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58426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I.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II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II)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石蜡燃烧B.钢铁生锈、鸡蛋变臭

C.油库爆炸、汽油挥发D.石墨导电、水结成冰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干冰C.软水D.车用乙醇汽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芯中含有铅B.海底“可燃冰”是冰

C.水银不是银D.铁水不是铁

 

4.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B.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燃烧的条件D.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B.SO2:

“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6.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对煤进行综合利用既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物质,又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

④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

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⑤⑥B.①③④C.②④⑥D.②③④

 

8.“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9.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a、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b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a、d的质量比为1:

4

 

10.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1.

(1)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三个氮分子      两个氢原子

      硫酸根离子      

(2)请用C、H、O、Na、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号:

①易导电的非金属单质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③汽水中含有的酸性物

质      ;④司机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      ;

(3)“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

2NaCl+2H2O

2NaOH+Cl2↑+X↑,则X的化学式为      .

(4)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

甲的单质是      ;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      ;丁的离子符号为      .

 

12.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

用途.

(1)如图

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      ,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      性.

(3)我县富含“页岩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将成为我县的主要清洁能源,请你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每空1分)

13.今天是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某同学猜想此气体可能是氧气,请设计验证它的方案: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氧气

是氧气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②用上述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取如图中的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

③写出上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我猜想此无色气体还可能是      ,收集装置为      (从上图选择相应装置的代号):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14.草酸钙(化学式为CaC2O4,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能分解.小红同学为了探究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

取12.8g草酸钙固体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t2时问段内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产生了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它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相同,则该段时间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t2~t3时间段内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

(3)t3~t4时间段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小强和小明另取12.8g草酸钙固体加热

一段时间后,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C2O4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2O4+2HCl═CaC

l2+H2C2O4;草酸(H2C2O4)

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设计方案并实验】

同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小强

取少量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蓝色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      .

一定不含有      .

可能含有      .

小明

另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      .

【交流与讨论】三位同学经交流后认为,该剩余固体与图中      时间段的物质成分相同.

 

 

四、计算题(共7分)

15.以下为公共场所看到的某公司的化肥广告,试回答下列问题:

(1)硝铵(NH4N0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NH4N03中加点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

(3)该广告宣称其化肥的含氮量为40%,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这则广告是      (填“真实的”或“虚假的”).

 

16.将24g由木炭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其中木炭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物冷却,称得固体质量为19.6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      .

(2)生成单质铜多少克?

 

 

xx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

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石蜡燃烧B.钢铁生锈、鸡蛋变臭

C.油库爆炸、汽油挥发D.石墨导电、水结成冰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石蜡熔化的过程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B、钢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鸡蛋变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油库爆炸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石墨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结

成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只有这样才能对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干冰C.软水D.车用乙醇汽油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

A、洁净的空气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软水中有少量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车用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芯中含有铅B.海底“可燃冰”是冰

C.水银不是银D.铁水不是铁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海底“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水是液态的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不含铅,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海底“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不是冰,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不是银,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水是液态的铁,是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B.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燃烧的条件D.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如果用的药品相互反应生成的是沉淀和水,可以用烧杯等敞口容器;如果用的药品生成的是气体、或有气体加入或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就必须用密闭的容器.白磷和红磷作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将一根燃烧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解答】解:

A、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能达到目的,故选项错误;

B、如果用的药品相互反应生成的是沉淀和水,可以用烧杯等敞口容器;如果用的药品生成的是气体、或有气体加入或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就必须用密闭的容器,能达到目的,故选项错误;

C、白磷和红磷作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能达到目的,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将一根燃烧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木条进入集气瓶内部,不能达到目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燃烧条件的探究和气体的验满方法,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B.SO2:

“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解答】解: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Na再的2表示钠原子的个数为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6.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能够腐蚀档案资料;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燃烧与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氢气不含有碳元素,能够燃烧,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不能燃烧;

D、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解:

A、档案室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这样能够腐蚀档案资料,故选项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C、燃烧与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项错误;

D、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必须有助燃剂参加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灭火方法.

 

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对煤进行综合利用既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物质,又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

④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

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⑤⑥B.①③④C.②④⑥D.②③④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气的用途;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

【分析】①从催化剂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去分析;

②从煤的综合利用去分析;

③从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就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去分析;

④从日常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可以使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反应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去分析;

⑤从氧气不能燃烧去分析;

⑥从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去分析.

【解答】解:

①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

②对煤进行综合利

用既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等化工原料,又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正确;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就是单质,还有的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就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④日常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可以使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反应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形成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软水;故正确;

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所以不可以做燃料;故错误;

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故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催化剂的定义、煤的综合利用、单质的定义、氧气的性质、硬水与软水的转化以及原子结构等,是基础,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掌握.

 

8.“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从图示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原子没有改变,只是重新进行了组合,判断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的原则.

【解答】解:

A、反应前后,分子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此说法正确;

B、从图示看出,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此说法正确;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只是重新组合,故才说法正确;

D、如果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则生成后的物质中原子数和反应物中的不相等,故此说法错误.

答案:

D.

【点评】认真阅读图示,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9.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a、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b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a、d的质量比为1:

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

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数据.

【解答】解: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

18g+1g+2g+32g=26g+2g+12g+待测,解得,待测=13g.

A、a、d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b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c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A正确;

B、a、d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b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a、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b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故说法正确;

C、c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与反应无关,故C不正确;

D、反应中a、d的质量比=(18g﹣13g):

(32g﹣12g)=1:

4,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

 

10.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A、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反应结束,溶液不再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固体先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但不会为零;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先逐渐减

少,最后不变,但不会为零;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不论是否用催化剂,产生的氧气最后是一样多,但是用催化剂要快一些.

【解答】解:

A、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反应结束,溶液不再变化,故选项正确;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固体先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但不会为零,故选项错误;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先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但不会为零,故选项错误;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不论是否用催化剂,产生的氧气最后是一样多,但是用催化剂要快一些.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中催化剂的作用和碳酸钙的性质等,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这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1.

(1)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三个氮分子 3N2 两个氢原子 2H 硫酸根离子 SO42﹣ 

(2)请用C、H、O、Na、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号:

①易导电的非金属单质 C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CO2 

③汽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 H2CO3 ;④司机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 C2H5OH ;

(3)“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 离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过滤 ;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

2NaCl+2H2O

2NaOH+Cl2↑+X↑,则X的化学式为 H2 .

(4)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

甲的单质是 N2 ;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 Al2O3 ;丁的离子符号为 H+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推断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