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6027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docx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

咏大别山主峰白马尖

白马长啸大别巅,

巍峨耸翠入云间。

有梯可上银河系,

无镜能观万里园。

聚瀑三潭如雷响,

虬松五岭似龙旋。

奇花异兽鹦歌舞,

客念风光情意绵。

春游淠阳湖

日丽风和游淠阳,

环湖马路树荫凉。

春风拂柳轻轻舞,

雨渑桃花冉冉香。

亭榭栏边鱼戏水,

画廊九曲燕飞翔。

假山巨石凌空立,

桥上游人奏乐章。

霍山淠阳湖近景

淠阳湖甚美,淡水碧漪涟。

灿烂霓虹绕,轻烟芳草连。

画桥梳形建,桥下荡游船。

亭榭回廊秀,喷泉七彩妍,假山雕琢美,胜似大观园。

 

百感闲吟

山行

湾湾曲径通幽谷,

碧树琼楼映晚霞。

疑是豪门新别墅,

村姑遥指是农家。

山村女子简梳妆,

不画峨眉着布装。

终日耕耘田野上,

小康迈上大康庄。

忆江南·过凤凰冲

山乡美,溪水响淙淙。

翠竹苍松存古意,红桃绿柳展新容,人在画图中。

咏幽芳河

幽芳河畔柳成行,

丽质娇姿倩影扬。

春到桃花红胜火,

风光留作画中藏。

醉桃源·西山睡美人步杨从群吟长原作

美人沉睡绿帷纱,樵夫莫敢哗。

琼浆玉,液健身佳,素娥也羡她。

无脂粉,缺金花,青丝乱如麻。

醒来梳洗下山崖,蓬莱去探家。

据霍山周刊登载美女睡花传说:

汉武帝来霍山迎驾厂狩猎,当地殷家槽坊有位姑娘给汉武帝敬酒。

该女端庄美丽,汉武看中,别后该女思念成疾而死,死后葬在此山,日久就长成美女形状顾此得名。

目前省文化局来人欲开发此景,将它先拍在手机后拍电视歌舞剧。

为此口占一词。

诉衷情·睡美人

美人思念有情郎,沉睡碧帏床。

情牵汉武成疾,憔悴诉衷肠。

容枯瘦,发蓬长,懒梳妆。

梦连千载,泪滴成行,情有丝长。

塞鸿秋·霍山秋景

长空万里蓝如靛,衡山点点画如卷。

淠水滔滔白如练,稻黄遍野谷如巅。

霓虹灯万盏,工厂连一线,归鸿欢叫衡山变。

越调·灌渠水上人家

幽芳溪水桃花,灌渠水上人家。

大道豪车摩托,游泳池集繁华。

咏三板桥巨变

鸡声茅店几人家,

三板霜桥半倾斜。

昔日萧条无迹影,

今朝北处看繁华。

高楼工厂腾云起,

商货琳琅满目花。

纵横宽衢连海外,

欣逢盛世乐无涯。

余于一九八九年古历十一月一日(阳历十二月十日)由六安东河口镇迁至霍山迎驾厂中学随子同居,特写诗以作纪念。

卅年从教已归园,

随子他乡度晚年。

戏彩娱亲皆不念,

唯求个个子孙贤。

 

途径外祖母故居

五十年前是小娃,

外婆呼我吃蒿耙。

今因公事途经过,

只见荒茔不见家。

注:

抗日战争时期,伪乡公所将舅父抓去当壮丁,至今音信全无,死于外地。

外祖母因思子成疾而死,舅母改嫁。

解放后一九八四年政府抽我调查党史途经此地见此悲凉情景,我不觉泪下。

特写诗以作纪念。

探望落马岭小学

弹指挥间五十春,

昔年校友半凋零。

青年面貌难分辨,

细叙方知是师生。

注:

一九五一年我在嵩寮岩乡开始创办落马峰小学(现改名毛湾小学)。

忆江南·思故乡

家乡好,大地溢馨香。

沃士醇浆滋育我,清泉泄乳润心肠。

能不亿家乡。

家乡好,竹木满山岗。

春到百花香满地,秋来稻谷贮新仓。

户户有余粮。

家乡好,庄上有池塘。

藕嫩鱼肥荷蕊秀,柳垂丝碧夏阴凉。

翠鸟钓鱼郎。

家乡好,枫树可乘凉。

村上琅?

千竿秀,门前翠柳百莺关怀。

夜夜梦牵肠。

读刘智华吟友诗词感

诵君佳句爱君才,

皋市吟坛花熳开。

丽句清词音韵婉,

才超清照盖江淮。

 

读李毕如秘书长《淠浦闲吟》有感

蒙君不叶拙翁痴,

谢寄华章喜读之。

歌赋诗词文卓脆,

诵吟千遍不知疲。

读罢宏文淠浦诗,

今朝胜长十年知。

文深意远风高雅,

六市吟坛夺目旗。

早春

1946年时年18岁

蒙蒙细雨润天涯,

咯咯蛙声噪晚霞。

噪醒春山生蓓叶,

声催桃李孕新花。

皖友途中小憩

日丽风和探友家,

溪边林下影疏斜。

小桥潭水?

?

碧,

柳岸长堤赏杏花。

注:

以上两首诗写于一九四六年时十八岁在家学药时写的。

友人即是高伯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