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5782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docx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套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一)

考试科目:

社会学研究方法

论述题:

(共15分)

试论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分类法2、自由度3、层次模型4、语义差异量表

5、扎根理论6、双盲试验

二、简答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列连表中两变量独立的条件。

2、分层抽样与定额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种错误的含义(甲种错误与乙种错误)。

三、论述题:

(共30分)

怎样对不同尺度的变量做相关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二)

考试科目:

社会学研究方法

论述题:

(共15分)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辛普森悖论2、内容效度(表面效度)3、同期群研究

4、内容分析5、层次谬误(区群谬误)6、李克特量表

二、简答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1、通则性解释和个案式解释的区别。

2、标准化访问的原则和优缺点。

3、简述在观察中如何控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社会距离。

三、论述题:

(共30分)

统计调查与实际研究的各自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

考试科目: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60分)

1、pps抽样2、评分者信度3、否定域

4、参数估计5、拟合优度6、决定系数

二、简答题:

(每小题20分共60分)

1、假设检验中Z检验与T检验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的差异性

3、试述如何确定样本容量及抽样误差对样本容量的影响。

 

三、论述题:

(共30分)

试论社会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一)

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

社会学研究方法

论述题:

(共15分)

试论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解析]:

价值是人们关于世界或社会“应当如何”的主观意愿。

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1、有关价值与客观性的争论

持实证主义观点的学者主张在社会研究中应效仿自然科学中的“价值中立”原则,排除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偏好;而持人文主义观点的学者则反对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社会研究应为人类提供规范和价值观念。

2、价值与科学的真理性

人文主义者否认社会研究的科学性,认为社会研究知识都是带有主观性,都是因人而异的价值判断,而实证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研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社会科学知识是客观的。

应该来说人文主义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虽然社会研究会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研究者个人价值判断的影响,但只要研究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桑,从科学的程序来看,研究结论的客观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和精密化,这将逐渐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社会研究中科学的检验标准的建立成为可能。

3、价值与科学的功能性

完全将社会科学研究理解成类似数学或统计学那样只提供客观的理论知识,而不涉及知识的应用应该是片面的。

社会科学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或者说它还提供一种对社会的思考方式和有关社会行为的规范和价值判断。

简言之,科学知识的判定标准是脱离意识形态的,但它的实际应用是与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有关的。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分类法

[解析]:

分类法:

根据两个或是多个变量的属性来对观察对象进行分类(典型地体现在定性研究中)。

比如,将新闻分为自由主义—城市、自由主义—农村、保守主义—城市、保守主义—农村。

可参见巴比书168-169页。

2、自由度

[解析]:

自由度:

在变量的统计分析中,若要确定统计的显著性与否,就必须用一组标准化的卡方值,如此便需要计算自由度,自由度指某统计模型中所有变异的可能性。

其计算如下:

频次表的行数减去1,乘以列数减去1,即(r—1)*(c—1)。

3、层次模型

[解析]:

层次模型:

当模型中的任一个u为0时,它的高阶u项必须都为0,反之,若一个u项不是0,那么比它低阶的u项在对数线性模型中必须出现。

4、语义差异量表

[解析]:

李克特量表也称作总加量表,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李克特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由“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

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以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者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5、扎根理论

[解析]:

扎根理论:

由经验资料建构的理论称为扎根理论,它的建构程序是;

(1),未经研究假设而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

(2),从观察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3),由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

扎根理论得到了可靠的经验证据的支持,但它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它的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抽样出了新概念和新思想。

6、双盲试验

[解析]:

双盲试验:

双盲试验是指受访者和实验者都不知道那些是对照组的一种试验设计。

双盲试验可以排除研究者倾向于观察试验的效果,而忽视控制组的效果的影响。

 

二、简答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列连表中两变量独立的条件。

[解析]:

在二维列联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概率表,若Pij表示每个格子的概率,即两变量不同类目组合情况发生的概率,可看成是联合事件的概率;用Pi+、Pj+分别表示一维边缘表的概率,即单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由此可以得出列联表中两变量独立的定义。

在二维概率表中,如果对一切i、j,都有

Pij=Pi+*Pj+成立,

则称二维表中的两个变量是相互独立的。

2、分层抽样与定额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

所谓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依据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几个子总体(类、群),每个子总体称为一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将它们合在一起,即为总体的样本;

定额抽样又称配额抽样,指研究者依据那些有可能影响变量的因素来对总体分层,并找出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然后依据这种或粉以及各类成员的比例去选择对象。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按调查对象的某钟属性或特征将总体中所有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个层中抽样,样本中各层所占比例与他们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一样。

二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分层抽样中各层样本是随机抽取的,而定额抽样中各层样本是非随机抽取的。

在定额抽样中,某层或类数量确定后,具体选择其中的哪些人或事物做为样本则是非随机的,可由访问员自己选择。

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可以由以上分析中得出:

分层抽样是一种等概率抽样,而定额抽样是非等概率抽样。

3、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种错误的含义(甲种错误与乙种错误)。

[解析]:

我们以样本的统计值来检验假设时,最后的结果无论是否被接受,都可能会犯错误。

(1)所谓甲种误差,是指否定虚无假设,但实际上虚无假设是对的错误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就是我们所选定的显著度(显著性水平)。

(2)乙种误差是指不否定虚无假设,但实际上虚无假设是不对的错误可能性。

在样本量和统计方法确定的前提下,甲种误差与乙种误差是对立的,成反比的。

要减少否定正确的虚无假设的可能性(甲种误差),就会增加不否定错误的虚无假设的可能性(乙种误差)。

要完全消除这两种误差的矛盾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加大样本容量,以减少发生这两种误差的可能性。

三、论述题:

(共30分)

怎样对不同尺度的变量做相关分析。

[解析]:

所谓相关,是指一个变项的值与另一个变项的值有连带性。

换言之,如果一个变项的值发生变化,另一个变项的值也发生变化,则两个变项就是相关了。

研究两个变项的关系时,会产生下面六种情况:

一、两个定类变项:

Lambda和tau-y

Lambda(统计值由0至1)相关测量法的特点是以众值作为预测的准则,不理会众值以外的次数分布。

既可分析对称关系,也可分析不对称关系。

而tau-y系数预测的准则包括全部边缘次数和条件次数,因其考虑了全部的次数,故其敏感度高于Lambda测量法。

只用于不对称关系分析。

Lambda与tau-y具体计算公式不需记,理解其含义即可,以下的测量法或众多系数也遵循此道理。

二、两个定序变项:

Gamma,dy

两个系数的统计值均由-1至1,表示相关的程度与方向,但前者最适合分析两定序间对称关系,后者主要分析不对称关系。

三、两定距变量:

简单线形回归和积距相关系数

简单线形回归分析法是根据一个直线方程式,以一个自变量的数值来预测一个因变量的数值。

其中,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显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大小及方向,其波动范围不是由-1到1。

积距相关系数适合分析两定距变量的对称关系,统计值由-1到1,其平方值r2有消减误差比例的意义。

除了表示相关的程度与方向外,r系数值也可以表示简单线形回归方程式在预测时的准确程度。

四、定类变量与定距变量:

相关比率与非线形相关

相关比率E2统计值由0至1,该值具有消减误差的意义。

它以一个定类变量为自变量,以一个定距变量为因变量。

根据自变量的每一个值来预测或估计因变量的平均值。

五、定类变量与定序变量:

Lambda,tau-y(前文已介绍)

六、定序与定距变量:

相关比率(E2)

综上,可将两变量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归纳如下表:

两变量的测量层次

相关测量法

定类-定类

Lambda

Tau-y

定类-定序

定序-定序

G,dy

定类-定距

E

定序-定距

定距-定距

r,b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二)

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

社会学研究方法

论述题:

(共15分)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

[解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具有共同的本质,即具有客观性。

然而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也有不同的一面,表现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自然规律是由自然界中各种盲目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体现的是一种必然性很强(或者说全部理解为必然趋势)的客观规律,它具有稳定性、客观性、反复性、必然性等特点。

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

而社会生活中的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这恰恰是因为社会规律是探究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其研究对象常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第二、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即总体的规律。

社会研究所关注的正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总体的行为倾向或发展趋势,而非个人行为的规律性。

第三、社会规律是使用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规则,它并不试图寻求永恒或普适的历史发展规律。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辛普森悖论

[解析]:

在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能在间接的相关关系中出现一种矛盾现象。

简单地说,该矛盾现象就是在几组中都显示出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当数据合并为一组时该相关关系消失或转变方向。

即,武断地压缩某个方向上的变量(可称潜在变量)会丢失在该方向上的信息,从而给人以误导和假象。

辛普森悖论是这种情况的一种极端形式,因此应注意对潜在变量的关注和重视。

2、内容效度(表面效度)

[解析]:

效度指测量工具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而内容效度旨在系统地检查测量内容的适当性,并依据我们对所研究的概念(变量)的了解去鉴别测量内容是否反映了这一概念的内容。

3、同期群研究

[解析]:

指研究者在不同时点,对某个特定时段内共享相似生活经验的那些人的调查,这群人被称为同期群。

常见的同期群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