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问答题模拟题参考答案.docx
《世界现代史问答题模拟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史问答题模拟题参考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现代史问答题模拟题参考答案
世界现代史问答题模拟题参考答案
杨帆整理编辑
说明
做这个世界史,让我很无奈,所以我只能给出一点模拟题,在做这个的过程中,我把一些可能是填空的内容也写进去了,所以大家对于有些题,自己应该有所考量,在一些重要的题上多花一点时间,一般来说,原因、影响、评价、意义,如何做(怎样)等字眼的内容是较为重要的,再者,我这个只能给出模拟题,不代表能把全部考试内容包含,故而,大家在看这份思考题得时候,可以自己多想,不主张全部死记,而应该有所归纳,简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是我所要强调的,且在此中我增加了几个名词解释。
1.世界现代史研究的对象、特点和分期(传统观点)。
⑴研究对象:
指十月革命胜利到二战结束(1917—1945)这个时段发展的历史,指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后面的举例太多,啥四对矛盾呀,啥两条主线,我不想写,如果自己觉得必要可以自己去看看)
⑵特点:
年轻性、政治性很强、复杂而不稳定。
⑶分期:
①1917—1923世界革命风暴时期
②1924—1928资本主义暂时的、局部的、相对稳定的时期。
③1929—1939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时期,也是二战的酝酿阶段。
④1939—1945二战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①1939.9—1941.6
②1941.6—1945.8
2.试论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经验教训。
㈠背景:
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⑵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一国胜利论”(他通过对帝国主义的矛盾、特点做科学地分析,又仔细研究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⑶客观上此时世界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俄国。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表现为:
①沙俄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
②存在严重的农奴制残余。
(大土地所有制、沙皇专制)
③经济上的贫穷落后,使得它对外资的依赖性很强。
④沙俄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压迫严重,民族矛盾尖锐。
⑷沙俄有一支庞大的革命队伍——无产阶级.
他们具备以下特点:
①特别能战斗;②工人贵族不壮大;③与农民阶级结成天然的同盟;
④无产阶级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以及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⑸一战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政治上,人民权利被剥夺,加强了对革命志士镇压;经济上,大战使得经济濒临破灭,物质缺乏,国内日益贫困;军事上,由于装备陈旧落后,战争失利,前线士兵厌战情绪蔓延。
⑹工农运动的发展壮大,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经过1905年革命日益成熟,斗争经验丰富。
⑺统治阶级出现内讧。
㈡经过:
⑴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两个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⑵社会主义革命方针、策略的制定:
列宁的《四月提纲》,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方针和具体计划。
⑶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临时政府的政治危机:
四月示威和四月危机;六月示威和六月革命;七月事变
⑷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
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制订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
⑸革命形势的成熟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被粉碎。
㈢经验
⑴马列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⑵巩固的工农联盟是革命胜利的基本力量。
⑶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⑷坚持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原则是革命胜利的条件。
⑸坚持正确的路线、策略、方式、手段是革命胜利的重要途径。
3.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形成的原因。
⑴反映了当时势均力敌的对比,政权都是被牢牢地掌握住自己手中。
⑵俄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很多的国家,其不彻底性决定了革命的不稳定。
⑶当时布尔什维克党遭受到沙皇的迫害,孟什维克就趁机夺取政权。
⑷当时资产阶级处于有利地位,从国内的情况来看资产阶级有知识,有财富,有从政经验,有合法的宣传阵地,控制地方自治机构、教育机关等等;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
史学界关于两个政权是否存在的看法:
1持否定观点,二月革命后,苏维埃并不具备政权的内容。
2持并存的观点:
①列宁所指的两个政权是同时存在的而不是敌对的。
②工兵代表苏维埃具备政权的内容(武装、警察、法庭等)
③当时正因为存在两个政权,才出现政权重叠现象,至7月后才只有一个政权。
⒋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⑴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的措施,因为它是适应战时的需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甚至趋于崩溃的边缘的情况下实施的,但它保证了粮食的供应,保住了工业大企业,赶走了外国武装干涉,在当时的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是基本正确的。
⑵其指导思想和理论上存在失误:
a.在目的上,设想要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制度,试图消灭商品经济和市场,在小农经济占主导的俄国是不可能的,由此造成黑市猖獗。
b在方法上,由于经营产品过于集中,反而导致产品匮乏,官僚主义横行。
c在过程中,想一步登天,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⑶导致的后果:
a这种竭泽而渔的措施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使经济遭到严重损害。
b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工农联盟濒临崩溃。
史学界关于共产主义政策的看法:
⑴苏联:
①托洛茨基等人认为该政策很好,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理想之路。
②斯大林则认为只是一个暂时的措施,并非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
⑵现代学者:
认为在当时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有严重的错误。
⑶中国:
a基本肯定:
就保卫苏俄政权,以及其经济体制不至于崩溃而言。
b是苏俄走向社会主义的唯一之路,是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前提。
c完全否定,认为该政策属于农业社会主义。
d认为该政策一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另一方面有严重的错误。
5.评价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
它不仅是一种解决危机的政策,而且具有更长远的考虑,也不是一开始就作为苏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
而是由于形势所迫,在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完成的。
它在实施的过程中,巩固了工农联盟,从理论上解决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史学界对新经济政策的看法:
⑴俄国:
①托洛茨基坚决反对,认为实行此政策必须模仿资本主义走过的路。
②布哈林等人认为这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政策,要用经济手段带领人们走胜利道路。
③一般人认为引起思想混乱,党员认为违背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原则。
部分工人罢工,少数农民持怀疑态度。
少数人(征粮队员、年轻人)不满。
⑵国际:
①国际友人持怀疑态度,共产国际对其批评。
②资产阶级认为是走退化的道路。
③西方学者认为是两种经济的合力,是社会主义空想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在俄国的胜利。
⑶中国:
①在实施初期是一种退却。
②不是退却,是在社会主义过渡中不断调整步伐、方向,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6.三化:
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⑴特点:
①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工业资金内部积累。
④精简国家机构。
⑵成就与弊病:
1显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较快完成了固定资本更新,使私人资本比重下降,整个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改善。
2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发展缓慢,农业停滞不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在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体制下进行的,且实行计划经济,指令性突出;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导致产品单调质量低劣;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
虽取得巨大成绩,但是以人民的较大牺牲下进行的,因此不能把苏联经验教条化、神圣化,应加以总结纠正。
㈡农业集体化
⑴原因:
①粮食危机是农业集体化的根本原因。
由于工业化的开展,城市增加,粮食需求增加。
②斯大林主张通过大农庄来解决粮食危机,通过农业机械化,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增加社会主义在农村中的影响。
⑵结果:
创出一条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使工业化能顺利实施,但不能过分夸大。
表现在:
①指导思想不对,要农民多做贡献;②实行集体化条件不够成熟;③严重违反农民的自愿原则、逐步原则,严重触犯中农利益;④阶级斗争扩大化,将所有的富农扫地出门牵连中农,加重农村动荡;⑤加重农民负担,挫伤农民积极性。
7.肃反运动的教训、启示。
⑴教训:
①肃反运动扩大化,冤枉了成千上万的好人,使得大批的的党政军优秀分子、学者、群众被清洗,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极大困难,其心灵创伤是几代人都无法弥补的。
②在苏联造成恐怖氛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极大破坏,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个人崇拜进一步加剧。
③在共产国际中造成不良影响,给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各党播下不信任的种子,伤害了各党之间的感情。
⑵启示:
①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犯罪问题。
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以防社会主义冤假错案发生。
③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当然有一个过程,单靠个人无法完成。
④领导人无法凌驾于民主法制之上。
8.简评斯大林模式。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苏联历史和人类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其政治体制的明显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最后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中,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统治。
其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建成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对于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调控是有其自身的优势,在30年代,也通过对薄弱的地区进行规划,改变了其落后面貌,但只是针对一些急需的项目,不具有普遍性。
其表现出有明显的保守性、强制性,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这一模式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极度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问题,把政治斗争放在首位。
这种体制也导致官僚主义盛行,同时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从长远看,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在后来,其弊端日益凸显。
9.简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在一战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形成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新秩序,而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该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矛盾,在西方以《凡尔赛和约》和其他几个和约为基础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而在东方,则以《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为基础形成华盛顿体系。
该体系是战胜国在对战败国、殖民地的瓜分的暂时妥协,它但没有真正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反而增加许多新的矛盾,表现在:
①苏俄被排斥在这一体系之外,随着苏俄力量的增强,对这一体系必然产生冲击。
②该体系是以牺牲战败国利益为基础,为二战埋下了祸根。
③建立在殖民地、附属国基础上,激发了民族矛盾,而在战败国的废墟上建立一批民族国家,这些新独立的国家之间民族问题、边界纠纷难以解决成为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
④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不会停止,在欧洲英法矛盾、在远东美日矛盾不断激化,并且由于分脏不均,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该体系缺乏调解处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矛盾和纷争的有效手段,作为维系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国联本身存在严重缺陷,并且长期为英法控制,一心维护其既得利益,并不能起着维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
由于存在种种矛盾,虽然其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但不能长久。
10.国联的主要机构:
国联大会、理事会(行政院)、秘书处。
国联的所在地在日内瓦,其任务、宗旨在名词解释中已经出现,这里不多讲。
11.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11.3—1919.5)
先做一个名词解释:
1918—到1919年在德国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反对同英国舰队作战,举行起义,揭开十一月革命的序幕。
11月9日,柏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
社会民主党建立了以艾伯特为首的政权,于1919年8月通过了资产阶级宪法,即《魏玛宪法》。
1919年4月,巴伐利亚人民起义,建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5月失败,德国十一月革命结束。
⑴原因:
政治腐败、人民贫困、工人运动高涨、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具体表现:
①一战后,德国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横财。
②工工人运动高涨,社会民主党分裂成为三派,无产阶级还没有自己的革命政党。
③基尔港水兵起义(标志)。
⑵性质:
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无产阶级手段和方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①工商业发达,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工业前提。
②有无产阶级性质因为其手段和方法是无产阶级革命。
③一开始是资产阶级革命,巴伐利亚共和国成立后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12.匈牙利革命(秋玫瑰革命)。
(1919.3.21—8.1)
史学界对其评价:
①我国观点(文革前):
暴力革命取得决定作用。
②苏联观点:
和平方式取得。
③近期观点:
虽然是暴力革命但是其最后是以和平方式取得。
匈牙利革命失败原因:
①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②匈牙利共产党在策略上所犯的错误,在与社会民主党合并后,没有镇压反革命,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
③社会民主党右派的叛变。
④领土狭小,无回旋余地。
13.共产国际
这里现对共产国际做一个名词解释
共产国际:
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
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是其支部。
共产国际共召开7次大会,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各国革命的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错误,特别是长期受“左”倾错误影响,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消极影响,1943年受反法西斯战争需要而结束。
列宁指出,新国际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⑴建立
其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笔记上的):
①帝国主义时代,尤其是一战期间国际共产主义矛盾斗争的产物。
②俄十月革命后,国际工人运动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结果。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为第三国际的建立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如果问成立的历史背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个人认为):
①一战及战后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在革命中新成立的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小组为新国际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可能。
②苏俄处于帝国主义孤立之中,建立新国际,可以推动世界革命改善苏俄的国际环境。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努力和筹备。
(旧书上的)
个人认为笔记和书上的可以自己把握,其实都差不多,书上的更加系统。
14.英国工党政府,我认为这个没啥可掌握的,不知道她给出这个复习题有啥意义,简直等于没给!
说一下工党的性质吧,还是资产阶级政党。
15.柯立芝繁荣
⑴经济高涨的原因:
①资金:
一战大发横财,战后投资,攫取广大市场(门户开放)。
②技术进步:
美国科技不断创新,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③合理化运动:
生产的专业化,产品规范标准化。
④有利的国际环境:
美国确立了其金融地位,世界市场扩大,贷款和资本的大量输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有利环境。
⑤社会风气良好,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勤俭节约,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⑥远离一战战场,没有受到战争损伤。
⑦实行限制性的移民政策,高级知识分子和技工流入美国。
⑵存在问题:
垄断资本进一步加强;工人贫困、童工大量出现,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
⑶出现危机的原因:
①二十年代的经济繁荣表现出极大地不平衡性,从区域上看,大西洋沿岸和中部各州超过西部各州,总体上,北部超过南方;工业超过农业,前者高涨,后者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
当时工业中受益最大的是垄断工业集团,社会财富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中,造成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国际经济中的潜在因素加深了国内经济的严重程度。
②经济繁荣很大程度得益于分期付款制度和私人企业银行的投资,此中蕴含了危机的因素。
16.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我认为掌握名词解释就可以了,我把这两个名词合在一起了,你们只需要大体上知道东方会议主要是对满蒙的政策,而田中奏折外延更加啊大一点,“欲征服···”对它们的评价都差不多,如反映了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侵略本质等,也可以加上一点,东方会议后,一系列侵华行动展开。
17.1929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后果
⑴特点:
①持续时间特别长,危机持续四年之久,进入特种萧条阶段,有少许复苏,1937年后又爆发新的危机。
②波及范围特别广,这次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一切工业部门。
③破坏性特别大,生产大幅下降,经济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44﹪,贸易总额下降2/3,大量人失业。
④多种危机交织。
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商业危机和农业危机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瘫痪。
⑵后果: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处于一片萧条之中。
①在国际上,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为了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战,经济战愈演愈烈,也导致国际格局急剧变化,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加速二战爆发。
②经济危机也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③在国内,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引起各国政治危机,政局动荡,法西斯主义盛行。
④危机也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
18.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对于这,我不是很熟悉,通过对期末的分析,可能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考,故本人就自己根据自己所想的一点内容,来作为对这道题的分析
⑴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高中课本P29;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标志: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高中课本,这应该是传统观点,但是有些参考书上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成为远东的战争策源地,而书上200页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不宣而战地发动侵略战争,成为新世界大战的远东策源地。
”所以,随便选一种吧,可以问问老师。
⑵纳粹上台的原因:
①魏玛共和国是由于德国战败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是不牢固的。
②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
③各个资产阶级旧政党已丧失了对群众的影响。
④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上台的力量。
⑤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以及凡尔赛体系的严重宰割,纳粹借助民族复仇心理进行鼓动宣传,因而攫取了国家政权。
(书上的观点)
另一种说法,仅供参考(关于纳粹在德国上台的原因)随便选一种:
①纳粹的产生和发展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
②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
③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十分弱小。
④经济大危机是德国纳粹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注:
对每一条要适当说明。
通过对这个题的观察,我们对问题的思考角度,无疑是扩展了,这就是我要你们自己归纳成自己的知识的原因,书上和参考书,很多都不是很全,大家做题的时候,应该把思路放开。
自己可以根据我的这一些提示,把这道题从更多方面扩展,这样,你们学了才有收获,若不想扩展,自己随便选一种也是可以的呀,但是很难得全分呀,其实这个题两种答案也有相当部分是相似的。
⑶纳粹独裁恐怖统治:
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共,建立一党专政体制,确立领袖原则,1934年,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和总理”,确立了独裁体制。
②宣传反动的种族主义理论,疯狂的“排犹”。
③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销毁进步书籍,迫害进步人士,培养纳粹接班人。
④国民经济军事化。
⑤扩军备战。
⑷日本法西斯化过程中,陆军的法西斯分子分为两派,一派是主张继续搞政变,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称作“皇道派”,其成员多为下层军官;另一派主张利用军部现有地位,联络官僚、财阀,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因此就必须“统制”(约束)军队的行动,称作“统制派”,二·二六事变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统治地位。
日本最早建立的法西斯团体是犹存社,主要人物北一辉、大川周明
⑸广田内阁扩大侵略方针,《国策基准》,在1936.8.7“五相会议”:
陆军“北进”论,海军“南进”论
上面的主要是一些填空、或可能出现的简答题,因此以理解为主,下面这个应该要掌握:
欧亚战争策源地是怎样形成的?
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的冲击下,1929年日本陷入更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想一想为什么呢?
)为了寻求出路,日本把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由于经济的军事化,日本得以比欧美各国较早的渡过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更加急于侵占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参谋部策划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的开始,也是它走向世界战争的发端,日本成为远东的战争策源地。
(对于前面那个问题,远东或者叫亚洲策源地的形成是好久,为什么我们要把它提前到九一八事变呢,我想主要是想强调我们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从坚持的时间上看,就比1937年七七事变,早了几年,所以呀,这些年为了强调我们自己,因而在书本教材的编订上花了功夫,如果大家持以前那种,我们现在不说它是策源地形成的一种标志,而说日本成为远东策源地,这是有深意的,希望大家能够有所领悟;如果还是要把1936年算作策源地形成,那么你就在后面加上一句,答题的时候就加一句,就从‘九一八’事变那开始,加“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确立统治地位,不久受日本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就不谈九一八事变日本战争策源地形成,以上括号中看法不属于答题内容)
⑵1929年底德国被卷进经济危机的漩涡,1932年德国经济危机达到最高峰。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大力扶持反动的法西斯势力,企图依靠它来拯救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希特勒上台组阁,从此,德国历史进入法西斯独裁统治的专政时期。
为了巩固其统治,政治上建立纳粹党的独裁专制统治。
1933年2月27日,制造“国会纵火案”。
经济体制方面,纳粹德国大力发展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在对外方面,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和实现欧洲称霸的目的,纳粹党从上台开始就着手扩军备战、希特勒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出现,以及他所推行的内外政策,标志着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与德意法西斯相比,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特点(自己设计的,主要是怕让我们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所以,简单写写)
①与德意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明显不同,它不是由一个统一的法西斯政党及其独裁者通过夺权方式建立起来的。
②通过一系列军事政变逐步加强对政权的控制而确立的。
③伴随着对中国的侵略扩张的过程而确立。
④它是天皇制度下的军部法西斯专政。
19.罗斯福新政。
⑴法西斯专政未在美国建立的原因:
①美国有较浓厚的民主自由主义传统;②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垄断资产阶级没有必要建立独裁的政权。
③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没有像德意日那样迫切瓜分世界的野心。
④美共领导了反法西斯斗争。
⑤垄断资产阶级没有像德意日面临那样尖锐的国内矛盾。
⑥三权分立体制。
注:
如果遇到这题,每一条需要作具体阐述。
⑵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
1933年颁布《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放弃金本位,恢复银行的信誉。
②调整工业生产。
1933年6月,颁布《全国产业复兴法》,调整了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把资本主义生产纳入有控制的轨道;调整雇主和工人的关系,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集体谈判雇佣合同的权利。
③限制农业生产。
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局”,对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
④举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难民。
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社会救济条例》,吸纳失业者,大规模进行“以工代赈”。
⑤调整劳资关系,实行社会保险。
1935年7、8月先后颁布了《国家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
⑥调整外交政策。
放弃传统的武装干涉拉美的“门罗主义”政策,对拉美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并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⑶“罗斯福新政”的后果及影响(作用):
①“新政”的实施,对缓和危机,复苏美国经济起了促进作用。
到1936年,大多数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②“新政”缓和了由于经济危机而激化的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