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5561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抒情。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5.体会作者诗中对天真可爱、勤劳能干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6.体会作者诗中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抒情。

3.体会作者诗中对天真可爱、勤劳能干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4.体会作者诗中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2.走近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

《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志》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重点)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3.学习作者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抒情。

(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昼:

尺字上框扁窄、捺在下横中间处起、撇和捺舒展,日字要扁,下横要长。

耘:

三横紧凑靠上、并稍向上提,下横和中竖要长,云字稍扁宽、点要有力。

桑:

三个“又”要小、紧凑、捺都变为点,“木”要宽扁、一横平直、靠上。

四、品读释疑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面?

前两句诗描写了农家夏日忙碌热烈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学”种瓜中的“学”?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4.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课后第2题)

孩子们不会耕种也不会织布,却也不肯闲着,都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玩呢。

从中体会到孩子的天真淳朴,极富生活情.趣。

5.积累

古诗中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作品有很多,我还能写出几句描写儿童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阅读方法解密

概念:

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指我们可以在读熟的基础上,结合诗的意思,在我们头脑中展现一幅画面。

通过感受画面,体会诗句中所体现出的乐趣,进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

如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

小孩子还不懂耕地织布,你瞧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在桑树旁看着大人的模样学起了种瓜。

想象着这个情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了:

赞美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绘农家夏日繁忙的劳动生活,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对天真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3.课堂小结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

同时让我们体会到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我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稚子弄冰》作者:

杨万.里

2.走近作者: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重点)

3.体会作者诗中对天真可爱、勤劳能干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

5.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晓:

左窄右宽,右边是“尧”,不要多写一点。

四、品读释疑

1.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对稚子主要进行什么描写?

“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3.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4.诗中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稚子弄冰的情形?

色泽上,“金”盘“彩”丝穿“银”冰;形态上,“金盘”脱出的冰犹如“银铮”;声音上,既有“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有形有色有声,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无限乐趣。

5.拓展

稚子弄冰,忽然冰块落地,碎成一片。

此时稚子心中会有什么想法呢?

太可惜了,好好的银钲被我摔碎了。

只好今天晚上用金盆再冻一个了。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稚子弄冰》描绘了儿童在冬日弄冰的情景,对冰的形、色、声描绘得栩栩如生,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3.课堂小结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村晚》作者:

雷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重点)

3.体会作者诗中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

四、品读释疑

1.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

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改为“骑”可以吗?

不好。

因为“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

“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4.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课后第2题)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5.讨论交流:

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6.小练笔:

根据诗歌內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课后小练笔)

稚子弄冰

冬天的早晨,凉飕飕的空气迎面扑来,稚子跑到昨晚放铜盆的地方。

一.夜之间,铜盆里的水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

他把盆子倒过来,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铜盆。

一块圆圆的、晶莹剔透的冰出现在面前。

稚子在冰块中间钻出一个小窟窿,找来漂亮的五彩线,穿进窟窿,再把五彩线两头打结,提起来就像一面锣儿。

他一面举起锣,一面拿起棍轻轻敲打起来。

“铛铛”,犹如玉磬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传出来,深远高亢。

忽然,“叮当”一声,冰块从手中滑落,像玻璃落地一样,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提着手中的五彩线,呆呆地望着地上的碎冰!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村晚》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农村夏日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表达了作者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3.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结合注释、搜集的资料理解了诗意,让我们感受到乡村儿童的可爱无忧。

六、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

《舟过安仁》《桑茶坑道中》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昼、稚”等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耘、桑”等4个生字,区别并正确认读多音字“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童真童趣。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感受童趣。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感受古诗魅力。

教学过程

一、解题意,知作者

导语:

同学们,童年是一首歌,歌唱着我们的快乐。

童年是一部书,记载着我们的酸甜苦辣。

古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三首》,板书课题,提醒学生,书写要规范。

1.解题意

“四时田园杂兴”是什么意思?

四时,是指春夏秋冬。

田园,这里泛指农村。

兴,指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

杂兴,指随兴写来。

“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指:

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稚子弄冰”,稚子是什么意思?

弄冰的“弄”又是何意?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弄,就是玩的意思。

“村晚”即乡村的傍晚,这首诗的内容也就是乡村的傍晚看到的景象。

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题目的意思,这样可以让我们刚好地理解诗意。

2.了解作者背景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

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课件出示:

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请同学们看资料对作者更深的了解。

相比较范成大来说,杨万.里想必大家更熟悉一点,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一首诗《咏柳》,谁来介绍一下杨万.里。

课件出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

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同学们,我们只有对作者生平深入地了解,才能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

二、读古诗,赏韵味

过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看一看古人的童年到底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好玩的事情。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教师重点强调难读的字词,多音字“供”的读音要读准。

2.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读古诗,不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1)根本教师划的停顿符号练读。

(2)指名读,学生愿意读哪首诗就读哪首,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

(4)再次指名读,齐读。

例:

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都可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明诗意,悟诗情

1.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借助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2)小组交流,将自己理解的诗意,讲给你的同位听。

(3)全班汇报交流。

(4)师生配合,理解诗意。

教师说出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快速说出诗句。

教师开始可以依次说出诗句,接着打乱顺序说,让学生真正明白诗句的意思。

2.诗配画,画配诗。

(1)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选择一幅自己感觉最有意思的画面。

(2)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出“看”到的画面,其他同学给这幅“画”题诗。

3.再次有感情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板书设计

解题意知作者

读古诗赏韵味

明诗意悟诗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