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复习试题.docx
《大学生物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物复习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物复习试题
三、判断题:
1、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x)
2、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的一小部分。
(o)
3、杂交双链是指DNA双链分开后两股单链的重新结合。
(x)
4、一种生物所有体细胞的DNA,其碱基组成均是相同的,这个碱基组成可作为该类生物种的特征。
(x)
5、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L型。
(x )
6、DNA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值愈大。
(o)
7、如果DNA一条链的碱基顺序是CTGGAC,则互补链的碱基序列为GACCTG( x)
8、在tRNA分子中,除四种基本碱基(A、G、C、U)外,还含有稀有碱基。
(o )
9、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肽链N端第一个氨基酸残基为Met。
(o )
10、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 x)
11、一般讲,从DNA的三联体密码子中可以推定氨基酸的顺序,相反从氨基酸的顺序也可毫无疑问地推定DNA顺序。
( x)
12、DNA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5′→3′而另一条链方向是3′→5′。
( x)
13、真核生物mRNA多数为多顺反子,而原核生物mRNA多数为单顺反子。
(o )
14、合成RNA时,DNA两条链同时都具有转录作用。
(x)
15、常染色质呈伸展状态,结构较疏松。
异染色质呈凝集状态,结构较紧密。
(0 )
16、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在化学组成上均由蛋白质构成。
( o)
17、细胞分化的叙述是因为遗传物质丢失的结果。
( x)
18、细胞融合的融合剂包括病毒、聚乙二醇、电场、激光及紫外线等。
( x)
19、细胞融合是在体外条件下将不同的细胞混合,加以外界因素使二个或二个以上细胞相互融合成为一体,由此产生杂种细胞的技术。
(o )
20、当代粮食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发展中国家消耗了过多的食品。
( x)
1-10X√XXX√X√√X11-20XX√X√√XX√X
判断题:
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
(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
(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O )
2、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破坏,即氨基酸序列被破坏。
(O )
3、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X)
4、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X)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X)
6、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大、小两亚基组成,是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O )
7、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实现基因的重组。
(X)
8、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环境不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X)
9、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但杂种后代的遗传符合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
(X)
10、用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称为测交。
(O )
11、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见连锁交换定律不适用与豌豆的性状遗传。
(X)
12、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为两个异型的ZW(X)
13、不同人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等)属于不同物种。
X
14、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CO2.(X)
15、植物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两者循环交替发生。
(X)
16、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而暗反应则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X)
17、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在暗反应中被释放。
(X)
18、有丝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
(X)
19、一个典型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
(O )
20、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线粒体。
(X)
21、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DNA也复制两次。
(X)
22、一个典型的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
(O )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环境不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 X )
2、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但杂种后代的遗传符合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
(X )
3、用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称为测交。
( O )
4、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见连锁交换定律不适用与豌豆的性状遗传。
( O )
12、自然选择作用下群体水平的进化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基因库的变化。
( O )
13、基因库是一种生物群体全部遗传基因的集合,它决定了下一代的遗传性状。
( O )
四、简述:
1、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严整有序的结构
(3)新陈代谢
(4)应急性和运动
(5)稳态
(6)生长发育
(7)繁殖和遗传
(8)适应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新细胞只能由原来的细胞分裂产生(3)所有细胞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的化学组成和代谢活性(4)生物体总的活性可以看成是组成生物体的各项关细胞相互作用和集体活动的总和。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染色体
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染色体多于一个,每个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器
有核糖体,但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内膜系统
简单
复杂
细胞壁
有。
成分为氨基葡萄糖胺、胞壁酸和几种氨基酸
植物细胞有。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质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
以有丝分裂为主
转录和转译
出现在同一地点
转录在核内,转译在细胞质内
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和中心体的区别
5、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什么?
清说出它们的主要内容。
(1)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3)基因连锁互换定律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前期,即四分体时期时,姐两条妹染色单体的相同片段将会重叠.在分裂后期时,因为两者需要分裂到两个子细胞中去,部分片段会被粘连并撤断到相对应的姐妹染色单体,以至于形成交叉互换.
6、细胞的跨膜物质运输有哪些方式?
(1)扩散:
分为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特点是:
①单纯扩散:
沿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方向扩散(由高到低)②不需细胞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协助
①异化扩散:
特点是:
沿浓度梯度减小方向扩散不需细胞提供能量需特异膜蛋白协助转运,以加快运输速率运膜蛋白有①.载体蛋白②.通道蛋白
(2)渗透:
溶剂分子的穿膜扩散
(3)主动运输
特点:
①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运输即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
②需细胞提供能量(由A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协同运输)。
③都有载体蛋白。
(4)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真核细胞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通过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完成。
7、简述减数分裂前期I细胞核的变化
前期I分为细线期、合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5个亚期。
(1)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凝集于核的一侧。
(2)合线期:
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SC开始形成。
并且合成剩余0.3%的DNA。
(3)粗线期:
染色体联会完成,进一步缩短成为清晰可见的粗线状结构。
(4)双线期: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开始分离,交叉端化,部分位点还在相连。
(5)终变期:
交叉几乎完全端化,核膜破裂,核仁解体。
是染色体计数的最佳时期。
8、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如何构成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1)细胞膜由流动的双脂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2)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
(3)蛋白质或嵌在双脂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双脂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质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主要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9、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核被膜包括哪些结构?
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有核基质、染色质、核被膜和核仁;
核被膜包括内、外核膜、核间隙、核孔和核纤层。
10、什么是细胞呼吸?
分为哪些阶段?
细胞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释放出CO2和能量,并将能量储存于ATP中,此过程称为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或细胞氧化。
分为四个阶段:
(1)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的无氧代谢途径,最后生成丙酮酸和乳酸。
(2)丙酮算氧化脱羧—乙酰辅酶A的生成;在有氧的情况下,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分子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被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
(3)三羧酸(柠檬酸)循环。
(4)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高能电子释放能量通过磷酸化储存到ATP中。
1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
答题要点: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
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
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12、简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
答题要点: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
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
这样周而复始。
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
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方面。
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13、简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
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
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
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14、简要回答什么是双名法,说明植物的学名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生物命名的基本方法,生物的学名是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希腊等国文字书写。
每一种生物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故称为“双名法”或“二名法”。
在学名后附加该种生物的命名人(或命名人的缩写),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名包括属名、种名和命名人,并规定属名和命名人的第一个拉丁字母必须大写。
15、简述双子叶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
答题要点:
双子叶植物叶片解剖构造从横切面可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构成。
表皮由形状不规则的细胞紧密嵌合而成,细胞外壁角质层发达。
表皮细胞间分散有许多气孔器,气孔器由一对肾形保卫细胞围合而成,表皮上常有表皮毛等附属物,与其保护和气体进出门户的功能相适应。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由大量含叶绿体的薄壁细胞构成。
上部分化为栅栏组织,下部分化为海绵组织,与其光合作用主要部位的功能相适应。
叶脉分布于叶肉中,主脉和大的侧脉含1个或几个维管束,上部为木质部,下部为韧皮部,两者间尚存有维管形成层。
16、简述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为生物高分子物质之一,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因而执行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般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分为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两类。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sequence),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它是由基因上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所决定的。
各种氨基酸按遗传密码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故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键。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并非呈线形伸展,而是折叠和盘曲构成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不涉及侧链部分的构象。
主要形式包括a-螺旋结构、b折叠片等。
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多肽链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曲或折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包括氢键、疏水键、盐键以及范德华力(Van der Wasls力)等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具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其多肽链间通过次级键相互组合而形成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其中,每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亚基
17、简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遗传和变异
(2)繁殖过剩
(3)生存斗争
(4)适者生存
18、人的白化病决定于隐性基因a,纯合子aa才表现出白化病,正常人的基因使AA或Aa。
现调查发现,每10,000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既aa的基因型频率为0.0001,请计算基因A、a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AA和Aa基因型频率。
已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0.0001,代入哈迪-温伯格公式
1=p2+2pq+q2
a的基因频率=0.01=1%
A的基因频率=0.99=99%
AA基因型频率=0.992=0.9801=98.01%
Aa基因型频率2*0.99*0.01=0.0198=1.98%
19、细胞膜的功能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20、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光能为何不储存在ATP中而要储存在糖中,后来再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ATP?
其原因:
(1)ATP不稳定;
(2)ATP是极性、携带电荷分子不易通过细胞膜;
(3)葡萄糖可形成大分子储存形成的大分子淀粉糖原不影响细胞的渗透压;
(4)葡萄糖结构易于作为脂肪蛋白质的前体使中间代谢较通畅,
(5)葡萄糖分子小于ATP,但储存的能量远大于它,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