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7599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docx

现代30年大家及其作品

作家

(鲁迅、郁达夫、沈从文、巴金、周作人、

茅盾、朱自清、冰心体、……)

鲁迅

一、鲁迅简介

1、生卒年代。

生于1881年9月25日,卒于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三十八岁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用“鲁迅”为笔名。

2、生平:

少年时代。

青年时代。

日本留学。

回国“幻灭”。

排遣寂寞。

彷徨之路。

文艺论争。

一、概述:

在20世纪的作家之中,鲁迅是影响最大的一位。

“鲁迅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学中一种“经典”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其他作家如鲁迅这样,在生前生后获得如此多的花环和掌声,当然也没有哪一位其他作家如鲁迅这样,在生前生后遭受如此的亵渎和漫骂。

他的最大魅力就是对人心灵的征服。

如果没有鲁迅,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将会黯然失色。

二、历史上的鲁迅

1、鲁迅在世的时候,文坛上有两种评价:

一是新文学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即使是他的论敌,对他的小说评价也很高的。

二是左翼文学领袖——中国的高尔基。

这是左翼文学对他的评价。

2、偶像鲁迅:

在鲁迅去世以后,对鲁迅的评价发生变化。

评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

文学地位

1、从鲁迅的文学地位上看,他是中国20世纪文学巨人。

从横的方面看,鲁迅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比较,鲁迅的文学表现力量超过了他们。

从纵的方面看,即使把鲁迅的作品和90年代最优秀的作家相比,也仍然毫不逊色。

鲁迅的文学风格:

深刻锐利、沉郁冷峻。

鲁迅是思想家,是思想型作家,鲁迅是用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是以揭示人的悲剧见长作家。

2、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

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

鲁迅在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既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

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思想

一、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

鲁迅表达思想的方式是批判,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

他不是正面构建,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而是反面批判。

用怀疑主义的思维方式,在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质疑的基础上,对社会、文明进行批判的。

鲁迅总是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实或不证自明的“真理”中发现荒谬的,然后进行猛烈的否定和批判。

“从来如此就对吗?

”鲁迅往往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揭示出人类社会、文明阴暗、残酷的一面。

二、鲁迅思想的时代性和超越性

1、鲁迅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非人性的批判。

《狂人日记》中,鲁迅提出了“仁义道德吃人”。

鲁迅又从日常生活和细节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进行批判

2、鲁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奴性的批判。

中国知识分子从来就是“亡我奴”。

鲁迅率先发现了这一秘密。

3、对人性的阴郁和残忍的认识。

《孔乙己》《祝福》等。

4、鲁迅的人生观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自由意志。

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自由意志的实现。

《过客》就是鲁迅人生哲学——自由意志的最充分的体现。

二、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主要文学作品有:

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故事新编》。

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16部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事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

此外,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呐喊》与《彷徨》

从1918年到1922年鲁迅连续写了15篇小说,于1923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

《呐喊》,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抽出其中的《不周山》而为14篇。

1924年到1925年写11篇小说,于1926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彷徨》。

鲁迅说《狂人日记》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而《呐喊》《彷徨》基本上是循着这样的一种内容上与形式上的美学创作风格来创作的。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与眼光

1、题材鲁迅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本着“为人生”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重要题材。

(1).主要知识分子形象:

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2).主要农民形象:

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风波》)、闰土(《故乡》)等。

2、眼光鲁迅在观察和表现他的小说的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这就是他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包括农民和知识者)的精神的痛苦。

二)“格式的特别”——“创作新形式的先锋”

1、试验性借鉴西方小说的形式,独立创造建立起来。

2、多样性日记体、手记体、传记体、倒叙体、对话体等。

3、语言风格追求表达含蓄、节制、简约、凝练

(三)、结构模式:

看/被看

离去—归来—离去

一、《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

这篇小说是五四新文学的“总序”,体现彻底反封建总体倾向。

1、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从多层次展开。

首先理解封建礼教“吃人”,其次理解为什么说礼教“吃人”。

2、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精神

二、独特的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

1、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在小说中是通过狂人形象来实现的。

2、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复杂、意蕴深厚的狂人形象。

狂人是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

 

说不尽的阿Q

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

1、在20年代启蒙主义思潮时期和30、40年代民族救亡思潮时期,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2、50年代至7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强调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阶级分析,阿Q被视为“落后的农民”(或“农民”)的典型。

3、80年代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又从《呐喊》《彷徨》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观念出发,给予阿Q新的解释,阿Q再一次被确认为“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4、近年来,人们开始对阿Q性格的人类学内涵展开探讨,作出了另一种分析:

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难,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

鲁迅是不朽的,阿Q的意义也是说不完的。

阿Q是超越时代的。

一、阿Q的形象:

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一)、落后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1、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深受封建观念毒害,狭隘保守,落后不觉悟。

3、对待革命的态度:

恨——喜——梦,阿Q式的革命。

二)、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具体表现是:

1、妄自尊大。

2、化丑陋为荣耀。

3、化痛苦为幸福。

4、惧强凌弱。

二、精神胜利法的文化批判性

国民劣根性的最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性。

1、对复古心理的否定。

2、对空想主义否定。

3、对“瞒”和“骗”批判。

4、对“羊与凶兽”的双重性格的批判。

三、精神胜利法与普遍的人性心理弱点。

1、是正常的心理调节机制。

2、作为精神弱点的精神胜利法。

3、涉及到普遍的人性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但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

取材是来源于古代的题材,只不过作者根据需求做了艺术处理。

《故事新编》共有8篇,写作时间从1922年—1935年,历时13年。

前三篇《补天》《奔月》《铸剑》写于1922—1926年之间,属于鲁迅的前期的作品。

后五篇《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写于1934—1935年之间,是鲁迅后期作品。

《故事新编》的特点1、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

3、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

《野草》收作品23篇。

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

其风格可用“独语”来括,主要是作者抒发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也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

《野草》比较很晦涩难懂。

它大致表现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于世俗社会及黑暗政治的抨击

2、寄托作家自己在黑暗中与旧势力奋勇搏斗

3、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和情感

4、表达思想上的苦闷、彷徨、孤寂,

以及为挣脱这困惑所进行的思索

5、洋溢着春意、蓬勃的精神

《朝花夕拾》

1、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共十篇。

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待到1927年5月编订成书的时候,改题为《朝花夕拾》。

是鲁迅追怀往事“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

2、这组散文的风格自然、亲切、和谐、宽松,有一种“谈闲天”式的氛围。

《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潮流的“闲话风”散文风格。

3、《朝花夕拾》写的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一些趣事,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天真之气,有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美好动人的力量。

4、《朝花夕拾》写了人类天性中的至爱与真情。

5、《朝花夕拾》也写了旧制度旧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与戕害,从而构成一种批判的风格。

 

郁达夫(1896—1945)

(一)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

1913年赴日本留学,学习经济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

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21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出版了郁的第一个小说集《沉沦》,收入了《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三篇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

三篇小说的主题是:

对爱的渴望和这种渴望的不能实现。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采石矾》、《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郁达夫作品内容:

一类是极端苦闷、欲望的作品;一类是非常纯净、美好的作品。

前者可以说是哀情,如《沉沦》;后者则是纯情,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郁达夫善于写这两种极端的情。

内容上:

1、“生的苦闷”——饥寒交迫、贫穷潦倒

《银灰色的死》典卖亡妻的戒指和旧书;《茑萝行》失业,妻子跳河;

《零余者》“袋里无钱,心头多恨”。

2、“性的苦闷”——书写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痛苦,抨击陈腐的封建制度、道德对人性的压抑。

短篇小说《沉沦》性的要求和欲望,变态的表现——自我良心、道德价值观的谴责——羞耻感、犯罪感,道德上的焦虑。

小说《迷羊》王介成——谢月英。

3、“社会的苦闷”——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

《春风沉醉的晚上》烟厂女工;

《薄奠》人力车夫。

 

“零余者”形象——

一是这些人物由于具有某些现代意识和特异的个性以及过人的才华,不被社会所容,被抛出了原来社会的既定轨道;二是这些人物由于性格较弱,意志不坚,对于不合理的社会无力反抗,在现实面前无所作为,在自己生的这个世界找不到适宜的位置。

外在标记——落魄感、无所依归感:

弱国子民的留学生、落魄文人、清苦教师、失业者、流浪者……内在特征——对立矛盾的心态和“灵与肉”的冲突:

出身卑微,境遇飘零,经济困顿。

“零余者”有着矛盾的性格,慷慨激昂又软弱无能,热爱生活又逃避生活,积极向上又消极隐退,愤世嫉俗又随波逐流,追求美好的爱情又满足一时的性欲,自喻多才又自轻自贱。

同时,多愁善感,神经纤敏,特别感伤;有时也反抗社会,但是一种消极地、变态的——自虐、沉溺酒色、自我摧残,自戕,遁形山水

艺术上:

1、以主人公的感情起伏发展为主线组织篇章,随心理情绪的波动而发展,形成了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

《沉沦》——田园漫步、躲在被窝里犯罪、窥浴、野外听人偷情、进入妓院、跳入大海自尽。

2、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景写情,融情于景。

1927年后,风格转化。

《迟桂花》诗意最浓,我——莲儿,净化

文学史地位

(1)开创了一种“自叙传”的浪漫抒情小说形式。

不仅从道德观念上对传统意识进行了解构,而且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小说叙述方式带进了新文学小说创作中。

(2)在“表现自我”的艺术主张支撑下,凭借着“零余者”的形象,郁达夫尽情地抒写着一己的体验、心境,渲泄着那些从自我情感中体验出来的思乡、念子、怜妻、哭穷等情绪,具有感伤的“忧郁之美”。

(3)结构的自然松散与景色的诗意描绘

郁达夫的小说呈现出散文化、情绪化的特点,模糊了小说与散文的界限。

对自然景色的迷恋与表现,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

关于《沉沦》

具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的思想意义

其一,具有较强的反帝反封建的意义。

《沉沦》的主人公“我”之所以行为怪僻,心理变态,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他的畸形的思想性格的形成,一方面源于中国封建统治对他的迫害,另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民族歧视的结果。

其二,具有较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

《沉沦》的主人公“我”虽然生性乖张,脆弱,但他深深憎恶民族歧视,爱自己的祖国,认为自己之所以在异国倍受欺凌的原因在于祖国的积贫积弱,因而他热望祖国尽快地富强起来

其三,向虚伪的封建道德挑战。

1、个性意识。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

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的解放的呼声。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是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胆的暴露。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

2、民族意识。

就是作品所反映的那种五四时代民族觉醒的精神。

作品中把个人的孤独、精神痛苦以及爱欲的受挫,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

这种渴望民族国家的富强,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纯情小说。

一、思想和情感。

作品比较单纯,人物只有两个,故事也很平凡

仍然是叙述自我身边的凡人琐事,保留了郁达夫小说的基本叙述

风格,思想、感情的基调却非常纯净。

简单地说,作品就是从平

凡而苦难的人生中提升纯洁感情。

二、情感过程

作品中两个人的感情,不是直接完全表达出来的,而是一点点

一步步地建立起来的。

在那种富有变化的委婉曲折的过程中,

完成情感升华。

陈二妹情感的变化流程:

陌生----好奇----第一次亲密接触----误解----消除误解

 

茅盾(1896—1981)

茅盾(1896—1981),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一个地主家庭,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1914年进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入商务印书馆工作,1921年主编《小说月报》,同时与郑振铎等发起文学研究会。

提倡“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主将。

解放后,曾担任过文化部长、文联名誉主席、作协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务。

1981年逝世,捐出25万元,设立“茅盾文学”基金会,鼓励长篇小说创作。

生平经历对其创作极有影响的主要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

(2)社会历史环境

茅盾是在革命——不革命,前进——后退,这样的矛盾中,在“感到了幻灭的悲哀”以后,才安心定位于文学,做一个“为人生”的小说家了。

重要作品:

长篇《子夜》、《虹》、《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中篇(《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社会剖析小说”

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

两大形象系列的塑造:

1.民族资本家系列

以《子夜》中的吴荪甫为突出代表。

2.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

以《幻灭》中的静女士、《动摇》中的方太太为代表.

《子夜》

写作背景和动机

中国正在进行现代社会性质的大讨论。

“我写这部小说,就是想用形象的表现来回答托派和资产阶级学者:

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下,是更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当时的出路只有两条:

投向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或者与封建势力妥协”。

—茅盾:

《〈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

主题思想:

以20世纪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充分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展现了金钱的罪恶,描述了动荡时代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压迫下的艰难处境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揭示出: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反而更加殖民化了。

艺术特色

(1)题材的选择:

非常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力求完整地反映出整个大时代的全部丰富性与复杂性,显得气势磅礴,有浓烈的时代色彩和开阔的社会场景。

(2)人物塑造:

吴荪甫:

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3)结构:

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4)细致的心理描写。

茅盾十分欣赏西方十九世纪小说中“心理解析的精微真确”,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占了很大的比重,如对吴荪甫在开始组办益中公司时的踌躇满志,在镇压工人运动时的焦躁不安、在公债投机市场上与赵伯韬决战时的举棋不定、在失败时的心灰意冷时的内心世界剖露得都非常真实贴切。

如第一章:

描写吴老太爷心理和幻像的很多地方都是非常夸张的,如他见到了快速节奏的都市生活,穿着暴露的都市时髦女子,烫了发的头,抹得血红的嘴唇等吓得浑身发抖的细节,最后高呼:

邪魔呀!

(5)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和声音的描写。

《子夜》第七章在描写吴内外交困的心境时,作者始终伴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如:

灰色的云块、闪电、雷鸣、浓雾、金黄色的太阳、绿色的树林、琴韵似的水滴……不同层次的音响效果和不同基调的色彩构成了吴内心世界情绪起伏的流程,狂风暴雨、惊雷骇电、晚霞余辉等自然景物都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有联系,绝对没有为写景而写景的闲笔虚文。

(6)人物语言个性化。

小说中吴荪甫的语言是自负和刚愎自用的,短促有力、果断,常常出现"一定""立刻""不能"之类的言辞,将他的强硬、果敢、狠毒的性格表现得真实而准确

《子夜》主题

1、作家的本意——形象地回答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民族资本家必然失败的悲剧。

2、封建文化在现代都市文化冲击之下走向崩溃和解体

3、都市文化中逐利主义对人性的异化

4、生不逢时的失意英雄的悲歌。

茅盾小说在现当代文学史的意义

1、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的宏大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开创了史诗性传统。

2、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塑造了时代新女性系列形象和资本家系列形象。

3、以开放的现代意识和都市感觉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都市文学。

4、对现代长篇小说的体式、结构等方面的艺术贡献。

 

巴金(1904.11—2005.10)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少年目击了大家庭内部种种腐朽丑恶的生活,“五四”后形成民主主义思想。

1923年,巴金离家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巴金赴法国留学,开始写作。

主要作品:

《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第四病室》等

家庭、青春、激情构成了巴金早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

后期——题材:

一是继续揭示旧家庭的罪恶和没落。

如《憩园》;二是表现抗战时期小人物的命运,如《寒夜》。

风格:

深沉的叙写。

从浪漫的理想的英雄革命,到平淡琐屑的凡人小事;从单纯直接地倾吐热情,到抒情写意的客观化。

巴金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变化,标志着小说艺术的成熟。

阅读代表作品:

《家》、《寒夜》。

二、《激流三部曲》

巴金的《家》写成于1931年,同年在上海《时报》上连载,最初提名为《激流》,后来以单行本发行时才改名为《家》。

1938年和1940年,巴金又继续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了《春》和《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小说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一)、《家》的思想内容:

1、揭露和控诉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2、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3、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二)、人物形象

《家》中写到的人物有六七十个,最主要的是高老太爷、觉慧和觉新这三个典型人物。

1、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高老太爷是这个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按照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神”。

《家》直接写高老太爷的章节并不多,但能给人很深的印象。

他就像幽灵似的无处不在,贯穿全书,给高公馆笼罩上一层森严恐怖的气氛。

《家》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

小说用许多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

高公馆为人们认识封建家长制提供了完整而形象的模型。

2、觉慧

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

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家》的主角,是最能打动青年的心的形象。

他热情、叛逆、勇于追求,体现了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

然而,觉慧毕竟是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叛徒”,他身上既有热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与弱点。

3、觉新

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新旧夹缝中挣扎。

旧的枷锁(责任)与新的希冀(自由)的矛盾。

这个人物为什么写得最好?

1、处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

2、性格复杂而鲜明。

3、作者感情的倾注。

4、其他人物形象

除了重点塑造的高老太爷、觉慧和觉新这三个典型外,《家》还刻画了其他一些生动而富于特征的人物形象,如纯洁、刚烈的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丫头鸣凤,温顺驯良地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的女子瑞珏,勇敢地争取个性解放的青年觉民与琴,以及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阴险奸诈的四太太王氏等等。

这些不同阶级、地位、思想和性格的人物,一起在高公馆这个黑暗的王国里,上演着腐朽或新生的戏剧。

三)、艺术成就

1、《家》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复,但作品能始终围绕基本线索展开描写,有条不紊,紧凑周密,波澜起伏,迭宕有致,显示了作者精于构思的能力。

2、所塑造的人物,都各自有思想性格特征,内心世界的刻画比较突出。

如鸣凤投湖前的痛苦、怨愤的内心独白,梅芬与瑞珏谈心时彼此灵魂的剥露,觉新婚后遇见梅芬时的无限追悔和怜爱,等等,都是抓住人物斯时斯地复杂变化的心境来写的,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