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492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docx

申论写作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典型人物其典型意义的分析

《阿Q正传》是鲁迅仅有的一部中篇小说,是鲁迅酝酿和构思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也是鲁迅所有小说中立意最深广、最为雄心勃勃的作品。

在《阿Q正传》俄文译本“序”中,鲁迅说:

“我还不能把握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这灵魂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了,我依了自己的觉察,将这些写出来,作为在我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而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正是《〈呐喊〉自序》中的比喻:

“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如死灭,并不感到死的悲哀。

”鲁迅的“呐喊”正是要唤醒昏睡的人们,从而找到毁灭铁屋子的希望。

《阿Q正传》是鲁迅对铁屋子里现代中国人的灵魂和中国的人生最彻底、最世纪式的、最集大成的感悟和发现。

在《阿Q正传》俄文译本“序”中,鲁迅说:

“在将来,围在高墙里的一切大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然而现在还少见,……”在小说问世的八十年后、21世纪的今天,“围在高墙里的人们”已经觉醒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阿Q——这个现代国人的灵魂当做一面镜子,映照一下我们自己的灵魂。

一、艺术典型的个性

艺术典型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制造出来的、情理交融的、既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有反映了社会生活本性规律的某些方面的艺术性形象。

艺术典型是个性和共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的。

艺术典型可以制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气氛、典型精神情趣等,但典型往往只的是典型人物,典型人物要求任务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也要具备高度的概括意义,阿Q正是这样的人物。

1.个性鲜明

个性鲜明:

指某一人物的性格的一突出的、鲜明的表现。

阿Q的主要性格:

精神胜利法和奴隶意识。

举例说明“精神胜利法”之与阿Q个性的种种鲜明表现。

·阿Q被打以后,不思报仇,设想“儿子打老子”而沾沾自喜。

·自轻自贱后,以为自己是第一个,除了“自轻自贱”,状元不也是第一个。

·“未庄的赛神会上,不幸赢了一回。

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了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

他兴高采烈得非常。

当他确认被抢,一堆很白很亮的洋钱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

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

他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的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辣辣地又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有些热辣辣,——心满意足地的省躺下了。

他睡着了。

”(见《阿Q正传》第二章“优胜记略”)

2.个性鲜明与艺术真实性和统一

个性鲜明,不等于自然主义地选择生活中的怪诞现象,违背艺术真实等于“恶劣的个性化”。

阿Q是个连姓氏都被剥夺了的雇农,处于奴隶地位、遭受凌辱的现实、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彼可取而代之”的皇帝梦、不能报复只能欺凌更弱者、自欺欺人、精神安慰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不仅可以聚集一个人的性格中,而且还必然集中在一个人的性格中,几千年封建制度文化造成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和痼疾,沉淀在每个同胞灵魂里,无法逃脱。

阿Q的精神胜利、奴隶意识的表现,不仅鲜明,而且真实。

是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

不仅是人物外表、行为、举止、言谈、心理上对生活中人物的逼真描摹,更是人物性格、思想、精神的刻画。

不仅是形似,更是神似。

3.个性鲜明表现在人的性格丰富性、矛盾性、复杂性

个性鲜明表现在人的性格丰富性、矛盾性、复杂性,阿Q的性格、阿Q的行为方式与心理方式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矛盾。

(1)阿Q对于是否姓赵是矛盾的。

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老太爷是本家,细细地排起来他还比秀才还长三辈儿呢。

但赵老太爷得知后,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回姓赵——你哪里配姓赵”,从此,阿Q便不敢姓赵了(见《阿Q正传》第一章“序”)。

不料败在王胡手下之后,他竟想:

难道真如市上所说,皇帝也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变小觑了他!

(见《阿Q正传》第二章

“优胜记略”)在阿Q心里,他还是赵老太爷的本家。

(2)阿Q有充分的理由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叫“条凳”放“葱丝”,又因为同样的理由看不起未庄人。

(3)阿Q自满、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阿Q在生活中对高人一等的老爷们崇敬有佳,更自诩“先前阔”、“真能做”,但因为“儿子将来一定阔的多了”,在精神上,对赵、钱老太爷独不表格外的崇奉。

(4)阿Q对女人是矛盾的。

阿Q“男女之大防”历来非常严,认为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勾引男人,必须给予惩罚;然而他在戏台下面拧过女人的大腿,当众调戏小尼姑,还想和吴妈睡觉,闹恋爱悲剧。

(5)阿Q对于革命更是矛盾。

阿Q向来以为革命就是与他为难,围观城里杀革命党,很痛快;革命来了,他又找假洋鬼子投降革命党,把所有的抱负、前程、希望给予此。

待到不准革命,他又独独地想告发假洋鬼子,让假洋鬼子满门抄斩。

矛盾是人的性格的本质特征,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每个社会,由于发展程度的不通、社会背景差异、文化传统千差万别,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里的处境、命运千差万别,因此,具体的个体性格矛盾的丰富性、复杂性,又表现得千姿百态,是典型人物典型个性鲜明的表现。

4.典型个性的独特性

典型个性的独特性主要不是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不可重复性,主要是指人物形象意义的不可重复性。

因此,小说形象意义的独特性在于鲁迅独特的发现:

鲁迅要表现现代中国人的灵魂,就必须揭示生活在“铁屋子”的中国人性格中矛盾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由于“铁屋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的,他既是人类共性的特殊表现,又是铁屋子的文化、历史和人的现实的处境、命运在特定的人物身上的独特显示。

这种独特的显示和现代的我们中国人的灵魂的形象意义、奠定了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旗帜的地位。

二、典型的共性

艺术典型的共性,是指艺术典型形象的概括意义。

哲学上的共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共同拥有的普遍性质,他是抽象的,是以纯理论的形式出现;艺术典型的共性是以鲜明、个别的形象展示社会生活的某些规律。

严肃的艺术家从事创作,并不只是为了表现出一些个性鲜明独特的形象,而更是为了通过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他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态度。

因此他们创作的个别形象中,都会有普遍的概括意义,作为艺术典型的共性,则要求在个别的艺术形象中有着高度的概括意义。

阿Q性格表现在两个主轴:

精神胜利法和奴隶意识。

鲁迅通过这两个方面概括我们现代国民的灵魂中共同丑陋的东西。

(一)精神胜利法

鲁迅在小说中用“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两章着重写阿Q的此种性格,又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临死时还有“孙子才画得圆呢”、“二十年后又是一个”等等“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

鲁迅在他的文章《论睁眼看世界》中说:

“中国人不敢正视各个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且自以为是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国民的怯懦、懒惰,而且巧滑。

一天天满足着,又一天天地堕落着,却又觉着日见其荣光。

这种解释是针对我们整个民族心态和文化心理方式而说的。

阿Q只想做奴隶,很少有做主子的希望,“精神胜利法”主要的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

阿Q自欺、瞒自己、骗自己,使自己麻木,才是精神胜利法的真正作用。

这种精神胜利法使奴隶们失败面前闭上眼睛,用瞒和骗制造胜利的幻觉麻醉自己,把奴隶的屈辱和失败的痛苦变成精神上的自满自足,从而使自己麻木不仁、安安心心地做奴隶。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种民族心理方式的精神胜利法是阿Q安于做奴隶的精神护身符。

这也是鲁迅说的“铁屋子的人们从昏睡如死灭,并不感到死的悲哀”。

然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绝不同于美学上的悲剧。

美学上的悲剧是指:

“斗争失败了,但在精神和道义上取得了胜利。

”这种悲剧必须有三个前提:

一是为了崇高的目标,或正当的合理的要求;二是他和社会、黑暗、不合理,斗争过了;三是承认他的斗争失败了。

如斯巴达克斯、罗密欧与朱利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基督受难等。

他们虽然失败了,却取得了精神上或道义上的胜利。

获得精神胜利的失败,是美学上的悲剧,带着不同程度的美的毁灭、崇高的毁灭的悲剧意蕴。

阿Q的精神胜利不同于此种特点。

一、阿Q的斗争常为了不正当、不合理的目标。

如与王胡比谁的虱子多、谁挤得响,比不过,主动挑战,败了,只好求助精神胜利;二、即使目标正当,也决不做任何斗争。

如赌博赢的钱被抢了,却打了自己几个耳光就轻易地精神胜利了;三、最主要的,阿Q从来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虽然他总是失败,精神胜利法是阿Q对自己瞒和骗,把失败的痛苦用瞒和骗变成胜利,是害怕和不敢正视痛苦。

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是一种可笑、滑稽,只是喜剧,是丑的展览,也或许令人同情,以为悲剧,然而,却没有美学上的悲剧意义。

因此,人们常说的阿Q的悲剧,不是指美学意义上的美被毁灭、崇高被毁灭的悲剧。

总的来说,鲁迅发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怯弱、懒惰、巧滑,一天天的满足,一天天的堕落,如此瞒和骗的逃路却自以为是正路,——这就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二)奴隶意识

阿Q的奴隶意识是鲁迅发现的“现代国人的灵魂”的更重要、更内在的本质特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

所有中国人,上至宰相、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一律都跪下称臣。

王公贵族、大官小吏、乡绅地主,都有双重身份,既是皇帝的奴仆、又是他们以下的官吏、百姓、仆役的主人。

只有最下层的平民百姓如阿Q们,

“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世世代代的努力,受封建文化奴役最深,灵魂里积淀着的奴隶意识最沉重。

鲁迅发现我们现代国人的灵魂,并通过阿Q表现出来。

在阿Q的性格里,奴隶意识具有丰富、复杂的意蕴,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

1.阿Q不把自己当人,安于做奴隶,以坐稳了奴隶为最大满足,面对精神上、肉体上的压迫、凌辱,习惯了、麻木了。

阿Q面对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他“抽紧筋骨,耸了肩膀在等候”,别无它法,挨了一顿打,倒以似乎是一个完结,反而觉得轻松。

阿Q闹恋爱悲剧,挨了打,地保要它赔光全部家当,他都“自然答应了”。

当阿Q莫名其妙地上了大堂,没人要求他下跪,但他却是“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地宽松,便跪了下去”。

阿Q临死时,还无师自通地来了句“二十年后又是一个……”这是奴隶的生死观,可以毫无怨言为主子卖命,视死如归,仿佛死是一件好事情。

2.阿Q既不把自己当人,也不把同胞当人看,同胞是由等级的。

这种奴隶心里的等级观念,就是奴隶心理的谱。

对主子和比自己高的奴隶就忍气吞声,对更卑微、更弱小的同胞,也会把痛苦和不幸加之与人,作为取乐和发泄的对象。

阿Q的赖头疮是别人取乐的对象,对又有赖头疮又有络腮胡的王胡,阿Q可以对他嘲笑取乐。

打不过王胡,还有小D,小尼姑,可以欺辱、取乐。

小D自认是虫豸,向他求饶,阿Q也是得势不饶人。

鲁迅是带着怎样无可奈何地苦笑,去描述阿Q和小D的不分胜负的龙虎斗啊。

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老尼古指着他怀里的萝卜,他为自己辩解:

“这是你的?

你能叫得它答应吗?

”这真是奴隶自有奴隶的智慧。

鲁迅发现,奴隶欺软怕硬、相互欺凌,有时比主子压迫奴隶更可怕;奴隶互相欺凌,主子坐稳了主子,奴隶也就坐稳了奴隶而万劫不复了。

这是我们国人灵魂中可怕的魔鬼。

奴隶们相互欺凌,这是怎样的悲剧啊。

3.阿Q被逼得到了连奴隶也做不成的绝境的时候,也会起来反抗,这种反抗就是“彼可取而代之”的传统野心。

 自己做主子,把自己做奴隶时所受的痛苦和凌辱,变本加厉地家在前主子和同伴身上。

阿Q的反抗是被几千年封建集权制严重扭曲了的畸形的反抗。

小说中第六章,革命来了,阿Q正为生计发愁,又喝了点酒,见找老太爷惊慌失措,也想投降革命党,革“他妈妈的”命。

于是乎满大街喊“造反了”、“造反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睡”,得到了赵老吕“老Q”的礼遇,飘回土谷祠,开始了他辉煌的阿Q式的革命畅想曲。

小说不惜五六百字的篇幅,写了阿Q的潜意识,他的革命梦幻与内心独白,把阿Q的灵魂里的奴隶意识的第三个层面展开的怵目惊心。

阿Q的想象力极为贫乏,除了上土谷祠,就是秀才娘子的宁式床,生活没有给他更多的资料,然而他贫乏的革命梦幻曲,却隐藏着我们国民灵魂中个个都有的皇帝梦。

(1)主奴易位。

“彼可取而代之”,未庄的鸟男女一起跪下,“阿Q,饶命!

”他取得了对未庄男女生杀予夺的权力,未庄是他的领地,他是未庄的土皇帝。

(2)实现“要什么就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的皇帝瘾。

一要大开杀戒,首先是王胡、小D,然后是赵老太爷之流,小D还有用,宽大;二要占有,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搬进土谷祠;三要女人,只因选美的条件太苛刻(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两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不是好东西,秀才老婆的脸上有疤,吴妈好久不见了,只可惜脚太大),暂时没有合意的。

阿Q的革命梦幻曲,是鲁迅发现了“现代我们国民的灵魂”中的潜意识最深处隐藏着的,也许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皇帝梦。

这真是触目惊心的发现。

如果皇帝梦,也算革命,阿Q式的革命已经有几千年了。

陈胜、吴广,到洪秀全,数以百万计的阿Q,言传身授地念叨着“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用他们的性命,成全了极个别天才的“彼可取而代之”的皇帝梦,如李世民、朱元璋等。

假如辛亥革命成功了,是否也会成全个别人的皇帝梦,历史惊人的相似,朱元璋的辉煌不也在袁世凯的身上重演了吗?

革命是成功了,可是我们的民族可有什么进步?

鲁迅对民族文化和对自己的剖析太深刻了,实在远在我们国人的前面。

鲁迅在《阿Q的成因》一文中写道:

“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们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

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

民国之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

我也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

”不幸被鲁迅所言重,在今天,阿Q似的革命、阿Q似的人物就是一面镜子,依然映照着中国人的灵魂。

三、《阿Q正传》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两种主题说法辨析

一种传统的说法是,鲁迅通过小说关于悲剧的描写,意在揭露和批判辛亥革命的不深入。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不在我的文章讨论之列,但可以肯定的是,小说并没有给辛亥革命唱颂歌。

同时对鲁迅来说,辛亥革命是他认识、感悟铁屋子和铁屋子中阿Q们的一个契机。

没有辛亥革命,鲁迅对铁屋子里的阿Q们认识和感悟不可能如此深刻。

在《阿Q正传》小说中,辛亥革命也只是表现、窥视、揭示阿Q灵魂的契机。

鲁迅说,阿Q是“现代国人的灵魂”,而没有说阿Q是农民的灵魂,这就意味着阿Q性格核心的意蕴是我们现代人共有的。

我们民族广为流传的格言“大丈夫能屈能伸”、“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就是阿Q奴隶意识的格言吗?

今天我倒霉了,作了奴隶,处于不利地位,就在别人屋檐下,低下头来,

什么屈辱、痛苦都能忍受。

有朝一日,我扬眉吐气,你成为阶下囚,作了我的奴隶,我就要讲酝酿已久的阿Q式的革命畅想曲付诸实现。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既不低头、下跪,也不昂首向天、任意驱使奴隶,如鲁迅所说:

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呢?

如果我们把造成阿Q的命运的原因,或者说主要原因归之于辛亥革命不彻底、不深入,当然我们就可以满心轻松愉快了,因为我们逃脱了一次灵魂的X光透视,我们可以一边嘲笑阿Q,一边舒舒服服地笔者眼睛,自我满足、自鸣得意!

然而冲破自我,砸破铁窝子的束缚,为了民族的前途,我们从阿Q的灵魂中照照我们自己吧!

还有一种观点说:

阿Q出了“先前阔”、“真能做”可疑的颂扬之外,全是毛病,而且说:

阿Q是我们“现代国人的灵魂”,这不是给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民抹黑了吗?

既不够爱国,简直就是民族虚无主义了!

鲁迅对铁屋子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感悟,对“现代的我们国人灵魂”的感悟,确实太深广了,即使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鲁迅的感悟还远远未能成为我们民族的共识。

在21世纪的曙光已经照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我们应该理解鲁迅了。

鲁迅把对民族对人民高度而成熟的爱凝聚到一点上:

希望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走出铁屋子的阴影,过上合理的生活。

如何走出铁屋子的阴影?

第一步,

也是最难得一步,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灵魂。

《阿Q正传》就是鲁迅让我们认识自己灵魂的一次最大的努力。

鲁迅把创作的焦点集中到我们民族的痼疾,“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健康的人,有足够信心的人,是不会讳疾忌医的,民族也是这样。

鲁迅是自觉地、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创作,就是要诊出病痛,寄希望病人认识自己的病,对症下药,寻找治病的良方。

因此,鲁迅开出“现代的我们国人灵魂”的脉案:

两种重病(精神胜利法和奴隶意识)并伴有并发症,病人以病入膏肓了。

——这不是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最深刻的爱吗?

我们的民族当然有许多优秀的地方,如智慧、勤劳、顽强,然而我们身上的痼疾已使我们的优秀销蚀殆尽。

我们只有认识到鲁迅爱人民、爱民族的良苦用心,才能够认识到鲁迅的伟大。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