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07.docx
《比较文学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07.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较文学07
比较文学07
第七章译介论
【本章学习要点】
(1)译介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2)译介学的理论属性
(3)译介学的理论取向及进展
(4)西方与中国译介学研究范式的现状与未来
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TranslationStudies)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翻译互动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和西方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都主要体现为译介学研究,它们是今日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学术资源。
译介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传统意义上原属于媒介学。
第一节译介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1.译介学的基本定义及内涵发展
译介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翻译互动研究。
其学理基础是“国别文学”与国际文学交流的存在,主要研究译家译作与国别文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研究译作对输入国文学及其文学史的影响,同时考察国别或国际翻译活动、翻译思潮及其对总体文学的影响。
2.译介学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第二节译介学的理论属性
1.译介学理论属性之一:
文学交往实践
2.译介学理论属性之二:
文本与主体对话
3.译介学理论属性之三:
文学的跨国旅行
第三节译介学的理论取向及进展
1.和合相生:
20世纪初叶至30年代的理论取向与进展
2.学科对话:
20世纪40至50年代的理论取向与进展
3.意义重构: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理论取向与进展
4.现代转型:
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取向与进展
5.文化转型:
20世纪90年代的理论取向与进展
第四节西方与中国译介学研究范式的现状与未来
1、西方译介学研究范式的现状与未来
2、中国译介学研究范式的现状与未来
思考题与参考书目
第一节思考题:
1.什么是译介学?
2.译介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3.根据译介学的两层含义,思考译介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4.起源于法国学派的译介学研究主要具备什么特点?
5.简要论述西方当代译介学研究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6.当今译介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促使这门学科逐渐完成了哪些方面的多重开放?
7.当代译介学研究具有哪四个特点?
8.20世纪译介学研究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9.“语言工具观”和“语言阐释观”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10.世纪译介学的发展主要围绕哪些概念进行?
其学科内涵是什么?
参考书目:
1.[美]劳伦斯·韦努蒂编:
《译学研究读本》(LawrenceVenuti(eds.),TheTranslation
StudiesReader,London&NewYork:
Routledge,2000.)。
2.[英]苏珊·巴斯奈特:
《比较文学批评导论》(SusanBassnett,ComparativeLiterature:
ACriticalIntroduction,Oxford:
BlackwellPublishers,1993.)。
3.[英]莫纳·贝克:
《译学研究百科全书》(MonaBaker,RoutledgeEncyclopediaof
TranslationStudies,London&NewYork:
Routledge,2001.)。
4.[英]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列夫维尔编:
《翻译、历史与文化》(SusanBassnett
&AndreLefevere(eds),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London:
Pinter,1990.)。
5.[英]希伯特·普罗尔:
《比较文学研究导论》(SiegbertPrawer,ComparativeLiterary
Studies:
AnIntroduction,London:
RedwoodPressLimited,1973.)。
第二节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译介学应是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2.译介学具有哪三个特点?
根据这三个特点可提炼出译介学哪三种理论属性?
3.译介学之交往属性具有哪三种作用?
哪三个特点?
4.译介学之文学交往实践作为一种理性行为,可分为哪四种类型?
5.一次成功的文学对话其前提是什么?
6.译介学之文学对话具有哪三个特点?
7.文学文本的跨国旅行具有哪四个特点?
8.考察文学文本的跨国旅行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书目:
1.[美]劳伦斯·韦努蒂编:
《译学研究读本》(LawrenceVenuti(eds.),TheTranslationStudiesReader,London&NewYork:
Routledge,2000.)。
2.莫纳·贝克:
《译学研究百科全书》(MonaBaker,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London&NewYork:
Routledge,2001.)。
3.[英]希伯特·普罗尔:
《比较文学研究导论》(SiegbertPrawer,ComparativeLiteraryStudies:
AnIntroduction,London:
RedwoodPressLimited,1973.)。
4.《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钱中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
5.《文本、对话与人文》[俄]巴赫金著,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版。
6.《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法]托多罗夫著,蒋子华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节思考题:
1.推进译介学理论进展的目的是什么?
2.近百年间译介学理论进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20世纪初叶,译介学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翻译的自主性”问题其理论主张是什么?
5.20世纪40至50年代“不可译论”的代表人物是谁?
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6.20世纪40至50年代最有影响的学者是谁?
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7.美国文论家斯坦纳的主要贡献和观点是什么?
8.20世纪80年代的译介学研究主要围绕哪三个问题展开?
9.20世纪90年代的译介学从哪些学科吸取了理论营养?
10.20世纪90年代译介学理论取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1.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转型丰富并发展了译介学的学科与理论内涵,这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参考书目:
1.[美]爱德华·赛义德:
《东方学》(EdwardSaid,Orientalism,London&NewYork:
Routledge&KeganPaul,1978.)。
2.[香港]克里斯托夫·纽:
《文学哲学导论》(ChristopherNew,PhilosophyofLiterature:
AnIntroduction,London&NewYork:
Routledge,1999.)。
3.[英]莫纳·贝克:
《译学研究百科全书》(MonaBaker,RoutledgeEncyclopediaof
TranslationStudies,London&NewYork:
Routledge,2001.)。
4.[美]乔治·斯坦纳:
《向往巴比塔——语言与翻译面面观》(George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ofLanguageandTranslation,London,Oxford&NewYork:
OxfordUniversityPress,1975.)。
5.[英]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列夫维尔编:
《翻译、历史与文化》(SusanBassnett
&AndreLefevere(eds.),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London:
Pinter,1990.)。
6.[美]威拉德•奎因:
《词与物》(WillardV.O.Quine,Word&Object,Cambridge:
The
M.I.T.Press,1960.)。
7.[美]威廉·弗洛里编:
《翻译的文学、语言学与哲学视野》(WilliamFrawley(eds.),
Translation:
Literary,LinguisticandPhilosophicalPerspectives,Newark:
UniversityofDelawarePress,1984.)。
第四节思考题:
1.论述译介学在中国学术界现阶段的发展趋向。
2.从人文学科的总体高度谈谈思想、学术和知识之间的辨证关系及其对当代比较文学研究和译介学学科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学理意义。
参考书目:
1.《外国翻译理论研究丛书》许钧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苏联翻译理论》、《当代法国翻译理论》、《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当代德国翻译理论》)
2.[美]詹姆斯·霍尔摩斯:
《译介学研究的名与实》(JamesHolmes,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Amsterdam:
TranslationStudiesSection,DepartmentofGeneralStudies,1972.)
3.[美]根茨勒:
《当代翻译理论》(EdwinGentzler,ContemporaryTranslationTheories,London/N.Y.:
Routledge,1993,p.184.)
相关链接如下:
译介学的基本定义:
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TranslationStudies)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翻译互动研究。
其学理基础是“国别文学”与国际文学交流的存在,主要研究译家译作与国别文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研究译作对输入国文学及其文学史的影响,同时考察国别或国际翻译活动、翻译思潮及其对总体文学的影响。
译介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传统意义上原属于媒介学(Mésologie),而媒介学则主要“研究文学借以跨越国界进行传播的中间活动……。
译介学顾名思义兼有“媒介(中介)”和“翻译”这两层意思。
作为“媒介(中介)”的译介学起源于法国学派。
1931年,保罗·梵·第根在其《比较文学论》一书中明确论述了文学影响和假借的“经过路线”,认为在文学影响的起点(发送者)和终点(接收者)之间由媒介沟通,这种媒介称作“传递者”。
1951年,马-法·基亚出版了《比较文学》一书,该书第二章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比较文学的七大研究领域,其中“世界主义文学的传播者”排在首位,并且将其看作“比较文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在第三章“世界文学的传播者”中,基亚做了比较详细的类型划分,在“书籍”这一类的下面论述了“译文”等四个方面,在“人”这个类别下面,论述了“译者”、“文学的媒介”等三个方面。
1983年,布吕奈尔等人出版《什么是比较文学》一书,在讨论欧洲各国(间或涉及东西方)文学交流的问题时,曾用较大的篇幅论及翻译等文学交流媒介。
法国学派的译介学研究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十分关注译介学的学科属性,注意译介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内涵衔接;二,十分关注文学交流中属于译入语文化的文学系统,因此译介学的研究模式为传统意义上的“影响研究”,关注重点往往在外国文学的“接收者”身上,因此讨论焦点多是译者、译文以及译入语文化等;三,注意研究文学交流的全过程,人物(如作者/译者)、事件(如文学事件/文学思潮等)、文本(原文/译文)三者并行不悖,同时十分关注文学交流的动态迁移过程,因此而丰富了影响研究的内在学术肌理。
真正意义上的译介学研究必须在“打入文本”的同时也着力研究文本的“外部现实”亦即文本的“文化语域”,这是因为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总是同时受制于上述内外两种语域,而外部语域作为一种现实存在本来就天然地植根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翻译活动发生于某种文化语域、植根于某种文化同时又进入这种文化,因此当今译介学研究从书面文本向文化语域转向,这便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译介学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由于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译介学研究于20世纪才真正开始,此前为传统的翻译研究,此后为从文化层面对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交流实践所进行的跨文化研究。
因此,勾勒并解释译介学基本概念的学科内涵应以此为历史分界。
20世纪以来译介学十分关注译本或译者行为的自主性(autonomy),因此其基本概念为“等值”(equivalence)和“功能”(function),整个翻译史便围绕这两个概念与译本或译者行为自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交替展开。
就译介学的理论出发点而言,其早期的关注重点主要在语言的各种用法之上,可大体归入“语言工具观”和“语言阐释观”这两个范畴。
基于“语言工具观”形成的译介学理论要求客观传达信息,努力建构文本类型;基于“语言阐释观”形成的译介学理论要求阐释文本的创造性价值,尽力描写译入语中所打上的原文烙印,而阐释的基础则是译本的社会功能及效果。
从主题演进的角度看,20世纪译介学的发展主要围绕以下概念进行:
一,30年代以前,重视“文化建构”,植根于德国文论和哲学传统,旁及浪漫主义、阐释学和存在主义现象学,认为语言具有文化建构作用,可以再现思想与现实,因而译文即是一种阐释,能够重构原文文本,进而实现其渐次转型。
二,40至50年代,关注“可译/不可译”(translatability)问题,当时一些重要的学者虽然来自哲学、文学批评和语言学等不同的学科,但都在考虑翻译是否可以弥合语言与文化差距的问题,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但主要在“理论上不可译”而“实际可译”这两个极端的范围内进行。
三,60至70年代,“等值”成为核心概念,其理论出发点是承认语言与文化中存在“共核成分”,因而尤为关注译文分析工具及其评价标准问题。
这期间,最重要的理论进展是针对“等值”概念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
第一种旨在创造“语用等值”,以译文能为读者很快接受为理论追求,其特点是根据译入语语言及文化所熟悉的价值标准来传译原文,尽量掩饰“翻译味”;第二种意在“形式等值”,以接近原文语言和文化特征为目标,让译文尽量与原文语言和文化价值吻合,使译文像译文,不乏“翻译味”。
四,80年代,译介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理论兴趣是跨文化交际问题,尤为关注“译本的相对自主性”这个核心概念,认为这是指导译者行为之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对“功能观”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相关的翻译理论和策略与特定的文化效果、商业用途及政治因素交相渗透,关系愈加紧密。
五,90年代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翻新,方法林立,学术范式开始文化转型。
其间,多学科交相融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语用学、批评语篇分析及计算机语料库为译介学引入语言学思想和分析工具,文学理论及文化研究借助后殖民理论及全球化概念进一步拓宽了译介学的研究视野和范围,也为译论引入新的“功能观”,十分关注翻译的社会效果及其伦理和政治影响。
译介学研究范式的文化转型其学理基础是怀疑论(不可译论),与政治因素息息相关,即便是译本和翻译过程的精确描写也与文化和政治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90年代的译介学研究也经常将文本细节纳入上述框架进行综合考察,从而赋予译介学以应有的历史文化感。
90年代,后结构主义的语言观、语篇观和主体性(subjectivity)概念也影响了译介学的理论转型。
在大陆哲学传统(如后结构主义)及其当代分支学科(如女性批评、后殖民主义等)的影响下,90年代的译介学也很关注下面这个问题:
如果翻译活动不再传达原文意义,却以照顾移入语文化各种利益为转移的话,那么,译本又怎么能够达到用外来文化建构民族社会这样一个伦理和政治目标?
异质文化之间又怎样才能相互理解和沟通?
关于这个问题的反思使译介学迅速回归20世纪一些根本的译学问题,如等值与迁移、译本读者与译本功能、文化身份与意识形态等。
文学交往实践:
交往(Verkehr)是译介学的第一种理论属性,也是其本质属性。
交往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指认多元文学世界整个系统,包括文学文本交往、文学精神交往和文学语言交往三个层面,而“文学文本交往”即交往实践则是两级(或多极)主体间的一种物质交换过程,构成文学精神交往和文学语言交往的基础。
文本译介和交往(或交往实践)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及其交往方式,是交往实践中自主活动的一部分,并与之一起构成世界文学全部历史形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更迭的生成机制,成为世界文学史的一种规律性发展过程。
近代世界文学借助于国际间之交互影响和自由流动,借助于工业文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以及包括文学翻译在内的大规模文学生产,甚至借助于强势文化影响等交往实践流播世界,促成世界文学之普遍联系,使“文学史”转化为“世界文学史”,渐次实现了近代世界文学的全球化流播过程。
其间,译介学之文学交往实践到处打破闭关锁国的民族、文化和国家壁垒,使近代世界文学逐步衔接成一个整体,使文学交流国际化,并渐次造就出新的世界文化、世界文明和具有新型文化品格及全球眼光的世界民族。
译介学因其文学交往实践所实现的也是这样一种世界历史。
这种“世界历史”(即世界文学全球交互影响、相互接受、交相熔铸史)是世界文学存在的总体方式,也是文学世界国别体系的总体存在样态。
犹如经济全球化交往实践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样,译介学之文学交往实践则使全世界国别文学遥相唱和,因而是促进国别文学交往、进而实现总体文学的基本条件。
译介学之交往属性具有如下特点:
(一)交往实践取决于交往理性。
康德曾说:
“无规则即是无理性。
”理性决定规则。
规则确定之后,又需借助理性才能确定参与这种交往实践的主体间是否遵守规则,并借此在这些主体间形成规则意识,又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分化出价值意识。
规则、原则和价值意识是交往理性的核心,共同决定着译介学交往实践的三个层面。
(二)译介学交往实践有赖于范式建构。
范式建构的前提是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其基础是具有共同的学术信念、共享共通的研究传统、研究模式和规则体系。
只有这样,译介学交往实践才能在公认的理论和知识脉络里进行。
(三)交往属性决定交往功能。
译介学的交往属性决定其理论功能。
毋庸置疑,因为译介学具有交往这个本质属性,才可能有“四个跨越”、有“比较视域”这个学科本体、有“三种关系”这三种研究对象和“体系化汇通”这种理论追求。
而上述四种定义则无异于比较文学框架内译介学研究的功能定位,其前提便是交往属性的理论规定和客观存在。
译介学之文学交往实践作为一种理性行为,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目的性行为:
亦称工具性行为,指有明确目标取向的、因果地介入文学文本的一种合理的行为,因此这种行为对应于文本世界。
在这种行为中,原文和译本各有目的并互为目的。
译者因果地介入原文本,同时又借助于这种交往实践将原文和译本扭结在一起,组成一种新的因果链。
(二)规范调节行为:
指参与文学译介这种交往实践的交往双方受共享价值约束的行为,对应于社会价值规范,要求原作者严格遵守源语文化及文学的共享价值,同时要求译者也须严格遵守宿语和源语文化及文学的共享价值。
只有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内,参与文学译介这种交往实践的交往双方才能依据共享价值标准,使这种交往实践向着明确的方向进行。
(三)译介主体行为:
指译者作为文学译介的主体主动表现自主和主观意识的行为,对应于主观世界,可直接产生翻译策略的“归化法”,并且以互动的方式与每个参与者(如原作者和译本读者)发生联系,使他们互为主体,共同能动地参与这种交往实践。
(四)交往行为:
指(作者与译者之间)以语言为媒介、通过符号互动(文本对话)与交往实践(主体对话)、达至(异质文化)相互理解的行为。
这种行为以反思的方式对应于文本、社会与主观世界,遵守交往双方共享价值规范,这些规范体现了作者与译者之间对对方行为的期待。
在交往行为中,语言是媒介,相互理解是核心,作者和译者分别从自己的生活视野与文化经验出发,基于自己的母语,同时论及文本、社会和主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以探索人类的普遍文化价值。
交往行为是一种“理性的结构”,因之也能同时将作者和译者的交往行为理性化,使其分别体现在译介交往实践的工具与策略行为之中、文本性质以及对话机制、人类普遍文化价值的共识之上。
文本与主体对话:
对话是译介学一种重要的理论属性。
但交往属性关注的是交往行为,而对话属性则强调交往媒介与交往主体。
这是因为基于译介活动而生成的文本世界是我们通过语言媒介和交往主体间的合作而生存于其中的构架,而对话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和分享”,一种与交往主体有关并依据交往实践共同决定双方“利益”的过程。
同时,任何主体的建构本身就包含着自我与他者的相互作用。
也就是说,主体的建构靠对话和交往实现,人的主体正是在自我与他者的交往和对话过程之中,通过理解他者和与他者的价值交换而建立的。
译介学之文学对话关心对话双方的交往能力(亦即建立对话主体间交往关系的能力),通过研究语言的交往功能,探讨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说明对话双方如何通过言语行为达成相互理解与普遍共识。
就原作者而言,其作品必须与外在实体(外在世界、内在实体(心理世界)和规范实体(社会世界)紧密联系,这样才有可能与译者(并通过译者与读者及宿语文化或文学)获得互为主体的了解和沟通。
就译者而言,此理亦然,其译品必须与上述三种实体紧密联系,才有可能与作者(并通过作者与源语文化或文学)获得互为主体的了解和沟通。
因此,一次成功的文学对话其前提是:
作者和译者均确认并相信作品内容真实,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双方均有借助文本对话实施主体对话的诚意。
只有这样,对话双方才有可能一起被结合到文学译介及其交往实践这个共同的关系之中,进入彼此认同的对话机制和网络,形成互为主体的沟通关系。
译介学之文学对话具有如下特点:
(一)文本(原作和译作)构成主体对话的重要中介,这是因为对话的主体——人(作者和译者)常常通过占有或加工文本而发生关联;同时,进入人的实践领域(译介活动)的文本也以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交流为中介,重构彼此间的相互关系,生成为人化文本。
(二)对话主体间各自在文学实践中通过阅读、教化、交流而形成的文化共通感既是彼此交往对话的前提,又可通过这种交往对话得以升华,形成不断涵括人类普遍文化价值的新的、更高层次的共通感。
(三)深厚的文化(或审美)经验、准确的精神分辨力、良好的文化(或审美)判断力是建立主体间价值认定的基础。
异质文学间共通、共同、共享的价值标准只有经过这种价值认定才能建立起来。
译介学意义上的文学对话实质就是一种交往关系,可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把“他者”的行为(写作或译介)看作可以服务于我们自身目的的工具,即把“他者”视为客体或对象(如20世纪初叶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鲁迅早年的文学译介活动等)。
(二)尽管“他者”与“你”的经验有牵连,但彼此并未融合,一方支配另一方(如强势文化支配弱势文化,大规模译介活动多产生于弱势或边缘文化圈内),是一种“主仆”关系。
(三)“经验”即是历史。
经验“你”就是经验“你”的历史,尊重“你”的历史性存在的丰富性,而不把“你”看作客体(工具)或“奴隶”。
真正的文学对话应该建立在彼此全面开放的基础之上。
这种交往关系兼涉文本和精神两个对话平面,是双方在外在、心理和社会世界三个层次上的交往、融合与扩展。
总的来讲,对话有别于二元对立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主张建立一种亦此亦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共存的新型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三种内涵:
(一)主体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存在交互主体性;
(二)主体间之交往实践及现实验证比较客观,因此对话的结果具有解释的普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