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5302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docx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docx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货币》习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是()A刘先生摸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B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酒瓶c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D蔬菜与瓜果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劳动产品是个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个历史范畴B劳动产品不反映社会关系,而商品则反映社会关系c劳动产品在没交换之前和交换过程中是商品,交换过的劳动产品便不再是商品D劳动产品和商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金银充当货币之后,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4.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对人民币应这样认识()A人民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B人民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c人民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D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银行负责发行5.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

从根本上说,商品的出现是()A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c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D由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6.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这说明①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②商品就是能同其他产品交换的劳动产品③商品就是通过交换供他人、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④商品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7.商品交换关系本质上是()A物物交换关系B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关系c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D双方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8.韩国三星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有5%的印度顾客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异而对三星的手机机型产生不同需求,于是三星开始接受特殊机型的定货服务。

三星这样做,根本原因是()A为了生产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B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c顾客是上帝D市场竞争的激烈性9.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黄金,其本质是()A交换媒介   B一般等价物  C结算手段D财富代表10.“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表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想象的货币C现实的货币D一种价值符号   12.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欧元区12个国家的本国货币将退出市场。

下面有关欧元与人民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B都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每一面值的欧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都由国家决定D欧元是欧盟国家统一使用的货币,人民币是我国惟一合法的货币13.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①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纸币是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的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④(94年高考题)14.在当前国际经济走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避免埋下通货膨胀的隐患。

通货膨胀是由()A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的B纸币购买力提高引起的

  c物价下跌引起的D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增加引起的15、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以后,在商品交换中,作为商品流通的工具或手段是:

A、货币B、一般等价物c、价格D、交换价值16、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货币从现象上看都是物,但就其本质来所都是:

A、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体现生产者交换劳动的关系17、某消费者拿300元人民币去购买一瓶茅台酒,这是人民币代替货币执行:

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储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18、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即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巨鼎因素是:

A、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B、待售商品数量和货币发行量c、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次数D、商品的价格水平和待售商品数量19、“有钱办事事事通,金钱能使鬼推磨。

”这一说法:

B①正确认识了货币的本质②是对货币职能的歪曲③是拜金主义观点④认为对待货币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A、③B、②③c、③④D、①③④二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说:

“任何生产者,不管从事工业,还是从事农业,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或商品,他的产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成为价值和商品。

”这说明()A为社会生产的产品必然是商品B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c价值、商品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D商品、价值总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2.在“2匹布——1两黄金——10袋盐”的商品流通过程中  (  )A2匹布和1两黄金、10袋盐的价值量相等   B1两黄金已成为货币C1两黄金是2匹布的价格,10袋盐是1两黄金的价格  D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3.面对国际上一些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中国政府坚定地表明了一种理性、正确和负责的态度: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这里的“人民币”是()A我国的法定货币B一种充当等价物的商品c商品交换的媒介D一种价值不变的货币符号4.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A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B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c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D维护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5.古语曾讲“官能定钱值,而不能限物之值”,你对此的态度是()A政府能够规定纸币的面值,也就能规定物品的价格B政府能够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它的实际购买力c商品值多少钱,要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一般不能决定D由于政府“不能限物之值”,所以政府对物价不应干预三简答1.为什么说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的变化是“惊险的跳跃”?

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所有者?

四 辨析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

五论述有人说:

“通货膨胀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带来危害,而通货紧缩虽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因此,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要好。

”请你对此展开分析论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1----5BcBcAB6-----10BcBBB三简答1.为什么说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的变化是“惊险的跳跃”?

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所有者?

答: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买而卖”,即为实现“货币——商品”(买)的目的必须首先实现“商品——货币”的跳跃(卖出自己的商品)。

否则,不能卖出自己的商品换得货币,购买自己所需商品的生产目的就难以实现。

所以,如果“商品——货币”的跳跃不成功,着急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生产(所有)者。

四 辨析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

金银并非天然是货币。

它在自然界早已存在,在商品和商品交换出现之前,金银只是普通产品;在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前,它只是普通商品。

所以不能说金银天生就是货币。

只有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金银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才逐渐为人们认识从而使它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也只有在金银固定地

  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历史上才有了真正的货币。

所以,货币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其材料就是金银——货币天然是金银。

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

答:

(1)通货膨胀是指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物价上涨是指价格的上升。

(2)通货膨胀通常是由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的,它必然引起物价的普遍上涨。

(3)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①(商品价格与其价值成正比)商品本身价值增大会引起价格上扬;②(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货币自身价值变小,商品价格也会上涨;③(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也会上涨;④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流通领域里的乱涨价等现象都会引起物价上涨。

所以物价上涨并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五论述有人说:

“通货膨胀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带来危害,而通货紧缩虽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因此,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要好。

”请你对此展开分析论述。

答:

(1)通货膨胀是指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跌。

两者都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反映出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问题,其实质都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2)通货膨胀使物价高涨,人民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从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通货紧缩使物价普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有好处,但从长远看,物价总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市场流通不畅,会使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3)结论: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