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9365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docx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

教学节主题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

探究课堂问题设计的质与量,提高课堂实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化学。

活动目的: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创新才有发展,希望籍此增强老师们备课时科学设计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

1、强化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强化问题内容的层次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3、强化问题呈现的科学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活动内容:

1、邓灵玲、许春丽“同课异构”之课堂问题探究;

2、与会老师点评研讨;

3、冯开育关于课堂问题的专题报告。

三、活动概况

1、时间:

2011年12月13日下午2:

40-5:

40

2、地点:

海南华侨中学图书馆

3、参加人员:

化学组全体成员和部分外校老师

四、活动过程

(一)化学组全体成员观摩邓灵玲、许春丽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公开课。

下载:

邓灵玲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下载:

许春丽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两位上课教师自我评课:

l许春丽老师自评:

由于问题很多,所以选取几个重点问题来讲。

开始的时候问题设计的较大,后来经过老教师指导,把大问题细化,问题设计层次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l邓灵玲老师自评

本节课设计从无机物入手,引导引入有机物,创设情境,设计四个层次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逐步认识,并从实验中体会整个过程。

(三)这既是研讨课,也是青年教师汇报课。

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推出常规课而不是表演课,请到会领导、老师点评。

下载:

教研主题活动安排

(四)点评与研讨

王娃:

思路清晰,实验中耐心指导,板书设计清晰

郭庆:

两节课均不错,尤其许春丽,课堂流畅、学生反馈活跃

吴泽纯:

两位青年教师课上得不错,但是也存在几点不足:

冷却结晶到底什么时候用,冷却结晶一般对混合物(能用蒸发结晶就用蒸发结晶)

“重”结晶,未指出“重”的含义,用定量研究,所以做一次就结束,有些失去“重”的含义,应该适当探究。

赵雪梅:

两位青年教师的课上得不错,许春丽乙醇、甲醇分馏不够好,应该使沸点差在30度以上更好。

梁庆华: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邓玲玲从无机物入手,引到有机物,过渡自然,温故知新,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突出原理分析,针对高考帮助大。

许春丽实验中注重观察学生,实验细节(温度计、沸点等)指导细致,问题设计有层次性,且将知识理解很透彻,但问题要提升一定层次。

江道健:

两位老师的实验设计各有特色。

邓灵玲先设计实验,再实践;许春丽先实验,再从实验中总结。

结合用本节课研究有机物步骤和方法,先研究步骤,再看方法,但是两位老师均对步骤匆匆而过,应该从有机物组成来研究,再细化到方法上,问题层次性较好。

应该建立互补思想——找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式。

李国辉:

两位年轻教师成长很快,正逐步向成熟型教师过渡,充分考虑了问题设计,两位的共同点:

通过对苯甲酸提纯来研究提纯方法,同样的内容,对问题提出的时机、层次、

顺序均不同。

引课上联系实际,简单明了,紧贴主题,问题设计层次上安排合理,减少教师重复,考虑学生时机情况,课堂容量较少,但整体性清晰,环节完整。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问题层次性、体现重难点可以进一步细化,体现由浅入深

2.老师讲得多,不敢放,可能不够自信

3.课堂气氛需要提升,课堂控制力要加强

4.教材内容处理上,虽然同一节课,但不一定取同一个内容,可在顺序上有所调整。

总之,两位老师的课均经过精心准备,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张卫东:

两位青年教师成长很快,若按照更高标准会更好,可以推出去。

1.活动主题:

同课异构,是一种研究活动,不同教学设计比较来研究哪种模式更好,两位老师对异构差别不大,可以采用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体会、比较,两位老师如在实验中,一个学生分组,一个老师动手,可能异构效果会更好。

但这两节课学生只在做简单的操作,要注意思维含量更重要,学生问题回答不够好,设计可以更大胆。

2.问题设计来引导教学,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学生回答。

但两位老师对问题的反馈不够,大多数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还不明白。

教师应该对问题归纳小结,给出标准结果(苯甲酸——针状晶体)许春丽指出学生实验错误,展示成果好。

均让学生实验不一定效果好,老师要有示范演示。

“重结晶”定义的准确性不够。

定义的准确性,课程不一定需要标准完整性,课堂习题有些牵强,引课其实也可以从KNO(NaCl)初中知识入手(溶解度曲线摆出,学3

生对比讨论)问题设计不要设计太多,且让学生充分讨论,能够切实解决几个问题,就是一堂好课。

投影太快,学生反馈不过来。

强调:

关于同课异构问题设计对学生反馈的评价,可以展示实验,强调知识的准确性。

(五)冯开育做“关于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专题报告:

巴尔扎克说过:

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

德加默说过:

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1.课堂问题的难度:

不要为了问而问,对课堂生成问题应该更加重视。

问题不要偏难怪,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均能感受到跳一跳就能够解决问题。

2.课堂问题的坡度:

根据课堂内容及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形成连续思考,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3.课堂问题的量度:

一堂课不是问题越多越好,而且这个问题未解决就进入下一个问题,非常不好。

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很好的解决,且对课堂的重难点有所突破。

4.课堂问题的角度:

问题应设计不同角度,力求新颖,而且要激发学生兴趣,能进入学生生活情境中则更好。

5.问题的难度:

设计的问题尤其涉及概念、原理一定要准确科学,关注学生状态,且引导到位。

6.问题的广度:

设计问题要充分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l下载:

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李国辉:

关于问题设计,这是一个大的问题,但冯老师就六个方面提炼出提出问题的方式及注意事项,每位老师都要认真思考,多注意课堂中提出问题的方式,向高效课堂努力。

五、总结与反思

借学校组织的教学节活动,我们化学组又共同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研讨活动。

同课异构这种教学研讨模式对老师对课堂的认识和改良方式非常有帮助。

而且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着重对课堂问题设计采取专门的研究对比、分析讲评、报告引领提升,让每一位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师都受益匪浅。

都再一次在实践的研讨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课堂问题设计的方式、有效问题设计的多种方式和多种角度等,都为高效课堂的生成提升了认识高度。

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如老师备课时对课标、教参、教材研究不够,课堂问题设置的层次性、数量、科学性还不够准确,年轻教师的课堂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课堂表演能力还不够,与省内名师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会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教研实效,增强教研积极性,提高每堂课的教研效果。

六、活动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