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727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

《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作文之 中心指导.docx

小学作文之中心指导

作文指导百法•43.作文,不能“就事论事”

读同学们的作文,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

原原本本地叙述所要写的内容;叙述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

全文到底要说明什么,表现什么,

读者无从知晓。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习作,想想本文是不是存在这个毛病:

记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一件事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四十来岁的人了。

他们脸上总带着笑容,平时也很少吵架。

可是一天晚上,他们却因为看电视吵了起来。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刚吃完饭,忙碌了一周的爸爸就迫不急待地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京剧节目来。

妈妈因为进修快考试了,所以坐在里屋要抓紧时间看书、复习整理,准备考个好成绩。

爸爸看节目入了迷,把电视音量放得很大,不时还跟着节目唱上几句。

这样,使妈妈不能安静地学习。

于是,妈妈就对外屋的爸爸说:

“你把声音关小点,最好别看了;我得好好看看书,过几天就要考试了。

”妈妈一连说了两遍,可是爸爸没有行动,还是原来那样,可能是太爱看了。

妈妈又到外屋催促,可每次催,爸爸总是说:

“你去看你的书吧,我这就把声音放小。

”可是说是说,爸爸始终没有把声音关小。

这下,妈妈可控制不住了,几步走到外屋,“咔”的一声,就把电视机给关上了,然后又去里屋看自己的书。

爸爸见此情景,也生了气,站在外屋嚷起来。

妈妈听爸爸正在骂自己,气就更不打一处来,也骂了起来。

就这样,他们越吵越厉害。

我在他们当中,劝谁,谁也不听,急得我直哭。

最后没办法,我就把大伯、大妈找来了。

在他们调解下,这场家庭风波总算平息了。

全文内容具体,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语句也很通顺。

只是读了文章后,大家能够看出小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或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吗?

是同情妈妈?

是支持爸爸?

还是要说明父母之间应互相体谅?

⋯⋯都看不出。

文章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就是作者写文时,缺少写作目的,也就是没有想到为什么要作此文。

记叙文,内容必须要真实,但这并不是说记叙文就是简单地、原原本本地记录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人们常说:

言为心声。

即语言是人的思想的表达。

因此,每写一篇文章,无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也不管篇幅是长是短,都必须要通过记叙具体事例或具体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立场、态度、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即表达一定的写作目的、中心思想——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或表明自己的一个什么观点,或赞扬一种什么品质,或批评、讽刺一种什么现象⋯⋯总之,一篇文章没有中心是万万不行的。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统帅材料。

多么生动的材料,只要没有中心,写出来的文章也只不过是一篇连缀起来的“流水帐”,毫无意义。

这就要求同学们,作文前务必要弄清此次作文的意图、中心是什么,不能盲目落笔;作文时,或直接、或含蓄地将文章的中心表现出来,决不能只“就事论事”,无目的、“无所为而作”。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就事论事”?

作文出现“就事论事”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作文为什么不能“就事论事”?

怎样才能做到作文不“就事论事”?

(2)给《记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一件事》这篇短文确立一个中心,然后按照“作文不能‘就事论事’”的要求和方法,来修改原文。

文指导百法•44.作文,中心要明确、集中

中心明确、集中,指的就是中心思想要突出,贯穿全文,成为统领全篇文章的核心。

写文章,缺少“意”,原原本本地“就事论事”,这不行;文章有“意”,只是不明确,不集中,既想表现这儿,又想说明那儿,让读者如坠雾中,不知你到底要表现什么,说明什么,这也称不上佳作。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不是明确、集中:

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今天,阳光和暖,微天拂面,真是一个上体育课的好天气。

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声向马老师问好。

马老师对我们说:

“从今天起,我们主要上单杠练习课。

”随后,马老师来到单杠前,双手握杠,轻轻地上了单杠。

只见他一会儿双手撑杠,倒竖蜻蜓,一会儿单手握杠,前后回环⋯⋯同学们看得出了神。

当马老师下了单杠时,大家才想起叫好。

我悄悄地对体育委员范鸿群说:

“马老师可真有一手!

”接着,马老师边口述要领,边作示范动作,要我们学习上杠、下杠的动作。

我练习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心里灰溜溜的。

后来,在马老师鼓励和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上杠、下杠的动作,心里真高兴啊!

没有老师指导,我怎么能学会这些动作呢?

因此,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才能学到本领。

同时,我也懂得了,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你勇敢,而且掌握了克服困难的方法,困难就会向你投降,胜利是属于勇敢的人的!

大家一定看出来了,本文的中心思想有两个:

一是“只有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才能学到本领”;二是“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你勇敢,而且掌握了克服困难的方法,困难就会向你投降,胜利是属于勇敢的人的”。

显然,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明确,不集中。

作者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

读者无从知晓。

这便严重影响了文章的质量。

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记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写作目的,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篇的“统帅”。

作文或真切表达自己的志向、兴趣爱好,或强烈抒发自己的喜怒爱憎情感,或着意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总之,中心思想要明确、集中,最好不要既想表现这个,又想说明那个。

怎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集中呢?

以下几点要特别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1)深刻理解中心思想明确、集中的重要性。

“中心明确、集中”,这不光是写作文的重要要求,也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诀窍。

中心越明确、集中,写作精力和主攻方向就越集中,作文就越容易写好。

没有靶子,就难以练出百发百中的好射手;中心不明确、集中,也就很难写出有重点、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另外,也只有中心思想明确、集中,写出的文章,读者才容易读懂、爱读,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这就需要同学们作文时,对“中心明确、集中”这项要求,要给予高度重视。

(2)动笔作文之前,务必要先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命题作文:

若题目已经限定、揭示出中心(这种情况是个别的),下面只需要直接围绕中心选取好的材料就是了。

如果题目没有限定、揭示出中心(这种情况是普遍的),审题、选定材料之后,紧接着就要依据材料的具体特点,确定出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

也就是动笔作文之前,不仅要确定出文章“写什么”,还要明确“为什么写”。

不能选好材料后动笔就写,写后再说,有什么就算什么;否则,中心思想自然是含糊其辞,难以明确、集中的。

(3)小学生作文,一篇文章最好只确定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

多中心,也就意味着没有中心了,文章也就成了“流水帐”,成了一盘散砂,“灵魂”也就立不起来了。

就说《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一文,如果只选定其中一个中心,习作的中心思想也就明确、集中了。

【思考练习】

(1)中心明确、集中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中心要明确、集中?

作文时,怎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2)给《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一文选定其中一个中心思想;接着想一想:

文中哪些内容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要具体写,哪些内容与中心思想有关系但不密切要简略写,哪些内容与中心思想无关不要写;然后动笔修改原文。

作文指导百法•45.要学会立意、提炼中心

遇到或选取到一个作文材料,认真思考此材料到底都可以表现、说明什么,自己决定准备用此材料来表现、说明什么,这个思考的过程,

就是提炼、确立中心思想的过程。

大家读读下面这个材料,想一想能从这个材料中提炼出怎样的中心

思想呢?

或这个材料可以用来表现人物怎样的品质呢?

粗心

上星期的一天,早上妈妈跟要上班的爸爸说:

“你下午回家的时候,别忘了买点菜。

”爸爸“是是是”答应着走了。

下午5点多了,我和妈妈在家里左等右等也不见爸爸回来。

我对妈妈说:

“爸爸再不回来,我就到楼下的食杂店买面包。

要不饿死我了。

”我的话刚说完,就听有人敲门。

我想一定是爸爸。

我跑过去把门打开一看,真是爸爸。

爸爸手里拎着一个大兜子,我想准是什么好吃的。

我接过兜子打开一看,兜子里全是作业本。

我小嘴一噘说:

“菜买了没有?

”爸爸一拍脑门儿说:

“呀,我又忘记了。

我说:

“忘了,忘了,作业本怎没忘拿回来呢?

”爸爸拍着我的头说:

“谁让我是老师?

”没办法,我和妈妈只好买面包吃了。

这都怪我的爸爸粗心。

爸爸粗心,忘记了买菜,却不忘要批改的作业本。

这样对比起来思考,就不难发现,这个材料表现出了爸爸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废寝忘食的品质。

怎样确立、提炼材料中的中心思想呢?

(1)要了解“中心”一般所包含的内容。

小学阶段,“中心”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表现社会(或集体)的某种风尚或道德,如讲奉献、尊老爱幼等。

②表明自己受到了什么教育,明白了什么道理。

③抒发自己某种感情,如对大自然的赞美,对损公利己行为的痛恨,对一种事物的喜爱等。

④表现他人的某种品质,如关心同学、工作负责、生活朴素、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等等。

(2)要养成认真推敲材料、探究“根源”的习惯。

发现或选取到一个作文材料之后,总要透过材料的表面现象,反反复复地推敲、探究一番——这个材料能够说明、表现什么,多想几个“为什么”。

这样,就把“意”从材料中提炼出来了。

如:

以前自己家里没有电视机,每晚总到别人家去看;好容易买了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全家人高兴得了不得;后来,家里又买了一台,东、西屋各放一个,大人、孩子互不影响;现在,家里又新购置了一台29英寸平面直角遥控大彩电,放在了客厅,那两台黑白电视机从此被冷落了。

这个材料可以说明什么呢?

反复推敲、探究后,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家人的生活要求、标准逐步提高→是因为家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是因为国家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好。

这样,材料的“意”就被提炼出来了。

(3)要掌握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材料的一般的立意思路。

①拿到写人的材料,要着力挖掘、探究材料中人物的思想动机——他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寻找出支配人物言行举止的思想根源,进而确定出这个材料可以用来表现人物什么特点,是赞扬他某种好思想、好品质,还是批评他某种错误的思想、行为。

②拿到写事的材料,要着力探求事件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进而确定出这个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什么——是能够正面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给人以启迪;还是能够从反面说明吸取了一个什么教训。

③遇到写景状物的材料,要发自内心地体验自己对这些景物有怎样的情感,进而确定出描写景物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要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力,要善于思索,善于发现。

周围生活里本来存在着自身的规律和含义,谁也没注意它,看到它,但经过你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比别人更早地认识了它,这就是“发现”了。

发现,是提炼中心思想的一个重要方法。

如:

有个小同学,她家过中秋节时,买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可谁都不爱吃。

她妈妈包了香香的饺子,可谁也不多吃。

这时,邻居送来几个玉米贴饼子,大家却抢着吃。

因为她家一、两年都没吃过玉米饼子了。

大家越吃越想吃、爱吃。

她想到过去天天吃玉米饼子,一年难得吃上几次饺子。

现在天天大米、白面,倒又馋玉米饼子了。

从这个变化中,她发现了一个十分深刻的主题:

国家的政策好,农民生活富裕了。

【思考练习】

(1)立意,提炼中心指的是什么?

怎样确立、提炼材料的中心思想?

(2)读读下面这两个材料,想想各能表现什么中心思想,写出来。

①爸爸的工作是搞进出口贸易,主要负责东南亚地区进出口业务。

一天晚上,狂风呼啸,电话铃声响起,紧急告之一批货物滞留在港口。

爸爸二话没说,穿上大衣,匆匆走出家门。

事后我才知道,爸爸如不及时赶到现场处理,国家就要损失几百万元。

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

②临近考试了,教语文的张老师发了高烧,但她仍然带病坚持上课。

同学们知道后,有的给老师搬椅子,有的给老师递上一杯热茶,有的帮老师擦黑板⋯⋯

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指导百法•49.要表达真情实感

文贵有情,缺乏感情的文章就会像一杯白开水,没味道;文贵情真,表达真情实感才是好文章。

这是因为: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自己认识水平的体现。

写一句话、一段话、以至一篇文章,要把自己想写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写下来,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真实思想感情,不写半句虚伪的,不着边际的话。

这样,不但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时还会使自己逐渐增强表达欲望,提高作文兴趣。

也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打动读者,使读者受到感染,从而与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本文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点:

我理解了妈妈

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师。

她特别热爱自己的工作,疼学生简直胜过疼我。

有一件事,一直使我记忆犹新。

我上一年级时,爸爸在北边山区工作,家里只有妈妈和我。

冬天,妈妈辅导数学智力组,天天很晚才回家。

一天下午放学,天很冷,我想:

妈妈今天该早点儿回家来了吧。

到家一看,门锁着,我便垂头丧气地去同学家写作业。

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做完作业,以为妈妈保准回来了,因为老师早下班了,就欢快地来到家门前,唉,门仍锁着。

我生气了,都这么晚了还不回来,算什么妈妈,谁像她?

刺骨的寒风不停地刮着,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天气太冷了。

我本想去学校找妈妈,可妈妈说过,不让我去学校找。

我只好在门外等呀等呀,一直等到晚上六点多钟,妈妈才回来。

进了门,她高兴地说:

“小磊,你饿了吧?

我这就给你做饭去。

”我气呼呼地嘟噜着脸问:

“您是要儿子,还是要智力组?

”“我都要哇。

”妈妈笑着说,“智力组就要比赛了,不辅导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今天,我们做出了好几道难题。

”我头一歪,眼一斜:

“得了,就您积极!

”妈妈看我气很大,就坐下来,耐心地给我讲了很多道理。

这些年,妈妈多次被评为乡、县、市的先进教师。

望着妈妈一本本金光闪闪的荣誉证书,我理解了妈妈。

她是好妈妈,更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

这篇短文很感人,写自己由不理解妈妈(认为妈妈假积极,只疼爱学生,不像做妈妈的样子,心中没有儿子)到理解了妈妈(她是好妈妈,是称职的好老师),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思想感情。

写文章时,怎样才能做到表达真情实感呢?

(1)要端正作文态度。

要懂得:

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就是为了让读者阅读并与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果把作文当做“负担”,当做老师留下的“作业”,被动应付,凑合交差了事,这样就难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2)要真诚而深刻地去感受、体验生活。

留心观察生活、周围万事万物,这是极为正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把自己“摆”进去,真心地去感受、体验生活与事物。

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形成自己对生活、对事物独特的见解与情感;作文时,就能做到“意在笔先,情在笔先”。

这时,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不把文章写出来,心就堵得慌”的感觉,一定不会再把作文当做“负担”了。

自己不去真心地感受、体验生活,即使拥有亲自观察或亲身经历的,能反映事物特点或表达真情实感的材料,也不可能为自己所用,也只会白白的丢失,作文时也只得去机械地照搬别人的观点和情感。

(3)要把好选材质量关。

真实的内容,才会有真情实感;随意编造或套背的内容,是决无真情实感可言的。

确实感动了自己的材料,自己才会有真情实感可以表达,写出的文章才会感动他人;自己都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的材料,又怎会有真情实感可以表达呢?

写出的文章又怎会感染读者呢?

【思考练习】

(1)写文章,为什么强调要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时,怎样才能做到表达真情实感?

(2)翻开一篇自己以往写出的文章,读一读,体会一下习作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果不是,就动笔改一改。

作文指导百法•50.要防止与他人作文雷同

读同学们的作文,尤其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常常有读一而知十、知百的感觉,雷同现象十分严重。

就说一次作文比赛,题目是《记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一件事》,万万没有想到作文结果,决大多数同学写的都是爸爸和妈妈吵架的事,虽然吵架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是内容、思路雷同的程度,让人感到吃惊,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不会开拓文路,不会从多方面搜寻材料、从新的方面选材立意,致使文路狭窄。

就说写《记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一件事》这个题目:

爸爸妈妈闹矛盾、吵架,是很多家庭都有的事,同学们作文时可以不费劲地拿来就写,这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爸爸妈妈之间就没有别的事吗?

二是懒于动脑,避“重”就“轻”,缺少“求新求异”的意识。

追着别人跑——别人写什么,我就写什么;追着范文跑——它怎么写,我就怎么写。

这是十分错误的。

怎样使自己的作文不与他人雷同呢?

(1)学会开拓文路。

所谓“开拓文路”,主要是指在审清题意之后,进行多向、逆向思维,想开去,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搜寻材料,然后从新的方面、新的角度去选材立意。

也就是在题目限定的条件、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拓展选材、立意的领域,广泛搜寻、思索,然后反复进行比较、筛选——在“真”中选“熟”,在“熟”中选“新”,在“新”中选典型的、令自己最动情的材料。

这样就能写出不与他人雷同的文章。

就说《记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一件事》一题,在审清题意之后,就应该冷静地、从多方面、多角度认真地想一想:

爸爸妈妈闹矛盾的事有哪些,为什么,说明什么;互相关心、体贴的事有哪些,体现了什么;勤俭持家的事有哪些,孝敬长辈、关心子女的事有哪些,乐于助人的事有哪些⋯⋯这些都各表现了什么。

最后从中选出一两个自己体会最深、立意最深的新颖的材料来写。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本文选材、立意的特点:

当我受到批评时

一天课间游戏,我和班上的中队长李小敬因一点小事吵了起来。

上课了,李小敬见班主任胡老师走进教室,于是就趴在桌子上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胡老师见中队长——“学习的标竿”哭得如此伤心,打听情况后就慢慢放下手中的作业本,表情顿时严肃起来。

他两眼直瞪瞪地盯着我,心中积压的火气似乎再也憋不住了:

“你,你站起来!

你有什么资格和中队长吵架?

你还有时间吵架?

瞧瞧你的个头儿,再看看你的学习成绩!

⋯⋯”胡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以冰雹似的语言大声斥责着我。

胡老师啊,您为啥不问个“为什么”呀!

吵架本来不怨我,我们玩得好好的,她非要插脚捣乱,还先骂了我。

可是我不敢申辩,因为我个头儿大,又是班上的后进生;我委屈,我真想哭。

妈妈呀,我想您,您为啥不来安慰安慰我呀?

假如我是个学习尖子,今天老师还会像这样批评我吗?

对,我要刻苦学习、要争口气,要用好的学习成绩来使老师改变对我的态度!

尽管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儿,可我决不能让它流下来。

面对《当我受到批评时》这个文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写自己因××事犯了错误,当受到老师或家长批评时,自己如何知错、认错,如何下决心改正错误等。

这是常规写法,是一般人惯用的思维方式(按照习惯或按照某个模式去思维)。

而本文的小作者就不同了,他突破了常规思维,变“知错、认错、改错”为“表达对老师批评的不满情绪”,变常规思维为反常规思维(创造思维),标新立异,开拓创新,不墨守成规,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2)要考虑一下别人是不是也具有这个(或这类)材料,是不是也会写这方面的内容。

如果估计到他人也占有这个(或这类)材料,也会写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自己最好就另选其它内容,不与别人“求同”,独树一帜,以新、奇(当然内容要真实,严禁编造)、动人制胜。

尤其是考试、参加作文竞赛,更要注意这一点。

【思考练习】

(1)作文雷同现象,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为什么会出现作文与他人雷同的现象?

怎样使自己的作文不与他人雷同?

(2)以《我受到了表扬》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从多方面、多角度搜寻材料,然后从新的方面或角度选材立意。

作文指导百法•51.学会依据中心裁剪材料

“裁剪”是做衣服时的一道必有的工序。

做一件衣服,总不能将选好的布料披在身上完事;缝制衣服之前,总要把布料按照一定的尺寸裁开,留下有用的,剪掉多余、无用的。

写作文,也是这样:

选取了可用的材料之后,总要按照“一定的尺寸”对写作材料进行恰当的裁剪,留下有用的,剪掉多余、无用的。

写作文与做衣服,裁剪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尺寸”的标准上。

做衣服,裁剪布料的尺寸标准是人的身材——高矮胖瘦;量体裁衣,做出的衣服才合身、好看。

写作文,裁剪写作材料的“尺寸标准”是事先确定好了的中心思想;紧紧依据中心思想的需要,对材料进行裁剪、决定取舍,写出的文章才会中心明确、突出。

大家读读下面这两组材料,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进行裁剪:

第一组:

《可敬..的赵老师》

①赵老师非常年轻、俊俏,一头乌黑的秀发,更是让我羡慕。

②我在学校寄宿,是赵老师帮助我改掉了尿床的习惯。

③赵老师特别爱笑,从来不生学生的气。

④赵老师虽然是一位女教师,可劲头比我们学校的男老师还大。

⑤一次,我把屎拉在裤兜儿里,不敢走出厕所;赵老师把干净的衣服给我送去,帮我穿上,还给我洗净了屎裤子。

第二组:

《游.北京名胜——密云白龙潭》

①星期五下午,老师通知我们,星期日要组织我们去北京名胜——密云白龙潭参观游览,要大家通知父母,并做好准备。

②星期六,我早早起来收拾屋子;白天,和妈妈一道洗了许多衣服。

③这天晚上,我失眠了。

④星期日早上,我们都坐上了汽车,妈妈又急急忙忙跑来,硬塞给我30元钱,让我留着买午饭请老师一同吃。

⑤一路上,目睹青山绿水,心情无比激动。

⑥到了白龙潭,我们先后参观游览了龙泉寺、罗汉堂、白龙古潭、水上乐园。

⑦踏上归途,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第一组材料中,“乌黑的秀发”、“不生学生的气”、“劲头比男教师还大”,这些的确是赵老师的特点,但不是“我”敬重老师的原因,因此应裁掉。

在第二组材料中,帮妈妈洗衣服、夜里失眠、妈妈跑来送钱,这些情节和游览的事有关,也的确很生动感人,但与本文的中心思想无关,因此要剪去。

由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悟出裁剪材料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1)要以中心思想来统帅、支配材料。

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是贯穿全篇的观点;材料是对中心而言的,是用来表现中心的材料。

因此,中心思想处于统治地位,支配材料,并能统帅起全文所有材料;材料应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要服从中心,要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不能是多余的或与中心矛盾。

(2)要依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裁剪材料,确定取舍。

哪些材料与表现中心有关就“取”;材料无论怎么新颖,怎么令自己动情,只要与表现中心无关,也一定要“舍”,忍痛割爱。

“裁剪”,是精细构思和布局的第一步,希望同学们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思考练习】

(1)裁剪材料,指的是什么?

裁剪材料的“尺寸标准”和方法是什么?

(2)读读下面这组材料,想想哪些内容偏离了文题及中心应该删掉,还应加上一些什么内容。

然后依据这些材料写一篇短文。

作文指导百法•52.学会依据中心确定主次详略

依据中心思想裁剪材料,确定出了材料的取舍、去留。

那么,对于留取下来的材料,是不是就可以一股脑儿地、不分轻重地写进文章呢?

不是的。

还以《游北京名胜——密云白龙潭》为例,在依据中心需要对材料进行裁剪之后,保留了以下内容:

①星期日,老师带领我们前去北京名胜——密云白龙潭参观游览。

②一路上,目睹青山连绵,华北地区“第一大人工湖”——密云水库绿水环抱,风光无限,心情无比激动。

③到了白龙潭,我们先后参观游览了龙泉寺、佛堂、罗汉堂、上中下三个白龙古潭、水上乐园、古潭周围的建筑群,还访问了“白龙潭度假村开发公司”负责人,了解了白龙潭将来的规划。

④踏上归途,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显然,这四项内容是有主有次的:

第三项内容,是集中表现中心思想的,是主要的,是记叙的重点,尤其是游览“上中下三个白龙古潭”这部分,更是重中之重;第二、四项内容,虽然与中心思想、中心事件有关,但与第三项内容比,是次要的,是居陪衬地位的;第一项内容只起交代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作用,因此更应一带而过。

可见,留取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