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3055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doc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

《角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赵彩霞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的主要功能有:

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

出示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

这些是什么

  生:

交通标志

  师:

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

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

还有吗

  生2:

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

什么不同

  生:

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

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

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赵彩霞

  《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

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

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

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

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

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

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

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

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

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

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

也很合理。

(表扬,祝贺)

  师:

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

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

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

  师:

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

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

  生:

书写。

集体订正。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

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

集体订正。

  5、公式的运用:

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

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

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

  生:

独立完成课本中做一做题目

  6、小结: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

(课件展示题目)

  生:

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都很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

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

在教学中。

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

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一定的开放度。

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的,实在是妙不可言。

既渗透了集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

也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想。

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统计》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赵彩霞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

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

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

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

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

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

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

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

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

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

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

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

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

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

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

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

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

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

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

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

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

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如:

先要知道哪2种水果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

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买什么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水果,买什么好呢”这里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分歧,有了争执。

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

这里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真心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

当探究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非常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赵彩霞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倍加注意:

  1、把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教学。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

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

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

2、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现实生活。

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如:

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例题后,可问:

“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其它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

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又如:

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可让学生报数,并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

  问: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教师请两次都站起来的同学,说出他们自己报的数:

6、12、18……发现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

像这样的数还有18、24、30……

  由此引出课题:

公倍数。

让学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数6、12、18、24、30……

  师:

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

  生:

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

说得真好。

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接上面板书前填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

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这里,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把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

因为报数游戏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报数,并请符合条件的学生“站起来”这一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面这些所作所为都是学生经常玩的游戏,教师把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活跃起来。

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站两次,为什么会站两次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学生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

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使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

如:

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时,复习“9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

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

  生1:

9÷1

  生2:

18÷2

  生3:

45÷9

  生4:

3÷9

  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

“老师,他编错了。

”这位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羞得快要哭了。

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

“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

”(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

  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

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

把3换成27

  生2:

把3换成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

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

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7

  生2:

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4

  ……

  这里,正是教师轻轻的抚摸、充满赞赏的鼓励在生4的内心激起波澜,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

“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正是老师灵活的教学机智,才激起了学生后续的动力,才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得到每个孩子的认可。

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设计,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

  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数学,体验做中学

课堂中应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既成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让学生边学边用,而不是学后通过单纯的复习去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如:

教学“圆的认识”时,可通过让学生对折圆片,动手量折痕,使学生认识到圆的一些特点:

这些条折痕都通过一个中心点,沿着折痕描画下来的线段两端都在圆的边沿上。

一个圆中像这样的折痕是描不完的,对折后,两个半圆完全重合在一起,大小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

大家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圆的这么多知识,其实,大家把圆对折后,描下来的一条条线段就是圆的直径,这些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

  在这里,教师讲得不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对折圆片,描下折痕,仔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圆心,发现直径的本质特征。

整个过程至少有以上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创造地学习,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

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具体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赵彩霞

  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

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⒉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

[案例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合作交流,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恰当的。

因为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和有成效的。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发现有一个小组得出计算方法时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在时机上是不合适的,这样的做法是不得当的。

因为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有充分的交流的时间和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

只有大部分的学生或普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后才能宣布合作结束。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赵彩霞

 1、出示买卖的情境图:

泳圈的单价12元,篮球的单价15元。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3、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

 生:

15×3=

 师:

应该怎样算呢

 生1:

我用加法15+15+15=30+15=45(元)

 生2:

我用乘法10×3=30

 5×3=15

  30+15=45(元)

 生3:

把15看成3个5,共有9个5,得45(元)

 师: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生1:

用加法。

 师:

用加法也可以。

 生2:

用乘法。

 师:

好的。

  ④练习13×3

  70×5

  24×2

  13×5

  31×3

  34×2

  24×4

  师: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案例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由于学生不同的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能力水平,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常常找到不同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不再是一个依赖教师的模仿者,而是独立探索的求知者。

同时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是不矛盾的。

两者可以而且应该统一于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应把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学生主动寻找更好的方法的过程来展开,不要追求全班算法的高度统一,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应当加以肯定与鼓励。

  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解决同一道题目,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创新的习惯,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着手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

接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这样的处理是恰当的。

应该提倡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算,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但是教师应致力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差距,从而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来解题,达到算法最优化。

因此,本案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屏弃学生自己低水平的解题策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来解题,实现算法优化,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平均数》教学案例

思南县第二小学:

赵彩霞

师:

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

我喜欢足球。

生2:

篮球。

生3:

乒乓球。

师:

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

好。

师:

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

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