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
[真题]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2016年
案例题
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104m3/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
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
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
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为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
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
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
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为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约为60~65℃,H2S、NH3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问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3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储气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
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
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
问题:
第1题:
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废气除臭方案不合理。
(2)理由:
①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
(60~65℃)远高于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的适宜温度(22~30℃),抑制了微生物的活性,导致除臭效率降低,达不到除臭效果;②生物滤池适用于低浓度
的生活污水和具有可生化性的工业废水处理,而污泥于化产生的H2S、NH3浓度较高(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因此不适宜生物滤池除臭。
详细解答:
第2题:
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2)理由:
①甲醇加药间的甲醇储量=16×6=96(t),小于甲醇临界量500t,不属于重大危险源;②沼气罐区的沼气储量=970÷1000×16=15.52(t),小于沼气临界量50t,不属于重大危险源;③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要求,由于甲醇加药间与沼气罐区的距离(280m)小于500m,同属一个危险单元,因此单元内存在多种危险化学品时,重大危险源的判别按照=0.5024<1,故甲醇加药间与沼气罐区构成的危险单元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详细解答:
第3题:
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参考答案:
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SO2、NO2、TSP、PM10、PM2.5、H2S、NH3、甲醇、甲硫醇、臭气浓度、甲烷、非甲烷总烃。
详细解答:
第4题:
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新建污泥消化间存在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未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及进行除臭处理。
(2)污泥处置中心只叠加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未叠加现状监测值。
(3)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中没有对臭气浓度进行评价。
(4)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是不可以接受的,因为现有污水处理厂夏季对A村庄已有明显的恶臭影响,再新建污泥处置中心会加重A村庄的恶臭影响。
详细解答:
第5题:
锅炉房扩建是否合理?
列举理由。
参考答案:
(1)锅炉房扩建不合理。
(2)理由:
①2016年初热力中心开始向园区企业供热供汽,区内分散锅炉逐步拆除,本项目于2016年底建成,热力中心有能力为该项目供热供汽;②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工业园区禁止新建20t/h以下的燃煤蒸汽锅炉。
详细解答:
第6题:
给出中镀铜工段废水W的污染因子。
参考答案:
中镀铜工段废水W的污染因子:
pH、COD、SS、总铜(Cu2+)、氰化物(CN-)
详细解答:
第7题:
给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原则。
参考答案:
(1)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200m),包括厂界(尤其是东厂界)和噪声敏感目标A村庄。
(2)应在东厂界处布设反映噪声背景的测点。
(3)应在东厂界与A村庄间布设噪声衰减监测点。
详细解答:
第8题:
对表2—1中PM10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评价结果。
参考答案:
(1)PM10浓度范围为90.0~180.0μg/m3。
(2)最大占标率
为120%。
(3)超标率为2÷7×100%=28.57%。
(4)最大超标倍数为
0.2。
详细解答:
某原油管道工程设计输送量为8.0×106t/a,管径为720mm,壁厚为12mm,全线采用三层PE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
经路由优化后,其中一段长52km的管线走向为:
西起A输油站,向东沿平原区布线,于20km处穿越B河,穿越B河后设C截断阀室,管线再经平原区8km、丘陵区14km、平原区10km布线后向东到达D截断阀室。
A输油站内有输油泵、管廊、燃油加热炉、1个2000m3的拱顶式泄放罐、紧急切断阀、污油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
沿线环境现状:
平原区主要为旱地,多种植玉米、小麦或棉花;丘陵山区主要为次生性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主要物种为黑松、刺槐、沙兰杨、枸杞、沙棘、荆条等,林下草本植物多为狗尾草、狗牙根和蒲公英等;穿越的B河为Ⅲ类水体,河槽宽100m,两堤间宽200m,自北向南流向,丰水期平均流速为0.5m/s,枯水期平均流速为0.2m/s,管道穿越河流处下游15km为一县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
陆地管道段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管沟深度为2~3m,回填土距管顶1.2m左右,施工带宽度均按18m控制,占地为临时用地。
管道施工过程包括清理施工带地表、开挖管沟、组焊、下管、清管试压和管沟回填等。
B河穿越段施工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深度在3~15m之间,在河床底部最深处可达15m,穿越长度为480m,在西河堤的西侧和东河堤的东侧分别设人、出土点施工场地,临时占用约0.8hm2耕地,场地内布置钻机、泥浆池和泥浆收集池、料场等。
泥浆池规格为20m×20m×1.5m,泥浆主要成分为膨润土,添加少量纯碱和羟甲纤维素钠。
定向钻施工过程产生钻屑、泥浆循环利用。
施工结束后,泥浆池中的废弃泥浆含水率为90%。
废弃泥浆及钻屑均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为保证B河穿越段管道的安全,增加了穿越段管道的壁厚,同时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布栏艇、围油栏及收油机等应急措施。
工程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
挖出土分层堆放、回填时反序分层回填,回填后采用兰地植物恢复植被。
问题:
第9题:
识别A输油站运营期废气源及其污染因子。
参考答案:
(1)A输油站运营期废气源主要有:
输油泵、燃油加热炉、拱顶式泄放罐、紧急切断阀、污油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污染因子主要有:
VOCs、非甲
烷总烃、SO2、NO2、颗粒物、H2S、NH3、臭气浓度。
详细解答:
第10题:
给出大开挖段施工带植被恢复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植被恢复的基本要求包括:
(1)因地制宜;
(2)本土物种;(3)
因土种植;(4)选用浅根系植物种(根系小于1.2m)。
详细解答:
第11题:
分别给出废弃泥浆和钻屑处理处置建议参考答案:
废弃泥浆和钻屑均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则按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处置即可。
(1)废弃泥浆:
可以在泥浆池沉淀澄清后,上清液回用,泥浆干化后覆土绿化。
(2)钻屑:
可以作为施工场地的建筑材料原料,也可并入干化的泥浆覆土绿化。
详细解答:
第12题:
为减轻管道泄漏对B河的影响,提出需考虑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
(2)河两岸分别设置事故
(4)管道在河两岸设置切断
(6)加强管理,进行员工教
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如下:
(1)在线监测池。
(3)河两岸设置原油倒排处置收集装置。
阀。
(5)下游设置多级围油栏等防护设施。
育,设置警示牌。
(7)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详细解答:
某拟建腈纶厂位于A市城区东南与建城区相距5km的规划工业园区内,采用DMAC二(甲基乙酰胺)湿纺二步法工艺生产1.4×105t/a差别化腈纶。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液制备车间、纺丝车间、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原料罐区、污水处理站、危险品库、成品库等。
原液制备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4—1。
生产原料为丙烯腈、醋酸乙烯,助剂和催化剂有过亚硫酸氢钠、硫酸铵和硫酸,以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生产的DMAC溶
液为溶剂(DMAC溶液中含二甲胺和醋酸),经聚合、汽提、水洗过滤、混合溶解和压滤等工段制取成品原液。
废水W1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气G1经净化处理后由15高排气筒排放,压滤工段产生的含滤渣的废滤布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原料罐区占地8000m2,内设2个5000m3丙烯腈储罐、2个600m3醋酸乙烯储罐和2个60m3二甲胺储罐。
单个丙烯腈储罐呼吸过程中排放丙烯腈0.1kg/h。
拟将2个丙烯腈储罐排放的丙烯腈废气全部收集后用管道输至废气处理装置处理,采用碱洗+吸附净化工艺,设计丙烯腈去除效率为99%,处理后的废气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排风量200m3/h。
污水处理站服务于本企业及近期人园企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在R河左岸岸边排放。
R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枯水期平均流量为272m3/s,河流断面呈矩形,河宽260m,水深2.3m。
在拟设排放口上游4km、河道右岸有A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10km处为A市水质控制断面(T断面),经调查,R河A市河段的混合过程段长13km。
环评机构选用一维模式进行水质预测评价,预测表明T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低于标准限值。
评价结论为项目建成后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
问题:
第13题:
分别指出图4—1中废水W1、废气G1中的特征污染物。
参考答案:
(1)废水W1:
丙烯腈、醋酸乙烯、氨氮;
(2)废气G1:
DMA、C二甲胺、醋
酸。
详细解答:
第14题:
原液制备车间固体废物处理方式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固体废物处理方式不合理。
(2)理由:
原液制备车间固体废物为含滤渣的废滤布,残留有机溶剂为危险废物,禁止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
详细解答:
第15题:
计算原料罐区废气处理装置排气筒丙烯腈排放浓度。
参考答案:
(1)丙烯腈排放速率=2×0.1×(1—99%)=0.002(kg/h)。
(2)丙烯腈排
放浓度=0.002×106÷200=10(mg/m3)。
详细解答:
第16题:
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的评价结论是否正确?
列举理由。
参考答案:
(1)评价结论不正确。
(2)理由:
①T断面位于A市区混合过程段,应采用二维模式预测;②未考虑近期入园企业对T断面的贡献值;③
未叠加T断面的现状监测值。
详细解答:
拟在桂江流域上游一级支流桂溪江建设桂溪口水库,工程任务为防洪、供水。
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约为300km3,水库校核洪水位为180.2m,总库容3.6×108m3,正常蓄水位为170.0m,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2.9×108m3。
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最大坝高130m)、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导流建筑等。
拟建水库为水温分层型水库,配套建设分层取水装置。
拟选的3个砂砾料场分布在坝址下游河漫滩,2个石料场分布在坝址上游,其中1#石料场距大坝1.5km,石料开采高程控制在170.0m;2#石料场距大坝5km,石料开采高程控制在150.0m。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最高气温23.0℃,年平均最低气温14.0℃,多年平均降水量1855mm。
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山林茂盛,多松、栎和竹;上游河谷山高谷深,河道蜿蜒,河岸陡峭,河漫滩及阶地不发育;中下游河谷地势稍缓,河道曲折,两岸有零星小台地和滩地。
河床大部为砂砾覆盖。
河流中分布有多种鱼类。
项目可研报告中给出了坝址及下游河道典型断面流量水位关系曲线,建库前后典型断面典型年、月、日径流量和水位过程线,建库前后枯水年年径流量和最枯月流量。
拟建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2m3/s,工程拟按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泄放河道最小生态基流。
坝址下游河流生态需水分析结果见表5—1。
水库蓄水后河流沿岸有2个自然村落被淹没,库区无文物古迹和具开采价值的矿产。
库区下游8km处河道现有1座鱼类增殖放流站。
经分析,4月份~10月份,上层取水的低温水影响范围2km~10km,低层取水的低温水影响范围达到20km。
问题:
第17题:
指出本案中可以表明坝址下游水文情势变化特征的信息。
参考答案:
(1)水位和流量。
项目可研报告中给出了坝址及下游河道典型断面流量水位关系曲线,建库前后典型断面典型年、月、日径流量和水位过程线,建库前后枯水年年径流量和最枯月流量。
(2)低温水。
拟建水库为水温分层型水库,配套建设分层取水装置;4月份~10月份,上层取水的低温水影响范围2km~10km,低层取水的低温水影响范围达到20km。
(3)含砂量。
在坝址下游河漫滩设3个砂砾料场;河床大部为砂砾覆盖。
(4)流速变化。
大坝设有泄水建筑物和导流建筑。
详细解答:
第18题:
指出本项目可能影响下游鱼类生境的主要因素,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大坝。
导致下泄水量、水位、流速、水体含砂量等水文情势的变化而影响鱼类。
(2)下泄低温水。
会对鱼类发育、产卵等造成不利影响。
(3)下泄生态流量。
如按拟建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1.2m3/s的10%下泄,则不能满足“表5—1”中的各月的一般状态生态流量,更不能满足良好状态生态流量,而且影响鱼类的生长。
(4)砂砾料场。
3个分布在坝址下游河漫滩的砂砾料场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对鱼类生境的影响。
详细解答:
第19题:
简要说明砂砾场、石料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重点。
参考答案:
(1)砂砾场:
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对河漫滩形态、结构已有植被的破坏与水土流失;处于鱼类增殖放流站上游时,应分析对该增殖放流站的影响。
(2)石料场: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淹没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详细解答:
第20题:
指出本项目陆地生态调查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本项目陆地生态调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及质量。
(2)植被类型及主要植物种类(包括山林及松、栎、竹,河漫滩区的植被等),特别是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3)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特别是重点保
护野生动物。
(4)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趋势。
(5)调查是否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
(6)现状生态问题的调查,包括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
详细解答:
第21题:
分别指出图6—1中废气G1和G6中的特征污染物
参考答案:
(1)废气G1:
2-氯-5-氯甲基吡啶、一甲胺、三氯甲烷。
(2)废气G6:
乙醇、氰基乙酯。
详细解答:
第22题:
废气G3的处理工艺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废气G3的处理工艺合理。
(2)理由:
①G3废气主要为三氯甲烷,
且浓度较高,经深度冷凝处理后,可回收利用三氯甲烷;②不凝、低浓度的三氯甲烷经碳纤维吸附处理进一步去除,可达标排放。
详细解答:
第23题:
本项目废水混合后直接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是否可行?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不可行。
(2)理由:
混合后全盐量浓度=(8×12500+10×1600)+2×500+150×4600)÷(8+10+2+150)≈10041.18(mg/L)>5000(mg/L)。
详细解答:
第24题:
为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送焚烧炉焚烧的可行性,应调查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
(1)S1蒸馏残液及废碳纤维的产生量和组分。
(2)危险废物焚烧炉剩余
处理能力。
(3)焚烧炉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
(4)焚烧尾气经净化处理
后达标排放可靠性。
(5)焚烧炉现状是否存在环保问题。
详细解答:
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截至2014年年底已开发土地面积占规划用地面积的75%,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于2014年底投入运行。
A企业在工业园区建设初期入园,占地面积200m×180m,年产25×104只压电陶瓷频率器件。
A企业提供的资料表明:
该企业污水尚未纳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现有研磨腐蚀清洗废水经车间预处理达标后,与厂区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经生化处理后排入工业园区东侧B河,总排放口水质达标;厂区污水处理站污泥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喷雾造粒机废气经布袋除尘系统处理,由高15m的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三废”产生量及处理情况如表7—1所示。
企业负责人自我介绍称,现有工程配套的环保设施完善,“三废”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拟在现厂区内扩建1条2.5×104只/年压电陶瓷频率器件生产线,生产工艺与现有工程相同;配套建设1座含质检中心的四层(层高3.2m)综合办公楼;改造布袋除尘系统,设计布袋除尘效率为95%,风机总风量为4000m3/h,现有和扩建的喷雾造粒机废气经布袋除尘系统处理,由现有的排气筒集中排放;拟改造现有厂区污水处理站,专门预处理扩建工程研磨腐蚀清洗废水。
全厂研磨腐蚀清洗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与厂区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注:
铅及其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70mg/m3,1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0.004kg/h。
)
问题:
第25题:
指出“现有工程的‘三废'处理符合环保要求”说法的可疑之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混配机冷却水经总排口直接排放。
理由:
存在稀释排放,应循环利用。
(2)全厂的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排入B河。
理由:
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应纳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3)喷雾造粒机废气是否达标排放。
理由:
布袋除尘的去除效率不确定。
(4)污水处理站污泥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
理由:
应对污泥进行危险废物鉴别。
详细解答:
第26题:
扩建工程研磨腐蚀清洗废水的预处理方案是否可行?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预处理方案不可行。
(2)理由:
扩建工程研磨腐蚀清洗废水含有第一类污染物Pb,应在车间或者预处理设施达标排放。
详细解答:
第27题:
评价扩建工程完成后,喷雾造粒机废气排放达标情况。
参考答案:
喷雾造粒机废气排放速率超标,浓度达标。
(1)由于排气筒高度不高于200m范围内建筑物高度5m以上,速率应严格50%,执行0.002kg/h。
(2)
废气排放速率:
0.022×2×(1—95%)=0.0022(kg/h)>0.002(kg/h)。
(3)废气排放浓度:
0.0022×106÷4000=0.55(mg/m3)<0.70(mg/m3)。
详细解答:
第28题:
简要说明废水预处理站污泥的处理处置要求。
参考答案:
废水预处理站污泥含有第一类污染物:
Pb和重金属Cu,属于危险废物;符合危险废物暂存标准,应送往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详细解答:
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于2009年完成环评审批,2013年建成试运行,现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该高速公路主线全长95km,双向四车道,其中KI段(K0-K62]长62km,位于平原微丘区,设计车速为100km/h,路基宽度为26m;KⅡ段(K62-K95)长33km,位于山岭重丘区,设计车速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
公路在K75建设1座桥长300m的大桥跨越青龙河,在K87-K94建设1座7km特长隧道,隧道在K90设置1个通风竖井(衬砌后竖井内径为6m,井深为280m),竖井采用自上而下方式开挖,从井口出渣,井口至已有二级公路建设3.5km施工便道。
2014年和2020年设计车流量分别为KI段8000pcu(标准小客车,辆)/d、14000pcu/d,KⅡ段7000pcu/d、12000pcu/d。
环评报告书中记载的公路沿线基本情况概述为:
公路KI段以农业植被为主,KⅡ段以山区林木植被为主;青龙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桥址下游5km处为一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特长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覆盖度较高,隧道出口(K94)附近有河溪及水田;公路沿线200m范围内共有29个声环境敏感点,全部为村庄。
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
在2020年设计车流量条件下,有10个村庄声环境质量超标,应采取声屏障措施;位于公路K33的M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m,预测声环境质量达标,不设置声屏障。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路线设计方案,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采取措施减缓隧道施工排水对农田的影响,对山顶植被实施生态监测;对预测声环境质量超标的村庄采取声屏障等措施;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