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4597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培养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北魏考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典故,都与哪次战役有关?

教师:

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

展示: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展示:

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一淝水之战

自主阅读课本P86~87内容,完成第1~2题。

1.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影响。

383年;前秦和东晋;晋军大败前秦。

影响:

A.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B.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

苻坚骄傲轻敌;秦军不得人心,军队战斗力不强;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教师:

我觉得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展示: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自主阅读课本P87~88内容,完成第1~3题。

1.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可以浓缩成短句)

措施:

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2.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

影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

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

(生讨论)

展示:

评价: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展示: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自主阅读课本P88~89内容,完成第1~2题。

1.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

(展示系列图片)

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

2.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北魏有个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大计。

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姻。

崇孔尊老倡风气,民族融合大统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被载入军事史册,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役的双方是(  )

A.炎黄部落——蚩尤部落

B.曹操——孙刘联军

C.曹操——袁绍

D.前秦——东晋

2.下列哪些成语反映的是淝水之战时的情况(  )

①破釜沉舟 ②投鞭断流 ③草木皆兵 ④揭竿而起 ⑤风声鹤唳 ⑥斩木为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⑤

3.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其中,北魏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起来的(  )

A.匈奴B.鲜卑C.羯D.氐

4.与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

小明:

“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

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罢官。

小华:

“陛下英明!

臣等谨遵圣旨!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八王之乱

5.帝曰: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

A.用汉姓

B.穿汉服

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

6.右图是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

出现鲜卑贵族穿着汉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7.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交融

二、非选择题

9.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大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探讨民族交融的历程。

【战争篇】

材料一 淝水之战形势图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谁发动的?

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你认为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什么?

【改革篇】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尉迟

(3)材料二是哪次改革的内容?

请列举这次改革的其他两点措施。

(4)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交融篇】

材料三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与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5)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淝水之战的识记。

A项是涿鹿之战的交战双方,B项是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C项是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D项是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

2.D [解析]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反映的是淝水之战的情况;破釜沉舟反映的是项羽和秦军大战的情况;揭竿而起、斩木为兵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情况。

3.B 4.C 5.C

6.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图中的鲜卑贵族穿着汉族服装的主要原因是孝文帝改革中要求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7.A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

商鞅变法使秦过渡到封建社会,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则是一次封建化改革,因此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二者最主要的表现是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答案选B。

9.

(1)前秦苻坚。

氐族。

(2)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向背、战术是否得当等。

(3)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检测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 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 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 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 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势力和影响                                    

D. 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3.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 北方统一的实现               B. 封建化的完成               C. 阶级矛盾的激化               D. 北方民族的融合

4.“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

A. 盘庚                               

B. 隋炀帝                               

C. 北魏孝文帝                               

D. 元世祖

5.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

A. 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 匈奴、鲜卑、羯、氐、羌

C. 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 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6.十六国是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出现的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它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   )

A. 后赵                                     B. 西秦                                     C. 北燕                                     D. 成汉

7.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

A. 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 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 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8.“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戊戌变法                          

D. 孝文帝改革

9.中国古代,“衣服有制”。

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

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北魏孝文帝                              D. 隋文帝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贵族女孩可能经历(  )

①学汉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 ③改汉姓 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是  (     )

A. 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                                       

B. 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2.根据下边诏令的内容,判断颁布诏令的皇帝是(   )

A. 齐桓公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孝文帝

1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                         

B.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C. 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                  

D. 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14.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中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一些成语,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

而这场战役结束后,一方统治瓦解,统治区域重新陷入割据状态;另一方取得暂时稳定,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那么这场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1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 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                                    

D. 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 摆脱鲜卑贵族的控制                                           

B.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 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 解除对匈奴族的威胁

17.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人口大量南迁                      B. 孝文帝改革                      C. 张骞通西域                      D. 江南的开发

18.《魏书》记载:

(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

A. 匈奴语                                 

B. 汉语                                 

C. 鲜卑语                                 

D. 蒙古语

19.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影响最大的是(   )

A. 匈奴                                       

B. 鲜卑                                       

C. 氐                                       

D. 羯

二、材料分析题

20.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诗中提到的孝文皇帝是哪朝人?

他进行改革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

(2)诗中提到了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

“诏不得已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说的是历史上哪一历史件事?

(2)两则材料中,“魏主”的诏令分别提出了什么改革措施?

(3)除上述两则材料提到的措施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上述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22.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偏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把洛阳看成自己的家乡,该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改编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 忽必烈即汗位之时…突破可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张传宝《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1)材料一种的“他”指的是北魏哪一位政治家?

它的做法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图片(如图)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那一段历史佳话?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有何特点?

“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什么制度?

(4)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