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1986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测——(_______)详细——(_______)

2.用“”画出反映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的句子。

3.在这块琥珀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什么?

用波浪线画出来。

4.凭这块琥珀,人们推测出了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

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

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5.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6.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展开叙述的。

共列举了____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7.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辛勤——(______)

8.在文中的方框中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9.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有怎样一道风景线?

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段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

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

“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骄傲。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2.2003年10月15日,______________发射成功。

13.飞船顺利返回后,航天员杨利伟说了什么?

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想对航天科学家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6.片段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17.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

18.洞内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来表明看的先后顺序。

19.双龙洞内的龙是真的吗?

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发挥想象,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写一处石钟乳或石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织,织,织啊!

织,织,织,织啊!

”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1.选文描写了两个场景,请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

22.选文提到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哪些景物构成了这幅风景画?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在那块()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还是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苍蝇的翅膀和蜘蛛的长腿,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我们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24.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5.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______)

(2)用力支撑。

(______)

26.把文中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特点的一两个句子用“”画下来。

课内阅读。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2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漆黑——(_____)依据——(_____)

28.这段描写的是____。

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

主要景物有:

____、____、____。

2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课内阅读。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0.母鸡在什么情况下一声不哼?

在什么情况下放声啼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短文最后“不敢”一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短文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喂!

你赶快滚出去!

”巨人大声叱责。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

是这么回事啊!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谢谢你!

33.这段文字的作者是___国童话作家____。

34.“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中的“春天”指的是____。

35.片段中描写巨人醒悟后的行为的句子是_____,巨人在醒悟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____,两者之间形成鲜明______。

36.片段中“____”和“____”两个词语表现出巨人深深的自责与悔恨。

37.“巨人终于明白”,他明白了什么?

(  )

A.春天不到花园里的原因,是自己太任性——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因为春天还没到来。

38.巨人感谢孩子的原因是(  )

A.孩子使他明白:

快乐应与大家一起分享,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孩子给他带来了快乐,孩子们和他一起玩耍。

课内阅读。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

河边有个小村庄。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

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

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

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

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

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糟了!

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

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

“往河沿跑!

往河沿跑!

”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

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39.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主要人物是____。

40.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41.你能概括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

这得从纳米说起。

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

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

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42.读短文说说什么是纳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短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结合短文,说说你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简单说说你对纳米技术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牵他的手了。

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

我给了他一角钱。

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然又胆怯起来。

我说:

“你递上钱,我帮你说好了。

”“不要,不要,我自己说。

”他说。

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

“你不要讲话啊!

”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

“同志,买,买,买……”他忘了要买什么东西了。

我终于忍不住了:

“买一包山楂片。

”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我有点儿后悔起来。

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

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

假如我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走了:

“你回去,回去嘛!

”我只得由他去了。

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努力地喝橘子水。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橘子水。

他站在冰箱前面,露出半个脑袋。

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年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

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

我很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46.选文写了哪两件事来表现他对独立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文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suāi shuāi)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yàng yāng)。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zhé shé)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48.用“\”画去文中不正确的读音。

49.老舍从几个方面写小猫“淘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小猫这么淘气,作者为什么还说它可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法。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52.鹅吃饭时,是先_______,再_______,然后再到别处去______。

53.白鹅是一种______的动物,从______上反映了它的这一特点。

课内阅读。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

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

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

“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

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

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54.结合短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幸福——(_____) 联系——(_____)

假如——(_____)

55.通过短文,我觉得奶奶是一个_____的老人,“我”是一个_____的孩子。

56.假如你也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你该怎么办?

你想要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

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

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

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

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57.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在紧急关头黄继光做了什么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枝)竹,绿的叶,青的(竿 杆),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荫)。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59.用“\”画掉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60.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拟人句,由这句话我想到了一个成语    。

61.这段话是按照____的顺序写的,突出了乡村春天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____的热爱。

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62.短文中,“果然”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找出文中写时间极短、极快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把文中的拟人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文中的“跳”和“冲”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

两双鞋,在一家人手里(   )地看个没够。

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

那柔软的芦花,(   )是长在上面的一般。

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

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

两双鞋,(   )四只鸟窝,(   )两对鸟。

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他们编织了一百零一双鞋。

第一百零一双是为青铜编的。

青铜也应该有一双新的芦花鞋。

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铜天天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   )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67.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A.又像  B.竟像  C.仅仅

D.传来传去 E.既像

正确的顺序是:

(   )—(   )—(   )—(   )—(   )

68.“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中“倾覆”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

”为什么全家人都很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70.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____ _____

71.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

72.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____、____,还想象成____和____。

73.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之情,请找出句子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

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

”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

”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

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