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1508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docx

课文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篇巴蜀小学

人教版课标本教材小语第五册第六单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教材解读表

单元主题

壮丽的祖国山河

主题概述

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题目

课后作业

(或连接语)

生字

词语

教学目标

课时

每课重点

(主题联系)

单元共同点

21古诗两首

1.背诵古诗,默写一首。

2.说诗句的意思。

写4个

认2个

1.背诵两首,默写《望天门山》。

2.说诗句的意思,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1.朗读、理解课文,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段落,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3.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1.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讨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抄写文中优美的句子。

写13个

认10个

21

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读懂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摘抄文中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2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1.感情朗读,背诵喜欢的部分。

2.说说自己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为什么?

3.找一找文中用得很妙的词语,体会体会。

写14个

认10个

12

1.感情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

24*东方之珠

1.感情朗读。

2.理解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感情。

1

语文园地六

口语交际:

风景优美的地方。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模拟生活,轮流导游,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1

习作:

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

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2

我的发现:

一词多义。

了解一词多义,认识词的意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2

日积月累:

积累诗句,叠词。

积累词语和诗句。

宽带网:

搜集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

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几点说明:

(一)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总思路:

了解单元主题——分课教学,关注主题关联,突出语文意识——回顾收获,拓展练习。

(以主题组织的单元教材仅仅是教材组织形式而已,教学时不能仅从“主题与内容”方面来把握。

文本涵盖语言、情意、审美不同要素,应从“三维目标”把握教材,结合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深入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单元主题关联处理方式:

1.单元导语在第21课第一课时处理。

2.第21课教学中比较两首诗,雄壮的天门山和优美的西湖。

3.第22课结束,给学生强调开始搜集“风景优美的地方”的资料,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做准备。

4.第23课结束,鼓励学生认真进行小练笔。

5.口语交际之中引入单元回顾,回顾内容、情感、语言积累等方面的收获。

6.口语交际、习作、宽带网可结合起来,从本组开始学习时就提出要求。

(三)单元作业处理方式:

课后题力求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作业务必落实;单元检测题仅供评价参考。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

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习本单元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本单元教材可用12-13课时。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教育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训练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4.发散点:

搜集有关古诗及诗人资料。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爱国情怀。

课前准备:

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望天门山》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

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

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

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提问:

西湖的景色美吗?

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

潋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3.读通课文:

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1.朗读交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

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

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4.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

晴雨皆美

山色空蒙

西湖

浓淡俱佳

西子

资料袋:

天门山:

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

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

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

南陈《舆地志》云:

“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

谓之天门。

”这大约是天门山最早的文字描述。

天门山景观独异,李白写了这首诗后,又有很多名家描述。

如李白同时代稍后的吴筠、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胡松,然而没有一个有李白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恢宏壮观。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词集的《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贴》《祭黄幾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贴》等。

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西湖:

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汉时称圣湖。

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

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

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

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作业设计:

1.划去带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中断(zhōnɡzhònɡ)潋滟(liànjiǎn)淡妆(zhuānɡnǚ)

楚江(chǔcǒu)空蒙(ménɡmónɡ)相宜(yíyì)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波光闪动的样子。

()

②云雾迷茫的柱子。

()

③从中间断开。

()

3.默写《望天门山》

课后记: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训练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发散点:

摘抄课文中和写景美文中的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

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多媒体播放风光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

(播放完)美吗?

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检查生字新词。

B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重点探究

1.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风景优美 物产丰

B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2.自主感悟。

A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B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探究一:

(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A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海面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B海水真美呀!

说说瞃,为什么这么美?

(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C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探究二:

(根据学生回人,多媒体出示)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海底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到处都是 大龙虾样子威武 鱼多得数不清)

B教师小结:

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C学生朗读体验。

重点理解“蠕动”“威武”;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了──(学生齐读);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

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探究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了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自由介绍。

3.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例如:

A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二、继续研究

1.过渡:

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

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

2.探究体验。

探究一:

(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

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C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

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探究二(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服料。

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

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

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三、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四、听写词语

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

2.听写。

听写后自己对照、订正。

五、交流谚语

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

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  海水  颜色多

     海底  珊瑚  各种形状

         海参  懒洋洋

         大龙虾 威武

         鱼   多

     海滩  贝壳  千奇百怪

         海龟  有趣

     海岛  鸟   鸟蛋 鸟粪

资料袋: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之一,属广东省,在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类、海参、海龟等。

渔汛期间,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

南海诸岛的面积虽小,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作业设计:

1.连线。

高耸的贝壳庞大的海龟

低陷的山崖茂密的物产

美丽的峡谷丰富的树林

2.反义词。

富饶——()首先——()茂密——()

课后记: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

会写“汇、欣”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教育点: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训练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发散点:

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2.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引导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如,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

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2.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三、初读课文

1.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难读的字,抽chōu 赏shǎng 浸jìn 缕lǔ 献xiàn 软ruǎn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四、再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五、写字写词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2.写生字一遍,再抄写词语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课文,感悟品味。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

听写生字词。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二、感悟品味

1.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

抽出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

◆体验“抽出”的过程。

体会“抽出”用得真好。

◆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B欢的语句。

多媒体出示: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教师引导:

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封

◆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

◆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C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

◆多媒体演示“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

◆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D多媒体出示: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

教师反问:

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大家评价。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

(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拓展活动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3.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树木嫩绿  春水涨满

       夏   树木茂密  野花盛开  美丽的花园

绿色的海洋  秋   落叶飞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宝库

       冬   积雪覆盖  野兽进洞

资料袋: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苏联为邻,在北纬50度的地平线上,犹如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祖国的北部边疆。

人口53.7万,有汉、蒙、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22个民族。

面积8.35平方公里,辖3县4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区。

  自然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是全国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松嫩平原乃至东北地区的天然屏障,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

该区是我国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地区之一,具有天然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条件。

区内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森林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86.23%,林木蓄积5.3亿立方米,占黑龙江省总蓄积的26.6%,占全国的7.8%,植物有52科3000多种,中草药有黄芪、贝母、党参、五味子等150余种。

山产品菌类植物有猴头、木耳、松茸、蘑菇等。

大森林里栖息着马鹿驼鹿、黑熊、狍子、獐子、雪兔、灰鼠、飞龙、山鸡等330多种禽兽。

水产品有水獭、水貂、鳇鱼、大马哈鱼等。

全区现已查明的矿藏有150多处,铁、锰、钛、铜、钴、玛瑙、大理石等储量丰富,金矿遍布全区。

  由伊勒呼里山把该区分成南北两部分。

北坡主要河流有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等均注入黑龙江。

南坡主要河流有那都里河、甘河、多布库尔河等,均为嫩江水系。

内部大小河流纵横、湖泊泡沼星罗棋布,具丰富的清洁的水资源。

  兴安历史

  大兴安岭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旧石器的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繁衍。

十七世纪初,沙皇俄国曾多次派“远征队”入侵大兴安岭,骚扰边民,掠夺珍贵皮毛和黄金,对我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残暴的压榨。

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反抗外患的入侵,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进行殊死的斗争。

本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踏入东北,对大兴安岭这片山林沃野肆意掠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转占大兴安岭南北,为保国御辱,驱逐日寇,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重视大兴安岭的开发和建设,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区经济,1995年和1958年两次进行开发大兴安岭的尝试。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大兴安岭林区。

1966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大兴安岭特区行政区划界限,1970年4月1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批示,将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地区,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管理机制采用政企合一的模式。

行政区划辖呼玛、塔河、漠河三县和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4区。

  企业区划辖松岭林业局、新林林业局、塔河林业局、呼中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图强林业局、西林吉林业局、十八站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10个林业局。

  交通运输

  区内交通便利,境内铁路794.8公里,公路14901.2公里。

嫩林铁路、加塔公路、黑漠公路穿过境内,公路网并与111国道相联,形成以加格达奇区为中心的开放式的交通网络。

邮电通信已实现长途电信传输数字化市内电话程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