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2713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docx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前言

河南神火电站二期扩建工程是在2004年投产1#机组(1×135MW)的基础上再建2#机组(1×135MW),2#机组建在1#机组的相邻南侧。

2#机组与1#机组平行布置,2#机组三大主机的选用:

锅炉为上海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发电机为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生产。

2#机组开工时间为2005年3月6日,计划于2006年4月16日完成72+24小时试运转移交生产,2006年5月1日工程竣工。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招投标文件

2、施工合同

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4、《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5、制造厂部分图纸

6、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的有关图纸及资料

7、《火电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8、河南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

9、我公司类似工程相关资料

10、我公司已下发的有关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1、综述

本工程安装1×13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由上海三大动力厂制造。

山东迪尔安装有限公司安装。

计划(2006年5月)机组投产。

2、厂址自然条件和地质、气象条件

2.1、厂址自然条件

本工程厂址区域位于永城市新城区东侧,地形平坦开阔,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在31.44~32.11M之间,自然坡度在5‰左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其100年一遇洪涝水位为32.48M。

厂址距市区约10公里,北有霍——连高速公路,西有311国道,交通便利,主厂房零米标高33.45m米,冷却塔零米为32.50M。

2.2、地质条件

地震基本烈度:

6度

地基场地类别:

Ⅱ类

地下水位深度:

自然地表下2.75~3.0米,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自然地坪下1.3~2.0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160kPa。

2.3、气象要素

多年平均气压:

1012.5hpa

气温:

多年平均:

15.3℃。

极端最高气温41.5℃。

极端最低气温-23.4℃。

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1%

风:

多年平均风速:

3ms。

多年平均降水量862.9MM

最大冻土深度21CM.

3、主要设备情况

锅炉HG—44013.7-M783型,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紧身封闭。

由上海锅炉厂供货。

汽轮机:

N135-13.中间再热冷凝式汽轮机。

单轴,双缸双排汽。

发电机:

QFS-135-2型汽轮发电机,励磁方式静态励磁,由上海电机厂制造。

主变压器:

SFP9—型电力变压器。

4、安装主要工程量(根据初步估算)

设备总重:

2#机组5000吨

汽机设备:

94台套

锅炉设备:

75台套

除灰渣设备:

43台套

水处理设备:

29台套

钢材总重:

2#机组1000吨

烟、风、煤管道:

500吨

汽水管道:

529吨

厂区管道:

19891米

保温材料总重:

20吨

全厂阀门:

#2机组约2000个

电气、热工设备:

#2机组约219﹢1553台件(含公用系统)

动力、控制及热控电缆:

#2机组约为53﹢63﹢151KM。

5、设计概况

5.1、厂区及主厂房布置

5.1.1、厂区总平面布置为由西向东为储煤场、主厂房和升压站,冷却塔布置在主厂房的东北侧。

5.1.2、主厂房按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由东向西顺序排列。

主厂房布置在厂区中间,固定端朝北,扩建端朝南。

汽轮发电机组按横向顺序布置,汽轮机机头朝向锅炉端,汽机房运转层采用大平台布置。

锅炉采用露天岛式布置,锅炉运转层下设围护结构。

电动调速给水泵布置在零米层靠B排柱侧。

汽机房跨距33m;除氧间跨距14m;C1排柱与K1柱间距离8m;锅炉K1柱与K4柱间距离28.5m;A排柱至烟囱中心线154.2m;汽轮发电机组中心及锅炉中心与12#柱正对;主厂房柱距8m;主厂房档数6档,主厂房全长48m;运转层标高9.00m,除氧层标高为18.5m,运煤皮带层标高为30.00m,粗、细粉分离器标高为41m。

汽机房行车轨顶标高20.1m(相对);汽包中心标高48m(相对);炉顶标高约58m(相对);烟囱出口标高180m(相对);

本工程采用两台机组合用一个机炉电集中控制室。

布置在BC跨除氧层下面的两炉之间。

5.2、热力系统

本工程的热力系统的拟定原则为:

各系统除辅助蒸汽系统按二台机组统一考虑外,其余系统均采用纯单元制。

5.2.1、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

主蒸汽管道由过热器集箱双管接出后分两路分别接至汽轮机左右侧主汽门。

再热冷段管道高压缸排汽由两根管接出后与再热器入口联箱两端相接,再热段管道由锅炉再热器出口联箱接出二根,分别接至汽轮机左右侧再热汽门。

汽轮机旁路系统,采用高、低压二级串联液动旁路装置,旁路系统容量为30%B—MCR。

5.2.2、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每台机组配置二台100%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5.2.3、加热器疏水及放水系统

加热系统采用二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汽轮机有七级抽汽,除七级抽汽管道外,其余抽汽管道上均设有气动止回阀和电动隔离阀。

加热器疏水采用逐级回流.正常运行时,高加疏水逐级回流至除氧器,低加疏水逐级回流至6号低加,然后用疏水泵打入6号低加出口的凝结水管中,7号低加疏水至凝汽器。

事故时,高加放水排至定排扩容器。

5.2.4、冷却水、工业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为纯单元制系统,自厂内循环水供水管取水向主厂房各设备的冷却器供应冷却水。

工业水系统为纯单元制系统,由一根Φ273×6管道从主厂房A排外接综合水泵房压力供水管道,主要向各转动机械的轴承和润滑油站供应冷却水。

5.3、制粉燃烧系统

采用两台钢球磨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每炉配2台普通钢球磨,配两个原煤仓,容积为252m3,一只粉煤仓容量为400m3。

烟风系统包括两台送风机、两台排粉机、两台引风机和一台除尘器,每两台炉用一座高180m出口内径5m的烟囱。

5.4、输煤系统

运煤系统按最终容量3ⅹ135MW机组已一次建成。

本期需将煤仓间#5带式输送机延长31.65M至新建的#4转运站.本期锅炉原煤斗与一期存在6米高差,且煤斗中心相距2.05米,故在一、二期主厂房交接处建一#4转运站,将一期煤仓间皮带输送的煤转运至本期煤仓间新建的#7带式输送机上。

5.5、除灰渣系统

采用正压气力除灰,每炉设一套独立的气力输送系统,两台炉共用一套控制系统,控制方式为PLC程控式。

系统出力按锅炉额定负荷下燃烧设计煤种所排灰量的150%设计。

预除尘器灰斗中的灰用一根管道送至#1、#2灰库,二级除尘器的灰用另一根管道送至脱硫灰库,每炉两根灰管可同时运行,#1、#2灰库间可切换运行。

5.6、供水系统

5.6.1、厂外补给水系统

厂外补给水系统源在电厂的北方,新增深井13眼,可满足电厂3ⅹ135MW机组和电解铝厂用水的需求。

通过补给水管引至电厂。

5.6.2、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系统采用带自然通风塔的扩大单元制供水系统。

每台机配一座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和两台循环水泵。

每两台机的循环水泵出水管间设联络管。

#2机循环水泵房一期已建成。

循环水补水处理系统本期增力出力:

#2机为322TH。

5.6.3循环水旁流处理系统

循环水旁流处理系统为:

接触混凝→高效过滤器,对#2机只需在预留的扩建位置上增加必要的设备即可。

5.6.4、厂区室外管道

5.6.4.1生活用水和冲洗用水

生活用水和主厂房皮带层冲洗用水的水源均可取自一期工程和相应管道,原有的供水系统能够满足新增用水的要求。

5.6.4.2、雨水排水系统

本期雨水排水接入一期雨水排水系统.

5.6.4.3汽机及变压器的事故排油系统.

汽机及变压器的事故排油直接排入一期的事故油坑。

5.6.5、消防系统

在主厂房设室内消火栓,变压器、主油箱设水喷雾消防系统,锅炉燃烧器设雨淋灭火系统。

在主厂房控制室、电缆夹层、工程师站、电子设备间、计算机室等处设无管网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在电厂适当的位置设推车式、手提式灭火器具以及砂箱、水桶、火钩、火镰等消防器材。

5.6.6、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站内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污泥处理设备,工业废水集中于全厂废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一期已建成。

5.6.7、化学水处理系统

5.6.7.1、电厂一期工程简介

一期工程已建成一套锅炉给水处理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及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出力为17.2TH,最大出力为43.6TH,设备布置留有扩建两台135MW机组所需用除盐水量的处理设备位置。

循环水补充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出力为320TH(其中270TH作为循环水补充水,20TH作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补充水,30TH作为生活用水),最大出力为400TH;循环水旁流处理系统的出力为180TH。

设备布置留有扩建一台135MW机组所需循环水处理设备位置。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出力为80TH。

设备布置留有扩建两台135MW机组所需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位置。

5.6.7.2、锅炉补给水处理

本期建成后全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出力为45.6TH,最大出力为72TH。

只需在扩建位置上增加必要的设备即可。

5.6.7.3、凝结水系统

凝结水由凝汽器热井经总管引出,然后分两路至两台100%容量凝结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合并成一路后经汽封加热器、低压加热器至除氧器。

5.6.8、压缩空气系统

一期已建压缩空气系统已能满足原有系统和新建#2机的需要,本期另设2个10M3的压缩空气储罐。

5.6.9、化验室及化验仪器

一期工程已建一套水处理系统化验设施,本期不再扩建。

5.7、电气系统

5.7.1、电气主接线

a.电厂与系统的联接方式

根据接入系统审定方案,原接入梁庙两回110kv出线,现改接至距本厂约1km的中心220kv变电站110kv母线,并增加第三回110kv出线至中心变;两台机组均以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方式接入厂内110kv屋外配电装置.

b.110kv配电装置接线,

110kv配电装置采用双母线接线,设有母联断路器;向铝厂出线8回.一期工程设一台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其电源从本厂110kv母线引接,机组启动时从系统倒送电取得电源,机组启动后,三台机可公用一台启动备用变电器.

c.发电机引出线及厂用分支线、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回路均采用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

发电机主回路设置隔离开关。

d.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高压侧通过离相封闭母线与发电机主回路封闭母线相连,低压侧两臂采用共箱封闭母线分别接至6kv两段厂用工作分支母线上。

e.110kv主变压器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方式,装设隔离开关和氧化锌避雷器,发电机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

f.发电机采用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干式励磁变压器经封闭母线接于发电机出口隔离开关内侧。

5.7.2、厂用电接线

5.7.2.1、高压厂用电接线。

本工程高压厂用电系统采用6KV,按炉分段。

5.7.2.2、低压厂用电接线

本工程低压厂用电系统采用380220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全厂低压厂用电系统采用中央段、专用盘供电接线方式。

5.7.3、二次线部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采用机炉电集中控制方式,本机组与#1机组共用一个控制室。

发电机双卷变压器组及厂用电源的控制均纳入DCS系统。

5.8、热工自动化

5.8.1、热工自动化水平

本期工程采用先进的微机监控技术,使整个机组及辅助系统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

每台机组炉、机、电设置一套分散控制系统(DCS)、电气量控制纳入DCS,循环水泵房控制通过远程控制站进入DCS系统。

热工自动化系统包括生产过程中整个单元机组的检测、报警、控制、保护系统。

其功能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机组的启动、停止

·机组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控制

·机组异常工况和事故状态的处理

·响应电网负荷变化的要求

a.分散控制系统(DCS)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包括锅炉吹灰定排程序控制)、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P旁路控制系统(BYPASS)、电气发电机变压器组及厂用电控制系统。

b.分散控制系统(DCS)留有与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通讯接口。

汽机安全监视系统(TSI)、汽机保护系统(ETS)采用硬接线方式与DCS连接。

MIS系统不属于设计范围。

c.DCS系统为机组的主要监控系统,运行人员通过CRT和键盘(鼠标)实现单元机组的控制。

d.化学水处理系统设一套PLC,对本期设备进行控制。

e.除灰渣系统PLC控制由厂家成套共货,其柜布置在电除尘下面的控制室内。

5.8.2、集中控制室布置

本期﹟2机组集中控制室设在机炉之间的B-C框架内⑥~⑧号柱之间(一期已建成),标高与主厂房运转层(9m)同标高,面积150㎡。

5.8.3、火灾报警系统

一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对﹟1、2机组及整个厂区的火灾进行监控报警,两台机组设一套火灾监控报警系统(主机柜一期已建成,考虑有二期扩建位置)。

5.9全厂防腐保温

全厂防腐保温祥见河南省电力勘察设计院施工图设计.

第三章施工综合进度

根据神火集团电厂项目部的要求,#2机组于2006年4月上旬整套启动来编制施工综合进度。

详见《神火集团电厂135MW#2机组施工进度网络图》。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

神火集团电站二期135MW机组安装实行“项目法”管理。

成立神火电站工程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成以项目经理为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的由项目副经理、工程技术负责人等成员组成的施工管理的组织机构。

设置管理科室:

综合管理办公室、计划科、劳人科、财务科、总工办、施工技术科、质量管理科、安全监察科、行政科、保卫科。

设置施工队:

锅炉队、汽机队、电气队、热工队、加工配制队、焊接队、起重队、筑炉队、机具站、金属试验室、电气试验室、热工试验室等。

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布置依据和布置原则

1.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其布置依据是: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及火力发电工程组织设计导则。

1.2合理利用场地,使施工的各阶段都能做到交通方便,运输通畅。

1.3按施工流程划分施工区域,使各专业、各工种之间互不干扰,便于施工和管理。

1.4注意到远近结合,前后照应和文明施工。

2、施工总平面布置

为了规范施工组合场的使用,对神火电站二期#2机组施工组合场进行优化布置。

从目前的模糊管理上升到定位管理,真正做到区域界线明确,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明确,同时使组合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实现根本性转变,从大的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对组合场的布置进行改进,具体布置原则如下:

2.1、组合场原则上不能放置铁房子和电焊机房,尤其锅炉组合场,若因工作需要放置的,必须经施工技术科审核,相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但应尽量布置在塔吊轨道外侧。

2.2、锅炉组合场应在塔吊的覆盖范围内,汽包拖运利用130T履带吊。

2.3、项目部在现场设有材料库放置大宗材料、机具、辅料等。

2.4、汽机组合场布置在主厂房车间内。

2.5、组合场简易封闭,利用废旧架子管和旧安全网进行隔离,架子管采用红白油漆标识,各区域用统一制做的标牌,注明区域名称,责任部门及责任人,便于管理和实施,标牌由施工技术科出图统一制做。

2.6、锅炉组合场用砂砾石表层铺垫,所有组合场要确保排水畅通,设备堆放底部用道木垫起,摆放整齐,并及时挂牌,标注设备名称,标牌由施工技术科出图,各施工部门负责填写,并与供应科协商挂牌事宜,做到设备堆放到位,设备与标识牌相吻合,组合场平整由施工技术科负责。

2.7、组合场下料组合区用铁板制做组合平台,由施工技术科协调,设施应统一,规范,埋弧自动焊布置于配制组合场或其他部位,由配制队确定位置,施工技术科协调,焊接队负责实施。

2.8、组合场不再设废料堆放区,所有废料全部进废料区,对可利用部分归到废料再利用区,由供应科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利用废料,直接到废料再利用区域领用,废旧钢丝绳不能堆放在组区场,由起运队负责实施。

2.9、锅炉组合场以西作为低温过热器和电除尘的组合堆放区,为便于起吊和运输,拟增加布置一台300TM塔吊,详见神火电厂#2机组锅炉、汽机组合场平面布置图。

2.10、锅炉组合场和汽机组合场夹道靠汽机侧预留6米宽运输通道,剩余部分作为锅炉堆放设备场地。

2.11、各组合场通道旁排水沟用栏杆隔离,设几处通往组合场的通道,栏杆上布置标语牌,标语牌(包括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由施工技术科负责设计,统一制作,布置于主厂房,组合场等部位,砼道路及围栏由施工技术科负责设计出图,相关部门实施。

2.12、汽机房以南约80m长的区域为汽机设备及管道组合场。

该区也有一条沙石路通至汽机房。

布置25吊车二台。

2.13、厂区交通

厂区内的道路一期基本完成,二期工程主要连通及延伸一期主要道路。

3、吊装机械:

3.1、锅炉房沿扩建端布置一台Q—36B型塔吊。

主要用于钢结构及炉本体设备吊装,六道及四大管道,是锅炉吊装的主力吊车。

3.2、锅炉组合场沿东西方向布置两台25T吊车,用于锅炉设备的卸车及搬运和汽机设备的卸车及搬运。

配制厂布置16T吊车一台主要用于配制烟、风道及循环水管道。

4、生活区布置:

山东迪尔安装有限公司生活区布置在电厂的西北角,占地约2000平方米。

生活区内布置详见图。

第六章力能供应

1、施工电源及照明布置:

1.1、神火电站二期工程施工电源引自电厂原有6kv电源经变压器降压后分两路供电,分别供锅炉施工区和汽机施工区。

两路各有一块总盘带8块分盘,低压采用副射状供电方式。

现场的用电设备、施工用钢平台均采用接地保护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安装的电源侧用匹配的漏电开关做电源开关,所有供电回路的电源侧均采用过流保护。

电源开关采用匹配的熔断开关或自动空气开关,以保证施工用电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电气主接线原理图见附图。

1.2炉本体照明利用临时照明线路。

1.3其他部位照明应布置合理,固定牢靠,尽量做到一次到位。

1.4照明灯泡采用防护罩,确保灯泡的使用寿命。

1.5施工电源总结原来施工同类型机组的经验,在#2机组中做到布置一次到位,电源柜布置尽量做到覆盖面大,插座箱的布置位置和数量,由施工部门提出,报安监科和施工技术科审批,总工批准后,电气队负责实施。

2、各分盘的供电范围:

#1分盘:

供现场材料库区域

#2分盘:

供塔吊及卷扬机区域

#3分盘:

供循环水泵房区域

#4、#5分盘:

供电除尘及锅炉区域

#6分盘:

供输煤、管道施工区域

#7分盘:

供汽机组合场、锅炉组合场

#8分盘:

供现场照明及部分备用

 

3、各分盘的容量:

编号

容量(kva)

电压(V)

台数

#1B

200

380

1

#2B

100

380

1

#3B

200

380

1

#4B

400

380

1

#5B

400

380

1

#6B

200

380

1

#7B

400

380

1

#8B

200

380

1

4、施工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根据厂内原有水管就近就地接入。

5、氧气、乙炔、氩气的供应:

5.1、本工程锅炉房氧气、乙炔供应采用零米集中供气。

炉架垂直敷设集中氧气、乙炔管道槽架,各作业层设分支槽,以满足锅炉安装用气需要。

汽机房、外围工程点、组合场氧气、乙炔供应采用定点放置,瓶装分散供应。

5.2、主厂房氧气、乙炔、采用瓶装供气,锅炉和汽机独立供气,锅炉队和汽机队自行设计施工。

5.3、组合场氧气,乙炔采用相对集中的供气方式,气瓶固定于标准架上,气瓶标准架由汽机队设计,其他相关部门按气瓶标准架自行制作实施。

5.4、筑炉队在主厂房施工用气源,应与锅炉工地和汽机工地协商,从母管中取气源,不能在母管供气范围内使用气瓶。

5.5、氩气的供应采用瓶装分散供应,定点放置。

瓶装规格为:

150个大气压、6m3瓶。

6、电焊机管理

6.1、锅炉厂房和汽机厂房电焊机采用相对集中布置方式。

6.2、锅炉厂房布置三层、0米、26米、炉顶三层,具体布置由锅炉队确定。

6.3、汽机厂房电焊机布置一层,放于A外零米层。

6.4、电焊机统一布置于铁房子中,接地线固定于铁房内侧,电焊机与接地极相连要统一,焊接队出图,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6.5、凡电焊机房放于地面的全部用柜架将电焊机房抬高,焊接队制定标准,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6.6、快速插头位置由各施工部门确定。

6.7、电焊机二次线到快速插头部分布置于电缆槽盒中。

7、压缩空气的供应:

采用移动式电动空压机分散供应。

8、通迅

设二对外线,可进行全国直拔,其它各分机可通过总机进行全国直拔联系。

现场施工设有20部对讲机,可实现现场生产调度通讯。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案和重大技术措施

1、锅炉主要施工方案:

1.1、钢架开口方案

炉顶标高▽58.2m层,大板梁顶标高▽53.0m。

K2柱中间辅柱缓装。

炉后K4列钢架标高▽31.4m~▽43.0m之间。

K2~K3之间标高▽9.0m以下所有构架设备缓装;后水冷壁下部缓装。

1.2、组合方案

锅炉四侧包墙除后墙外,均采取整体组合方式。

水冷壁采用地面整体模拟组合,分段、分片吊装方案。

低温过热器水平段,省煤器管排均采用单片组合方式,其它受热面部分则以散装为主。

总之,本体组件划分按便于起吊运输,减少高空作业的原则,并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特点的情况下划分。

1.3、钢架吊装方案

以散件吊装为主,炉顶大板梁部分采用小组组合形式。

1.4、水冷壁吊装方案

左右侧水冷壁,前侧水冷壁分四段,后水分四段,水冷壁翻立采用多点柔性起吊方案。

1.5、竖井包墙组件加固后,翻立吊装就位。

1.6、对流过热器、高再、低再、后屏、前屏吊装方案

均采用单片吊装,利用炉顶吊杆穿装就位。

1.7、低过、省煤器管排吊装方案

低过、省煤器管排单片组合后,从炉左开口处利用自制小车送至竖井正下方,利用临时单轨吊搬起就位。

2、主要大件吊装方案:

2.1、汽包吊装方案

2.1.1、设备概况

汽包为上海锅炉厂生产制造,外形尺寸:

14070×Φ1600mm,净重55t,就位标高▽48.25m。

2.2、汽包吊装方法分二大步骤

第一步汽包预先存放于炉左零米

采用炉后布置二台8T卷扬机与50T滑车组成二套50T滑车牵引系统,从炉左零米牵引至炉前K1—K2零米预存。

第二步汽包两点水平吊装

采用炉顶后布置的两台8T卷扬机与50T滑车组成二套50T滑车提升系统吊装。

3、凝汽器组合就位方案:

3.1、设备概况

凝汽器为四川德阳东汽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外形尺寸组合后净重总重:

56T其中接颈部件6T,本体及水室50T。

3.2、凝汽器组合就位方法分三步

第一步组合拖运平台铺设

在汽机厂房内汽机小岛扩建外侧,应对其就位位置,铺设一平台,此平台既能组合凝汽器,又是其拖运通道。

第二步凝汽器拖运

采用布置于除氧间零米10T卷扬机与50T滑车组成50T滑车牵引系统。

将凝汽器从其组合场地牵引就位点。

第三步凝汽器就位

采用四台30T千斤顶,将其从滑道上顶起抽走滑道,然后下落调整就位。

4、除氧器吊装方案:

4.1、设备概况

除氧器为青岛青力锅炉辅机厂生产制造,分除氧头和除氧水箱两部分。

除氧水箱外形尺寸:

,净重:

44T。

4.2、除氧器吊装方法分两步

第一步除氧水箱吊装

由200T吊车预存放于14排柱南侧,B、C跨之间的零米,待土建具备条件后再吊至18.5米后,放至滑道上,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