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1225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政府

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讨论稿)

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我市城乡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住建厅的悉心指导下,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对接武汉、比学九江,按照省市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将城乡建设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行业服务水平,致力建成鄂东特大城市,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快速发展。

建立了高位协调机制、项目推进机制、督办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有力保障了全市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城市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草拟了《建设鄂东特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当年计划实施重大建设项目100项、完成投资89.7亿元。

实际开工76项,竣工20项,完成投资52.27亿元。

二是生态治理项目大力推进。

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完成投资1.15亿元,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65.68公顷,新(扩)建公园、游园、节点6个,新建改造城市道路绿化24条,改造提升单位庭院(小区)绿化18个,完成环磁湖8条道路“花化工程”建设,创建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8个、绿化养护样板路5条、样板广场6个。

加快排污治理工程建设,完成环磁湖9个排污口、18处雨污混接点改造,年减少排污量350万吨;督办新建污水管网50公里,启动了铁山、下陆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全年处置污泥15568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9%。

三是民生工程项目扎实推进。

扎实推进“创卫奖补”项目建设,全年109个创卫项目全部完成,核定投资5460万元,核定奖补资金273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完成投资1290万元。

扎实推进“道路提质”项目建设,全年维修改造城市道路3.5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40条、5.37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排水管网5028米,新增停车泊位624个。

扎实推进“三供一排”项目建设,完成格茵木业通水、黄家湾改水工程,新建供水管网60公里;建成铁山、马鞍山加气站,新建天然气管网33公里,新增加气能力3万标方/日、天然气用户1.54万户;新增有色稀贵工业园供热用户3户;疏通排水管道86公里,改造渍水点30处。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给力发展。

以“四化同步”和“美丽村庄”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全市城镇化水平达60.3%,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超前谋划城镇发展规划。

多次组织专班赴大冶湖生态新区实地调研,编制了环大冶湖周边区域的道路、管网、绿色廊道、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督促指导村镇规划编制,完成全市26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和大冶市所有村庄规划编制,阳新县287个行政村已完成规划编制182个,初步形成了市、县(市)、镇、村四级城镇规划体系。

二是加快建设城镇基础设施。

加快城乡路网建设,实施了月亮山隧道、鹏程大道东延、金山大道东延、海洲大道、长乐大道、光谷大道等一大批路网项目,实现了老城与新区、城内与城郊、城市与乡镇的直接对接。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王英、灵乡、金牛等3个镇污水处理厂项目进入了建设阶段,成功申报了金牛、陈贵、还地桥、龙港、富池、金山店等6个镇排水管网项目。

加快城镇保障住房建设,完成镇级商品房建设10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15.6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0户,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3013万元。

三是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以两轮“三万”活动和新农村建设活动为抓手,指导推进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全年创建省级“宜居村庄”7个,市级“宜居村庄”10个;在对口帮扶的茗山乡彭晚村、大王镇柯畈村环境整治中,共投入资金80余万元,实施了村庄绿化、塘堰改造、道路硬化、港渠疏通等工程,有力改善村庄环境。

(三)城市管理创建蓬勃发展。

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精管理”,城市管理与创建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完善制度。

出台了《市政园林设施精细化管理测评标准和工作方案》,实行第三方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市管37条道路及绿化广场每月定期组织拉网式巡查,并对管理成效进行集中测评,确保问题发现率达98%以上、整改率达90%以上。

二是创新模式。

针对市政设施维护工程利润薄、工作量小的特点,从7家维护单位中选取信誉较好的2家单位,实行直接委托实施,既提高了维护单位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破损设施及时维修率。

三是突出重点。

改变磁湖水域作业方式,通过“划区保洁、控制养殖”等措施,建立磁湖水域保洁维护管理网络体系,确保高温季节湖面无死鱼或少量死鱼及时清捞。

加强城市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投入抗旱保绿专项资金65万元,购买绿化喷洒车3台、抗旱机动泵48台/套,在20多天持续干旱中,有效确保了绿化建设成果。

在城区经历大雨时期,基本实现“雨停水退”。

四是坚持标准。

采取“查找问题、列出清单、整改销号”的方式,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和卫生社区创建,全年召开创卫问题整改和回访推进会11次,拍摄创卫问题短片15部,交办问题2701个,整改率达74.86%,评选出全市第一批卫生社区27个;推进爱国卫生创建,全市共投入50余万元,对建成区内96个社区内外环境实施全方位定期消杀,开展健康知识“五进”讲座5场,改造三格无害化厕所6000户,创建国家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镇2个、卫生先进单位13家、卫生先进社区4家、卫生村7家。

(四)建筑行业市场健康发展。

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40.44亿元、实现增加值67.96亿元。

一是抓审批服务。

全年共审批新成立企业35家,初审上报升级企业20家,其中已审批通过15家。

优化招标事项审查程序,采取“容缺受理、后期补正”审批模式,全年核准招标项目196项,招标总造价达54.2亿元。

项目审批承诺时限由原来平均6个工作日压缩到平均3个工作日,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只需2个工作日,达到全省最短。

二是抓行业管理。

加强备案管理,全年完成勘察设计合同备案70项、施工图审查备案145项、招标控制价备案77项、施工合同备案126项、竣工结算备案104项。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全年开展30万元以上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巡查194次,建筑安全生产大检查8次,在建工程质量大检查6次,检测机构、商砼实验室专项检查1次,近三年竣工项目质量大回访1次,造价咨询单位执业质量检查1次。

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全年查阅档案246人次、调阅档案460卷,接收竣工档案235项,接收1986-2009年规划档案3500卷,填补了23年规划档案空白。

加强欠薪治理,全年受理投诉82起,清偿欠款8640万元,占拖欠资金总额91.58%,其中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全部协调解决到位。

加强质量安全创优,创国家级QC成果1项、省级QC成果2项,省级装饰“楚天杯”优质建筑工程5项、省级安全文明“楚天杯”施工现场27个,省结构优质工程44项。

三是抓技术创新。

推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塔吊防碰撞系统、施工升降机指纹锁控制系统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更新模式,完善建筑领域执法预警防控平台、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及备案履约监管平台、ERP监控信息平台建设,完成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供应量953.28万吨、320.45万立方、8.5万吨,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达72家,生产能力达26亿标砖,新增建筑节能能力2.99万吨标煤,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53.46万平方米,完成绿色建筑6.26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81万平方米,大桥·一品园项目获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五)队伍建设聚力发展。

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良好形象,干部队伍的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有效增强。

一是加强班子组织建设。

狠抓基层党组织“五基”规范化建设,坚持开展“治庸问责”、“春雷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和“科长论坛”、“创优争先”、“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三万”等系列活动,形成了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氛围。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六点要求”等有关规定,没有发生一起经查实的违法乱纪事件。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出台了《开源节流工作方案》,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了46.47%,较2012年减少48.63万元。

三是加强法规标准建设。

组织清理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共109项,并编制了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目录及流程图,建立了“权力清单制度”。

利用“5.31”世界无烟日、科技宣传周、节水宣传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政策法律进工地等时间节点,开展行业法规政策宣传。

全年共立案17件,罚款50.14万元。

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工作日志、个人自学等制度,组织登山、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书法、歌咏、舞蹈、摄影等8个兴趣小组,培养干部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致力打造快乐建委、健康建委、活力建委、和谐建委“四个建委”。

与此同时,委系统工会、团支部、妇委会、老干、综合治理、精神文明、招商引资、信访、计划生育、政务公开、保密等工作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招商引资成绩位列全市54支招商小分队第7名,荣获“全市招商引资二等奖”,全年还先后荣获“全省住建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档案管理省一级”、“湖北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先进单位”、“行政服务中心红旗窗口”、“全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市禁鞭先进单位”、“黄石十佳政务网站”等荣誉。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协同推进的结果,也是建委系统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乡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市政基础设施欠账多,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市场监管不到位,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有各种因素,但究其根源,主要是发展观和体制机制问题,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

二、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全市城乡建设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住建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以申办省级首届园博会和举办市级园博会为抓手,以深入实施“五边三化”生态修复治理和“八园六带”景观工程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项目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城乡生态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5年城乡建设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30亿元;城镇化水平达6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6%以上,绿地率达36.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平方米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89%以上,污泥安全处置率100%;新增建筑节能2.48万吨标煤,发展绿色建筑1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66万平方米;力争建筑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建筑业营业税收入在全省排名前进1位;具体来说,重点是要抓好“六大工作”,实现“六大提升”:

(一)着力抓好城市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城市生态宜居环境新提升

统筹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市重大项目办的综合协调职责,统筹推进全市109项、总投资130亿的重大项目建设(续建47项、新建62项)。

完善项目督办机制,按照“工程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要求,倒排项目工期,督促各责任主体按期完成项目可研、设计、征地、招标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按期推进;完善数据统计机制,每月对项目开工、形象进度、完成投资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完善责任落实机制,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项目资金来源、排出建设计划、明确责任人员,对进度不理想的定期通报,提出整改建议,确保全市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切实提高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和投资额。

全力推进“五边三化”示范工程建设。

以抓好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绿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江边、湖边、铁路边、干道边、城镇边的绿化洁化美化,建设“五边三化”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

加大工作督导力度,编制“五边三化”工程建设规划和项目库,指导各县市区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推进项目建设,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度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重点实施磁湖湿地公园、磁湖南岸滨水景观、老下陆生态新城、等项目建设,完成大泉路、广州路、106国道、河西大道、矿冶大道二期、大广高速下陆连接线等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努力使各县市区“五边”重点区域有变化、有亮点。

大力推进“八园六带”生态景观建设。

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导向,全面完成团城山公园扩建、柯尔山山地生态公园、白马山山地生态公园、团城山公园滨水樱花带“三园一带”建设,督促推进牛头山生态公园、枣子山生态公园、骆驼山生态公园、卫王湿地公园、北纬300生态公园和大广连接线下陆段“黄金带”、磁湖南岸滨水绿带、大泉路“月季带”、河西大道“桃花带”、光谷大道绿化带“五园五带”建设,确保4月底前完成植物栽植、11月底前完成土建工程。

以城市建成区为重点,加大规划建绿、开发带绿、改造扩绿、拆墙透绿、治理复绿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市立体绿化,新建小区绿化率不低于30%,旧城改造开发用地绿化率不低于25%,全年新增改造绿地面积60公顷,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6家。

科学推进省市级园博园建设。

积极筹备全省首届园博园建设,指导编制大冶湖生态新区主园区建设规划,督促各分园区启动前期建设,完成各园区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启动主园区展馆和各园区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黄石首届园博园建设,加强园区建设的设计把关和施工指导,全程跟踪项目进度,督促大冶市按时间节点推进8处景观点建设,努力打造一届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市级园博会。

合力推进产业链招商。

充分发挥建筑产业企业链条优势,强化“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全员参与招商、关心招商、服务招商,形成强大的招商合力,确保当年新注册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个(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当年新开工重点项目1个,当年实际到资或实缴注册资本额3000万元以上,圆满完成招商目标。

(二)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鄂东特大城市格局新提升

优化城镇发展体系规划。

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经济带建设的机遇,坚持规划先导,完善城镇规划顶层设计,编制沿江城镇经济带和陈贵—灵乡、还地桥—保安—金山店、浮屠—白沙等3个集镇群发展规划,探索城镇组团发展的新方向。

加快村镇规划编制,指导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省级示范点陈贵镇、市级“两镇一区”规划编制,启动省市级重点镇、特色镇“四化同步”规划编制,指导一批镇级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和修编,督促阳新县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实现规划编制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

强化村镇规划实施管理,建立健全城镇建设监督监察机制,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有力打击村镇特别是农村乱占、乱建行为,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加大古村落、古建筑、历史文化底蕴浓的村镇等保护力度,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持和传承乡村文明。

切实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乡路网系统建设,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加快沿江大道、东方大道、发展大道、月亮山路等道路建设改造;完善城市外延和城镇连接线路网系统,加快光谷大道、黄阳公路、黄咸高速东段等道路建设改造,逐步实现城镇内外路网大畅通的交通格局,拉开特大城市路网骨架。

加快城乡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基本完成河西、灵乡镇、金牛镇、王英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大冶城西北污水处理厂和富池镇、还地桥镇、保安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以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为契机,加快中心城区二三级管网改造,完成铁山新下陆东西港污水干管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网4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9%以上;加强华新污泥处置运营监管,污泥安全处置率达100%。

完善村镇住房保障系统,加快城镇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集镇转移,完成小城镇商品房建设30万平方米以上。

全面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

加快推进月亮山隧道、黄思湾隧道、大冶湖南北滨湖大道等黄金山2平方公里核心区路网建设,基本形成新区路网骨架。

加快新区排洪港、污水处理厂升级、工业尾水排江管网及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新区功能。

加快环湖生态、绿色通道保护建设,启动《黄石市绿道系统规划》编制,加强绿线管制,加大环湖区域绿色生态保护工作,指导推进道路绿化、小游园、小公园建设,逐步建设新区生态绿色廊道。

有序推进美丽村庄建设。

突出抓好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指导推进村组公路、村庄塘堰、村庄绿化建设改造,让村民群众“走干净路、喝放心水”。

突出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坚持单项整治与长效管理、设施建设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全面启动村组垃圾收集池建设,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杜绝村庄里垃圾乱堆、随意焚烧的现象,逐步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着力打造20个以上“洁净、舒适、文明”的新型“美丽乡村”。

突出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完成2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强危房改造指标分配和建设质量监管,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着力抓好行业管理,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品质新提升

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加快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排渍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备用水源可研修编、城市管网普查和GIS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实施边远地区供水管网建设改造,加强供水水质检测和二次供水管理,保证供水水质;加大燃气市场日常监管,新建天然气管网30公里,新增用户1.5万户;研究出台《黄石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协调推进热力能源站建设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新增供热管网3公里,新增工商业用户3户;完成《排水专项规划》修编和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修订,推进鼎丰闸泵站规划与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指导督促启动冶钢泵站改造工程,推进老下陆河口、西塞、东钢等4座排洪港改造工程,全年疏通排水管网60公里,确保城市排水畅通。

出台《停车场建设规划》和《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启动武汉路、黄石大道2处地下通道建设,规划建设2—3处过街天桥,逐步打造立体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社会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500个,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人车难行、车辆难停。

创新城市公用园林设施管理。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推行“管行业不管作业”的管理模式,逐步下放市政园林设施管养权限,完善管理效果评估和奖励机制,建立“区级管养、市级考核、经费预算、以奖代补”的监管模式。

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完善市政园林设施巡查制度,加大路面破损、设施残缺、绿化缺失等整改力度,维修改造城市道路和人行道2万平方米,绿化缺失率控制在5%以内。

探索市政园林设施远程监控管理,将定位监测系统融入城市排渍、公园广场管理、风景区管理等多个领域,启动城市排水管网定点监测系统建设,逐步实现设施管理科学化。

以实施磁湖生态养殖为切入点,全面加强磁湖风景区设施监管,严格控制磁湖养殖数量和养殖模式,严禁投放鱼苗,逐步实行磁湖自然养殖和生态养殖,切实改善磁湖水质和周边环境。

全面加强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园林等设施运行综合管理,确保城市安全。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教育。

以卫生创建为抓手,以开展“健康黄石”全民行动为重点,坚持“以创带建、以建促创、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从基础抓起,强化市民健康知识教育,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全面完成全市96个社区创建卫生社区达标的任务,打造黄石港区“健康湖北”全民行动示范区。

继续推进除“四害”活动,坚持环境治理与药物防治相结合,加大社区环境消杀力度,巩固灭鼠、灭蟑、灭蚊、灭蝇达标成果,新创省级卫生单位(镇、社区、村)37个、市级卫生单位(镇、村)13个、市级健康教育示范单位10个、市级无烟单位20个,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筑牢基础。

(四)着力抓好建筑行业技术革新,实现建筑产业综合实力新提升

做大做强建筑产业。

坚持把突破性发展建筑业作为服务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建筑业营业税收入在全省排名前进1位。

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变“侧重发展建筑企业”为“综合发展建筑领域关联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勘察设计、装饰装修、材料制造、关键产品供应联动的产业协调机制,推行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的运行模式;支持勘察设计、工程咨询、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质量检测等中介服务企业联合重组或互补合作,拓宽发展领域;鼓励企业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推广力度,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调整建筑产业结构,实施扶优扶强、品牌带动战略,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发展机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出台扶持政策,新增建筑产业市场主体30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左右。

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发展,鼓励企业运用股份合作、项目合作、技术合作等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外出承包业务,提升建筑业外向型发展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以贯彻落实《黄石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计划》为契机,制定绿色建筑考核认定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新增绿色建筑10万平方米。

严格实施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市区民用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65%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成低能耗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新增建筑节能2.48万吨标煤。

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探索适宜实际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打造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万平方米。

推进太阳能、地源热泵、光伏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新建、改建、扩建12层及以下的住宅和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66万平方米。

加快散装水泥发展应用,完成散装水泥850万吨、预拌混凝土230万立方、预拌砂浆6万吨,新增农村推散网点2—3个。

全面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制度。

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强化建筑企业质量安全市场标准化达标考核,将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与市场准入挂钩,对不同达标等级的企业,在招投标中给予不同的技术分权重。

建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分级备案管理制度,纳入重点监管执法对象。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行重大隐患台账管理、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制度。

加强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全力做好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

加强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质量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全年培训农民工2万人以上。

推进建筑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建设,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现场保洁制度,建设车辆出场冲洗设施,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加强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切实减少现场施工的粉尘和噪音污染。

(五)着力抓好建设领域改革创新,实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统揽工作全局,解放思想,加强调研,大胆突破老观念、老办法,创造性开展工作。

坚持《全省深化住房城乡建设改革方案》为指导,全面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建筑业发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行政审批服务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逐项细化改革的目标与措施,一项改革一个专班,一位领导负责,一个部门牵头,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形成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研究制定《黄石市深化城乡建设改革工作方案》,逐项抓好落实,确保改革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突出改革重点难点。

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深化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认识,树立市场理念,加速推进各项改革。

总结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创新市政园林设施维护管理“事务下放,行业监管”的新模式,推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作业市场公开招标,加强招标单价监控;创新行政服务机制,深化建筑业发展改革。

要认真研究新政策、新形势、新方向,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节能减排的改革方向和思路,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率先突破激活改革全局。

营造改革创新氛围。

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改自己、革自己,敢于削自己的权、让自己的利,让制约事业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得到优化、得以解决。

动员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思考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挖掘一批改革先行者,努力在全委系统营造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

(六)着力抓好党的建设,实现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新提升

深入开展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