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596749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

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植物的身体》《动物王国》《材料与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水循环》《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共21个课题。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八、教学安排:

周次

时间

科学进度

1

9.1—9.5

第一单元

2

9.9—9.12

3

9.15—9.19

 

第二单元

4

9.22—9.26

5

9.28—9.30

6

10.8—10.11

 

第三单元

7

10.13—10.17

8

10.20—10.24

9

10.27—10.31

10

11.3—11.7

 

第四单元

11

11.10—11.14

12

11.17—11.21

13

11.24—11.28

14

12.1—12.5

 

第五单元

15

12.8—12.12

16

12.15—12.19

17

12.22—12.26

  【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

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

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

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

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天气》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课)认识人们通常从哪几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收集并记录天气信息,在观察和记录中真实感受天气在不断地变化,激发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部分(3—6)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天气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的数据。

第三部分(第7课)对近一个月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该月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溶解》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课)以水为溶剂,观察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变化,比较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第二部分(5—6课)围绕学生可能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影响溶解的快慢、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开展自主研究活动。

第三部分(第7课)感知食盐溶解与水变化是一种可逆过程(溶解和结晶)

  《声音》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课)从感受声音到探索声音,集中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加强了对振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振动的频率、振幅与音高、音量的关系与规律的认识。

第二部分(5—7课)声音的传播,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关注听力安全,控制声音。

  《我们的身体》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第1课)“身体的结构”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

并尝试着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

第二部分(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通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上肢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功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并以活动之后身体的各种变化及需求为线索,帮助学生建立人体各个部位协调工作的认识。

第三部分(第3、4课)“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和“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从学生活动后,每分钟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增多这一现象入手通过采集数据,讨论“运动起来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和“运动后心跳为什么会加快”两个问题,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

第四部分(第5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主要让学生在对消化的原有理解之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初步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并建立起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认识。

第六部分(第6课)“口腔里的变化”,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认识食物在口腔里面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再一次感受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的特点。

第七部分(第7课)“呵护我们的身体”,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发挥着总结和提升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学习状况:

我带过他们三年级科学经过两个学期的接触,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爱科学这门课的,对科学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

但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太好,上课举手发言不够积极,少数学生未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科学作业。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贪玩,上课言行比较随便,自控力差,所以影响了上课的效率。

还有一部分学生思维不怎么灵活,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不善于理解,经常是死记硬背,学得较累。

再说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从小学设立科学这门课来看,应该说是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对于周围这个世界极感兴趣,很乐意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探究世界,获取知识,从而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所以,我相信,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所教的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原有的科学基础上都能会有所进步和提高。

  四、教学研究重点

  《新课标》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注重“生态体验”的课堂让他们更善于关注生活,更善于细心地观察生活,科学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呵护。

在实践中,要积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逐渐地转变以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开始有意识地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这学期的研究重点为“如何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

而四年级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一、钻研教材、抓课堂效率方面: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二、学困生辅导方面:

  1、学生作业及时批改,对于较难掌握的知识要多辅导,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2、平时多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学习困难生的辅导,辅导时做到耐心,不急躁,特别困难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

  3、在班中建立互帮小组,让优秀学生去帮助学困生,鼓励他们一起进步。

  4、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基本和重点概念知识平时利用中午时间让学困生背诵出来。

  三、教师个人进修方面:

  1、平时多阅读有关科学学科方面的书籍,积极撰写论文和教学心得。

  2、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他们的长处,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3、积极参加各类科学培训和教研活动,外出听课要及时写好听课反馈。

  六、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1

9.2-9.8

始业教育我们关心天气天气日历

2

9.9-9.15

温度与气温风向与风速

3

9.16-9.22

降水量的测量云的观测

4

9.23-9.29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单元练习

5

9.30-10.6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6

10.8-10.1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7

10.14-10.20

溶解的快与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8

10.21-10.2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单元练习

9

10.28-11.3

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0

11.4-11.10

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1

11.11-11.17

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2

11.18-11.24

保护我们的听力单元练习

13

11.25-12.1

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

14

12.2-12.8

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

15

12.9-12.1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6

12.16-12.22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单元练习

17

12.23-12.29

单元复习

18

12.30-1.5

综合复习

19

1.6-1.12

期末考试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表

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2016

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4.2016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5.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共3篇】

6.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7.2016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8.2016年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第一学期

9.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3篇

10.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