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品种类型选择及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范文.docx
《油茶品种类型选择及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品种类型选择及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范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茶品种类型选择及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范文
油茶品种类型选择及低产林改造
综合技术
油茶,又名茶子树,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利用栽培历史逾2000年。
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一般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
茶油风味独特,耐贮藏,易被人体吸收。
油茶还能通过油脂深加工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
第一部分油茶良种和品种类型选择
一、油茶的主要物种
山茶属是山茶科中最大的属,目前已知的有238种,其中种子含油率高的种有50多种,但种子含油率高且有一定的栽培经营面积和栽培利用历史的只的10余种,以普通油茶分布最广,其它如滇山茶、浙江红花油茶、攸县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广宁红山茶、茶梨、博白大果油茶、宛田红花油茶和白果南山茶等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有很好的栽培面积。
二、普通油茶的品种资源
㈠主要品种群:
在悠久的栽培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后代性状分离现象普通而明显,在形态、物候和生产力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
根据果实成熟期的早晚,可分为3个基本品种群。
1、寒露籽:
树冠小,多呈直立形,分枝角度小于30°。
叶小而密,果小皮薄,每果种子1-3粒,“寒露”前后果熟开花。
出油率30%,抗病力强,产量稳定。
2、霜降籽:
树冠大、开张,分枝角度一般在40-60°之间。
叶大稍厚,果大皮厚,每果种子4-7粒,有时更多,“霜降”前后果熟开花。
出油率25%左右,抗病力中等,产量较高。
3、立冬籽:
树冠大、开张,分枝角度大于40°。
叶大而稀,果大,每果种子7-10粒,“立冬”前后果熟花开。
出油率22%左右,抗病力中等。
㈡农家品种: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后代个体之间产生一些变异,在一定的地区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选育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个体群,称为农家品种。
主要农家品种有:
永兴中苞红球(霜降、寒露之间类型)、巴陵籽(属寒露类型)、衡东大桃(属霜降类型)、珠山红花(属寒露类型),此外还有安徽的板桥红花、江西石市红皮、湖北鄂东大红果、贵州望漠油茶和广西岑溪软枝油茶。
㈢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1、优良无性系
广西林科院——普桂32、普桂50、岑软2等11个无性系。
福建——闽无43、闽无45、闽无56等3个无性系。
中国亚林所和湖南林科院——14个无性系。
2、优良家系
中国亚林所——亚1、亚2、亚3等3个优良家系。
湖南林科院——湘5、湘7、湘9等3个优良家系。
㈣我市的优良无性系
1、“常德铁城一号”:
采用常德76-10号和常德77-2号油茶优树作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而成的寒露籽类型杂交新品种。
平均单果重19.49g,最大单果重66g,果皮平均厚3.38mm,鲜果出籽率为41.87%,鲜籽百粒重264.9g,每亩产油63.94kg。
2、常林36号:
常德县单株选优。
平均单果重19.4g,最大单果重26.2g,果皮平均厚3.83mm,鲜出籽率42.00%,鲜籽百粒重82.6g,每亩产油量57.45kg。
3、常林39号:
常德县单株选优。
平均单果重22.4g,最大单果重37.5g,果皮平均厚3.00mm,鲜出籽率48.11%,鲜籽百粒重107.6g,每亩产油量67.33kg。
4、常林58号:
常德县单株选优。
平均单果重24.3g,最大单果重35.3g,果皮平均厚3.00mm,鲜出籽率47.27%,鲜籽百粒重112.1g,每亩产油量74.31kg。
5、常林3号:
常德县单株选优。
平均单果重21.7g,最大单果重34.5g,果皮平均厚3.00mm,鲜出籽率44.93%,鲜籽百粒重83.5g,每亩产油量71.62kg。
6、常林62号:
常德县单株选优。
平均单果重22.0g,最大单果重29.7g,果皮平均厚2.53mm,鲜出籽率53.24%,鲜籽百粒重82.3g,每亩产油量52.56kg。
三、我市油茶品种类型选择的建议
1、常德寒露籽和常德霜降籽比较
①鲜出籽率:
9月22日采摘寒露籽鲜出籽率为46.59%,10月22日采摘霜降籽鲜出籽率为34.93%。
②干出籽率:
9月22日采摘寒露籽干出籽率为29.58%,9月22日采摘霜降籽干出籽率为15.75%,10月12日采摘霜降籽干出籽率为16.66%,10月22日采摘霜降籽干出籽率为17.40%。
③干籽出仁率:
9月22日采摘寒露籽干籽出仁率为70.18%,10月22日采摘霜降籽干籽出仁率为59.70%。
④干仁含油率:
9月22日采摘寒露籽干仁含油率为41.27%,9月22日采摘霜降籽干仁含油率为25.08%,10月12日采摘霜降籽干仁含油率为28.34%,10月22日采摘霜降籽干仁含油率为29.08%,
2、常德油茶与株州油茶比较
①果实经济性状指标比较
单位:
%
采摘地点
采摘时间
品种
类型
鲜出籽率
干出籽率
干籽出仁率
干仁含油率
常德
株州
9月22日
9月22日
寒露
寒露
46.59
42.36
29.58
25.29
70.18
70.68
41.27
39.35
常德
株州
9月22日
9月22日
霜降
霜降
32.95
38.01
14.86
18.88
58.57
58.81
25.08
39.56
常德
株州
10月12日
10月12日
霜降
霜降
34.36
37.20
16.39
20.06
51.75
67.62
28.34
43.19
常德
株州
10月22日
10月22日
霜降
霜降
34.93
36.97
17.40
20.91
59.70
63.00
29.08
47.13
②油脂转化比较
A.纵向比
采摘地点
采摘时间
品种类型
出油率(%)
比较(%)
株洲马家河镇
常德河洑林场
08年9月22日
08年9月22日
霜降籽
霜降籽
39.56
25.08
100
63.40
株洲马家河镇
常德河洑林场
08年10月12日
08年10月12日
霜降籽
霜降籽
43.19
28.34
100
65.63
株洲马家河镇
常德河洑林场
08年10月22日
08年10月22日
霜降籽
霜降籽
47.13
29.08
100
61.70
B.横向比
采摘
地点
采摘
时间
出油率
(%)
采摘
日期
出油率
(%)
每天
增长
(%)
采摘时间
出油率
(%)
每天
增长
(%)
株洲
马家河镇
9月22日
39.56
10月12日
43.19
0.182
10月22日
47.13
0.394
常德
河洑林场
9月22日
25.08
10月12日
28.34
0.163
10月22日
29.08
0.074
3、我市油茶品种类型选择的建议
①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常德市的土壤气候条件(难以改变的因子)和生产经营习惯(可以改变的因子),我市油茶品种类型的发展优势应该是寒露类型。
②对于外地油茶的优良农家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我们不应该排斥,但也不能盲目接受,要做好区域试验,从中选择适合我市土壤气候条件(难以改变的因子)和生产经营习惯(可以改变的因子)的优良高产品种类型进行推广。
③重点推广我市现有的优良品种类型,如已通过鉴定审定的“常德铁城一号”。
油茶杂交新品种以及已通过审定亟待鉴定的“常林系列”优良无性系。
第二部分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
油茶低产林是与良种丰产林相对而言,是指林分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林分,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其面积占栽培面积的绝大部分。
一、油茶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
1、树地不适,立地条件差。
油茶适应性强,但生长在深厚肥沃的林地上的油茶产量高,经济寿命长,生长在瘠薄林地上的油茶,会出现早衰低产,若在不适宜的林地上造林则生长发育不良。
通过调查统计,在土层厚度小(薄土层)的山嵴和山坡上部的林地以及坡度大于25°的坡地上的林地,亩产果15公斤以下的林分占37.2%,10公斤-20公斤的占51.6%,20公斤以上的仅占11.2%。
2、品种混杂,良莠不齐。
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植物,大部分油茶产区群众习惯于原始的生产方式,视油茶为天赐之物,不抚不育,任其自身繁衍,生产上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实生繁殖方式,自然林分中单株间分化较大,致使林分品种混杂,优少劣多。
据我市一般经营林分调查,单株每平方米冠幅产果1.25公斤以上的占9.5%,0.75-1.25公斤的占31.3%,0.75公斤以下的低产株和不结果株占59.2%;单株产果2.5公斤以下的劣株占83.8%,2.5-5公斤的占12.7%,5公斤以上的仅占3.5%。
3、经营粗放,整体效益低。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油茶林都随着土地进入千家万户。
而现今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劳动力奇缺,且生产观念落后,油茶林管理粗放,既不投工,也不施肥,油茶树在灌木荆棘丛中求生,油茶产量大幅度下降,商品率也越来越低。
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134万亩油茶林中,有收面积80万亩,仅占总面积的60%,约有53万多亩油茶林还处于荒芜的半野生状态。
有收面积中,产油量75kg/hm2以上的Ⅰ类林仅占5%;45-75kg/hm2的Ⅱ类林占25%;15-45kg/hm2的Ⅲ类林占40%;15kg/hm2以下的Ⅳ类林占30%。
全市油茶产量一直在30-45kg/hm2左右徘徊,以20元/kg计,每公顷产值仅600-900元,纯收入仅400-700元。
4、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
现有油茶林地,绝大部分由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导致树龄不一,高矮不齐,多代同堂,群体结构很差。
据对四个主产县油茶林的抽样调查,百年以上老树占13%,70-100年的占49%,30-70年的占23%,30年以下的仅占15%,老、中、幼油茶树在林分中插花分布,老树虽然树冠高大,但因为各种生理减弱,抽梢少、短、细,结果少;而幼树虽然生理机能强,但受荫蔽,生长慢,结果极少甚至不结果。
林分密度直接影响群体和个体的生长,从而影响林分的经济产量。
据调查,密度在130株/亩以上的林分,密度过大,通风透光能力差,争光争肥强,而导致生长不良,枝条细小,且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相反,密度在60株/亩以下,林分内缺株严重,虽然植株处于无竞争状态,单株产量较高,但由于单位面积株数太少,产量还是不高。
二、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
我们根据科技工作者和茶农的实践,总结归纳制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管理办法,在技术管理办法中规定了12项低产改造技术措施,即四十八字方针。
现就各项技术措施逐一加之简述。
㈠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是指对油茶林内灌木、杂草、寄生植物和其他混生的用材林、经济果木林树种进行彻底的伐除。
对于有杂灌的林地,要先一次性全面彻底的清除,有利于后续作业。
在清理林地时,不但要清除杂灌,对油茶的老、残、病株也要一并砍掉。
㈡密林疏伐
对于过密的林分一定要下狠心疏伐掉。
通过以往的调查观测,实验证明,越是疏伐得彻底的,效果越好,不但不影响产量,而且会增产。
在疏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说服工作。
有的地方的群众对这一工作有阻力,不舍得砍树。
我们要充分宣讲疏伐的必要性,要拿典型事例来说服群众。
使之乐意接受,主动进行为止。
2、要伐除林下受压的小树。
3、要砍掉树体结构不合理的树。
4、去掉不太结果或不结果的树。
通过疏伐,将郁闭度调整在0.7-0.8之间,使林分内保持合理的透光度。
㈢整枝修剪
为了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便于其他作业,整枝修剪很有必要,整枝修剪时应注意:
1、以疏剪为主。
以修剪下部枝条为主,即修枝亮脚,使之树下较空,便于垦复、施肥、开沟等作业。
2、要因地制宜,剪密留稀,去弱留强,形成合理的树林结构。
3、避免用砍刀砍枝,尤其是大枝,要用锯锯枝,以免损伤树干树皮,引起病虫害。
㈣深挖垦复
我国油茶面积大,粗放经营管理,长期呈荒芜或半荒芜状态。
油茶垦复,大大促进油茶的生长发育,成倍地提高产量。
很多地方的茶农也有垦复的习惯,群众也极易接受。
在垦复时要注意:
1、一定要强调深挖。
深度在20公分以上。
2、一定要强调全面深挖垦复。
3、一般情况下,还是提倡深翻垦复,将土块翻过来,一则有利于枯枝落叶等凋落物深埋腐烂,二则有利于杂灌根系翻晒枯死。
4、要坚持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的习惯,才能巩固深挖垦复的成果。
特别是第一年秋、冬深挖以后,第二年夏季一定要浅锄一次,这样才能有效的消灭杂草,疏松土壤。
㈤挖竹节沟
我国油茶林大都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域内,春夏雨季多,水土流失严重;夏秋之际雨量少,高温干旱,都不利于油茶生长发育。
特别是第四纪红壤地区,水土流失和干旱尤为突出。
如何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地的保水、保土、保肥的能力是油茶林地管理的重要课题。
竹节沟的标准和要求:
1、沿环山水平线开挖竹节沟,沟底宽50公分,深40公分(应是外沟边原土表面层下的深度,不是沟边新垒土高度)。
2、沟距依林地坡度大小而定,坡度大于15度的上下沟距8米,15度以下的沟距10米。
3、有条件的地方,株行距较规整的林分可逐步建设水平梯土,但即使建成水平梯土,体面内坡也应挖蓄水竹节沟,才能防止水土流失。
4、按技术要求,林地坡度超过25度的林分本不应该选作改造对象,但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一部分坡度较大的林地。
不便开挖环山水平竹节沟,可根据实地情况,采取挖鱼鳞坑等多种形式。
总的原则是确保水、土、肥不流失或尽量少流失。
㈥合理施肥
大面积油茶林,长期荒芜,粗放经营,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偏低,与土壤严重缺肥有很大关系。
因此,结合垦复,增施一定的肥料,是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1、施肥原则
①大年以P、K肥为主,小年以N肥为主。
②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以速效肥为主。
③大树多施,小树少施。
④丰产树多施,不结果或结果甚少的树少施或者不施。
⑤生长势强的树少施N,多施P、K肥,生长势弱的树要多施N肥。
⑥立地条件好的、生长势强的林分多施P、K肥,立地条件了较差,生长势弱的树多施N肥。
2、施肥量
P肥:
40-60公斤/亩
K肥:
10-20公斤/亩
N肥:
碳铵30-40公斤/亩,尿素20-30公斤/亩
有机肥:
每亩500公斤以上
3、施肥方法
在上坡位沿树冠外缘投影地开半圆形环状沟,沟深15公分左右,进行沟施,再复土。
注意:
肥料不能施在表面,也不能把肥施在一堆,不利于根系吸收。
㈦疏林补植
现大部分油茶林稀密不匀,密林要疏伐,而稀林则要进行补植,充分利用地力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增加林内良种率。
补植的技术要求
1、凡有一丈见方(即超过3×3米)的林间空地,就应补植。
2、采用2年生以上的良种大苗补植,苗高50cm以上,并有分枝。
这里强调的良种大苗最好是2年以上的优良嫁接苗。
切忌就地就近挖取幼树小苗补植。
3、要挖大穴种植,防止挖一锄种一株苗。
大穴长×宽×深为70×70×60cm,穴内要施足基肥(土杂肥或腐熟的有机肥、P肥)。
4、补植应是冬末春初,栽植时应根舒苗正,填土踏实。
5、每年在垦复、夏锄、施肥的同时,对补植幼树要进行中耕除草、施肥、促进其快速生长。
㈧更换劣株
所谓劣株是指基本不结果或常年产果量在0.5公斤以下的植株,现有林分这种劣株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因老、弱、病、残而结果少,生长不良,衰败,树体结构不合理。
另一种类型是因遗传基础差,生长势也好,营养生长较旺,树体结构也合理,就是不结果或结果甚少。
对于前一种类型的劣株,应在清理林地时一并清除掉,进行良种大苗大穴补植更换,对于后一种类型,可采取嫁接换冠的形式进行更换。
㈨立体经营
油茶林地的立体经营是顺应当前形势,创建高效农业的需要。
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在油茶林内间种粮食、经济作物,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种植。
间种时应做到:
1、应选择矮杆、耐荫的经济作物,油茶林冠应始终取于上层林冠。
2、应间种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经济作物,如绿肥、豆科植物等。
㈩防治病虫
防治病虫害,要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在制定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综合技术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措施防治为重点的防治原则。
为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我们应注意:
1、严格掌握密林疏伐、整枝修剪、林地清理等技术标准。
疏伐要合理,老、弱、病、残株要拔除掉,病虫枝、枯死枝要全部剪掉,彻底清除病源。
2、施N肥要适度。
尤其是立地条件较好、生长势旺的林分,要少施N肥,防止营养生长过旺,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⑾引蜂授粉
油茶自花授粉座果率不高,但不是不能授粉座果,主要还是异花授粉,靠昆虫传粉授粉。
油茶林地通过深挖垦复,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地蜂安营扎寨,生息繁衍。
要积极创造地蜂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诱地蜂在油茶林地里生存活动,传粉授粉。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油茶林放蜂授粉,提高座果率。
⑿适时采收
为确保油茶生产的发展,丰产丰收,应严格采收时间。
寒露籽应在10月5日以后采收,霜降类型应在10月20号以后才采摘,各地应订立乡规民约,统一采收时间,防止茶果采收的混乱秩序和提早采收。
采收的茶果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