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2452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ocx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学号:

20095081211

学年论文(设计)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09级

姓名张权

论文(设计)题目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指导教师赵承美职称副教授

成绩

2011年12月06日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3

1.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3

2.信阳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4

2.1信阳市产业结构现状4

2.2.信阳市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6

3.信阳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与策略7

3.1.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7

3.2.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8

结论10

参考文献10

 

中部崛起中的信阳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姓名:

张权学号:

20095081211

单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赵承美职称:

副教授

摘要:

为了促进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信阳是中部地区一个重要的城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连安徽,南邻湖北,西、北分别于本省的南阳、驻马店接壤,地处交通要地。

信阳现有的产业结构是在经历19世纪末和解放后建设时期的跳跃式发展之后,逐渐形成和壮大起来的。

1978年以后,信阳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信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

中部崛起信阳产业结构调整

Abstract:

InordertopromotetheeconomicdevelopmentofthesixprovincesofcentralChina,theCPCcentralcommitteeproposedthe"centralrise"developmentstrategy,thecentralregionofxinyangisanimportantcity,henanprovinceislocatedinthesouth,eastevenanhui,hubeiadjacenttothesouth,westandnorthinthenanyang,respectivelyintheprovinceborderingonotherareas,islocatedattrafficposition.Xinyangexistingindustrialstructureinthe19thcenturyafterliberationandexperienceoftheconstructionperiodafterdevelopbyleapsandbounds,graduallyformedandgrowing.1978yearslater,thefirmintoaneweconomydevelopmentperiod.In"therisingofthebackground,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andoptimizationtoappearimportantallthemore.

Keywords:

Theriseofthecentralregionxinyangindustrialrestructuring

1.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建国初期,中部六省经济落后,农业站国民经济的主要地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很小,第三产业基本上是由传统行业构成。

中部六省从1953年开始发展重工业,第二产业发展较快。

在第三产业中,到1978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原来的最小变为最大。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不断增强。

但是,中部六省的三次产业在产值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任然比全国高5.3%。

同时,中部六省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全国水平高,也比长江三角洲地区高。

在第三产业中,中部六省产值比重与全国基本持平,但比长江三角洲低6.4%。

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从所创产值还是从容纳的劳动力来看,中部六省比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有较大差距,并且从内部结构来看中部地区长期扮演者东部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工业中的大多数属于采掘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以电子、信息、金融、科技、服务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1]。

为促进中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经济快速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

中部六省对中部崛起战略非常拥护,并报有很高期望。

中部六省希望中央加大对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部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支持中部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中部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部解决交通设施的薄弱环节,支持中部治理生态和环境,支持中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支持中部减轻财政负担。

在这样的政策推动下,中部六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出新型的战略构想,并在实践中向前发展。

2.信阳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1信阳市产业结构现状

信阳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人口780万。

东连安徽,南临湖北,西、北分别与本省的南阳、驻马店接壤,是一个具有8000多年开发历史的名城。

地处长江上游与淮河南部水系中心,是我国经济的东西结合部[2]。

信阳现有的产业结构是在经历19世纪末和解放后建设时期的跳跃式发展之后,逐渐形成和壮大起来的。

1978年以后,信阳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总体上来说,信阳市在建国前夕生产力水平极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低下。

建国后,信阳市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纵向比较较为迅速,而横向比较则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如此,尽管工业尚未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但工业化和现代化势头迅猛。

我们知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信阳市经济进入一个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阶段。

信阳市的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

主要体现在:

(1)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一是农作物生产布局不断优化。

茶叶、紫云英、优质稻、山野菜、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农林作物基本实现了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格局。

二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

茶叶、黄心菜、青头萝、卜花木、板栗等优势产品正在作为一个优势产业在作大作强。

(2)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信阳紧紧围绕工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这个中心,实现了工业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总量的扩张。

一是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工作,2003年完成技改投资10.7万元,平桥电厂、华英集团、金纶纸业、羚锐制药等企业成为重点投入对象。

二是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围绕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广泛开展了企业技术创新。

三是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以信阳钢铁、羚锐、华英、平桥电厂等企业为重点,加快提升了全市的工业化水平。

(3)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但信阳市的经济结构不优,所辖县区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呈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已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信阳市的经济发展。

依据产业结构的状态特征、变动特征以及演变的机制特征,可以将信阳市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52年至1980年),信阳市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是向重工业倾斜的发展时期;第二阶段是第六个五年计划和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年至1990)年信阳市经济开始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是产业结构均衡调整时期;第三阶段是第八个五年计划至今,工业化进入中期发展阶段,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时期。

信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上看,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

改革开放以来来,伴随着信阳市产业的快速发展,信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突出地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总体上,产业结构基本向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二是从各个产业的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例关系逐步得到调整;第二产业开始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转化;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主要表现为:

一是金融、保险、证券业稳步发展;二是信息产业异军突起;三是市场流通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四是交通运输、旅游、房地产业等发展步伐加快,为推动信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五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业人员也正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

2.2.信阳市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是产业结构呈现出虚高度化现象

借助H.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标准模式,根据人均GDP和1980元与人民币汇率4.9计算,2005年信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73美元,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的交替期,即工业化中级阶段初期。

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771美元,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091美元,已进入成熟的工业经济阶段。

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三次产业演变规律,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要大大高于第三产业比重,产业结构应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信阳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过快,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偏离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较早地出现了工业化高级阶段的特征,出现虚高度化现象。

出现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的主要原因是:

信阳市的工业以电力、医药等产业为主,主导产业较为单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少,市场竞争能力弱。

而轻工业大部分仍处在低投入、低水平、低效益的初级发展阶段,这对信阳市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形成障碍。

信阳市第三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结构层次仍偏低,第三产业产值、从业人员仍集中在传统部门,如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和部门,而信息咨询业、物流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新兴行业发展较慢。

(2)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县域经济差距明显。

表现在:

工业方面,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医药行业中的羚锐、援生等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区、新县、固始;电力企业、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区;而其他县区,如息县、商城、淮滨等县基本上没有像样的产业或企业。

农业方面,优势农产品也是只集中在少数县,如茶叶生产集中在浉河、平桥、新县、商城;信阳黄心菜、青头萝卜等集中在固始、商城;鸭产品生产集中在潢川;其他县区基本没有优势农产品。

(3)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足。

高新企业科技投入的特点是高风险、长周期、高投入、高回报,但企业资金相对短缺,忙于解决眼前问题,对未来才能产生效益且有风险的科技投入无暇顾及。

2004年信阳市高新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3.5%,仅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高新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一般在8-10%;作为科技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增长幅度小,投入比例低,必然导致高新技术源头萎缩,进一步拉大信阳市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3]。

3.信阳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与策略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加速变动,并且依托于一组组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主导产业群的形成、发展和轮替。

但试图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将承受极高的调整成本,所以政府制定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就显得非常必要。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要制定出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就必须处理好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关系,同时,要根据信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展好主导产业,这对于信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3.1.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未来一段时期内,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趋势是全面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逐步推动三次产业的全方位升级和提高。

农业逐步走向以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积极以优势农产品,如鸭、茶叶、中药等深加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加快传统农业向“市场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振兴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努力提升装备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先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发展一批新兴的第三产业。

信阳市在未来的时期内,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以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农家游为品牌的旅游业。

同时将在扩大就业容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市场发展潜力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符合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及其提高要求的各种服务业。

合理分布区域产业布局。

针对近两年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各县区要重新研究和确定主导产业,注重将结构调整与发展特色经济优势经济结合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布局和分工[4]。

3.2.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1)制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大力培育和扶持主导产业有利于解决产业结构虚高级化问题。

要大力培育和扶持主导产业,必须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政府应从政策与资金方面对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完成,提高技术开发费用比例,使主导产业的企业具有科技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技术储备的能力,从而真正形成市场优势。

对发展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其所得税给予一定年限、一定程度的先征后返优惠,对新增增值税方面的留成,应返还给企业一部分,通过实行合理的价格和税收政策,使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增加投资吸引力和资金积累能力。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不发达是制约信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经验昭示我们,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各种资源开发不出来,各种产业也发展不起来,生产要素无法快捷地输入输出。

基础设施建设上去了,投资环境改善了,内外客商才愿意到信阳来,才能吸引投资,引进技术和人才,其他产业才能够发展。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政府应制定规划和政策,组织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集中力量抓好以水利、交通、电力、市政、信息通讯网络等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

构建起比较完备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通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枢纽信阳”、“数字信阳”框架。

实行综合交通网络联动建设,依托高速公路网,加快县际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市域内所有中心镇与干道公路连通。

依托交通枢纽设施,建设物流基地和专业物流中心,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推进一批显著改善城市功能的重大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应用体系和信息资源开发体系,建成多功能、高速率宽带城域网和接入网,推进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全市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入户率、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大大提高。

开工建设平桥电厂等一批重点电力项目,规划实施一批电网改扩建项目,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源保障体系。

(3)加快产业循环,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

加快产业循环并促使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有利于解决产业布局不合理以及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城市以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可以看作是高级循环;乡村以传统部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完成内循环,可以认为是低循环。

两类循环关联甚少,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信阳市产业发展的生命力。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信阳市现实结构性矛盾,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某些产业加速集中,对另一些产业要加速扩散,以缩小按自发作用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周期。

具体而言,对基础产业(包括农业、交通、通讯等)和第三产业中的旅游、批发商业、金融业等要加速集中,而对第二产业中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零售业、普通建筑业、创新型劳动密集型工业等要加以扩散。

因此,按产业功能分别实施集中与扩散的产业发展战略是必不可少的。

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还要注意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

改革开放后我国忽视了产业政策区域化,区域政策产业化,导致了诸多不利后果。

就信阳市而言,在加快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必须在考虑到信阳市整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前提下,认真结合各区县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各地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以及机遇条件和各种约束条件。

一类是地区优惠和产业优惠双管齐下的地区。

二类是以区域优惠为主,产业优惠为辅的地区。

对于产业优惠程度可以相对低一些的地区产业而言,应当实施地区优惠为主产业倾斜为辅政策。

三类是产业优惠为主地区优惠为辅的地区,主要是中心城市的制造业等。

(4)加大资金、技术引进力度,促进民间投资

加大资金和技术引进力度的同时促进民间投资,可以解决一些产业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信阳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投资长期不足、技术落后。

因此,必须积极扩大利用外来资金和技术的规模并促进民间投资。

(5)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发展

一是建立经济和环保综合决策机制,在出台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进行项目决策和进行项目决策时,必须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的高度审视其利弊,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

二是大力发展高新环保产业,增强环境工程技术开发、咨询设计、营运、管理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成套设备等的制造能力,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强有力技术和物质支撑和基础,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物耗、能耗,淘汰一批工艺设备落后、物耗和能耗高、排污量大、效益又低的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

三是建设信阳生态示范区。

将信阳生态示范区建设与治理、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水污染整治、垃圾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产业开发、经济发展等问题。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促进生态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结论

信阳市产业结构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信阳市要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应文《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布局的思考》2005.12

[2]新学术论坛杂志社《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分析与发展战略》2007.11

[3]中国经济时报《中部崛起需克服六大产业缺陷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05.07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信阳市产业结构分析与调整策略研究》2007.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