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118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三历史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三历史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三历史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三历史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复习.docx

《初三历史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历史复习.docx

初三历史复习

初三历史复习

1.文艺复兴

时间:

14世纪前后

地点:

意大利

原因:

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

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640—1688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

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

《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

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

1775—1783

开始标志:

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

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

《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

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

1789—1815

开始标志:

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

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

领导者:

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

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

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

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

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

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

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

轮船、火车

(4)新能源:

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

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

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

1836—1848

内容:

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

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

时间:

1848年

起草者:

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

《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

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

1861—1865

战争目的:

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

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

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

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

(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

1861年

目的:

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

1868年

人物:

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

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

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

14世纪前后首先在意大利开始;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16世纪达到高潮。

(1)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重视人的价值;

14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出现;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财富,要求在意识领域打破教会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这种叫做人文主义思潮。

(2)性质:

不是古典文化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人物:

①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②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4)影响: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商品贸易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渲染。

(2)     客观条件:

天文、地理知识进步,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等。

(3)经过:

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进入印度洋,发现好望角;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③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了解即可)

★(4)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而当时的英国国王却鼓吹“君权神授”,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3、过程:

(1)、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2)、1640年国王召集议会开会,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3)、查理一世挑起内战;(4)、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7)、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4、结果: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力法案》。

《权力法案》的制定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了。

5、影响: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

1775年——1783年

2、原因:

①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②英国的殖民压迫。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华盛顿)

★4、经过:

①、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②、革命开始:

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③、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布《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也正式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迫使英军投降。

⑤、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⑥1787年,制定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

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总统是国家元首,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国家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司法权。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5、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1、革命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的矛盾;法国社会等级森严,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矛盾尖锐。

2、过程:

(1)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的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革命纲领:

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5)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3、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建立拿破仑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有捍卫大革命的成果打击欧洲封建统治传播资本主义的积极成份;又有侵略争霸的消极成份。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3、重大发明:

(1)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2)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日益富有;无产阶级日益相对贫困,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

(3)改变世界的面貌:

欧美成为强大工业国,而亚非拉则长期贫困、落后。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2、美国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他正式注册的发明达到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此后经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工具。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4、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后来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p2—p5)

★1、二月革命:

①时间:

1917年3月,②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

①时间:

1917年11月6日到7日,②结果: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3、采取的措施:

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迁都:

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4、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7—p10)

1、国内战争结束后,。

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2、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最初仅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个加盟共和国加入,后来扩大到15个。

★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农业集体化步伐加快。

★4、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5、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4课:

经济大危机(p20—p23)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1924—1929年。

★2、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

①时间:

1929—1933年,②导火线: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③国家:

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④特点:

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3、罗斯福新政:

①时间:

1933年,②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③中心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实行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④作用: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p48—p50)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20世纪90年代,人们认为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美国

时间

特点、原因

经济崛起阶段

二战后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原因: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经济繁荣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特点: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经济危机与调整阶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特点:

70年代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式逐渐好转,但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原因:

经济弊端发展显露,受到危机的严重打击,通货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新经济发展阶段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特点: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原因:

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p52—p55)

1、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西欧经济恢复和繁荣的原因:

美国的大力援助(为了对付苏联),发挥了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为欧盟。

作用:

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重要生产领域,名列世界前列。

日本崛起的原因:

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大力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引进最新科技,发展教育;适当的经济政策。

4、危机时期:

1974到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恢复和发展时期:

80年代中期后,“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5、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了奥运会。

70年代始,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加大军费开支,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60—pp63)

★1、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2、赫鲁晓夫的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矛盾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