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3139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docx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整线要求

封头冲压生产线技术要求(招标)

一、设备实现主要功能:

封头冲压生产线需实现低噪音、全自动化生产,既可以适用卷料供料方式的连线的大批量生产,也可以适用于人机配合的小批量生产,配套收集废料装置将废料导入废料箱,具备定时提醒功能;具备快速换模功能,能够适应模具快速切换能力。

生产线需满足甲方提供的不同零件不同工序的快速切换制造,切换时在人机界面调整相关参数即可。

1.1主要组成部分:

1台630T油压机、2台400T压力机、机器人自动传送线、卷料供给机、成套模具(甲方自备)、废料收集装置、电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各组成部件需设置过渡联锁装置。

1.2生产工艺:

3.0mm厚度零件生产方式:

卷料供料——落料(400T冲床)——机器人搬运——涂油——机器人搬运——拉伸(630T油压机)——机器人搬运——切边(400T冲床)——机器人自动收料。

3.0-4.0mm厚度零件生产方式:

圆饼料供料——涂油——机器人搬运——拉伸(630T油压机)——机器人搬运——切边(400T冲床)——机器人自动收料。

二、主要生产品种及规格(见下表):

零件名称

零件特点

下料尺寸

工序数

最小零件

碟形封头

400*400*3.0

3

最大零件

碟形封头

800*800*4.0

3

零件成型后直径规格

370-600mm

三、关键工艺、质量要求:

序号

工艺关键控制项

具体要求

备注

1

工件表面质量

不允许出现划伤、压伤等。

2

移送工件中的防护

前后工序零件必须错开,不允许出现相互碰撞、挤压造成零件变形。

3

符合甲方零件工序质量要求

满足每分钟至少4件的冲压频率

四、设备总体要求及主要技术参数:

4.1整线技术要求

封头自动冲压线由1台630T油压机、2台400T压力机、机器人自动传送线、卷料供给机、成套模具(甲方自备)、废料收集装置、电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组成。

线体要求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模具快速切换,废料自动收集定时报警清运。

涂油操作要求:

零件生产按照落料(400T冲床)——拉伸(630T油压机)——切边(400T冲床)工艺布局,在落料工序后需要对板材单面进行自动涂油,用于拉伸工序成型加工。

涂油工作需自动化,油膜涂抹均匀,涂油量可以系统自动调整。

系统换模:

要求所有冲床及油压机均配置快速换模系统,配置换模台车及自动的推拉机构、液压夹模器,整线模具切换时间小于10分钟。

(备模时间不计入)

信息化要求:

1、通讯交互方式:

采用RS-232/RS-485或通用网络接口与甲方MES服务器实现数据互通;

2、通讯交互数据内容:

生产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型号、产品编码、生产订单等)、设备报警信息(报警时间,报警原因等)、设备实时状态(设备开机停机状态、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的产量等)、设备工艺参数(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值、负载参数等)。

4.2400T压力机要求

要求压力机结构布局设计合理,机身全部采用钢板焊接,采用进口分体式离合刹车器或湿式离合器与制动器。

选用进口液压式超负荷保护装置,电气采用PLC控制。

机床能实现单机自动化冲压和多台机的联动成线自动化冲压。

压力机安装、维修方便。

外观喷漆均匀,美观大方,设备外观颜色按甲方提供色板。

机床留有可加装各种保护装置的接口。

设备总体要求及主要技术参数:

(一)

基本参数(双曲轴)

1

公称力

≥4000KN

2

公称压力行程

≥9mm

3

滑块行程

≥400mm

4

滑块行程次数

20-30次/分可调

5

最大装模高度

≥700mm

6

装模高度调节量

≥200mm

7

上模最大装模重量

≥5T

8

滑块底面尺寸(左右×前后)

≥3200×1200mm

9

工作台尺寸(左右×前后×厚)

≥3400×1300×190mm

10

压力机底面至工作台面高度(含减震垫)

≤1200mm

11

床身侧向开口尺寸(宽×高)

1400×900mm

12

减振垫高度

按照标准配置,采用台湾颖益或其他进口品牌

13

工作台及滑块T型槽尺寸

按甲方提供图纸制造。

14

工作台工作台、滑块T型槽尺寸、工作台U槽尺寸、间距见附图

15

工作台废料槽尺寸

按甲方提供图纸制造

16

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板平行度

左右:

0.02/100mm

前后:

0.02/100mm

17

滑块行程对工作台板平面的垂直度

左右:

0.04/100mm

前后:

0.04/100mm

18

导轨与滑块间隙

0.04—0.10mm

19

电源

三相380V50/60Hz

20

滑块几何中心与压力中心点

重合

21

滑块几何中心与工作台板几何中心的偏距

重合

22

压缩空气

0.5~0.55Mpa低压压缩空气

(二)

功能配置(双曲轴)

1

TB/TC分体式离合刹车器

具备,磨擦块使用寿命为十年

2

采用液压式超负荷保护装置,卸荷检测报警及联锁保护

具备

3

电动式滑块调整装置,电动式模高指示器.

具备,模高指示器的传动机构选用铁质或铜质材料

4

滑块及模具平衡装置

具备

5

进口旋转编码器

具备

6

曲轴角度指示器

具备

7

六位压机工作计数器(999999)

具备,液晶显示

8

主马达变频调速

采用国际知名品牌

9

模具照明灯

具备,24V安全电压,防震防砸,照度30LUX以上,LED或其他节能灯泡,灯泡为冷光源,正常使用寿命一年以上。

10

机与地面之间采用减震垫

减震垫由乙方提供,台湾颖益或其他进口品牌

11

滑块与导轨间磨擦面材料

复合材料或锡青铜

12

吨位检测仪(每台一套)

具有四组探头的传感器,品牌:

理研或埃斯顿

13

设备维修

具备维修梯,维修平台加装安全护栏,

专用维修工具一套

14

控制按钮电压

24V安全电压

15

10T以上重量模具需求的快速换模机构

包括举模器、夹模器、移模臂、泵阀站,控制站与设备控制站集成,安装位置、数量与甲方确认,快速换模装置满足模具从侧面或正面进出要求

16

采用移动站双手按钮控制,控制电缆采用航空对接器连接,拆、装方便。

按钮站和脚踏开关等电控柜外部可能垂地的线路需铠装防护并有收纳装置。

移动按钮站配备数量2个。

压力机前面及后面各安装急停开关2个

17

安装日本理研牌光电保护器(有效行程必须大于滑块行程,且能有效保护操作着),并在点动、寸动、连续三种工作状态时有保护功能性能稳定可靠,采用嵌入式。

18

整机采用全自动润滑系统(由PLC控制),检测分油器润滑点。

分油器润滑压力检测联锁保护。

气动泵、润滑泵、三联体等位置安装合理,放置在不影响使用,方便操作检查维修,并作一定防护(防撞、砸)措施

19

电控箱上的触摸屏应有防撞防砸装置,安装位置应符合人机工程,主电控柜采用落地式,安装位置由甲方确定

20

备用二三电源插座和气源接口各二套

21

床身、滑块、曲轴、分体式离合刹车器或湿式离合器保用期10年,其它电控系统、润滑系统、液压系统及气控系统保用3年,在保用期内,如有损坏,免费保修

22

以上未提到的配置按出厂标准配置。

4.3630T油压机

要求压力机结构布局设计合理,机身全部采用钢板焊接,采用进口分体式离合刹车器或湿式离合器与制动器。

选用进口液压式超负荷保护装置,电气采用PLC控制。

机床能实现单机自动化冲压和多台机的联动成线自动化冲压。

压力机安装、维修方便。

外观喷漆均匀,美观大方,设备外观颜色按甲方提供色板。

机床留有可加装各种保护装置的接口。

4.3.1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规格参数

1

公称力

KN

6300±5%

2

主缸压力

KN

6300±5%

4

主缸最大行程

mm

1000

5

液压垫压力

KN

3000±5%

6

液压垫行程

mm

300

7

液压垫顶出速度

mm/s

90

8

液压垫退回速度

mm/s

120

9

液压垫液体最大压力

MPa

25

10

最大开口高度

mm

1500

11

最小闭合高度

mm

600

12

主缸下行速度

mm/s

450

13

主缸工作速度

mm/s

25~55

14

主缸回程速度

mm/s

450

15

工作台柱内尺寸(左右X前后边缘)

mm

≥1600X400

16

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之间平面度

mm

≤0.3

17

滑块与立柱之间的垂直度

mm

≤0.075

18

工作台离地面高度

mm

≤700

20

T形槽规格以及间距

mm

乙方提供甲方确认

21

机器结构形式整体框架

机器结构形式整体框架

4.3.2油压机主要工艺动作:

油压机的工艺动作:

工艺动作设有一般工艺动作及拉伸工艺动作,拉伸工艺动作

又同时设有正拉伸工艺动作和反拉伸工艺动作。

工作方式分调整(点动)、手动、半自动、微动。

调整(点动):

操作相应的功能按钮完成相应的动作,每按一次按钮完成相应动作

的一次点动,手松动作停止,主要用于设备调整及更换模具时。

手动:

操作相应的功能按钮完成相应的动作,每按一次按钮完成相应动作一次。

半自动:

操作相应的功能按钮完成相应的动作,每按一次按钮完成相应一次工作循环。

工作方式由转换开关进行选择,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及触摸屏控制。

微动:

操作相应的功能按钮完成相应的动作,每按一次按钮完成相应动作的一次点动,手松动作停止,主要用于设备模具微速调整。

工作方式由转换开关进行选择,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及触摸屏控制。

4.3.3油压机执行标准:

Q/12YJ4315-2010《单动薄板冲压液压机精度》(精密级精度)GB/T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JB/T3818-1999《液压机技术条件》GB26484-2011《液压机噪声限值》JB3915-1985《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JB/T8609-1997《锻压机械焊接技术条件》

其余按照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4.3.4设备总体要求及主要技术参数

1.设备由主机、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循环过滤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组成。

序号

项目

要求

备注

1

主机

1.1机身各主要部件均为钢板焊接结构件,机身中间设有滑块,支柱内侧布置的4条四面八角导轨作为滑块的导向。

支柱上的导轨可拆,支柱导轨硬度HRC50以上,滑块导板采用优质复合材料。

滑块下平面布置有T型槽,液压垫采用钢板焊接件,布置在下横梁内,上部安装有可更换的淬火硬块。

液压垫与下横梁通过8条平面导轨导向,导板采用优质复合材料。

1.2主油缸采用单缸结构,液压垫油缸采用多缸结构。

活塞杆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件;缸体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件,以保证材质的均匀性。

油缸密封采用进口优质密封圈密封。

1.3为方便模具的更换,设备工作台垫板需安装有快速换模导轨。

1.4设备左右两侧配置网格式防护栏。

2

液压控制系统

2.1主控制系统采用插装式集成阀,系统设有过载保护装置和液压支撑保险回路。

2.2高压泵采用德国进口变量高压柱塞泵,辅助泵采用低噪声叶片泵,用于控制油路及循环过滤冷却系统,同时该泵还为其他辅助装置提供动力源。

2.3压机的滑块和液压垫的压力控制均采用远程溢流阀控制,并可在触摸屏中显示。

压力控制系统可以使滑块压力从公称力的20%~100%内无级调节,液压垫压力从公称力的20%~100%内无级调节,且显示精度达到0.1Mpa。

加压时间可以预置,范围0-99秒。

2.4油箱为钢板焊接结构,进行钝化和防锈处理。

其上安装有油位指示计、空气滤清器。

设备设有滤油器堵塞、油位指示、油温及润滑等多种故障触摸屏显示和故障报警功能。

油箱的底部还配置磁铁,用以吸附系统中的杂质。

2.5液压系统的管路采用高压法兰连接,油管进行酸洗、钝化和防锈处理。

2.6液压系统中,在关键部位需设置压力检测点。

通过压力检测点可以快速的诊断液压机出现的故障,和监测液压机的工作状态,每台随机配有活动的压力检测表一个。

3

电气控制系统

3.1操作部分主操纵面板和两个移动操作台。

操纵面板上设有液压机各部分动作的操作按钮、功能转换开关、电机的启停按钮及各部分的报警、监视指示、触摸屏等。

3.2电气控制系统显示滑块、液压垫的位移、压力等数值。

可显示压力机工作信息及故障信息。

存储模具参数并编号为99套,按已存编号模具参数实现换模调整。

3.3机身四角设有急停按钮,立柱两内侧装有防震照明灯。

3.4主机前后有2个可移动操作台,主电气操纵箱上有选择旋钮,可选择移动操作台1个单动使用或2个同时使用。

3.5滑块、液压垫的行程位移均采用直线式传感器来实现数字显示、数字控制;测量和显示精度达到0.1mm;位置的显示和调整通过触摸屏实现。

为确保安全,在上、下极限位置另设有行程开关保护。

4

循环过滤、冷却系统

设备的液压系统设有油液循环过滤系统,设备上电后,该系统自动对油箱的油液进行循环过滤,以保证油液的清洁。

循环过滤系统中的滤油器为大容量滤油器,并带有堵塞报警发讯装置,当滤油器被污物堵塞即可报警,提示维修人员清洗或更换滤芯。

当油温高于45℃时,冷却系统开始工作,对油液进行冷却;当油温高于60℃时,机器停止工作,只允许冷却系统运转。

冷却系统采用独立的板式换热器进行水冷却,冷却水由甲方自备。

5

润滑系统

5.1为确保机床正常工作,滑块设有独立的强制循环润滑系统(节流式分配器),润滑油通过集油盒过滤后返回润滑油箱循环使用;润滑系统和主机动作设有互锁,未启动润滑系统主机不能工作;润滑系统根据需要进行设定调节;润滑系统设有油位低等故障报警,并在触摸屏上显示;润滑装置选国产优质品牌。

5.2液压垫采用含油自润滑导板导向,每个导板均设有油杯注油。

5.3润滑系统设有故障报警装置,当油路断油或油压过低时操纵箱上润滑异常报警灯闪亮并停机;只有在润滑系统正常工作时,主机才允许进行操作。

6

安全防护系统

6.1滑块在任意位置停止时系统自动封闭回油腔,保证滑块任意位置静止不下溜;本系统又名支撑系统。

6.2设备带有双手操作按钮:

双手下行同步时限0.5~1S可调。

6.3滑块锁紧装置:

上死点自动安全插销装置与主机电气连锁,滑块锁紧缸采用气动驱动。

在上死点时操纵滑块下行按钮无效,该功能可保证检修模具及操纵设备人员的安全。

主滑块在上端位置时按锁紧按钮,自动锁住主滑块。

主滑块在非上端位置时按锁紧按钮,滑块先上升至上端位置,然后自动锁紧。

6.4在机器的顶部设有检修平台并设有扶梯,设备扶梯均设有安全开关,与主机互联互锁,确保维修人员安全。

6.5超载保护:

液压系统设有安全阀,当油压超过设定值(可调)时自动溢流排油,并在操纵箱处发出报警信号。

6.6压机设备带光电安全保护装置,机身前后各一套,保护高度600mm。

6.7移动工作台、设备爬梯均设有安全开关且与主机互联锁,确保维修人员安全。

6.8在液压机的顶部设有标高警示灯。

6.9设有各种故障报警功能:

如油温、油压、油位异常报警等。

机械运动部分;(材料、参数、性能、主要配件质量要求等)

序号

名称

品牌以及材质要求

备注

1

液压泵

德国力士乐

2

主电机

西门子

3

油压缸密封圈

日本NOK/奥地利爱科

电气控制部分;(材料、参数、性能、主要配件质量要求等)

序号

类型

元器件要求

备注

元器件名称

品牌要求

1

强电

空气开关/漏保开关

施耐德

或同等质量品牌

2

交流接触器

施耐德

3

弱电

触摸屏

施耐德不小于10寸

4

PLC

西门子S7系列

5

压力传感器

德国卡利克或意大利Atos

6

位移传感器

美国MTS或德国巴鲁夫

7

按钮/指示灯

施耐德

设备的电器元件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有可靠的接地装置,电箱中的接线端子、接触器及小型空气开关采用VDE标准V型槽安装方式,各电器元件有明显标识,电控柜内采用全塑梳孔柜用线槽布线,线号清晰;控制面板整洁,标牌字幕清晰。

设备中所用的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的能耗等级要求:

1级/2级(国标GB18613-2012)或不低于IE3(国际标准IEC60034-30)。

液压控制部分(材料、参数、性能、主要配件质量要求等)

序号

类型

元器件要求

备注

元器件名称

品牌要求

1

过滤

冷却过滤器

国产优质

2

执行

油缸

国产优质

3

控制

液压阀

德国力士乐

4.4摆动式卷料送料机

该送料机组采用三位一体式结构,由自动材料架(开卷机)、自动材料矫平机、电子数控送料机等部分组成,可实现由卷料开卷矫平、精确送料、可以实现偏摆送料功能,适用于连续模送料及单工序送料。

进料宽度400-1500mm,进料厚度:

2.0~4.0mm,送料速度:

20m/min(变频调速),送料长度为400-1200mm/次,确保送长料时无扯料现象;适用材料:

各种电镀锌板、冷/热轧锌板等。

送料高度(送料与地面距离):

1350±200mm(可调)。

4.5机器人自动传送线主要参数

1、该自动线用于3台冲床间工件的自动取送,既可以联线生产,也可以用于单机手工生产,生产线满足快速切换,工件在中置站可自动涂油、自动升降,满足产品各工序之间下模高度不同要求。

2、机械手原点、提升高度、运转速度、模具高度等参数可作数字调节。

3、切换零件时在登陆界面选取生产零件型号,所涉及参数即作自动调整。

4、该自动生产线可用于≤组线冲床数量的不同工序数零件的切换生产。

5、在涂油工位可以实现片料上料能力。

序号

名称

参数

1

移送方向

以图纸为准

2

冲床间移送行程

4500mm

3

升举高度

0-300mm可调(相对于下模浮升高度,产品浮升高度200-450)

4

信号传输

光纤传输,接口使用航空插头连接方式,屏蔽线防护,信号线

走线尽可能利用型材沟槽走线,无法利用型材走线时需穿管保

护防割砸,方便检修

5

操作模式

自动、手动、联机运行模式、单机运行模式。

联机模式下可

用于小于或等于5工序数零件的切换生产。

6

重复定位精度

±0.2mm,机械手运行稳定无抖动

7

独立可移动翻转

配有自动调节定位气缸,具有零件工序之间翻转机构,满足甲

中间站

提供零件涂油,中间站上下±250mm可调。

8

抓取方式

真空吸盘/夹抱式,吸着检知(具有检测双料、误送料、缺料、模具带料、撞料、送料不到位、机械手之间动作干涉功能)

9

循环工作时间

配合冲床生产,生产效率≥4秒/件(无翻转)

10

冲床行程

400mm

11

取料面高度(机床下工作台面离地面高度)

地面到机床台面高度为(1000-1300mm),根据冲床具体安装高度确定,前后工序模具下模高度为(200—450MM)

12

产品成型高度

≤200mm

13

上下模开口高度

设备运行上死点,上模下表面与零件生产后浮升静止后最小空间为150mm(个别产品最后一道工序折弯后上下模开合高度为20mm时要求机械手能正常取放料)

14

手臂负载重量

≥20Kg(不含夹具)

15

负载工件尺寸

可满足:

最大直径800mm,料厚4.0mm;最小直径300mm,料厚3.0mm

机械手运动方向与零件宽度尺寸相同,上料运动方向即零件宽度方向

16

传动方式

进口齿轮/同步带/丝杆

17

导轨要求

在停机状态下,不允许机械手夹具伸入冲床设备工作台面

18

换模要求

机械手、电控柜、操作台安装不影响甲方侧面换模

19

控制方式

采用触摸屏式人机界面,集中控制,触摸屏安装方式可靠防砸,符合人机工程,要求人机屏倾斜放置。

20

故障自我诊断功能

具备自动诊断停机,撞料检测,机械手臂之间动作干涉等异常检测

21

报警装置

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22

设备颜色

甲方指定

23

接线处接线方式

电气连接方式采用模块化航空插设计,含夹具电源接驳部分,气源快速接驳

24

机械手夹具

夹具按照产品切换采用更换方式,根据甲方零件类型配备夹具不少于3套(不同类零件),并配备放置柜,满足甲方提供的工件生产需求,更换重复生产过的零件,每台冲床所需夹具更换时间≤10分钟,含吸备盘及中间站的调整。

25

程序储存功能

设备能储存500种以上产品程序,更换产品时只需调用程序即可,程序可设定密码,可备份输出

26

传动部件保修时间

10年

27

加油

所有需加油部分均要求配自动加油装置

28

作业区域防护

生产线使用区域防护,但不影响设备检修、叉车叉运物料等常规作业最终方案报甲方确认。

29

操作人员在作业区域内作业时可检测并停机

4.5.6.机械手取送料系统主要参数:

序号

名称

要求参数

1

机械手负载

≥20Kg(不含夹具)

2

循环工作时间

机械手生产线生产节拍≥6件/分钟

3

负载工件尺寸

可满足:

可满足:

最大直径800mm,料厚4.0mm;最小直径300mm,料厚3.0mm

4

抓取方式

真空吸盘/夹抱式机械手,吸着检知,机械手运行稳定无抖动

5

信号传输

光纤传输,接口使用航空插头连接方式,屏蔽线防护,信号线走线须穿管或型材沟槽走线保护,防割砸,方便检修

6

机械手夹具

304不锈钢或铝合金型材制作;根据甲方零件种类配备夹具和放置柜,不同零件生产,夹具快速切换时间≤3分钟/每次。

7

故障自我诊断功能

具备自动诊断停机,撞料检测,机械手臂之间动作干涉

8

报警装置

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9

设备颜色

甲方指定

10

接线处接线方式

电气连接方式采用模块化航空插设计,含夹具电源接驳部分,气源快速接驳

11

程序储存功能

设备能储存500种以上工件程序,更换产品时只需调用程序即可,程序可设定密码,可备份输出

12

主要传动部件寿命

10年

13

保养润滑

所有需加油部分均要求配自动加油装置

14

作业区域防护

生产线使用区域防护,但不影响设备检修、叉车叉运物料等常规作业最终方案报甲方确认。

15

操作人员在作业区域内作业时可检测并停机

4.6电控及安全防护系统

4.6.1整线系统采用单独设备层级控制后汇总给中央系统的方式,采用总线通讯,同时各层级控制系统配置标准的以太网接口,供监控系统使用;在自动状态,没有主操作站的允许的情况下,设备不能被单独动作。

4.6.2所有设备都具有初始状态、等待状态和故障状态,并能在操作站的控制下以逐一或统一两种方式返回初始状态;

4.6.3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所有设备能自动进入故障状态。

故障状态是系统在突然停机时设备所要保持的状态。

系统停机指令发出后,要求在安全范围内设备能以最小运动达到该状态;

4.6.4该系统能实现完整的过程控制并实现动作互锁,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时系统均能及时报警并显示报警信息,并能根据系统定义情况控制系统状态(全停,部分停或不停),以确保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

4.6.5模具更换后,自动化控制系统检验机器手程序与压机程序是否同步,若不同步,则机械手不能在自动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