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5978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docx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战略

 

2003年2月18日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石河子开发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虽然经济总量还不大、实力还不雄厚,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设好石河子开发区,努力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对于石河子的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兵团乃至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发区的建设应该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其中“十五”时期是起步和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开发区的具体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一、石河子开发区的战略目标

(一)石河子开发区定位

经过5-10年的建设和发展,把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以生产建设兵团的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高效产业为龙头,工贸结合、强区富民、外向发展,并能带动兵团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区;建设成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满足两类投资需求的新经济区;建设成为优质棉纺工业基地、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基地、立足新疆市场乃至中亚市场的消费品制造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本地资源及产品交易为主的商贸基地。

要把石河子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内外企业齐聚,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国内资本与国外资本共舞,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共同发展,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的产业并重的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区。

在总体开发时,要将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石河子市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沿阵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基地,突出一个“新”字,把在地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中尚缺乏,而在发达国家或我国发达地区已出现的新的生产力、新的技术、新的市场资源、新的经济成分、新的资本、新的理念、新的管理等,作为引进、协作、借鉴之列,成为区域经济中新经济的“领头羊”。

(二)总体发展思路

石河子开发区要抓住机遇,在以工业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延伸开发区功能。

把开发区建成以优势资源为先导,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商业、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

1、根据产业定位,建设新型工业园区

“十五”期间,石河子开发区要根据“绿色、生态、环保、创新”的经营理念,按照“把石河子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绿色产业园区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区”的总要求,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利用优势资源以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各类消费品制造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制造工业;逐步建立“四个平台”,即以规模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满足市场需求为支撑的制造产业平台、以高效物流和信息流为支撑的市场平台、以机制和功能创新为支撑的管理服务和建设平台、直接与间接渠道并重的投融资平台,促进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抓住机遇,建设石河子新城区

石河子市政府大楼建立在石河子开发区,围绕着政府大楼的迁移未来石河子城区建设的发展重点将逐步向开发区倾斜;同时开发区的工业园区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房地产的整体开发与配套设施的建设;而房地产的开发作为拉动内需的两大重点之一势必成为各类投资关注的重点,需求的旺盛以及对地区经济拉动的作用都十分显著。

应该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原则把石河子开发区建设成为工业园区与新居住城区分区明确、协调发展、功能一体化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

(三)开发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开发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力争到2005年,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亿元,比2002年增长3.7倍,翻二番,占师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比2002年增长9.7倍,翻三番。

力争到2020年,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5亿元,比2010年增长2倍,比2002年增长31倍。

通过5-10年的发展使开发区成为自治区和兵团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师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带动师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二、我国开发区的总体发展态势及特点

(一)我国开发区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开发区指的是在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指导下,以土地为载体,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服务,吸引特定类型的内外商企业投资建厂,形成技术、知识、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高度聚集并向外围扩散的特定区域。

我国的开发区主要包括: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特殊投资来源区等类型。

我国的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是中央直接推动的产物。

1984年5月为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同年底,在这14个城市设立了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年至1994年,我国又设立了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增加到32家。

1991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组建27个国家级高新区,1992年,国务院又批准组建了25家国家级高新区,之后保持了这一规模。

1992年前后,由于地方利益的推动和自我约束机制的缺乏,各地政府纷纷成立各种开发区,形成了全国性的“开发区热”,由此造成了过度占用耕地资源、低水平开发、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等不良后果。

1993年1月,国务院特区办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认真清理、严格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管理问题》的报告,开始了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工作。

整顿期间,省级以下的开发区数量被大大压缩,但高水平的开发区建设并没有停止。

1993年,又成立了10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过六年多的清理整顿工作,2000-2001年,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国务院将14个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前,我国拥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9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个、出口加工区15个。

我国的经济开发区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创业和积极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2000年,全国4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61.38亿元,上缴税收总额为295.52亿元,协议利用外资金额88.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6.58亿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76个。

可以说,开发区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技术含量、加速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并将在上述方面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验表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创业阶段、强化阶段和成熟阶段,这四个阶段大致要经历20年左右的时间。

经过10余年的开发建设,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数走过了初创阶段和创业阶段,建立了各类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可以说,目前是我国多数开发区能否顺利进入强化阶段和成熟阶段的关键时期。

(二)现有开发区的一般特点

1、行业有一定的进入壁垒

开发区的设立需要有关政府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才能获得批准,在数量、范围、区位、级别、性质、规划等方面都会一定的管制。

为便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统一管理,具体负责开发区内土地开发与运营的企业也需要由开发区管委会独家授权指定,即所谓“授权管制”,因此该行业有一定的进入壁垒。

2、行业投资规模较大、开发周期长

一般而言,园区开发不仅涉及土地开发,还包括园区内道路、变电站、燃气厂、管线、工业标准厂房、保税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因此往往需要投入大规模资金,且开发周期较一般工业品长。

只有当开发区的土地规模、配套设施规模、投资规模、区内企业数量规模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产出的提高大于投入的增加,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3、行业辐射效应较强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一些具有增长势头的产业和企业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中心,然后向外扩散,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完善开发区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税收,扩大就业人口,还可以提高区域的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区的主要开发模式

开发区需要投入大规模资金进行开发,各级主管政府都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财政投入取得快速的发展,从各地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开发区的主要开发模式有以下几种:

1、土地开发模式

园区内土地进行开发,将生地转化为熟地后进行转让或批租,一般多采用分期开发、滚动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短期内获取收益,缺点是受到土地资源可开发数量的限制。

2、标准厂房经营模式

在完成土地开发后继续进行标准厂房建设,建成后出租以获取持续稳定收益,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为入区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增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的同时,有利于开发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缺点是标准厂房并非为所有入区企业适用。

3、综合服务经营模式

对园区企业提供商业服务、仓储运输等配套设施及物业管理服务,以获取持续收益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以土地为依托,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土地的增值服务,缺点是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赢利。

以上这三种模式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土地的开发为依托,并根据经济实力决定土地的开发深度。

(四)国内开发区现有的几种管理体制

1、政府主导管理型

开发区一般都建有以所在省、市、区领导人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对开发区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协调;同时,所在省、市、区政府在开发区设立管理委员会,作为所在省、市、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它被赋予市一级或部分省、市、区经济管理权限,代表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政企合一管理型

开发区管委会与建设开发总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高层领导合二为一,主要职能机构合署办公。

3、企业运营管理型

开发区设立建设开发区总公司,它作为经济实体被赋予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对开发区进行运营管理。

三、对石河子开发区的分析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2月,1996年在区内设立高新工业技术园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管理体制。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石河子开发区于2000年4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前石河子开发区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非省会/首府城市国家级开发区,是国家“十五”重点科技开发和新疆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先支持发展区域。

也是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得联合国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范例奖所在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区以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体制条件,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石河子开发区建设成就和投资态势

建区以来,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有力推动和开发区员工共同的不懈努力下,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累计投入6亿元以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绿色食品、棉纺、精细化工、生物化工、节水灌溉器材和现代农业机械等一批依托于大农业资源优势、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群体和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开发区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2002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57.3%。

截止2002年底,开发区注册企业324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5家,超千万元企业18家;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全年到位资金10亿元。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趋势呈现了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投资主体从内资向外资延伸,二是产业选择从传统产业向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延伸,三是投资规模从小型向集约化的园区型延伸,四是投资模式从单纯的生产经营型向产学研一体化延伸,五是市场定位从内销为主向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延伸。

初步形成和正在建设的生产基地具备了建设西部地区一流水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条件。

(二)石河子开发区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1、石河子开发区自身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石河子开发区近年来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成绩,但与兵团的要求、自身的愿望以及其他开发区的发展状况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