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6109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G050012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英文名称:

CollegeChinese 课程性质:

通识课

总学时:

54学  分:

3

适用对象:

 非中文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

中学语文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大学语文》是我校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通识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人文性、文学艺术性、工具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和实际写作能力,以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毕业后就业、参加工作的需要。

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把审美训练及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既向学生展示汉语言文学的生命力,又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优美,又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高尚情操的感染和启迪。

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实用类文体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知识保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精神,建构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中国语文的有关知识,继续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文根底,从而学好其它专业课程。

1、通过课堂学习,熟悉及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通过具体作家名篇名段的学习和品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独立阅读分析现代文,具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

3、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规范地使用字、词、句,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能力。

4、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篇目、名句名段。

5、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实用文体知识,掌握常用文体的文本写作要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学期,分为文学部分的八个单元和应用文体部分的四个部分。

文学部分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能力和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

重点、难点是第一至第五单元。

应用文体部分重点是学术论文、消息、求职信、求职简历、行政公文等实用文文体知识,难点是学习实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常用文体文本写作要领。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学语文》教学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指导与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注重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

在教学中整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要强化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写作。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五)实践环节

无实践要求。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大学语文》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其它

1

第一单元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述;《诗经》与《采薇》;老子与《老子二章》;《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7

1

1

9

多媒体

2

第二单元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概述;《陌上桑》;《史记》与《报任安书》

3

1

1

5

多媒体

3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陶渊明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2

1

3

多媒体

4

第四单元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李白与《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与《秋兴八首》(其一)

6

1

1

8

多媒体

5

第五单元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概述;苏轼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陆游与《沈园二首》

4

1

1

6

多媒体

6

第六单元元明清文学  

元明清文学概述;《赠梁汾》(纳兰性德);汤显祖与《牡丹亭•游园》;《红楼梦》与《宝玉挨打》

6

1

1

8

多媒体

7

第七单元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概述;《更衣记》(张爱玲)

1

1

1

3

多媒体

8

第八单元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概述

1

1

2

多媒体

9

第九单元应用文写作校园篇

学术论文、消息、

4

1

1

6

多媒体

10

第十单元应用文写作求职篇

求职信、演讲词、申论

4

1

1

1

7

多媒体

11

第十一单元应用文写作职场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通知、通告、通报、请示、报告、函、广告文案

5

2

1

8

多媒体

合计

43

3

8

11

65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通识课程,旨在为学好其它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大学语文》时遂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实用写作》时遂营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书:

《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册)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当代实用写作》(第二版)方守金,郝长海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年

《新编现代实用文写作教程》(第2版)王大江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应用文写作实用教程》陈秋雷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

(九)说明

本课程是必修通识课,属于考试课程。

考核形式:

笔试、开卷。

评分办法: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三、教学内容纲要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单元先秦文学

第一节先秦文学概述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诸子散文、《诗经》

【了解】先秦文学的发展概况

【掌握】1、历史散文的主要代表作品

2、诸子散文的主要代表作品

二、教学内容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先秦文学主要包括散文和诗歌两种类型。

其中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诗歌包括《诗经》和《楚辞》。

第二节《诗经》与《采薇》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诗经》、赋、比、兴

【了解】1、《诗经》的主要内容

2、《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

【掌握】1、《采薇》所抒发的复杂心情

2、《采薇》的意境

3、《采薇》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应用】应用所学知识,欣赏《诗经》中作品。

二、教学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诗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艺术上,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多用赋比兴手法。

《采薇》出自“小雅”,描写戍边兵士出征归家,一路回想征战之苦、思乡之切,表现出他忧时伤世、爱国恋家的复杂心情。

第三节《老子》二章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老子》

【了解】1、老子生平思想

2、《老子》主要内容

3、《老子》主要艺术特点

【掌握】1、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2、语言朴素形象,音韵和谐的特点

3、结构整齐而又错综变化的特点

【应用】1、根据注释正确翻译课文

2、学习应用辩证的方法正确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老子,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

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老子》,亦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

《老子》相传为老聃所作,今人认为可能编定于战国中期,但基本保留了老子本人的思想。

《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阐述了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为”的观点。

第二章通过“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表现了老子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

第四节《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战国策》

【了解】《战国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掌握】1、本文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法

【应用】1、能依据注释翻译全文

2、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行描写把握其性格特征

二、教学内容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是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战国策》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其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本文记叙了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表现了冯谖的远见卓识、敢做敢为和过人的才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在艺术上,主要运用抑扬互用、蓄势待发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课外阅读:

1、《鱼我所欲也》(《孟子》)

2、《逍遥游》(《庄子》)

3、《秦晋殽之战》(《左传》)

第二单元秦汉文学

第一节秦汉文学概述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汉赋、《古诗十九首》

【了解】汉代文学发展概况

【掌握】1、汉赋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2、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内容

秦在文化上推行的是极端专制政策,禁锢思想、摧残文化,使秦代学术文化一派凋零,文学难以有所成就。

两汉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也是文学发达的一个时期。

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的诸多方面既继承了先秦文学的传统,又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辞赋是汉代文学的主流。

汉代的散文总体上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和实用性质,同时也讲究文采,司马迁的《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式样,代表了散文的最高成就。

汉乐府民歌显示出特异的光彩,对诗歌的发展产生重要了的影响。

汉代形成了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第二节《陌上桑》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汉乐府

【了解】民歌特有的趣味和风调

【掌握】1、侧面映衬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2、鲜明的人物形象

【应用】1、能够通过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2、熟读全诗

二、教学内容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

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直接称作“乐府”,于是乐府便由官署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陌上桑》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大主题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聪明的采桑女形象。

诗歌主要采用侧面映衬和烘托的手法,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

第三节《史记》与《垓下之围》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识记】《史记》

【了解】1、司马迁的生平思想

    2、《史记》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艺术特点

【掌握】1、本文的选材特点

2、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应用】1、能够通过具体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2、能依据注释翻译全文

二、教学内容

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含垢忍辱,发奋著书,创作了《史记》这一历史巨著。

《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皇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一百三十篇,凡“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由于在记叙历史人物时注入了作者的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