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docx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
大荔县(小)学教师教案、板书设计参评作品
学科:
__语文__________
教材:
_人教实验_版_五年级下册
课题名称:
____威尼斯的小艇_______
姓名:
_______苑丽萍__________
所在乡校:
___双泉镇东一小学_____
2015年__6_月__4_日
课题名称:
威尼斯的小艇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进一步领略水城的风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小艇与船夫及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关系,领会作者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掌握背诵第4—6自然段的方法。
3、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摘录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感受小艇与船夫及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学习本课学生的兴趣一定很浓,教学时充分挖掘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任务卡的引导下解决了自己的疑惑或新奇,了解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的同时更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这门课的自信心。
学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力图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美好的地方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大家都会向往,比如季羡林老先生笔下那花海般的德国大街。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另外一名文学巨匠--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一起走进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点明课题中心词是“小艇”,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呢?
二、整体感知:
师:
课前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那下面就让我们再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说说课文能容)
生:
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师随机板书)
三、小组合作,品悟重点段落:
1、分配任务卡:
根据同学们的描述,老师制作了三份任务卡,请各组组长上前领取。
(1)小艇的样子
小艇的样子
修辞手法
好处
(2)船夫的驾驶技术
在什么情况下
船夫能怎么样
说明了
(3)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谁
坐着
小艇
干什么
说明了
2、合作完成任务卡:
(1)根据任务卡提示内容,朗读课文,注意语义。
(2)画出重点句子,感受描写事物的方法。
(3)想象一下,你品读的这段话给了你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有条件地试着画一画。
3、交流汇报:
第一小组:
(小艇的样子)
师:
作者在众多事物中选择了小艇来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
让我们在第一小组的带领下一起去看看!
(1)出示任务卡,检查完成情况。
(2)读句子,注意朗读语气,学生读时给以适当的指导。
(3)展示心中的小艇
(4)对比体会句子。
出示:
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艚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B、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尾有点翘,行动轻快灵活。
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小结:
是呀,正是这几句比喻的运用,把小艇的样子更形象地展现给了我们。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构造独特的小艇从而产生情愫。
(5)你能用读的方式表示对小艇的喜爱吗?
练习读,指名读,引导背。
(6)外形那么独特、行动又轻快灵活的小艇坐上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
放配乐朗诵。
师:
坐上这小艇感觉一定会非同一般吧?
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段话,说说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
感觉又如何?
(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感觉到很有情趣。
)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
带着这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过渡:
那船夫的驾驶技术怎么样呢?
让我们听听第二小组同学的汇报吧!
第二小组:
(船夫的驾驶技术)
(1)出示任务卡,检查完成情况。
(2)让其它组的同学说说通过任务卡你了解到的情况。
(3)组员选一位读出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说说原因。
(4)有几个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
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和用词的准确)
(5)多了不起的船夫,来往船只非常多,速度特别快,河道十分狭窄,可船夫却能平稳的穿过,真是技术高超的船夫啊!
我们怎能不佩服呢?
谁来读读。
(在感悟中读出情)
(6)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
把桌面当作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作来往的船只,用自己的文具盒作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河面。
师:
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样精彩呢?
(作者一定留心观察,所以才写得这样好。
)
(7)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8)结合任务卡内容和找到的动词联系背诵此文段。
过渡:
船夫的技术真了不起!
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
看人们都来坐小艇了,他们都去干什么呢?
来看看第三小组同学的任务卡吧!
第三小组: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1)出示任务卡,检查完成情况。
(2)让其它组的同学说说通过任务卡你了解到的些什么情况。
小结:
看来同学们通过任务卡了解到的信息真全面,也说明了这组同学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师:
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真是离不开它。
(3)边欣赏威尼斯的相关图片边听配乐诵读,体会小艇带给这座城市的生机,体会小艇的巨大作用。
师:
在听最后一自然段时,大家是不是觉得喧闹的威尼斯慢慢地静了下来,这就是动静结合的写法,这种写法让我们欣赏到了威尼斯夜间的宁静美,更能说明小艇与威尼斯人们那种息息相关的关系。
(4)带着我们对威尼斯的向往来读读文段。
(5)结合任务卡内容试背诵此文段。
四、回归整体,领悟表达方式:
1、小结:
通过前面的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威尼斯的小艇真的与众不同,与其它地方的重要交通工具一样,它和威尼斯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师:
其实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就告诉了我们,现在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总---分)
第一自然段是本文的中心句,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它展开的,这就是总分关系。
在写文章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使文章条理、脉络清晰。
(了解总---分关系的作用)
2、回顾课文的写作特点,领悟表达方式:
(1)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2)静动结合。
五、课外延展:
完成课后小脸笔。
(注意适当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恰当的结构也会给文章添色,比如这篇文章的总分结构运用得就很好。
)
板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的样子:
窄、长、深、翘
船夫的驾驶技术:
操纵自如
挤、穿过、急转弯……
息息相关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白天:
如影随形
深夜:
默默等候
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介绍异国风情的散文,其结构十分严谨,语言的功力十分深厚,值得大家去品味与欣赏。
因此,在设计这一堂课时,我有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领悟、去感受这独特的异国风情,并在读中悟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这篇课文围绕着小艇写了三部分,如果逐个部分来讲,就又落入俗套,不符合新课标精神,因此,学习新课时我给出了任务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由发言,大胆展示自我。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比如教学小艇的样子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读,可以画,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学生纷纷动手、动口、动脑,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中感受到小艇的独特美,学生结合任务卡达到能背诵的程度,摆脱了“要我学”的精神枷锁。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部分,我让学生通过想象、演示去感受、去领会,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领略到小艇的独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这部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学生在感悟时能感觉到,但语言表达上有欠缺,因此引导学生总结这种写作方法,加深印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更有利于今后应用于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在本课教学中,我感觉教学过程还算比较顺畅,但也有些方面不尽人意。
如:
学生收集的资料有限,对课文背景的理解还不深不透。
又如:
教学小艇与人们的关系时,写作方法不能很好的表达。
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改进。
设计意图:
由已知内容的感受引导,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质疑的同时,提醒学生这节课的重点所在。
设计意图:
梳理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性地品读文段,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供实践平台。
设计意图:
给出提示,能让学生有效抓住关键词句,有针对性地完成本节课预设目标。
设计意图:
1、通过完成任务卡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比喻的。
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
3、在品读中逐步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
是通过内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是学生个人感悟,是学生品文析句,思维想象的结果。
设计意图:
借助表格引导学生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抓住几个动词,想象画面,在品读、演示、体会中表达对船夫的敬佩之情;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及构段的形式。
设计意图:
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捕捉信息,归纳文段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能更深地体会到“威尼斯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与小艇息息相关”这一关系。
设计意图: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回归整体。
设计意图:
以板书回顾全文,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在文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也有利于领悟本文“抓住特点把人们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特点,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课题名称:
威尼斯的小艇
板书:
26、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的样子:
窄、长、深、翘
船夫的驾驶技术:
操纵自如
挤、穿过、急转弯……
息息相关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白天:
如影随形
深夜:
默默等候
设计意图:
以板书回顾全文,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在文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也有利于领悟本文“抓住特点把人们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特点,有利于难点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