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5247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docx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国土资源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一

一、项目名称

全国耕地大比例尺系统分等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

二、推荐单位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三、项目简介

耕地资源安全关乎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我国耕地数量有限,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潜力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全面查清耕地等级与产能,实行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对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我国幅员辽阔,耕作制度类型多样,产能影响因素复杂,国内外已有土地评价理论方法难以实现多目标、多作物、覆盖全国统一定量可比的耕地评价,亟待创新耕地评价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填补全国大比例尺耕地评价成果的空白。

1999年国家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启动了“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

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4.3亿元,全国31个省130多万人协同攻关,首次实现了全国大比例尺耕地统一分等排序,揭示了1个机理,创建了1个方法体系,突破了4项关键技术,研制了1个国标、1个行标,创建了1个工程平台。

1.首次实现了全国大比例尺耕地分等全覆盖。

获取了海量数据,建立了国家-省-县三级可追溯的耕地等别数据库,编绘了耕地自然、利用、经济等别系列图件,其中县级52128幅(1:

5万)、省级543幅(1:

50万)、国家级3幅(1:

450万),揭示了全国及区域尺度耕地等级的差异、潜力和分布规律。

全国耕地分15等,平均为9.8等;可挖掘利用潜力为1.6亿吨、经济潜力为0.5亿吨;全国圈定了51个优质耕地集中分布区,设置了34633块标准样地。

2.创新性揭示了全要素耕地产能形成机理。

将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和土地生产力理论相结合,重新界定了耕地产能内涵,解析了气候、立地、利用、经济四大要素对产能形成的协同作用,重构了产能形成机理,发展了土地评价理论。

3.创建了“大比例尺定量化的系统分等方法体系”。

集成了气候生产潜力测算、地学分析、大比例尺土地要素诊断等方法,构建了“四因素-五参数-三层次”模块化耕地评价方法,实现了耕地自然潜力、利用潜力和经济潜力的多层次递进式评价,系统解决了大比例尺、多目标、全国统一可比的耕地评价难题。

4.突破了系统分等的四项关键技术,实现了耕地分等方法体系的技术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研制了《农用地分等规程》(行标),为全国耕地等别的科学评价与管理提供了统一标尺,最终形成了《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国标)。

5.构建了全国农用地分等工程项目技术和组织流程,建立了由1个国家中心、31个省级节点组成的技术协作网络和指导交流平台,实现了技术的工程化。

本项目还获发明专利1项;出版专著57部;发表论文1710篇,其中SCI、EI论文73篇(累计影响因子78.2);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

    

本成果攻克了耕地分等的众多难题,发展了土地评价的理论方法;查清了我国耕地等级结构、分布和潜力,为优化耕地布局、划定基本农田、实施土地整治、提升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国家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供了决策依据;为耕地保护从数量管理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跨越提供了科技支撑;对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一)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是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承担单位,在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项目实施、全国成果汇总集成、推动成果应用及科技进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在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构建了多层次的耕地质量等级综合评定技术方法体系,编制完成了《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

(2)在项目实施方面,全面负责技术指导,完成31个省份成果的预检验收。

(3)在全国成果汇总集成方面,确定了国家级汇总的技术方法和成果体系,组织完成了国家级汇总建库工作,编制形成《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全国卷和《1∶4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图》,同时还组织完成并出版了31个分省卷,组织了全国成果的论证与发布。

(4)在推动成果应用方面,完成成果应用的基础性研究,组织推广实践,成果应用要求已被写入多个国务院文件、国家级规划以及部级相关政策文件,并在实际管理工作及其他相关领域得到了应用。

(5)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推动了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自上而下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形成了一批科技成果,近10个省份的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带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促进了土地评价学科的发展。

(二)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在农用地分等技术体系设计、全国技术指导、西部12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成果国家级汇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先后承担了国家标准耕作制度确定、分区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确定、农用地分等指标区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农用地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分值标准、国家农用地等别控制、标准样地设置技术方法等前期研究工作,为《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的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全面协助进行分省工作技术指导、省级技术方案审定、省级技术人员培训等,先后到全国各省进行协助培训,野外分等实践指导,指导野外设置标准样地;开发了农用地分等评价系统,并在安徽、福建、浙江、山东等各省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区县和省级分等效率的提高,为省级成果的快速完成提供了基础。

(3)参与研究确定国家级汇总技术思路与方法,具体承担了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份的国家级汇总建库工作,是形成国家级汇总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在农用地分等技术体系设计、东部10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成果国家级汇总、推动成果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承担了“中国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研究”,综合研究了全国2000多个县市农用地指定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编绘形成全国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图,为《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的编制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2)全面协助进行分省工作技术指导、省级技术方案审定、省级技术人员培训等,先后到全国各省进行协助培训,野外分等实践指导,指导野外设置标准样地等工作。

(3)参与研究确定国家级汇总技术思路与方法,具体承担了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份的国家级汇总建库工作,是形成国家级汇总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承担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估算”研究,为确定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及推动全国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国家级成果汇总方法研究、中部9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成果国家级汇总、以及推动成果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承担了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汇总与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研究,为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方法的确定提供了基础研究。

(2)全面协助进行分省工作技术指导、省级技术方案审定、省级技术人员培训等,先后到全国各省进行协助培训,野外分等实践指导,指导野外设置标准样地等工作。

(3)参与研究确定国家级汇总技术思路与方法,具体承担了中部黑龙江、辽宁、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9个省份的国家级汇总建库工作,是形成国家级汇总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承担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全国统一的按等级折算技术与标准研究”,为规范和指导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承担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丰富和完善了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技术方法,拓展了成果应用范围。

五、推广应用情况

(一)耕地分等方法技术的应用

耕地分等方法技术在全国31个省份全面应用,取得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耕地分等成果,支撑了全国统一可比分等成果的形成。

耕地分等方法技术的科学性得到广泛认可。

(二)耕地分等成果在国家层面的应用

一是支撑了国家级规划的编制。

全国耕地分等成果支撑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800个产粮大县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中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的确定;《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质量等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规定“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规定,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进行质量等级评定。

二是支撑了耕地监管政策的制定。

国发〔2010〕47号文件规定“要依照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国土资发〔2012〕63号文件规定,“要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成果,对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行质量等级评定”;国土资发〔2012〕108号文件规定:

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建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机制;国土资发〔2014〕18号文件规定,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要先评定等级再验收,没有达到要求的不得验收;国土资发〔2014〕128号文件规定,要按照城镇由大到小、空间由近及远、耕地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三是支撑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全国耕地分等成果为全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研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耕地保护问题研究、耕地质量调控技术集成研究,以及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及各等别征收标准的测算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耕地分等成果在地方层面的应用

耕地分等成果为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北京市应用分等成果,开展了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低等别农田比例由9.6%降低到7.3%,基本农田平均等别由8.8等提高到8.6等。

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奖励等级

主要获奖人

授奖单位

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2012年12月31日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胡存智、郧文聚、程锋、张凤荣、邱维理等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

日期

证书

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发明专利

便携式土壤剖面诊断扫描仪

中国

2011年5月

ZL200910079732.3

北京师范大学

赵烨、李强等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排名

郧文聚

研究员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和全国工程组织实施。

创建大比例尺系统分等方法体系,负责分等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集成、规程编制与工程平台创建,组织推动全国工作和成果汇总总结,积极推动成果应用。

1

胡存智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

创新耕地评价理论方法,创建大比例尺系统分等方法体系;设计全国耕地分等总体思路和技术方案,组织编制分等规程;组织推动全国工作,组织全国成果总结。

1999年《土地动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

程锋

研究员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参与创建全国耕地分等工程平台,具体组织全国分等工作的技术指导,成果汇总建库与集成整合,成果应用研究,参与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

3

张凤荣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承担耕地分等野外诊断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了全国耕地分等推荐因素及其分级,分12个一级区建立了土壤指标和土壤环境指标分级及其分值、坡耕地和平原耕地分等因素及权重;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数测算方法。

4

邱维理

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承担作物生产潜力测算方法研究,并按县级行政单位,分作物、区分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