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5476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1课 将进酒

一、整体把握

1.《将进酒》中诗人以酒为引发诗情的触媒,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内心的激愤与矛盾。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表达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豪爽豁达、醉傲尘世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用醒

(4)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2.诗人感情发展分为几个层次?

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答案 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用比兴手法,表现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在他看来,朋友聚会同样为人生快事,并相信自己必会有所作为;“钟鼓”以下写愤激之情,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主人”句至末尾写狂放之情,这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体现。

二、细部探微

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做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用醒”显得消极一些。

总的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前者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一、中心主旨

这首诗的旨趣在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其中表达了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

二、写作特色

1.笔墨畅酣,情极奔放。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2.句式参差多变,极富表现力。

全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缀(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随性,《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三、文白对照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

②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

③钟鼓馔玉(zhuàn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

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

②但(只)愿长醉不用醒

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

C.①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玩笑)

②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

③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

D.①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②会须(应当。

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

③主人何为(为什么)言少钱

答案 A

解析 B.①qiānɡ;③jiānɡ,拿;C.“沽”,买;D.“会,须”都是“应当”的意思。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答案 A

解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与尔同销万古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但愿长醉不用醒 但见悲鸟号古木

C.主人何为言少钱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将进酒,杯莫停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 A

解析 你/形容词词尾,不译。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经营者对稽查人员给予的处罚不服,可以在限定日期内向有关部门提出________。

②中国足协________王俊生发表声明,决定不再聘用英国人霍顿为中国男足主教练。

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于________整个教学改革具有“牵牛鼻子”的作用。

                   

A.申辩 授权 推行B.申诉 授权 推动

C.申辩 受权 推动D.申诉 受权 推行

答案 B

解析 “申辩”:

申述理由,加以辩解。

“申诉”:

对上级或法院提出意见或重新处理的要求。

“授权”与“受权”主被动不同。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5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5.对这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

人生得意时,应尽情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空对天上明月。

正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辜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答案 D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将进酒

李 贺

玻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6.前五句写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渲染宴席上的欢乐沉醉气氛。

答案 筵席的华贵丰盛 夸张 借喻

7.简要分析“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的含义。

答案 形象说明“青春将暮”,生活没多少欢乐的日子,须及时行乐。

诗人借助联想、想像创造出红雨乱落这样一种奇异境界。

四、语言运用

8.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答案 我梦想,登上巍峨的泰山,在云雾的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察“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9.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为这幅漫画拟写一标题(不得为“无题”)。

(不超过4个字)

(2)说明画面内容。

(50字左右)

答案 

(1)家在何方(或:

同情) 

(2)人的家被开发公司野蛮拆迁,居民无家可归;而小鸟正在向无家可归的人哭诉相同的遭遇,它的家也因无知的人乱伐树木而毁掉。

第12课 阁 夜

一、整体把握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万里悲秋常做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2)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3.诸葛武侯祠内有一联:

“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频,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沥心呕血,有由来哉。

”里面暗含杜甫《蜀相》的两句诗,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细部探微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结合“岁暮”“催”“天涯”“寒”等词语揣摩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答案 寒冷孤寂的图景。

“天涯”既写积雪漫无涯际,凄神寒骨,又包含客居天涯的冷落孤寂;“催”既写光阴催促每天日升月落,又指光阴催人步入暮年,时光流逝来日无多;“寒”指天寒地冻,对于贫病交加的杜甫来说,心境更为凄寒。

2.颔联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放在一起,二者为什么能浑然融为一体?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悲壮的鼓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争频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不言而喻。

一、中心主旨

本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写作特色

1.诗中用事。

诗中用事共有三处:

①“五更”句用祢衡事。

②“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

③“卧龙”句用诸葛亮、公孙述事。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而使人不觉得这是用事。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中国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的前两联中的景物描写,所暗含的是诗人对时事的伤怀。

诗人从景物写起,意在创造一个与诗人内心世界一致的情境,让读者凭借集体可感的形象,走入诗人的心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文白对照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雪霁(jì)   侪辈(qí)  天涯(yá) 悬崖(yá)

B.渔樵(qiáo)挣脱(zhènɡ)寂寥(liáo)创伤(chuānɡ)

C.朔漠(shuò)回溯(s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