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0121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docx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

2020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知识点1

名词:

1、细胞的分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细胞分化的起点)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全能性:

一个细胞能够生长发育成整个生物的特性。

3、细胞的癌变:

在生物体的发育中,有些细胞受到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细胞分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能够连续不断的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4、细胞的衰老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应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语句:

1、细胞的分化:

a、发生时期:

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限度。

b、细胞分化的特性:

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c、意义:

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如果仅有细胞增殖,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

2、细胞的癌变a、癌细胞的特征:

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b、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

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

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

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c、机理是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细胞发生转化引起的。

d、预防:

避免接触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3、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a.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b、有些酶活性降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导致头发变白);c.色素积累(如:

老年斑);d.呼吸减慢,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e.细胞膜通透功能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4、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条件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高一生物知识点2

细胞的基本结构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

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

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

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

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

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

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

差速离心法

细节:

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

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

肽聚糖

作用:

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

流动性

举例:

(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举例:

(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

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

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

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

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三、生物膜系统

1、概念:

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

见课本49页。

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实验?

理由是什么?

3、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其作用是什么?

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

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

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

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

10、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

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

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

功能是什么?

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

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1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

分别有什么功能?

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

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

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

20、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

基因工程简介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标准概念:

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细胞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通俗概念:

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

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点:

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③结果:

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连接的部位:

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

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①作用:

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

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

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质粒的特点: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

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

提取途径: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

D.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

检测方法如:

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表达:

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如:

抗虫棉基因导入棉细胞后,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被杀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能合成出胰岛素等。

(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A.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B.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

C.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记忆点:

1.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

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

①提取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

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9、生物的进化

(1)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是: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物种:

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

种群:

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的基因库: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

自然选择学说。

记忆点:

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2.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隔离就是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其作用就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中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

4.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

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物种的形成必须是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

5.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6.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高一生物知识点3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

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

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

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方法:

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

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和果胶;功能:

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的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功能:

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9.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差速离心法。

10.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车间”。

11.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

含少量的DNA、RNA。

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

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1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③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

13.内质网:

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

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

14.核糖体:

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15.高尔基体: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

植物: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

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16.中心体:

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等)中。

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7.液泡:

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

功能:

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

18.溶酶体:

消化车间,内含许多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高一生物知识点4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2、细胞的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

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

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

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

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

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

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

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

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时机。

4.后期

特点: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

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

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前期:

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

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

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

膜仁重现失两体。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

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

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例:

蛙的红细胞

高一生物知识点5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含量功能联系

水自由水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约4.5%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1)做溶剂。

水分子的极性强,能是溶解于其中的许多物质解离成离子,利于化学反应进行。

(2)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水溶液的流动性大,水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将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各组织中区,并将组织中的废物运输到排泄器官。

(3)调节温度。

水分子之间借助氢键连接,氢键的破坏吸收能量,反之释放能量。

人蒸发少量的汗就能散发大量的热。

再加上水的流动性大,能随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全身,因此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温度起很大作用。

(4)调控代谢活动。

生物体内含水量多少以及水的存在状态改变,都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

一般生物体内含水70%以上时,细胞代谢活跃;含水量降低,则代谢不活跃或进入休眠状态。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

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

(2)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①渗透压的平衡Na+,Cl一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

如人血浆中H2CO3/HCO3-,HPO42-/H2P04-等。

③离子平衡:

动物细胞内外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

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

2020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