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371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之欧阳物创编.docx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之欧阳物创编

丽水学院

时间:

2021.02.07

命题人:

欧阳物

毕业论文

(2012届)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以瑞安金川乡为个案

指导教师王良贵

院系理学院化学化工系

班级化学082

学号19

姓名项敏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以瑞安金川乡为个案

理学院化学化工系化学082项敏指导老师:

王良贵

摘要:

留守儿童是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然而目前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容乐观。

普遍存在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缺乏温暖家庭带来的心里问题以及缺乏亲情交流带来的思想行为生活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学习教育和心理等问题的成因做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大教育法律宣传、建立“寄宿制”学校,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

留守儿童;金川乡;教育问题。

Educationalproblemsofruralchildrenleftbehind

-ACaseofRuiAnJinchuanCounty

XiangminDirector:

WangLiang-Gui

AbstractThechildrenleftbehindisthenewforceofthenewruralconstruction.However,thecurrentissueforthegrowthofthechildrenleftbehindisnotoptimistic.Ubiquitousguardianontheleft-behindchildrenlearninginterventionhadfewerlearningproblemscausedbylackofacompletefamilyofheartproblemsandlackofaffectionexchangeofthinkingandbehaviorlife.Throughquestionnairesurveyandliteraturereview,thecausesofthegrowthofruralchildrenleftbehindinlearning,educationandpsychologytodoabriefanalysis,andproposedsolutionstothisproblem:

increaseeducationlegaladvocacy,establishmentofa"boardingsystemofschools,ruralcommunities,theeducationofthechildrenleftbehind.

Keywordschildrenleftbehind;JinChuanTownship;Education

自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转移向城市。

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问题,这些农村父母在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法让孩子在城市里有读书的机会。

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家里的老人或亲戚朋友照看,最后造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在两地的局面。

由此,在农民工成为一个社会的大现象的同时,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也应运而生了[1]。

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2]。

留守儿童是近几年来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

2000年一份统计报告表明:

金川乡留守儿童近1.1万人。

据推算估计,至少有0.7万以上的留守儿童年龄小于14岁。

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这些数字,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些祖国未来的苗子引起极大的重视和关注。

留守儿童作为农村的未来,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一代代新型农民的培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3]。

2004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之际,中国各主要媒体都大规模地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04年5月3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

指出: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非常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教育部将加大研究力度,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共同努力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4]。

1金川乡个案情况

金川乡地处温州瑞安市西北部山区,海拔六、七百米,全乡总面积19.1平方公里,总人口15821人,辖24个行政村,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区43.7公里。

长期以来,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交通设施限制了金川乡的经济发展的缺乏动力和支持。

金川乡在整个瑞安市中经济指标排在末位,表现出表现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

全乡15821人口中,农村劳动力8600多人,约占农村总人口的54.6%。

穷则思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金川乡青壮年纷纷选择了外出务工道路,改善生活,积累资金,打下创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留守儿童在金川乡成为普遍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乡对外输出农村劳动力累计达0.6万人,其中已婚生育人员占七成以上。

由于单亲或双亲外出务工的人数急剧增加,直接导致农村出现了较为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金川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2金川乡留守儿童现状调研

为了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状态,人身安全保障的方面的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个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表,并针对浙江瑞安的金川乡做了一个全面完整的调查。

2.1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浙江瑞安市金川乡的年龄8至16岁的留守儿童。

调查的地点是该乡的各个中小学。

调查采用学生问卷的形式。

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962份,其中有效的为904份。

现统计如下:

(1)父母外出打工情况

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比例占30.2%,父亲外出打工的占59.1%,母亲外出打工的为10.7%.由此可见,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缺少父母关爱的的。

(2)娱乐情况

据表格统计,对于课外时间,有12%的孩子留在家里把帮忙做家务,有17.8%的孩子在家看电视,而外出找朋友玩的孩子占了70.2%。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很多孩子的课外时间都是和小伙伴们呆在一起的。

(3)父母探亲情况

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一次的占78.5%,两年一次的占15.9%,三年一次的占3.2%,另外的2.4%大部分为一年回来多次与孩子相聚的情况。

这表明大部分孩子能在过年的时候和父母团聚,而少数孩子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据他们口述,他们的父母要赶在过年的时候赚钱,所以不能回家,父母亲情缺失很严重。

(4)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环境分析

在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监护的占36.4%,由祖父祖母辈监护的占50.8%,而其他亲戚家的孩子监护占12.8%。

另外,从调查结果得知,平时监护人对自己的行踪随时了解的孩子只占12.8%,认为对自己行踪经常关心的孩子也只有19.1%,而大多数的监护对孩子的行踪完全不关心不了解。

这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忧还涉世未深的儿童的人身安全

(5)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有18.5%的留守儿童对学习抱有较大的兴趣,二对学习兴趣一般的有33.6%的孩子,另外,31.1%的孩子认为自己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学不进去,甚至有6.8%的留守儿童出现旷课情况。

留守儿童的大体学习情况令人堪忧。

从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程度来看,只有8.5%的监护人会每天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51.5%的家长每一学期会关心几次,而从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居然也占了40%,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和状况不容乐观。

(6)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问卷表中,我设置了两道问题,一是孩子们对于自己是否感到幸福的回答,而是了解孩子们感觉到孤单烦躁的频率。

我发现,真正感觉到自己幸福的孩子占了12.1%,感觉还不错的孩子有21.3%,选择一般般的孩子有65.2%,感觉不到幸福的孩子也有1.4%。

而在烦躁频率的调查中,我们得知,有9.7%的孩子一直处在孤单烦躁的情绪中,有23.1%的孩子经常有这种负面情绪。

由此可知,很多留守儿童的情绪不够积极乐观,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给他们一个良好,温馨的成长环境。

3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留守儿童发展的诸多问题: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5]。

3.1日常行为不良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完整的家庭管教,留守儿童在行为和品德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

由于年龄文化的差异,年迈的监护人和留守儿童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代沟,很多留守在家中由祖父辈监管的孩子并不服从监护人的教导,认为他们无法沟通。

许多留守孩在家里不听祖辈的教导,或顶撞祖辈,或保持沉默,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6]。

正如调查表格中所示的,有70.2%的留守儿童更加喜欢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去寻找朋友和娱乐场所。

因此,孩子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据调查,许多留守儿童处在无人管教状态。

从金川乡镇中小学教师那了解到,很多留守儿童受社会上的诱惑,尤其是一些初中的男孩子,正值叛逆期,更是上学时间逃课去网吧,迷恋游戏机,有些孩子整天成群结队在街上滋生闹事。

为此,我们采访了某问题儿童的家庭。

其爸妈均在四川打工,她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

张爷爷告诉我们,她自从父母出外打工,脾气越来越差,对爷爷奶奶也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而且经常能够跟村里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根本管不住。

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许多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这样的问题少年都表示“有的不好管,有的管不住”。

3.2学习成绩不佳

完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样给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调查可知,大部分孩子在留守期间的监护人要么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要么是叔叔阿姨,其中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文化觉悟不高,并不重视孩子的学习。

致使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差。

据调查表明,极少数的监护人会去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很少给予他们家庭作业的指导。

不仅如此,留守儿童中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大多数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管和督促,学习兴趣提不起来,造成学习动力不足,认为学习是一向无关紧要的任务,学习上自觉性差,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一般处于中下水平。

比如说金川乡希望小学三

(二)班的某同学,原来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但由于父母出外打工,再也没人辅导他的学习,监护人伯伯伯母工作繁忙,渐渐的,没人解决学习问题的他,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成绩逐渐下滑。

只有极少数留守儿童自控能力较好,能够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异。

最突出的一点学习问题是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大部分留守儿童不能按时高质量完成,他们要么干脆忽视,要么敷衍了事,往往最后的结果一塌糊涂。

3.3情感发育不良

心理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据调查分析,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气氛是不健全的,尤其是父亲的关爱。

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上。

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儿童来说,有幸福感的孩童只占了12.1%,是不正常的。

而9.7%的孩子一直处在孤单烦躁的情绪中,有23.1%的孩子经常有这种负面情绪,主要的问题有有自卑心理、情绪问题和交往问题等。

一些孩子性格开始变得孤僻,自我封闭,胆小自卑,平时沉默寡言,自信心严重缺乏,与老师同学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7]。

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变为攻击性的性格,他们脾气暴躁,叛逆,对于他人存在敌意,十分不好相处。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中的监护人没有心理健康的意识,没有尽到心理辅导的责任,有的孩子会因此变得任性、自私、无理,行为习惯差,轻则经常逃学,重则小偷小摸,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在金川乡深有感触。

当我拿着几份调查问卷进入胡鹏小学时,孩子们正在进行课间休息。

我友好地对正在操场上玩耍的几个孩子笑笑,然后问他们“你们正在做什么啊?

”6个孩子中三个孩子默默地走开了,其中一个孩子充满警惕地问了一句:

“你干嘛?

”。

只有两个孩子怯生生地说了他们正在进行的游戏。

3.4安全隐患凸现

安全隐患一方面表现在儿童的自身安全因缺乏有力的保护而受到严重的威胁。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许多监护人对照看孩子的责任感并不强,孩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留守女童被狠亵的情形令人揪心。

据了解,在2006年到2011年,年轻女童遭强奸或猥亵的案件居然达到了占五分之一,令人不得不反思她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中国青年报》在2004年5月26日曾报道,由于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初一女生小英,在事先无人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孩子,尚未成年的女孩在还不懂人情世故的情况下,竟然当上了母亲,年仅13岁的孩子是无辜的,她们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且父母不在身边。

由调查可知,78.1%的监护人对孩子的监护任务并不负责,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安全问题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儿童自身行为不受拘束,没有安全意识,很容易在嬉戏玩耍中丧失了年轻的生命。

留守儿童溺死的事件的发生多与监护人没有做好监护工作有很大的关系。

4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形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家庭生活氛围的残缺、父母亲情和教育的缺失、学校教师与同学的轻视,校外环境的影响等等,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家庭亲情和家庭氛围的缺失

通常留学儿童一年只有暑假和过年的时候才能有父母陪伴身边。

然而,对孩子来说,长时间的分离会是他们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

甚至在内心深处,是对父母离开自己没有照顾自己是有些抱怨的,因此,往往孩子回到家里,孩子对家长持冷漠态度。

而在随后的相处中,由于血浓于水的天然亲情,父母和孩子在相处中会慢慢融洽和亲密起来,儿童终于慢慢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心理也会慢慢健康和积极起来。

这时候,父母又要外出打工了,这样的反复落差,使得许多留守儿童对父母既是期待又是失望的,这样一来,许多儿童的心理使儿童的心理失衡,容易变得情绪反复无常,容易失控。

她们往往认为父母是不在乎自己,不喜欢自己的,所以抛弃了自己。

对于这个问题,我采访了14岁的张某同学。

他告诉我们,每次他对很盼望过年,希望时间快点过到年底因为过年就可以见到亲爱的爸爸妈妈。

在和爸爸妈妈团聚后,他又每天盼望时间过得慢一些,让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多一些,他觉得这样的感觉很难受。

类似这样的家庭亲情的缺失,使得很多产生儿童自我贬低,自我厌恶的消极心理。

另一方面,有不少监护人在监护留守儿童的同时,家里也有自己同龄的孩子,难免会有些许区别待遇。

而这样,心里敏感的青春期儿童就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落魄感,感觉自己是是多余的局外人,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

因此,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导致儿童心理的不健康。

同时,当留守儿童看到其他父母在身边的普通儿童上学有父母接送,下雨有父母送伞,周末有父母陪伴去游玩,做家庭作业时有父母在身边指导,他们就自然而然的形成心理落差,对生活和学习都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4.2完整家庭教育的缺乏

留守儿童不但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关爱,而且缺乏正常完整的家庭教育。

在学习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村人教育观念落后,留守儿童的学习长时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如果是由祖父辈们抚养,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偏低,无法给孩子做学习上的辅导或对孩子的成绩进行咨询和分析。

如果孩子是由单亲抚养或有叔叔等亲戚抚养,监护人除了照看孩子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根本不可能抽出时间或精力辅导孩子的功课,抚养仅仅停留在温饱层面上。

而父母远在外打工,要么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每次打电话回来只是教育他们要好好听话,注意身体,要么即使关心孩子的成绩,由于不了解孩子学习的具体情况不能及时给予学习指导。

在这个问题上,比如说留守儿童张某和项某,据他们陈述,他们的父母一年打回家里的电话不多于10个,而最多有一两次过问过他们的学习。

在生活方面,许多监护人缺少监护责任感,对孩子的课外时间的娱乐生活,所交往的朋友类型不闻不问,致使孩子在有错误人生观价值观的趋向时,不能及时制止,从而导致孩子走向弯路。

另外,祖辈们通常以自己生活年代的卫生标准来教育儿童的生活卫生。

导致留守儿童的卫生安全意识较为落后。

据调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管的学生,在卫生方面如衣服脏、不洗脸、不洗手较其他同学要差一些。

4.3父母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在大部分农村,许多父母认为,照顾好孩子的吃穿才是他们最主要的责任。

他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能让孩子吃饱穿暖,享受优越的生活条件。

许多父母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用于教育孩子。

他们认为现在上大学端不到金饭碗了,认为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还是要打工,没个稳定的工作,出路还不如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同龄人。

父母在进城后,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在对待教育与金钱的态度上,对家庭价值的理解上等等都有了比较功利性的想法。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或者通过家庭本身的变化来影响孩子。

比如说有些父母认为不上学,还可以省很多钱,还可以找点事做,还能挣钱。

这种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

由于有这种落后的思想,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就产生了让孩子同样出来打工的念头,认为读书花钱,打工赚钱,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在这种价值观的教育下,儿童难免会产生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的父母对子女的学习采取放任的态度,认为读书是有读书命的。

能学到哪个程度由子女自身素质而定,“孩子能读就尽力送,不能读到初中毕业,能够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就够了。

更有甚者每当寒暑假来临,有些父母把孩子接到城市去利用孩子还是未成年人法律不便追究这一特点要孩子散发传单,教孩子一些逃避检查和被抓的方法和技巧孩子直接成为自己生意的帮手做着触犯法律的事情[8]。

4.4校外不良少年和不良社会传媒的影响

留守儿童,特别是初中生,正值青春期。

他们渴望尊重,独立,渴望无人管束的自由,渴望被他人重视。

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很容易与校外的一些年龄相仿的小混混拉拢。

他们整天没有正儿八经的事可以做,三五成群,四处游荡。

时间一久,这些人就容易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或寻衅滋事等等。

这些已经成为问题少年的孩子们又反过来影响那些在校的同龄人,受了影响的学生,成绩和品行都不可避免地下滑,从而在中考的竞争中被淘汰下来,被淘汰下来的这些孩子也成了“三不少年”,进而又影响下一梯级的在校学生,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由于这个时期的少年对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由缺乏正常的引导和管教,儿童就容易沉迷于游戏厅,网吧,受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的影响,性格容易变得暴力,不仅荒废了学业,整个人也堕落了。

5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古语有云:

“养不教,父之过”。

马克思说过:

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培养和教育子女。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品行直接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他们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科技发展。

为人父母者生儿育女不仅是传宗接代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国家和民族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需要。

留守儿童是我国儿童教育的一个死角,我们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份和其他儿童一样阳光的童年。

5.1政府应加大法律宣传,尤其是父母的抚养以及教育的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在第九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二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5]。

”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坚决不容推辞。

父母应该严格遵守法律,尽量做到自己亲自抚养孩子,如果不能,就应该把孩子托付给可以信任的监护人,并要时常关心儿童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心声,绝对不能将他放在别人家就不闻不问了。

同时,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不仅要提供条件让他们接受正规的教育,还要关心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

5.2建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寄宿制”学校

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差,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寄宿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

在学校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满足孩子精神需求,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也能感受到生活上的温暖。

留守儿童问题往往不是缺乏的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感情的缺失,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学校应建立相应关爱扶助制度,由班主任在本班留守学生中确立帮扶对象,并有帮扶教师与留守学生交谈、沟通。

将心理咨询室引进农村中小学,为“留守孩”建立专项档案;老师应与“留守孩”的代养人、父母保持密切联系;学校可针对“留守孩”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开展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孩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9]。

5.3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

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对孩子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个社会团体要牵起手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家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爱。

比如由村委会、基层学区、学校三家牵头,联合妇联、工会、共青团和派出所,建立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保护体系。

此外,要积极建立农村公共图书馆、少年宫,文化馆和公共体育设施,使留守儿童有丰富的图书,有积极的伙伴,有锻炼的场地。

让她们参与到到集体活动中来,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这些活动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社区还可以组织“一帮一”活动,让留守儿童到普通儿童家做客,让他们也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同时,对于监护人,社区也可以开展一定的培训,培养监护人职责意识和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

帮助他们营造和谐快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成长环境.力争使每位“留守孩予”都能得到垒面健康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能型势动者[10]。

5.4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给农民工子女城镇就学提供条件

近30年来。

进城农民工以自己最朴实的双手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城市的建设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里却难有立足之地,他们的儿女要想在城市里所接受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政府应该加大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和议事日程中去,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工办事,落实好他们子女的入学问题。

这样,既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有助于农民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之中。

这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最终也是最好的办法,需要我们政府共同的努力。

留守儿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它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长期累积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打破体制性障碍和改革的深入有了一定的进展。

新问题实质上是老问题在新形势下的局部反映。

在社会转型的高速时期,要求家庭、社区、学校、政府等各社会主体,特别是政府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总之,关注留守儿童现存的问题是密切地关注“三农”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不断凸显出来。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接班人,农村儿童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因此,学校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当成立针对留守儿童成立帮扶的对象,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满足孩子精神需求。

家庭作为留守儿童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家长在努力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也不该忘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经常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杜绝孩子“被遗弃感”的滋生。

此外,当地教育局也应当密切关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周立舟,关注弱势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