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3796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6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 1.docx

先农深基坑及土方开挖的方案修改1

 

先农商旅区二期新建工程

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

先农商旅区二期新建工程

编制单位: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5年7月1日

 

2.4、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概述......................................15

2.5、本基坑工程难点、重点和关键点................................20

2.6、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22

2.7、资源配置计划...............................................24

3.1、土方开挖流程...............................................26

3.2、土方开挖现场准备...........................................26

3.3、土方开挖过程...............................................26

3.4、土方开挖注意事项...........................................29

3.5、开挖过程中的难点...........................................30

3.6、土方开挖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30

3.7、土方开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31

3.8、对工程桩及围护结构、支撑的保护措施.........................32

4.1、降水所需设备...............................................35

4.2、工期目标...................................................35

4.3、安全目标...................................................36

4.4、降水施工...................................................36

7.1、应急准备...................................................53

7.2、救援物资...................................................54

7.3、应急预案...................................................55

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62

一、编制依据

主要国家标准一览表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2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

GB50026-93

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6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452-90

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10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5008-2001

 

主要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一览表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2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YB9258-97

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6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

7

《地下水检测规范》

SL183-2005

8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

JGJ33-2012

1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16

《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DB29-20-2000

 

主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一览表

序号

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名称

文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国家主席令第91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国家主席令第15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第70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令第22号

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

6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9号

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设部[2002]219号文

9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建设部[2000]211号文

10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方法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建质[2004]213号

1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12

《关于加强深基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通知》

建质安[2011]367号

13

《天津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建质安总[2012]11号

后附基坑支护设计论证意见。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先农商旅区二期新建工程,项目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湖南路以东、河北路以西,先农大院地块。

工程规划高程采用1972年天津大沽高程系,以2008年水准高程起算,±0.000相当于大沽高程3.70m,现自然地平为大沽高程3.40m,相当于建筑标高-0.30,基础底板垫层底标高为-5.60m,基坑大面积开挖深度5.30m,基坑内部集水坑深6.80m,基坑安全等级一级。

本项目主要拟建物为:

2~3层商业3栋(1~3号楼),最大高度17米,最大跨度9米,地下互通式一层(埋深按5~6米考虑)。

基础形式为:

桩+地梁+承台形式。

本基坑采用SMW工法加一道临时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支护,型钢不拔出,搅拌桩外边线距离基础边线300mm,单侧支模。

基坑采用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止水,大口井坑内降水。

场地周边密布管线、邻近多栋既有建筑物(需保护),钢筋加工区、临建等设施均安排在场地外。

具体场地平面布置,拟建物分布图及周边环境总平图如下:

 

场地平面布置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

2.2、周边环境情况介绍

本基坑处于和平区先农大院地块,周边建筑物较多,西临湖南路,东临河北路,北面为已建成的先农大院,南侧为居民楼,场地有限,车流量较大,地处旅游区核心位置。

本项目竣工后地下车库会与先农大院地下室连接成为一体,建筑物与原建筑物距离近,周边存在较多的市政道路、管线及既有建筑物。

具体周边环境(周边既有建筑物均为天然地基):

1.西侧:

地下车库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约1.5-6.5m,距离既有建筑物3.0-5.0m红线外1.75m为湖南路道路边线。

2.南侧:

地下车库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约2.5-6.3m,其中坡道外墙部位紧贴用地红线,红线外为2-3层浅基础住宅楼,局部住宅楼紧贴红线。

3.东侧:

地下车库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约4.7m,红线外2.75m为河北路的道路边线。

4.北侧:

地下车库轮廓线距离用地红线2-5.3m,红线外紧贴既有建筑物。

如下图所示:

周边管线情况: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相应资料,基坑周边北侧围墙外有电缆、水管等管线,埋深1.2m左右,距离基坑3-6m。

东西俩侧路边埋设大量市政水、电、天然气等多条管线,埋深约0.3-1.2m。

现选取代表性管线如下所示:

 

基坑西侧管线示意图

基坑东侧管线示意图

2.3、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该场地勘察区域埋深40.0m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皆属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以人工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为主。

根据《天津市地基土层序划分技术规程》,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初步划分为13个工程地质层,现将勘察区域内主要土层自上而下进行介绍:

(1)人工填土层

一般总体厚度为2.1~3.4m,层顶标高即为场地现地坪标高。

该层自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由上部的杂填土(地层编号为①1)和下部的素填土(地层编号为①2)组成:

①1层:

杂填土,一般总体厚度为0.5~1.3m,在场地南侧13、14号孔附近分布较厚,为3.3m、3.4m,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碎砖块、碎石、碎砼块组成的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生活垃圾和粘性土,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工程力学性质很差。

①2层:

素填土,厚度为0.8~2.6m,黄褐~灰褐色,软塑,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建筑垃圾,在场地中部和南侧(8~11、15~17号孔附近)夹淤泥质黏土层,土质不均。

由于场地在清理旧基础过程中部分老素填土已全面受到扰动,故该区域(废旧地下室分布区域)素填土填垫年限小于10年,其余未扰动区域素填土填垫年限仍大于10年。

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工程力学性质很差。

(2)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

一般厚度为1.2~3.0m,层顶标高-3.3m~-2.5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④1)组成。

黄褐色,可塑,含铁质,局部夹粉土薄层。

属中~高压缩性土,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3)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

一般总体厚度为9.2~9.8m,层顶标高-5.5m~-4.5m。

主要由上部的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⑥1)、中部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⑥2)和下部的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⑥4)组成:

⑥1层:

粉质粘土,一般厚度为2.3~3.9m,灰色,软塑,砂粘互层,含贝壳碎片,局部夹粉土薄层。

中~高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⑥2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一般厚度为1.4~3.7m,灰色,流塑,砂粘互层,含含有机质和少量贝壳碎片。

高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⑥4层:

粉质粘土,一般厚度为3.8~5.2m,灰色,软塑,砂粘互层,含贝壳碎片,局部夹粘土薄层。

中~高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4)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

一般厚度约为1.0~1.5m,层顶标高-15.2~-14.2m。

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⑦)组成,灰黑~灰白色,可塑,顶部夹泥炭薄层,含有机质和腐植质。

中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5)全新统下组织沼泽相冲积层

一般总体厚度为7.5~9.5m,层顶标高-16.4~-15.2m。

主要由上部的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⑧1)和下部的粉砂(地层编号为⑧2)组成。

⑧1层:

粉质粘土,一般厚度为2.8~4.0m,在15、16号孔附近分布较厚,为5.2~5.9m。

灰黄色,可塑,含铁质和蚌壳碎片。

中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⑧2层:

粉砂,在2、8、10、15、17号孔附近顶板埋藏略深,一般厚度为2.5~5.6m,黄褐~灰黄色,密实,饱和,以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为主,含铁质。

低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6)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

一般总体厚度约为6.1~7.0m,层顶标高-24.7~-23.0m。

主要由上部的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⑨1)和下部的粉砂(地层编号为⑨2)组成。

⑨1层:

粉质粘土,一般厚度为3.9~5.9m左右。

黄褐色,可塑,含铁质,局部夹粉土层。

中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⑨2层:

粉砂,一般厚度为0.7~2.6m左右,灰黄色,密实,饱和,以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为主,含铁质。

低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7)上更新统第四组滨海~潮汐相冲积层

一般厚度为2.9~4.8,层顶标高-31.7~-30.1m。

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⑩1)组成,灰色,可塑。

中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8)上更新统第三组第Ⅳ陆相冲积层

本层在勘察区域未揭穿,层顶标高-35.1~-34.4m,揭露最大厚度5.5m,揭露最低标高-40.4m。

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⑪1)组成,灰黄色,可塑,含铁质和礓石,局部夹粘土薄层。

中压缩性,水平方向上分布连续。

二、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孔隙潜水。

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排泄以蒸发方式为主。

据区域地质资料:

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在0.5—1.0m左右。

勘察期间实测水位如下:

初见水位埋深1.9—3.0m,标高-2.3—-2.1m;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1.5—2.7m,标高-2.0—-1.8m。

根据本次勘察室内渗透试验结果,提供埋深20.00m以上各层土的渗透系数及渗透性如表:

底层编号

主要岩性

KV(cm/s)

KH(cm/s)

渗透性

2

素填土

3.4E-6

4.3E-6

微透水

1

粉质粘土

2.6E-7

3.4E-7

不透水

1

粉质粘土

2.6E-6

3.2E-6

微透水

2

淤泥质粉质粘土

2.4E-6

2.7E-7

微透水

4

粉质粘土

2.2E-6

2.8E-6

微透水

粉质粘土

2.2E-6

2.6E-6

微透水

1

粉质粘土

1.5E-6

1.8E-6

微透水

2

粉砂

4.0E-5

4.8E-5

弱透水

2.4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概述

1、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采用SMW工法桩+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

(1)基坑安全等级

本基坑支护设计等级为乙级,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2)基坑特点

基坑面积为4072平米;深度为5.30m。

(考虑地表平整施工略有起伏,支护机构计算时按5.35m考虑)

场地狭窄,周边用地条件十分紧张,距离道路、管线、既有建筑物很近。

场地周边均为天然地基建筑物,2-4层,需重点保护。

(3)基坑支护结构

采用SMW工法支护,直径850mm间距1200mm三轴搅拌桩,内插700x300x13x24mm的H型钢,同时起到挡土和止水的作用,用于本工程十分适宜,且SMW工法桩中的三轴搅拌桩止水效果优于双轴搅拌桩,更有利于避免漏水危害周边浅基础建筑。

考虑到SMW工法桩中的型钢拔除时会对浅基础建筑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具备拔除型钢的场地条件,因此该工程SMW工法桩中的型钢不拔除。

支撑体系总体采用帽梁+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形式,根据平面形状特点,采用对撑结合琵琶撑、角撑的形式,在基坑薄弱位置(内凸角部位)采用对撑进行加强;与一期建筑连接部位采用高压旋喷桩,内插36c工字钢进行封堵,以增加挡土、止水效果;出土口部位铺设钢板等措施进行加强。

依据基坑周边不同的荷载条件,计算时考虑了四种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计算部位

型钢

三轴搅拌桩

1

靠近4层建筑

型钢1

有效桩长15.1m

三轴搅拌桩1

有效桩长15m

2

靠近3层建筑

3

靠近2层建筑

4

靠近道路或建筑位于3倍坑深外

型钢2

有效桩长13.6m

三轴搅拌桩

有效桩长13.5m

H型钢1,700X300X13X24,桩长15.1m,共379根,密插,间距600mm.

H型钢2,700X300X13X24,桩长13.6m,共194根,隔一插二,平均间距900mm.

三轴水泥搅拌桩1,桩顶位于地表下1.0m,有效桩长15.0m,预计193组。

水泥均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20%,水灰比1.5.

三轴水泥搅拌桩2,桩顶位于地表下1.0m,有效桩长13.5m,预计145组。

水泥均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20%,水灰比1.5.

高压旋喷桩,桩顶位于地表下1.0m,有效桩长11.0m,预计41根,水泥均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35%,水灰比1.5.

36C工字钢,桩顶位于地表0.3m,有效桩长12.0m,预计18根。

帽梁:

1200x700mm;角撑及对撑:

1400x700mm;

其他支撑杆件:

700x7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支撑竖托桩,有效桩顶标高-5.65m,有效桩长15.0m,桩数12根。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此处附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平面图,剖面图,支承柱图、详图)

2.5、本基坑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1、本工程地处城市繁华区,周边场建筑物密集,项目位于和平区湖南路与河北路之间,基坑呈不规则形状,东侧距河北路7.4m,西侧距湖南路3.3.m,

南侧据现有建筑约3.0-6.0m,北侧距现有建筑5.0m。

周边环境复杂,场地内土质条件一般。

只能利用基坑东侧场地出土,加之支护结构及基础分布情况,场地受到一定的限制。

合理控制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保护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是此工程的重点。

 

2、基础形式为地梁+承台,开挖时基础底板下皮距离承台下皮高差约1m,且各承台间距离相近,留土区域易产生滑移,这就要求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的顺序必须正确,尽量使土方对工程桩的扰动影响降至最低。

 

3、南北面面临现有建筑物且距建筑物距离较近,需预防土体位移,此处的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具有止水和挡土双重作用,尤其是桩间的搭接控制。

4、基坑底均处于黏质土层中,土层孔隙率较大,对压实和平整及垫层有一定的要求。

5、局部电梯井坑深度为1.5m,且部分临近坑边,相对于坑外地面,坑深约为6.8m。

坑底均为黏质土层,坑底土可能出现隆起,即使不出现隆起,坑底土质孔隙率较大,对基础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控制不利。

 

2.6、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

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置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现场总负责

施工员

材料员

资料员

安全员

质检员

测量员

施工员

监测施工队

围护施工队

土方施工队

2、管理职责

(1)项目经理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制定项目总体管理方案和施工总体设想,组织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考察确定分包施工单位,并对其在施工过

监督管理、考核验收;合理组织和调度生产各要素按计划到时到位;协调好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对整个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及工程成本全面责任;全权处理管理过程中一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保合同的全在履行。

 

(2)技术负责人 

负责项目部技术、质量方面的活动。

负责编制专题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处理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负责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洽谈有关技术质量事项。

组织工程的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负责工程技术资料(质量记录)审核,使技术和质量活动的进程处于监控之下,确保其质量体系和合同要求的活动有计划的实施。

 

(3)施工员岗位职责 

负责项目的个体实施。

指导、检查、监督、控制现场一切与产品质量有关事项,保证产品一次合格或一次成优。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及分部、分项和最终产品的技术复核检查。

对观砌翻样的技术工作进行复查,协调生产班组(队)及工种间的施工配合。

 

(4)质量员岗位职责 

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根据设计图、工程质量验评标准、施工验收标准、质量计划等参加工程质量监督检验,负责工程质量记录、技术资料的监督和检查,正确及时写质量资料。

 

(5)安全员岗位职责 

负责对进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负责安全生产和消防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定期对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生产班组做好安全工作。

及时记好各项安全台帐。

协助施工员做好现场的双标化工作治安管理工作。

 

(6)材料员岗位职责 

制定采购文件,并按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采购,接收物资进场(入库),并按规定进行检验试验或验证,做好记录和标识。

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进行管理,建立台帐。

按现场平面布置要求,对各类材料开展定位管理。

根据接收物资的质量性采用适宜方式、环境妥善贮存,确保接收物资质量不因保存不当而受损。

做好电动工具的保管、借用等工作。

 

(7)资料员岗位职责 

负责项目部的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并及时做好竣工工程图纸、技术资料归档工作.

2.7资源配置计划

1、人员配置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工程标高的准确性和对基坑支护和围护结构变形进行全过程的观测,项目经理部设专职测量技术人员2名,并安排5名有较高素质测量工配合落实测量观测工作。

同时根据工程质量的要求配备了相应精度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来满足工程需要。

2、检验、测量设备表

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

配置部门

用途

数量

1

全站仪

KTS-442LL

测量

一、二级导线控制

1

2

水准仪

DAS3-1级

测量

高程测量

2

3

钢卷尺

50m

测量

长度量测

2

4

塔尺

5m

测量

高程测量

2

5

盒尺

5m

工程、质检

长度量测

5

3、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挖机配置不合理,应为大小挖机配合挖土)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电量(KW)

备注

1

A850三轴搅拌头

ZKD85—3

1

90×2 

2

国产步履式桩机桩架

JB-160

1

 108T

3

自动后拌浆系统

1

60

4

空气压缩机

ESC50-8

1

35 

9m3 

5

潜水泵

QY-25

1

3

6

挖机

0.6M³

2

7

履带式吊机

50T

2

8

电焊机

15KVA交流

4

22×4 

9

分电箱

3

10

水泥筒仓

50T

2组

11

走道板

1.2M×6M

8

12

全站仪

BTS-802CLA

13

水准仪

DSZ-C32

14

小计

  约350KW

4、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土方施工投入劳动力(人)

备注

1

壮工

20

配合清槽及人工挖土

2

电工

2

施工现场及加工区临电

3

司机

2

挖机及运土车

5.土方开挖明细表

项目

基坑周长

开挖深度

开挖面积

土方量(方)

先农商旅区

二期新建工程

约400

大面积5.3米

局部6.8米

约4072

平方米

约25000方

 

6..进度安排(日期应更改,并细化,最好以表格形式体现)

计划土方开挖日期为2015年7月20日至2015年8月15日,25天完成土方开挖。

三、土方开挖方案

3.1、土方开挖的流程见下图

3.2、土方开挖现场准备

(1)对现场的地上障碍物进行清除,保证做到“四通一平”(通水,通电,通信,通路,场地平整)。

(2)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周边既有建筑作质量鉴定,并确定监测初始值。

(3)开挖前,降水工作已经完成。

(4)根据现场的临时水电布置,接好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电源及水源。

(5)夜间施工时,以安排足够的照明设施。

在基槽四周及车辆出入口处保证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