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5709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docx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策略与训练

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

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部分,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

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

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

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

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

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

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

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

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

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

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字迹书写整洁化:

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三、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试卷无异味,不要使用刺激性大、气味重,油腻性的药物或降暑用品  

(5)考生答卷字数适中。

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2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6)处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

  

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类型

一、“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

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

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

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

设问之间的关系:

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

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

第一问:

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

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

其中又以

(1)

(2)较为常见。

  

第三问:

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

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

“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

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

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

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

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

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图表类”主观题典型题训练】:

一、《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典型题

1.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资本形成率与最终消费率

注:

资本形成率亦称投资率,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该项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为20%左右;最终消费率指的是最终消费占C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为70%左右。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一方面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要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2)结合材料一、二,就如何扩大内需谈谈你的认识。

 

2.(2012年广州三模)(23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和城镇化率情况

注:

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已到80%。

材料二:

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城镇化。

材料三: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时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现象又显现,后者既包括城镇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之间在生产生活条件上的差异,也包括城镇棚户区困难群体与大多数市民在居住条件上的差异。

要破解这种“双二元结构”问题,就必须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并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推进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4分)

(2)有人认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能够实现充分就业。

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7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简要说明如何破解当前城乡“双二元结构”难题。

(8分)

 

二、《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典型题

3.材料一:

图表1:

2005—2010上半年我国GDP增长情况(单位:

万元)

年份

2005

1006

2007

2008

2009

2010

GDP

184907

216314

265910

314400

335353

172480

材料二:

2010年中国GDP、财政收入跃居世界第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国强民富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人民期待过上更好的生活,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出建议。

 

4.(2011广州调研)(3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

广东省的劳动报酬、企业营业盈余、政府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

注:

①劳动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企业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政府生产税净额指各部门向政府支付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各部门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之后的差额。

②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通常在75%左右。

图2:

广东省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注:

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多在55%以上。

近年来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统计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7

2009

基尼系数

0.38

0.40

0.41

0.42

0.42

注:

基尼系数通常用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1)根据上述图表,简要概述广东省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7分)

(2)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说明上述问题对广东发展的影响。

(12分)

(3)2010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指出:

我们要认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为广东做大并分好“蛋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12分)

5.(2011佛二模)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200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广东居民幸福指数(GNH)比较

年份/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GDP(亿元)

31084.3

35696.46

39081.59

GNH(100分)

59.65

62.60

60.05

注:

①2007-2009年广东GDP年均增长率近11.4%。

②国民幸福指数(GNH)是一个综合指标。

是将幸福指数细分为生活舒适感、工作幸福感和政治和谐感三个水平,然后加工综合得到的。

材料二:

2007-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和粤北的幸福指数存在差异。

珠三角地区居民的平均幸福指数最高。

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居民的幸福感相差不大,且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高收入人群的工作幸福感比低收入人群的工作幸福感高,工作幸福感对生活舒适感有正面的直接影响。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分配理论知识,谈谈广东省应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11分)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典型题

6.(2011广州一模)(26分)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强调要通过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

中美两国研发经费支出的类型

注:

①研究和发展(R&D)活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

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代表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②过去10年,我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3%。

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7%,世界领先国家一般为3%左右。

   材料一:

“十一五”末,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左右,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

   材料二:

广东某公司长期坚持将不少于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并将其中的10%用于基础研究,其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46%;该公司在全球各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36个培训中心,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目前该公司是世界上国际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入选了美国知名商业杂志《FastCompany》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1)描述上图和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6分)

(2)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二中该公司的做法对其它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启示。

(9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政治学依据。

(11分)

 

7.材料一:

图表1: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A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民生支出增长情况(%)

 

图表2:

2010年江苏省A市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比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城市失业登记率

﹙﹪﹚

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参合率

﹙﹪﹚

空气质量优良率

﹙﹪﹚

A市

30184

14816

2.5

100

93.3

江苏省

22944

9118

3.5

98

90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江苏省A市将贯彻落实省政府启动的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以多元富民打造“橄榄型”社会结构,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1)请你提取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从《经济生活》角度,阐述江苏省其他地区应该如何借鉴A市的经验。

 

【“图表类”主观题典型题训练】答案

1.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本形成率小幅上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分)最终消费率则呈下降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过低。

(1分)表明我国投资过旺,消费不足,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2分)

(2)要调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

(2分)要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2分)为此要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促进消费;(1分)要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分)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信心;(1分)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科学理性消费。

(1分)

2.(23分)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4分)

推进城镇化,能够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2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增长。

(2分)

(2)①积极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题中观点有一定道理。

(3分)

②实现更多就业,既需要依靠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市场调节就业,也需要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

(4分)

(3)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突破地域、区划、体制的束缚,统筹城乡发展和大中小城镇建设。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依靠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国家整体发展,统筹考虑各城镇、各农村地区,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城镇化规划。

(每点2分)

3.答案:

(1)图表l表明2005年以来我国GDP平稳较快增长。

(1分)图表2表明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城乡人均收入都不断增长。

(1分)但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城乡人均收入增速,且城镇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农村人均收八增速,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1分)图表l、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

(1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

(2分)②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

(2分)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2分)④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分)

4.

(1)①图1和图2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与国际比较,明显偏低。

(5分)

②表说明,2001年以来,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2分)

(2)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会抑制消费需求,影响广东发展。

(3分)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不利于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共享改革成果的权利,会严重挫伤劳动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阻碍广东长远发展。

(3分)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不公平的收入分配,不利于协调广东城乡居民之间的经济利益,不利于广东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分)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不能统筹好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的收人分配关系,不利于广东可持续发展。

(3分)

(3)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正确处理这一矛盾,才能促进广东又好又快发展。

(4分)

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广东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蛋糕”做大,更要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分好“蛋糕”,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4分)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广东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水平,积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

(4分)

5.

(1)2007-200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较快,而居民幸福指数上升缓慢。

(2分)2009年广东居民幸福指数下降,GDP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幸福指数的上升。

(2分)

(2)①生产决定分配,大力发展生产,为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奠定物质基础。

(2分)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供制度保证。

(2分)

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增强广东居民幸福感。

(3分)一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挥财政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4分)

(若学生回答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可得1分,本问最高不超过11分。

6.(26分)

(1)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科学研究投入偏少,不重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低;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快,但占GDP的比重仍明显低于世界领先国家,从而影响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偏低。

(6分)

评分标准:

若考生答出“创新在我国尚未成为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或“我国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加2分。

(2)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全球市场导向。

(3分)

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基础研究,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分)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3分)

(3)①我国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所以,必须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分)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5分)

7.答案:

(1)①图表1反映“十一五”期间,A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民生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1分)民生支出增速总体上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分)说明A市坚持富民优先,同时说明经济发展是民生支出增长的基础。

(1分)

②图表2反映截至2010年,A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好地实现协调发展。

(2分)材料一表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2分)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2分)

③重视社会公平,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