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5977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对工程项目施工目标的实现进行全过程策划,确保工程目标与顾客要求及合同要求相一致,作为指导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文件,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的作业指导书和行为准则。

1.2编制依据

1.2.1太原市盲童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招标文件。

1.2.2通过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得的资料及现场施工条件。

1.2.3公司施工人员结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实力和历年施工经验。

1.2.4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2.5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1.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2.7安全生产规范规程标准。

1.2.8环境保护标准。

1.3编制原则

1.3.1以满足建设单位全部要求为原则,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突出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施工特点。

1.3.2紧密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动态管理。

1.3.3紧紧围绕工程质量目标,把过程控制作为质量工作的重点,杜绝返工、人为窝工、浪费等不良现象,降低工程造价。

1.3.4确保施工过程无安全责任事故,环保生产、文明施工,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1.3.5优化施工方案,配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并对其实行过程管理,大力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提高施工技术含量和施工现代化水平。

1.4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本工程设计图纸范围内的旧建筑物面层拆除、旧建筑主体结构加固、室内重新粉刷及附属建筑物的新建。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太原市盲童学校操场改造项目,面积为1200平方米。

建设地点:

迎泽区新城南街5号。

3施工部署

3.1项目管理目标及承诺

3.1.1工期目标:

2013年7月5日开工,2013年8月20日竣工,总工期47日历天。

3.1.2质量目标:

合格。

3.2管理措施

3.2.1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措施

我们将依靠本公司的管理、技术、装备等整体优势,遵循设计、恪守合同、精心组织,全面响应招标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

公司相关部门及各配合协作单位,在工程开工后,公司领导将不定期参加现场办公会,优先配置各种资源,全面实现公司对业主的承诺。

3.2.2项目部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为了保证工期、质量、环保、安全、服务实现承诺的目标,我公司将选调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业务精、敬业心、责任感强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由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一级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

3.3施工准备

3.3.1施工现场准备及平面布置

3.3.2物资准备

组织好施工材料,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必须保障,应按各专业提供的材料计划组织好材料供应工作,对特殊的材料必须考虑到外部的各种因素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材料采购时,应对每批材料是否合格作出鉴定,并将鉴定意见书面提交监理人复查。

严禁将不合格材料运往现场,经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禁止使用。

对于代用材料,只有在证明其材料不降低工程质量和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经监理人和发包人批准后,才能采用。

各种材料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妥善保管,统一存放在自设的仓库或现场,保证材料质量不发生变化,确保使用合格材料。

施工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做好材料的结算工作,该退库的要及时退库,避免材料管理不善造成丢失或变质损坏。

3.3.3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3.3.4劳动力计划及准备

3.4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的八项主要任务

3.4.1针对工程特点,制定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形成配套的技术力量。

3.4.2由项目经理牵头进行方案研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计划及完成时间。

3.4.4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中心,制定材料采购、试验、混凝土及设备施工等各项计划,与业主共同评价及选择合格的材料分供方,对所选用的砼、塑胶地面等做好试验工作,同时做好见证试验,提前计划、保证施工。

3.4.5以施工方案为指导,编制技术交底。

施工前安排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程交底,使所有人员在施工开始前做到心中有数。

3.4.6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及高程,按照总平面图的要求,进行控制测量,建立施工现场控制网。

4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4.1施工计划

施工时分段进行流水施工。

4.2主要施工步骤

我公司将加固施工进程划分以下几个步骤,

(1)拆除工程:

拆除操场原有地毯地面

(2)清理原操场砼面层(3)操场浇筑新砼工程、(4)操场塑胶操场施工(5)竣工收尾。

4.3主要技术措施

(1)施工工艺

基底处理---找标高---贴饼冲筋---铺砼面层—振捣---撒面找平---压光---养护---检查验收

(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

把沾在基层上的破损砼及垃圾等用堑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如有油污,应用5%-10%浓度火碱水溶液清洗。

2、找标高:

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操场用钉钢筋,用水准仪测量标高控制线。

3、贴饼冲筋:

按线拉水平线找平墩(60mm*60mm见方,与面层完成面同高,用同种混凝土),间距双向不大于2米。

有坡度要求处应按设计坡度要求拉线,抹出坡度墩。

4、铺设:

铺设前应将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或界面结合剂,然后将商品混凝土铺设。

在振捣或滚压时低洼处应用混凝土补平。

5、振捣:

用铁锹铺设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墩,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沁水现象为宜。

或者用30kg重滚纵横滚压密实,表面出浆即可。

6、撒面找平: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钢筋上的水平控制线和找平墩为标志,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

撒一层干拌水泥砂(水泥:

砂=1:

1),用水平刮杠刮平,有坡度要求的,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坡度施工。

7、压光:

1)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将干拌水泥砂浆和料与混凝土浆结合,使面层达到紧密结合。

2)第一遍抹压:

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知道出浆为止;

3)第二遍抹压,当面层砂浆初凝后(上人有脚印但不下陷),用铁抹子把凹坑、砂眼填实第一遍抹压:

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知道出浆为止;注意不得漏压;

4)第三遍抹压:

当面层砂浆终凝前(上人有轻微脚印),用铁抹子用力抹压。

将所有抹纹压平压光,达到面层表面密实光洁。

5)养护:

应在施工完成后24h左右覆盖和洒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严禁上人,养护期不得少于7d。

(1)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20;水泥混凝土垫层兼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2)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

(3)检验方法:

同GB50164-2011。

(1)浇捣密实、平整、光滑、洁净,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2)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的现象。

(3)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164-2011中的规定。

(4)检验方法:

与GB50164-2011相同。

(1)作业环境

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在雨期应有防雨措施,防止造成水灰比控制不准。

(2)混凝土不密实

1、振捣时漏振或振捣不够;

2、配合比掌握不准。

3、混凝土表面起砂、起皮

1)水泥强度等级不够或水灰比过大、抹压遍数不够、养护时间过早进行其它工序,使用过早等原因造成起砂;

2)混凝土铺设后,在抹压过程中撒干水泥面(而不是标准要求的水泥砂拌和料),未与混凝土很好的结合,造成起皮现象。

4、面层空鼓、有裂缝

1)垫层未清理干净,未能洒水湿润透,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造成空鼓;

2)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振捣后面层水分过多,撒干拌合料后终凝前尚未完成抹压工序,造成面层结构不紧密易开裂。

(1)塑胶面层下的各层做法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塑胶操场样板已经得到认可。

(1)塑胶板:

板块和卷材的品种、规格、颜色、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胶粘剂:

塑料板的生产厂家一般会推荐或配套提供胶粘剂;如没有,可根据基层和塑料板以及施工条件选用乙烯类,氯丁橡胶类、聚胺脂、环氧树脂、建筑胶等。

所选胶粘剂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使用方法。

(1)根据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

塑胶板块焊接机、计量器、大桶、小桶、钢尺、水平尺、小线、胶皮辊、堑子、刷子、钢丝刷等。

(1)材料检验已经完毕并符合要求。

(2)基层符合要求,并用水清洗干净。

面层与基层粘接牢固,不允许有空鼓、起壳。

阴阳角必须方正,无灰尘和砂粒。

基层含水率低于10%。

(3)应已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设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5)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6)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基底处理---弹线---刷底胶---铺塑胶板---检查验收

(1)基层处理:

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垃圾等用堑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

用自流平水泥将地面找平,养护至达到强度要求。

清水冲洗,不允许残留灰渍。

(2)弹线:

将操场依照塑胶板的尺寸,,排出塑胶板放置位置,并在操场弹出十字控制线和分格线。

可直角铺板,也可弹出45度.或60.度斜角铺板线。

(3)刷底胶:

铺设前应将基底清理干净,并在基底上刷一道薄而均匀的底胶,底胶干燥后,按弹线位置沿轴线由中央向四周铺贴。

(4)铺塑胶板:

将塑胶板背部用干布擦净,在铺设塑胶板的位置和塑料板的背面各涂刷一道胶。

在涂刷基层时,应超出分格线10mm,涂刷厚度应小于1mm,在粘贴塑胶板块时,应待胶干燥至不粘手为宜,按已弹好的线铺贴,应一次就位准确,粘贴密实。

基层涂刷胶粘剂时,不得面积过大,要随贴随刷。

(5)大面积铺设塑胶板铺贴时应分时段、分布位铺贴。

(6)塑胶板铺贴:

预先按已计划好的卷材铺贴方向及操场的尺寸裁料,按铺贴的顺序编号,刷胶铺贴时,将卷材的一边对准所弹的尺寸线,用压滚压实,要求对线连接平顺,不卷不翘,然后依以上方法铺贴。

(7)如设计有图案要求时,应按照设计图案弹出准确分格线,并做好标记,防止差错。

(1)材料应符合要求。

(2)面层与下一层的粘结应牢固,不翘边、不脱胶、无溢胶。

(1)塑胶板面层应表面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严密、美观。

拼缝处的图案、花纹吻合,无胶痕;与墙边交接严密,阴阳角收边方正。

(2)镶边用料应尺寸准确、边角整齐、拼缝严密、接缝顺直。

(3)塑胶板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9-2002中表6.1.8的规定。

(4)检验方法:

同GB50209-2002的检验方法及其中表6.1.8的规定相同。

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在雨、强风的条件下,在室外或露天不宜进行塑胶板面层的作业。

(1)基层不平或刷胶后没有风干就急于铺贴或粘得过迟,粘性减弱,都易造成翘曲或空鼓。

(2)底层未清理干净,铺设时未滚压实、胶粘剂涂刷不均匀、地板上有尘土或环境温度过低,都易造成空鼓。

(1)板块厚薄不均匀,铺设前未进行认真挑选;

(2)涂胶厚度不一致,差距过大。

(1)铺设时刷胶太多太厚,铺贴后胶溢未清理干净;

(2)操场面铺完后未做有效的成品保护,受到外界污染。

表面平整度差,涂胶用力不均,温度过低。

做自流平找平时未按要求施工,或上人过早,造成基底不平整。

板的规格尺寸误差大,角度不准,施工方法不对。

凡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