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2587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docx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别墅项目工程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监理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10日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1、工程《监理规划》。

2、监理合同、施工合同。

3、公司体系文件。

4、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路基施工监理要点

道路损坏路基差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路基施工应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并把试验检测作为主要技术手段指导施工。

1、路基

旧路面铲除后,要安排地质部门对路基进行现场查勘,若有不良土质要进行处理,清楚路基的各种病害。

土质路基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标准段压实度要求详表1

标准段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表1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95

下路床

30-80

≥95

上路堤

80-150

≥93

下路堤

150以下

≥93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95

填方高度小于80cm,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零填及路堑路床”一栏的要求。

路缘石、人行道在填土地段的土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0%;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不低于表1要求。

路基成型后必须平整、密实、均匀、稳定,具有同路面相同的路拱。

路基强度验收应满足规范要求,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得小于20Mpa。

对强度不足的地方应分析原因,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压实是施工关键,在施工中要求:

⑴、先做试验段以确定压实方案和测定土方最佳含水量。

⑵、压实前,应对土层的虚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含水量控制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可进行碾压。

3、碾压时要控制压实遍数,行驶速度要先慢后快,最大不超过4km/h。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弯曲段宜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4、碾压应重叠。

横向重叠区:

振动压路机为0.4-0.5m,三轮压路机为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区宜纵向重叠1.0-1.5米。

5、压好一层,按规定做压实土工试验,经检验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6、虚铺土时,中间的石块块径不能大于厚度的2/3,土块不能堆积在一起。

最上层厚度压实后不得小于8cm。

2、路基排水

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保证排水通畅,积水排到道路两侧明渠中,防止路基被水长期浸泡。

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土,以利地面排水。

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渠可利用时,应设置临埋排水设施。

3、挖方路基

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渗工作。

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开挖至路基项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

开挖边坡坡值为1:

0.3;路基底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

4、填方路基

⑴、填料要求: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应选取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

且应优先选取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

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表2。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表2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8

10

下路床

30-80

5

10

上路堤

80-150

4

15

下路堤

150以下

3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8

10

⑵、基底处理

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

其压实度不应小于85%。

若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根据路基施工规范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地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

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1.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

如果稻田,池塘,河沟地段的淤泥或潮湿土深度大于2m,可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要求抛投片石最短边尺寸不小于30cm,抛投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宜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以便填石压密,然后在其上铺设碎石反滤层,厚度50cm,再行填土分层碾压。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10%的生石灰粉(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再碾压。

⑶、填筑

填方边坡上部8m为1:

1.5,中间为宽2.0m的马道,8m~20m为1:

1.75,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

管道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

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井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

若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按表3的要求处理。

表3

部位

填料

最低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扩大部分

填料距路床顶<80cm

砂、砂砾

93

>80cm

素土

93

管顶以上至路床顶

管项距离路床顶<80cm

管项上30cm以内

砂、砂砾

93

管顶30cm以上

砂、砂砾

93

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

路床顶以下0-80cm

93

80cm以下

90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

至少碾压3遍直到达到规定压实度为准。

⑷、规范要求

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等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

四、材料监理要点

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底基层和基层施工。

按设计要求基层单位为二层水泥稳定碎石,上层为20cm厚6%水泥含量稳定碎石,下层为22cm厚4%水泥含量稳定碎石稳定层,必须配比准确,必须涌搅拌机搅拌。

压实到设计要求,饱水养护7天以上。

1、路面材料要求及施工要点

⑴、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材料组成及要求

①水泥

水泥可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早强水泥和已受潮变质的水泥;水泥终凝时间不得小于6小时,因气候原因水泥终凝时间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应掺加缓凝剂;应选用标号较低的水泥如325号。

②碎石

用于底基层和基层的碎石应满足强度不小于100mpa的碎石,如下表所列性能要求:

表4底基层、基层碎石性能要求

项目

要求

扁平颗粒含量%

≤20

压碎值%

≤30

b、级配组成

用于底基层和基层的碎石的配合比应分别满足下表所列要求:

表5底基层、基层材料(碎石)级配要求

40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液限

塑限

基层

-

100

88-99

57-77

29-49

17-35

8-22

0-7

<28

<9

底基层

100

93-98

74-89

49-69

29-52

18-38

8-22

0-7

<28

<9

注:

0~5mm的细集料有塑性指数时,0.075mm筛孔的通过率不应超过5%。

c、性能要求

用于底基层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用于基层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且不超过6.0Mpa。

水泥含量根据试验确定,用量范围4%~6%,不超过6%。

2、底基层(基层)施工监理要求

(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在路基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底基层施工;在底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基层施工。

底基层和基层施工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a、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配料要准确,根据施工时气温情况,用水量在拌和时以处于最佳含水量误差-1.5~1.5%为宜,以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现场摊铺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小于90秒钟。

查看砼质量,对不合格的砼禁止上路。

b、摊铺作业基层和底基层应采用机械摊铺,并应根据试验路段的铺筑情况确定是否采用摊铺机摊铺。

摊铺时要有专人检查质量,防止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离析,产生离析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应及时调整。

保证底基层和基层成型后的路拱与路基的路拱一致。

c、碾压作业要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时开始碾压,并严格控制压实质量,保证底基层的压实度达97%以上,基层的压实度达98%以上。

d、底基层(基层)施工结束,即开始养生,养生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包括施工车辆)。

e、养生结束,即可按照有关设计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在强度达不到规范和设计文件质量要求的地方,应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杜绝质量隐患。

(三)、混凝土施工监理要点

1、稀浆封层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铺筑。

2、砂、石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

3、砂、石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

4、混凝土拌和必须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砼,搅拌时不少于90秒,在拌和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

5、拌和站在拌和砼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

6、砼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砼的摊铺和震捣(压实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小于97%)。

7、已运到施工现场的砼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

8、浇筑中要控制好砼厚度和标高以及泛水坡度,防止浇好后路面积水。

9、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并且要及时割缝,因在夏季施工,应在浇后8小时完成,为保证其位置准确,做前应做好标记,割后达检查割缝深度要到7cm(1/4板厚)。

及时遮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五、排水及管线监理要点:

1、排水设施分新建和改建,改建工程处要找准位置并做好高程测量,新建和改建衔接特别注意找准坡度。

2、设计规定除电力管线纳入本工程建设范畴,其余管道如电信、联通、移动、有限电视、交通、自来水等均未纳入。

由个单位自己施工。

这就要求各家有各自的设计和施工计划,如果有矛盾,监理要协调各方,及时配合,使本工程顺利施工,这项工作要特别注意。

六、质量评定标准

混凝土路面按以下要求检测路面铺装质量(参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制定):

七、其他事项

1、施工中需说明的问题:

本次交叉口范围实施情况:

实施主线36米和25米宽路幅.

2、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和质监部门等进行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3、未尽事宜请参照有关施工规程及规范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