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之路.docx
《中国崛起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崛起之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崛起之路
中国崛起之路
中国崛起之路(转载▼
在十六世纪中叶,日本这个岛国能够严重威胁明朝的东南沿岸地区,这种现象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当时的日本地狭人稀,几十年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内战频仍。
明朝则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被一个有组织的文官集团统治,中央指挥地方得心应手,而且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200万常备军。
但事实是统一而武备强盛的明王朝却受到弱小且内战频仍的日本的侵略,这只能是因为中国文化很少侵略性。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没有侵略性呢?
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是否具有侵略性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模式和由此决定的文化特性。
几千年以来,中国经济的主体是小农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既不同于迁移型的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外向型的贸易经济,而是以守土耕作、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
小农经济的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必然是内向、内敛的文化体系。
政治上必然重内轻外,军事上必然采取防御战略。
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不是中华民族侵略扩张的象征,而是防御政策的产物,是一座和平的纪念碑。
它和象征意义是:
我们不会侵略别人,别人也别进来打扰我们。
要估价一个文明,根本的是看它能够造就什么样的人。
西方和日本和文学作品,充满了对战争的讴歌和对英雄的赞颂,这正是充满了武力崇拜倾向的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的产物。
中华文明则崇拜圣贤而贬抑武力,在文武之间,中国人一般重文轻武,不喜征战。
因此孙中山说:
“爱和平就是中国人的一个大道德,中国人才是世界是最爱和平的人。
”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战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政策取向。
中国历史上,除了由游牧民族控制中央王朝的个别时期,从来就没有把军事扩张作为自己的根本国策,这决不是偶然的。
那么中国不侵略扩张,何以领土如此辽阔?
中国的领土的确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
“中华”或“中国”的原始含义是中央之国,所指的只是汉族聚居的黄河中下游流域,连长江流域都不包括在内。
后来的逐步扩张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汉族内部的兼并统一,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下子把中国的疆域扩展到了长江流域,从而一举奠定了中国版图的雏形。
后来,因统一的中央王朝数次分裂,又发生了几次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国的地理版图因此得以维持。
被动、柔性的文化融合,导致领域扩张,这是第二种方式。
秦统一中国后,外族不断地侵犯中原,其中匈奴、突厥被打跑,但有的外族在与汉族王朝的军事较量中取得优势,他们侵入中原,局部甚至全局性地建立对汉族的统治。
前者如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若干小国,以及后来的辽国、金国;后者如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
他们在形式上建立了统治地位,文化上却被汉族同化,而其原先的发祥地自然成了中国的一部分,如东北、西北和蒙古,其民族本身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这是历史上的一个特例。
被侵略被征服而导致领域扩张,与世界强国的暴力性领土扩张模式完全不同。
第二章:
和平方式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中国将走“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一个承诺。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复杂多变的当前国际形势,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
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中国要发展,如果采取资源消耗型并且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外部资源的模式,就势必与其他国家发生严重冲突,必定会走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老路上去;综合当今时代的趋势和国际社会的客观制约因素,这样的崛起即使能够侥幸实现,也不会是持久的,甚至会立刻盛极而衰。
因此只能采取内敛的姿态,走集约式、内延扩张式的和平崛起道路。
国家如何崛起,受制于其所处的全球社会整体的深层的局势。
当代世界大势是:
首先国家间利益和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其次国家间的竞争由争夺自然资源为主逐渐转向以制度和科技创新竞赛为主;最后和平与人道等普世价值日益深入人心。
和平崛起,对外来说就是要对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积极正面的巨大影响力,更多地分担全球责任,并对人类的进步有原创性的贡献;在利益、资源的国家间关系上,应当追求共赢,而避免零和式的结果;对内来说,这种崛起要建立在社会全面变革创新的基础上。
世界级的崛起大国也应当是国际新潮流的创立者和领导者。
当年英国之所以能崛起,不仅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海军,更因为它也是时代潮流如市场经济、财产制度、权力制衡、科技革命的领跑者。
美国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也和它积极推动国际新制度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货币体系、世界银行等以及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关系。
拥有先进的制度和世界性的观念影响力,才算是真正的崛起。
目前中国能够影响世界的主要是经济、市场、安全方面,而非观念、意识形态、军事方面。
过去中国自我设定是国际社会体制外的不合作者,自外于世界潮流,甚至自认为处于世界文明的顶峰,是水深火热的世界的拯救者。
最终为世人所笑,受害的只能是本国人民。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了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做正常国家的进程。
我国的国际政治思想也从孤独的愤怒,寻求战略对决,转向和谐共处,和而不同。
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说:
“任何国家为了生存而使它的繁荣达到最大限度的最佳方法就是统治世界上它所在的地区。
”英国、德国、日本、美国、苏联,在经历高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同时或在紧随其后的年代里,都进行了对外扩张和实行帝国主义。
这虽然是历史事实,但历史并不总是在循环,例如日本在二战后的重新崛起,走的就是与它第一次崛起完全不一样的和平道路。
第三章:
崛起质量目前中国崛起进程的引擎主要是经济或物质方面的增长,而即便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不容乐观。
中国的GDP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外国投资和财政支出,并且这种增长在地区分布上也是很不平衡的。
在世界经济中,我国的影响力是低水平的,在市场体制、科技、金融、品牌、管理等方面,我国仍然处于弱势。
国民收入分配在地区、城乡、阶层方面的差异,使我国的社会利益关系一直处于严重的风险威胁之下。
在传统的安全观念中,国家的安全是极其彰显的,而人的安全与人类安全则是被忽视的。
但是人民是国家的具体体现,与人的日常生活、基本权利相关的种种安全乃是极其重要的国家安全,并且是最贴身的国家安全。
人民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安全感,又谈何国家崛起。
2003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处于第六位,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第一百零四位,这说明我们的崛起质量不高。
中国目前在环境、能源、伦理道德、社会福利、收入分配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牺牲和面临的危机。
外国对中国未来的帝国主义猜想,也正是建立在国内矛盾过度突出而要向外转移矛盾的逻辑上的。
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正在同时让我们自己和外界深感忧虑。
我国目前已成为煤炭、铜、钢铁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电力第二消费大国。
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不断恶化,2002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927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风沙还大量波及邻国。
我们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也面临严重的短缺和退化。
如此的低水平、高消耗、环境恶化的崛起进程是不稳定的,甚至可能中断。
第四章:
资源为了经济利益,人们组成各种社会集团,并以集团的名义展开民族和阶级斗争,这种集团的最高形式就是国家。
封建社会时期的国家内外关系是以血统皇权维系的,资本主义出现以来,国家的内外关系则以主权维系。
这样,主权就成了现代国家理论中具有元逻辑意义的起点。
国家的崛起需要资源支撑。
于是,国家存在所依赖的资源就成了大国崛起的第一环节。
国家在需要资源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形态和相应的社会制度。
物质资源尤其是战略性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和极难再生性,决定国家间的关系是一种绝对博弈关系,意识形态中的理性成分又规定了国家关系同时又是一种相对博弈和绝对共和的关系,而共和的边界就是国家间的力量扩张及被反抗力量所抵消的边界。
所以,国家的崛起本身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为获得资源而释放国力的物理过程,确切地说它更是一个政治过程。
国家政治是国家力量的理性使用。
国力是国家崛起的基本条件。
国家力量的核心是军事力量,但军事力量的使用要有规则和边界。
国力不可透支性的前提是国家可控资源的有限性。
历史表明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衰落于世界性扩张。
热衷于世界扩张的国家,其衰落程度与扩张程度正好成正比。
历史上大国兴衰的经验,值得国人借鉴。
准确认识国家力量在大国崛起进程中的有限性,是确保崛起持续性的前提。
与霸权国家不同,保障中国崛起的军事力量是一种自卫性的,也是有限使用的。
尽管我国对国际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一定地理性地把握武力的使用范围。
在事关国家统一的问题上,中国武装力量的使用是坚定而不惜代价的;在世界资源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武装力量的使用是自卫性的;在国际问题上,中国武装力量只用于在联合国的主导下维持世界和平。
中国的崛起是有限度的崛起。
这个限度的边界就是国家力量和这种力量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的边界,当然,这也是中国与其它国家相互尊重的边界。
如果我们能准确地把握这个边界,中国的崛起就是可持续性的。
对中国而言,资源是一个非常薄弱且不足以支撑中国迅速崛起的环节。
就能源而言,中国能源的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已面临危机。
尤为严峻的是,中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又与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同期出现。
中国正在崛起,而目前的可控资源又不足以保证这种崛起。
这就必然要求诸于国际资源供给体系,并在必要时以武力自卫属于中国的国际资源配额,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这种诉求是和平实现的。
第五章:
“罗马式和平”目前国际上存在着一种有和平但没有崛起的模式,这就是拉美模式,即依附于西方资本的发展模式。
拉美国家比较普遍地享有和平,是因为它们放弃了与国际霸权的斗争,但由此引起的是国内尖锐的阶级斗争。
拉美模式的症结在于以牺牲国内劳动者的利益,和国内市场为代价,主动向西方国家长期大量供血,以此换来与西方国家的“罗马式和平”(PaxRomana),也就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和平。
这就导致拉美国家放弃自主发展道路,最终将本国的命运交付西方主宰。
为了避免依附于英国的发展道路,美国进行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林肯顶住英国的压力,不惜代价打败了一心依附于英国的“南方同盟”,维护了民族经济的独立,美国由此迅速崛起。
美国的崛起教育我们,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蒋介石政权就选择了依附帝国主义的买办道路,导致了四大家族积累大量资本,国内工农大量破产,民族市场全面萎缩的恶果。
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索,并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
第六章:
国际民主国内资源供给日益短缺和长期和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对世界有了更迫切的国际民主诉求。
自由贸易和国际民主,是美国因反对英国霸权而提出并以武力扞卫的诉求。
今天中国也遇到了同样的需求。
我国的发展需要获得必需的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和自由利用海洋通道的权力。
这些都是国际民主的主要内容,但这些权利却受到霸权国家的压迫,因而是需要用武力自卫的。
国际民主,实质上是主权国家对世界资源,尤其是极难再生的稀缺资源的平等共享的权利体系。
第七章:
避免战争根据历史经验,我们可以认为在三种情况下美国不会选择以武力遏制中国崛起。
(一)美国面临一个巨大的外部安全威胁,需要中国的合作来应对这个威胁。
例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威胁和“9·11”后的恐怖主义威胁。
(二)中国自身因内部或外部的因素而无法崛起。
(三)以战争方式遏制中国崛起的代价美国承担不起,因此美国不愿付诸战争。
美国是否面临一个巨大的外部安全威胁,这不是由我们可以决定的。
我们可以考虑的只有如何让美国认为以战争方式遏制中国的代价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其答案是:
(一)加强国防力量,缩小与美国的军事差距。
(二)加强友好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争取更多的世界力量牵制美国。
冷战后,世界上每年新暴发的重大武装冲突在18——26次之间,中国在军事上都没有卷入其中。
中国卷入外部战争的危险主要源于大国在东亚地区的争夺。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卷入外部战争的地区基本是东北亚和东南亚,中国军队没有卷入过周边以外地区的战争。
冷战后,有可能使中国卷入外部战争的事件仅有1994年和2002年的朝核危机。
美国在冷战后获得了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2002年其GDP约为11·4万亿美元,是第二名日本4·3万亿美元的2·7倍。
同年其军费开支为3480亿美元,是第二军费大国日本405亿美元的8·6倍。
根据美官方预测,2015年前没有国家可以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其他大国在今后15年里都难以具备在东亚发动战争的能力。
只要美国不对东亚国家发动战争,中国基本上没有卷入外部战争的危险。
第八章:
海洋战略中国濒临世界上最辽阔的大洋,有1·84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海上接壤的国家有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9个国家。
中国的边缘海面积约有472·2万平方公里,拥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6900个,岛岸线总长1·4万公里。
中国处于世界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来自我国北部陆疆的威胁基本解除。
现阶段,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是濒海方向。
在总面积为472·2万平方公里的四大海区中,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属于中国的约为300万平方公里,而其中约有120万平方公里与8个邻国存在争议。
岛链是由自然地理中的岛弧概念引申与演变而来的。
岛弧指的是一系列呈弧形排列或弧形伸长的岛屿或群岛。
在中国东海黄海和南海外围有两条天然形成,弧形伸长状十分明显的岛弧。
第一条岛弧从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求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一直到大巽他群岛。
第二条岛弧则从日本群岛经南方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西部至菲律宾群岛。
正是这两条天然岛弧的存在,使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成为半封闭海区。
组成这些岛弧的岛屿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日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领土,或者为美、俄、日、中国台湾所实际控制。
中国通往邻近海区的海峡水道,除台湾岛附近外,目前均不为我们所控制。
朝鲜海峡、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就成为中国与太平洋、印度洋联系的重要通道。
中国要出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必须首先穿越这两条岛弧。
这两条岛弧实际上就是人们时常提到的两条岛链,即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
在二战结束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竭力利用西太平洋海域中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求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所形成的一系列岛弧部署于许多岛上的军事设施,完成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月型包围”,企图将其扼杀封死。
于是,这种岛弧包围态势被形象地称为岛屿锁链,简称岛链。
冷战时代,第一岛链中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至日本群岛,主要是针对苏联太平洋地区的;而日本的九州岛、硫球群岛至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紧紧包围着中国的边缘海,再加上第二岛链,它们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和平时期,都对我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和海洋权益的扩张构成了严重威胁和巨大挑战。
在第一岛链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台湾岛。
台湾岛距离大陆海岸线最近,作为中国领土,对突破岛链封锁意义重大。
就海洋而言,它东面是太平洋,南面是南海和巴士海峡,西面是台湾海峡,北面是东海。
就陆地和岛屿来说,南面是菲律宾群岛和海南岛,西面为祖国大陆,北面是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地处日本——台湾——菲律宾群岛第一岛链和西太平洋——南海及巴士海峡——台湾海峡——东海的中心位置。
其地缘战略意义包括,对台湾海峡的直接控制作用,中国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天然跳板,为大陆提供极大的战略纵深并确保中国海军的机动。
由于台湾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的海洋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不能确保国土、海岸线及我领海的安全,如钓鱼岛和南沙群岛;不能有效地保卫和控制自己的全部专属经济区,在30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内约有120万平方公里与它国有争议或被侵占;不能绝对控制台湾海峡,不能确保进入太平洋的宫古海峡尤其是巴士海峡的战略通道;不能不间断地控制领近国家的海域……如果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台湾问题,其力量完全可以覆盖到上述各个方面,就可以打破第一岛链的封锁。
由于今天国际政治军事的现实,台湾岛是中国打破第一岛链封锁,走向太平洋的唯一薄弱环节。
地缘政治学的创始人拉采尔说过:
“只有海洋才能造就真正的世界强国。
跨过海洋这一步在任何民族的历史上都是一个重大事件。
”他虽然说的有些绝对,但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在陆权和海权的斗争中,海权国家确实要占据上风。
强大的海权必须以一支强大的海军为基础,海军又必须以海洋经济、海外贸易、海洋产业的繁荣为基础。
中国没有必要成为一个霸权式的海权强国,但我们必须发展有限的海权,拥有一支能够保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国际经济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的海上力量。
巨大的挑战往往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中国的和平崛起应在面对挑战中把握机会,创造机会,汇入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