剧毒物HCN而合成羟基腈的好方法。

例如:

 

3)与醇加成

醛在干燥氯化氢气体或无水强酸(如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与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半缩醛。

半缩醛与另一分子醇继续作用,缩去一分子水而生成缩醛。

 

也可以在分子内形成缩醛。

 

整个反应机理可表示如下:

 

制备缩醛可以用醛与二分子一元醇反应,也可以用醛与二元醇作用生成环状缩醛。

缩醛可以看作是同碳二元醇的醚(胞二醚),性质与醚相似,它对碱、氧化剂和还原剂都相当稳定。

但其与醚不同的是,它在稀酸中易水解转变为原来的醛。

酮在无水酸存在下与醇反应生成缩酮很困难。

因此制备简单的缩酮,通常采用其它方法。

酮在一般条件下形成缩酮较困难,用12二醇或13-二醇则易生成缩酮。

例如:

 

由于羰基比较活泼,在有机合成中有时不希望羰基参与某种反应时,则用生成缩醛或缩酮的方法先把羰基保护起来,待其它反应完毕后,用稀酸处理,便可使原羰基复原。

反应的应用:

有机合成中用来保护羰基。

4)与水加成

由于水是比醇更弱的亲核试剂,所以绝大多数羰基化合物水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很小。

甲醛容易与水作用,其水合物达100%,但不能把它分离出来,因为在分离过程中很容易失水。

乙醛的水合物为58%。

其它醛和酮的水合物很少或根本不能生成,其原因是由于空间位阻和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下降所致。

但当羰基与吸电基团(如Cl3C—,F3C—)相连,受吸电诱导效应的影响,使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增强,可以与水形成稳定的水合物。

5)与金属有机化合物加成

醛、酮与Grignard试剂加成,其加成产物不必分离出来,直接水解而生成醇。

Grignard试剂中的碳—镁键是高度极化的,碳原子带部分负电荷,镁原子带部分正电荷(Cδ-—Mgδ+)。

带部分负电荷的碳原子是很强的亲核试剂。

Grignard试剂与羰基的反应也是亲核加成反应。

式中R也可以是Ar。

其中甲醛与Grignard试剂加成再水解得伯醇,其它醛反应得仲醇,与酮的反应得叔醇。

例如:

 

同一种醇可用不同的Grignard试剂与不同的羰基化合物作用生成。

Grignard试剂的亲核性很强,绝大多数醛、酮都可以与之发生反应。

这类加成反应还可在分子内进行。

例如;

6)与氨衍生物的加成缩合反应

醛、酮能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反应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

 

从总的反应结果看,相当于在醛、酮与氨衍生物之间脱掉了一分子水,所以可看作是缩合反应

 

醛、酮与氨或伯胺反应生成亚胺(西佛碱),亚胺不稳定。

醛、酮与芳胺反应生成的亚胺(西佛碱)较稳定,但在有机合成上无重要意义。

醛、酮与有α-H的仲胺反应生成烯胺,烯胺在有机合成上是个重要的中间体。

 

醛、酮与氨的衍生物反应,其产物均为固体且各有其特点,是有实用价值的反应。

 

如乙醛肟的熔点为47℃,环己酮肟的熔点为90℃。

 

 

 

 

上述反应的特点:

反应现象明显(产物为固体,具有固定的晶形和熔点),常用来分离、提纯和鉴别醛酮。

2,4-二硝基苯肼与醛酮加成反应的现象非常明显,故常用来检验羰基,称为羰基试剂。

醛、酮与氨衍生物的反应是可逆的,所得产物在稀酸作用下,又可水解为原来的醛、酮。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羰基的亲核加成大致分为两类,即简单加成反应和复杂的加成反应。

A、简单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加HCN、NaHSO3等)

 

影响亲核加成的因素

1.空间因素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R、Rˊ、Nu-的体积增大,平衡常数减小。

2.电负性因素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1)诱导效应当羰基连有吸电子基时,使羰基碳上的正电性增加,有利于亲核加成的进行,吸电子基越多,电负性越大,反应就越快。

(2)共轭效应羰基上连有与其形成共轭体系的基团时,由于共轭作用可使羰基稳定化,因而亲核加成速度减慢。

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各类化合物羰基与亲核试剂反应的活性见P335。

3.试剂的亲核性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试剂的亲核性愈强,反应愈快。

B、复杂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醛、酮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反应为加成——消除历程。

12.4.2α-氢原子的反应

醛、酮分子中由于羰基的影响,α-H变得活泼,具有酸性,所以带有α-H的醛、酮具有如下的性质:

1)酮—烯醇互变异构

在溶液中有α-H的醛、酮是以酮式和烯醇式互变平衡而存在的。

简单脂肪醛在平衡体系中的烯醇式含量极少。

酮或二酮的平衡体系中,烯醇式能被其它基团稳定化,烯醇式含量会增多。

烯醇式中存在着C=C双键,可用溴滴定其含量。

2)卤代反应及卤仿反应

(1)卤代反应

醛、酮的α-H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醛、酮,特别是在碱溶液中,反应能很顺利的进行。

例如:

(2)卤仿反应

含有α-甲基的醛酮在碱溶液中与卤素反应,则生成卤仿。

 

若X2用Cl2则得到CHCl3(氯仿)液体

若X2用Br2则得到CHBr3(溴仿)液体

若X2用I2则得到CHI3(碘仿)黄色固体称其为碘仿反应。

碘仿反应的范围:

具有结构的醛、酮和具有结构的醇。

因NaOX也是一种氧化剂,能将α-甲基醇氧化为α-甲基酮。

碘仿为浅黄色晶体,现象明显,故常用来鉴定上述反应范围的化合物。

3)羟醛缩合反应

有α-H的醛在稀碱(10%NaOH)溶液中能和另一分子醛相互作用,生成β-羟基醛,故称为羟醛缩合反应。

 

(1)反应历程

碱催化下羟醛缩合反应的机理,以乙醛为例表示如下:

 

(2)交叉羟醛缩合反应

若用两种不同的有α-H的醛进行羟醛缩合,则可能发生交错缩合,最少生成四种产物。

若选用一种无α-H的醛和一种α-H的醛进行交错羟醛缩合,则有合成价值。

(3)酮的α-H的缩合困难,一般较难进行。

酮与醛的交错缩合可用与合成。

二酮化合物可进行分子内羟酮缩合,是目前合成环状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例如:

12.4.3氧化和还原

1)氧化反应

醛非常容易被氧化,比较弱的氧化剂即可使醛氧化成同碳数的羧酸。

而弱氧化剂不能使酮氧化。

常用的弱氧化剂是Tollens试剂和Fehking试剂。

Tollens试剂是氢氧化银的氨溶液。

它与醛的反应可表示如下:

这个反应常称为银镜反应。

Fehling试剂是硫酸铜溶液与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合而成,作为氧化剂的是二价铜离子。

醛与Fehling试剂反应时,二价离子还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但Fehling试剂不能将芳醛氧化成相应的酸。

上述两种氧化剂与醛进行反应时,反应现象明显,因而常用来鉴别醛、酮,以及脂肪醛与芳香醛。

这两种试剂对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不反应,因而在有机合成上用α,β-不饱和醛制备α,β-不饱和酸。

芳香醛在空气中还可以起自动氧化反应。

醛遇到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H2SO4等,很容易被氧化成酸,若醛分子中有碳碳双键等,也同时被氧化。

酮一般不被弱氧化剂所氧化。

但遇强氧化剂则可被氧化,羰基随小烷基断裂,生成羧酸混合物。

所以一般酮的氧化反应没有制备价值。

但某些结构对称的环酮,如环己酮,在硝酸或高锰酸钾氧化作用下生成己二酸,是工业上制备己二酸的方法。

酮被过氧酸氧化则生成酯:

用过氧酸是酮氧化,不影响其碳干,有合成价值。

这个反应称为拜尔-维利格(Baeyer-Villiger)反应。

2)还原反应

醛、酮能够被还原生成醇或烃。

还原剂不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不同,所生成的产物也不同。

(a)还原成醇(reductiontoalcohol)

将醛、酮还原成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现简介如下:

醛、酮在铂、钯、镍等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分别生成伯醇和仲醇。

反应一般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产率较高,后处理简单。

但是催化剂较贵,并且分子中有其它不饱和基团,如>C=C<、-C≡C-、-NO2、-C≡N等,这些基团也将同时被还原。

金属氢化物如硼氢化钠(NaBH4)、氢化铝锂(LiAlH4)等是还原羰基的常用试剂。

硼氢化钠在水溶液或醇溶液中是一种缓和的还原剂,其选择性高,效果好。

它只还原醛、酮的羰基,而不还原分子中其它不饱和基团。

氢化铝锂的还原性比硼氢化钠强,不仅能将醛、酮还原成相应的醇,而且还能还原羧酸、酯、酰胺、腈等,反应产率很高。

但对碳碳双键、碳碳叁键也没有还原作用。

Meerwein-Ponndorf还原在异丙醇铝-异丙醇作用下,醛、酮被还原成醇的反应叫做Meerwein-Ponndorf反应。

Meerwein-Ponndorf还原是可逆平衡反应,一般可以通过多加异丙醇或不断蒸出低沸点丙酮的方法,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达到还原醛、酮的目的。

该还原反应,也只还原羰基而不影响碳碳重键等。

例如:

(b)还原成烃(reductiontoalkane)

Clemmensen还原酮在锌汞齐和浓盐酸作用下,羰基直接还原成亚甲基。

例如:

这种反应叫做Clemmensen还原。

还原的机理不十分清楚。

将锌用氯化汞的水溶液处理,汞离子被还原为金属汞,在锌的表面即生成锌汞齐。

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常用于合成直链烷基苯。

Wolff-Kishner还原和黄鸣龙改进法

醛、酮在碱性及高温、高压条件下与肼作用,羰基被还原成亚甲基的反应叫Wolff-Kishner还原。

该法的缺点是需要高压釜和无水肼为原料,反应时间长,产率不太高。

194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黄鸣龙在使用这个方法过程中,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

这样可以不使用纯肼,反应在常压下进行,并且得到高产量的产品。

例如:

因此改进的方法称为沃尔夫-开息纳尔-黄鸣龙改进法。

一般说来,Clemmensen还原适于对碱敏感的醛、酮;黄鸣龙改进法适用于对酸敏感的醛、酮。

两种方法可以互相补充,都广泛用于有机合成。

3)Cannizzaro反应

没有α-H的醛在浓碱的作用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歧化)反应——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等摩尔的醇和酸的反应称为康尼查罗反应。

交叉康尼查罗反应:

甲醛与另一种无α-H的醛在强的浓碱催化下加热,主要反应是甲醛被氧化而另一种醛被还原:

这类反应称为“交错”康尼查罗反应,是制备ArCH2OH型醇的有效手段。

4)柏琴(Perkin)反应

酸酐在羧酸钠催化下与醛作用,再脱水生成烯酸的反应称为柏琴(Perkin)反应。

 

12.4.4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

α,β-不饱和醛酮的结构特点是碳碳双键与羰基共轭,故α,β-不饱和醛酮兼有烯烃、醛、酮和共轭二烯烃的性质,若与亲电试剂加成,则应加到碳碳双键上,若与亲核试剂加成则应加到羰基上,但其特性反应是共轭加成。

1.共轭加成(1,2-加成或1,4-加成)

 

 

反应为1,2-加成还是1,4-加成决定于三个方面:

(1)亲核试剂的强弱弱的亲核试剂主要进行1,4-加成,强的主要进行1,2-加成。

(2)反应温度低温进行1,2-加成,高温进行1,4加成。

(3)立体效应羰基所连的基团大或试剂体积较大时,有利于1,4加成。

1.麦克尔(Michael)反应

α,β-不饱和醛酮、羧酸、酯、硝基化合物等与有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反应称为麦克尔(Michael)反应,其通式是:

 

例如:

 

麦克尔(Michael)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其应用价值。

12.5重要的醛酮

甲醛(methanal)

甲醛在常温下是无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气体,沸点-21℃,易溶于水。

含甲醛37~40%、甲醇8%的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Formalin),在医药和农业上广泛用作杀菌剂和防腐剂。

甲醛容易氧化,极易聚合,其浓溶液(60%左右)在室温下长期放置就自动聚合成环状聚合物-三聚甲醛。

三聚甲醛为白色晶体,熔点62℃,沸点112℃,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可以解聚再生成甲醛。

由于在水中与水加成,生成甲醛的水合物甲二醇,所以久置的甲醛水溶液会生成白色固体-多聚甲醛,它是甲二醇分子间脱水生成的链状聚合物。

多聚甲醛的聚合度n为80~100,加热到180~200℃时,重新分解出甲醛。

因此常将甲醛以这种方式进行储存和运输。

在一定的催化剂存在下,高纯度的甲醛可以聚合成聚合度很大的(n为500~5000)高聚物-聚甲醛。

它是一种具有一定优异性能的工程塑料。

甲醛与氨作用,可得六亚甲基四胺,俗称乌洛托品(Urotropine)。

六亚甲基四胺可用作橡胶促进剂等,在有机合成中用以引入氨基。

甲醛大量用于制造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合成纤维(维尼纶)、季戊四醇等。

工业上主要采用催化氧化法,由甲醇和空气的混合物制取甲醛。

乙醛(ethanal)

乙醛是无色的有刺激气味的低沸点液体,可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中,易氧化,易聚合。

乙醛是合成乙酸、乙酐、三氯乙醛、季戊四醇等多种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工业上由乙炔加水或由乙烯、乙醇氧化剂制备。

丙酮(propanone)

丙酮为无色液体,可与水、乙醇、乙醚等混溶,它是一种优良的溶剂。

广泛用于无烟火药、人造纤维、油漆等工业中。

丙酮可以合成有机玻璃、氯仿、碘仿、双酚A、乙烯酮等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工业上目前除用玉米或糖密发酵制备外,还采用异苯丙氧化法、丙烯催化氢化等方法制取丙酮。

例如,丙烯直接氧化而得丙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