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3456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docx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

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皖南八校”高考生物三模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物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化学本质相同

B.酶分子中一定都含有C、H、O、N、P

C.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D.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2.研究发现,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参与该酶的加工和修饰

B.细胞坏死常会引起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

C.RIP3的活性由RIP3基因决定

D.癌细胞没有合成RIP3的基因

3.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三倍体植物是不同于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新物种

B.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子代与亲代的性状差异

C.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意味着产生了生殖隔离

D.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4.如图为动物细胞内的蛋白质PrPc被后来入侵的病毒转变成蛋白质PrPsc的过程,PrPsc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rPc不影响图中①②过程的正常进行

B.PrPc以自身为模板完成复制,进行扩增

C.PrPc具有抗原的特异性,只出现在患病个体中

D.PrPc转变成PrPsc时期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PrPc

5.下列关于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一旦释放就必须在体液中持续发挥作用

B.神经递质和所有激素一样都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能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

D.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如图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a时刻后引入某种动物,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数量即为环境容纳量

B.DE段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降为零

C.布氏田鼠的数量维持在C点有利于草原的发展

D.引入动物与布氏田鼠的关系可能是竞争或捕食

二、非选择题

7.如图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得的某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层每小时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假定不同深度的水温不变),横轴表示瓶中氧气变化量(g•m﹣2•h﹣1).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是      .

(2)水深2米时,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氧气量约为      g,此时衣藻产生[H]的场所有      ,若将白瓶衣藻从2米深处移到3米深处,则该植物细胞中C3的合成速率将      .

(3)由图可知,该植物能良好生长的深度范围应在      以上,理由是      .

8.某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栖息着众多国家级保护动物,如白鹤、白琵鹭、小天鹅等,还有多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白琵鹭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该组成成分加快了生态系统的      .

(2)该自然保护区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      价值,该自然保护区中,一些动物依据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天敌,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同时,体现了该功能的作用是      .

(3)研究人员对意外死亡的白鹤和小天鹅进行解剖后发现,白鹤胃中有残存的枯草、眼子菜和田螺,小天鹅胃中有残存的田螺,同时也在田螺的内脏中找到了眼子菜的残留物.请写出上述死亡间可能存在的食物网:

      .若白鹤取食枯草的比例由

调到

,假设白鹤和小天鹅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理论上分析,白鹤体重增加1kg,眼子菜比原来多消耗      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小数点后保留2位).

9.寨卡热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下图是人体感染该病毒后的信息传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为了获得更多寨卡病毒,需要在      中培养.

(2)感染寨卡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      中枢,导致      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试分析原因:

      .

(3)人体首次感染寨卡病毒时会产生抗体,参与抗体产生过程的淋巴细胞有      .

(4)由图可知,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      (至少答2种)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

10.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控制,在基因A(a)或(

)控制的酶的作用下,该植物花色表现为多种.现有4个纯合品种:

2个红花植株甲和乙、1个黄花植株、1个白花植株.用这4个品种作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

甲X白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

黄花:

白花=12:

3:

1

实验2:

乙X白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

白花=3:

1

实验3:

乙X黄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

黄花:

白花=12:

3:

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写出实验3中F2黄花植株的基因型:

      .

(2)若实验1中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预计植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

(3)如果将实验2中F2的所有红花植株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F2中表现型及比例是      .

(4)如图1为该植物的性染色体示意图,片段I为同源区段,有等位基因.II1、II2为非同源区段.若该植物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该植物杂交.则:

①若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推测D、d基因可能位于      片段.

②若X染色体上有与致病基因相关的等位基因,请在图2方框中写出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的杂交过程遗传图解.

11.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

(1)泡菜不能急着吃,是因为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实验室常采用      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和相关试剂反应生成      色物质.

(2)各地制作腐乳的原料和菌种相同,但风味迥异,主要是通过控制      来实现的.

(3)制作果醋和葡萄糖酒使用的微生物在结构上不同主要是前者      .

(4)从生物体内提取的天然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取胡萝卜素、玫瑰精油、橘皮精油常用的方法依次是      .

(5)葡萄籽油因含有胶原蛋白而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要分离这种胶原蛋白常用      技术,影响该技术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蛋白质分子的      和形状等.

 

12.科研小组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细胞,并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成高抗旱性小麦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科研小组采用      技术培育抗旱小麦,该生物技术的核心步骤是      .若要获得大量抗旱基因,可通过      技术对抗旱基因进行扩增.

(2)要确定抗旱基因在小麦细胞中是否成功表达,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可采用的方法是      ;若要进行个体水平检测,则需要把转基因小麦植株分别种植在      不同的田地,以检测其是否有抗性及抗性程度.

(3)在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抗旱小麦的繁育过程中,抗旱基因和标记基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物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化学本质相同

B.酶分子中一定都含有C、H、O、N、P

C.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D.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酶的概念.

【分析】1、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3、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

【解答】解:

A、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均是RNA上的相邻3个碱基,A正确;

B、化学本质是RNA的酶一定都含有C、H、O、N、P,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酶(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不一定含有P,B错误;

C、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但核孔对进出的物质仍具有选择性,C错误;

D、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此阶段中[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合成大量ATP,这两个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D错误.

故选:

A.

 

2.研究发现,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参与该酶的加工和修饰

B.细胞坏死常会引起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

C.RIP3的活性由RIP3基因决定

D.癌细胞没有合成RIP3的基因

【考点】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分析】体细胞内存在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通过调节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故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

【解答】解: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而该酶为细胞内的酶,A错误;

B、细胞坏死常会引起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B正确;

C、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C错误;

D、癌细胞也有合成RIP3的基因,只是不表达,D错误.

故选:

B.

 

3.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三倍体植物是不同于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新物种

B.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子代与亲代的性状差异

C.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意味着产生了生殖隔离

D.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1、基因重组: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属于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解答】解:

A、三倍体植物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属于新物种,A错误;

B、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子代与亲代性状的差异,B正确;

C、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并不意味着产生了生殖隔离,C错误;

D、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

故选:

B.

 

4.如图为动物细胞内的蛋白质PrPc被后来入侵的病毒转变成蛋白质PrPsc的过程,PrPsc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rPc不影响图中①②过程的正常进行

B.PrPc以自身为模板完成复制,进行扩增

C.PrPc具有抗原的特异性,只出现在患病个体中

D.PrPc转变成PrPsc时期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PrPc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信使RNA的过程;②表示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PrPc蛋白质的过程.

【解答】解:

A、图中看出,PrPc在神经细胞内积累不影响转录和翻译过程,A正确;

B、PrPc是基因控制合成的,然后被病毒转变形成的PrPSc,B错误;

C、正常动物细胞内都有蛋白质PrPc,不属于抗原,C错误;

D、PrPc转变成PrPSc时期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

A.

 

5.下列关于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一旦释放就必须在体液中持续发挥作用

B.神经递质和所有激素一样都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能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

D.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相联系的,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解答】解:

A、神经递质有突触前膜释放后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而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立刻被灭活,A错误;

B、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激素的受体有的在细胞膜表面,有的在细胞内,B错误;

C、同一神经元在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能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C正确;

D、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

C.

 

6.如图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a时刻后引入某种动物,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数量即为环境容纳量

B.DE段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降为零

C.布氏田鼠的数量维持在C点有利于草原的发展

D.引入动物与布氏田鼠的关系可能是竞争或捕食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图甲中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S型曲线,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

【解答】解:

A、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而不一定是种群的最大数量,A错误;

B、DE段田鼠种群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增长率为零,B错误;

C、布氏田鼠的数量维持在C点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不利于草原的发展,C错误;

D、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最可能是竞争或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

7.如图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得的某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层每小时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假定不同深度的水温不变),横轴表示瓶中氧气的变化量(g•m﹣2•h﹣1).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池塘中水的深度 ,无关变量是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

(2)水深2米时,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氧气量约为 6 g,此时衣藻产生[H]的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类囊体膜) ,若将白瓶衣藻从2米深处移到3米深处,则该植物细胞中C3的合成速率将 降低 .

(3)由图可知,该植物能良好生长的深度范围应在 3m 以上,理由是 水深3m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植物要正常生长必需要有有机物积累 .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图中黑暗条件下,氧气的变化量代表呼吸速率;光照条件下,氧气的变化量代表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本题主要考查用黑白瓶法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理顺光合作用相关知识,针对各题问题具体分析作答.

【解答】解:

(1)根据题意和题图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层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变化,自变量是池塘中水的深度,即光照强度,因变量是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无关变量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2)白瓶中测得的O2变化量为净光合作用产生量,黑瓶测定的氧气变化量为呼吸速率,则光照适宜时,据图中的数据得知,水深2m处每平方米的水藻1小时O2释放量,即净光合速率为3g,黑瓶中测得的呼吸速率为3g,根据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水深2m处每平方米的水藻1小时制造的O2的总量为3+3=6g.此时衣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H],所以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类囊体膜).将白瓶衣藻从2米深处移到3米深处,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减弱,[H]和ATP的生成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从而抑制暗反应的进行,故该植物细胞中C3的合成速率将降低.

(3)据图分析可知,水深3m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植物要正常生长必需要有有机物积累,所以该植物能良好生长的深度范围应在3m以上.

故答案为:

(1)池塘中水的深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2)6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类囊体膜)降低

(3)3m水深3m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植物要正常生长必需要有有机物积累

 

8.某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栖息着众多国家级保护动物,如白鹤、白琵鹭、小天鹅等,还有多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白琵鹭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消费者 ,该组成成分加快了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

(2)该自然保护区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 直接 价值,该自然保护区中,一些动物依据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天敌,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信息传递 功能;同时,体现了该功能的作用是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3)研究人员对意外死亡的白鹤和小天鹅进行解剖后发现,白鹤胃中有残存的枯草、眼子菜和田螺,小天鹅胃中有残存的田螺,同时也在田螺的内脏中找到了眼子菜的残留物.请写出上述死亡间可能存在的食物网:

 

 .若白鹤取食枯草的比例由

调到

假设白鹤和小天鹅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理论上分析,白鹤体重增加1kg,眼子菜比原来多消耗 2.50 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小数点后保留2位).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食物链一般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解答】解:

(1)白琵鹭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消费者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该自然保护区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该自然保护区中,一些动物依据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天敌,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同时,体现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据题意分析可知,可能存在的食物网.具体见答案.从图解来看,白鹤的食物来源有3条食物链:

①枯草→白鹤,②眼子菜→白鹤,③眼子菜→田螺→白鹤.则白鹤体重增加1kg,若白鹤取食枯草的比例由

调到

,假设白鹤和小天鹅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则食物链②给白鹤多提供

kg体重的食物,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眼子菜比原来多消耗

÷10%=2.50kg.

故答案为:

(1)消费者物质循环

(2)直

接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0.25

9.寨卡热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下图是人体感染该病毒后的信息传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为了获得更多寨卡病毒,需要在 活细胞 中培养.

(2)感染寨卡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 下丘脑体温调节(或体温调节) 中枢,导致 甲状腺(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试分析原因:

 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

(3)人体首次感染寨卡病毒时会产生抗体,参与抗体产生过程的淋巴细胞有 T细胞、B细胞,浆细胞 .

(4)由图可知,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 神经递质、激素、抗体 (至少答2种)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

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

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解答】解:

(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需要在活细胞中培养.

(2)“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最后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无氧呼吸,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3)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因此参与抗体产生过程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B细胞,浆细胞.

(4)由图可知,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

故答案为:

(1)活细胞

(2)下丘脑体温调节(或体温调节)甲状腺(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3)T细胞、B细胞,浆细胞

(4)神经递质、激素、抗体

 

10.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控制,在基因A(a)或(

)控制的酶的作用下,该植物花色表现为多种.现有4个纯合品种:

2个红花植株甲和乙、1个黄花植株、1个白花植株.用这4个品种作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

甲X白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

黄花:

白花=12:

3:

1

实验2:

乙X白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

白花=3:

1

实验3:

乙X黄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

黄花:

白花=12:

3:

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 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写出实验3中F2黄花植株的基因型:

 A_bb或aaB_ .

(2)若实验1中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预计植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红花:

紫花:

白花=2:

1:

1 .

(3)如果将实验2中F2的所有红花植株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F2中表现型及比例是 红花:

白花=8:

1 .

(4)如图1为该植物的性染色体示意图,片段I为同源区段,有等位基因.II1、II2为非同源区段.若该植物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该植物杂交.则:

①若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推测D、d基因可能位于 I或II2 片段.

②若X染色体上有与致病基因相关的等位基因,请在图2方框中写出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的杂交过程遗传图解.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杂交实验1:

甲X白花,F1表现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

黄花:

白花=12:

3:

1,花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A_B_个体为红花,且基因型为A_bb或aaB_中的一种单显性个体也为红花,黄花为单显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_bb或aaB_.

【解答】解:

(1)根据分析可知,花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A_B_个体为红花,黄花为单显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_bb或aaB_.

(2)实验1中F1的基因型为AaBb,其配子的类型为AB、Ab、aB、ab,故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预计植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

白花:

黄花=2:

1:

1.

(3)F2的所有红花植株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