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4546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画框者为答案)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单项选择题

1.劳动是

A.社会存在和地理环境的统一

B.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C.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D.理论和实线的统一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B.决定社会的性质的结构

C.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D.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3.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A.通过生产力状况表现出来B.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C.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4.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B.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它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5.生产方式是指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

A.直立行走B.手脚分工

C.抽象思维D.制造工具

7.我国实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政策,目的在于

A.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B.要大力减少人口

C.限制消费者人数的增加D.使人口再生产同社会生产保持适当的比例

8.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力B.精神生产C.国家的人口政策D.政治制度

9.整个社会面貌的决定因素是

A.政治制度B.精神文明C.人口素质D.生产方式

10.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史C.政治思想史D、生产关系

11.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民族关系D.政治思想关系

多项选择题

1.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太快,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包括

A.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B.人口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C.人口增加与全民族素质提高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D.加重了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

E.延缓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下列哪些属于天然的劳动对象

A.原始森林B.深埋于地下的矿产C.未开垦的土地D.汽油E.焦炭

3.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表现在

A.动物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活动是无规律的

B.动物只能利用天然的条件,人则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C.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人则可以改造自然

D.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类劳动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E.动物没有社会性,人则具有社会性

4.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向题,主要有

A.环境污染B.水源危机C.森林毁灭D.物种减少E.臭氧层变薄

5.当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向题使我们认识到

A.不能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索取

B.只有维护生态平衡,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C.用科学、道德、审美辨证统一的标准对待自然

D.回到原始状态

E.要反对盲目乐观和悲观消极的态度

6.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包括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生产方式D.社会形态E.上层建筑

7.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B.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

C.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资源D.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E.它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

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B.它影响劳动生产部门的分布

C.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D.它在某些方面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E.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来制约社会发展

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是因为

A.它不决定社会性质B.它不决定社会制度更替

C.它的作用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体现

D.它对社会的作用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E.它对社会不起作用

10.人口生产的特点包括

A.周期性长B.通过婚姻、家庭关系进行

C.其目的于生育后代D.具有较强的惯性E.只服从于自然规律

1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A.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B.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C.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D.它决定社会形态的发展E.它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12.人口因素之所以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

A.它本身受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的制约B.它不决定社会的性质

C.它不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它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E.它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13.社会之所以必须有计划地对人口衽调节和控制,是因为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适度的最优的人口状况,能加速社会发展

C.人口的数量和发展的速度不能自发地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D.适量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E.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社会革命能否胜利的根本原因

14.我国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

A.人口数量多B.在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

C.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D.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E.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人口增多

15.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表现在

A.它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B.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C.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它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单项选择题

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D.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对象B.劳动者C.劳动资料D.科学技术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A.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B.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

C.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B.产品的分配方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5.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人们为解决纠纷而制定契约的产物B.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D.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6..国家的实质是

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B.全体居民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

C.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D.凌驾于各阶级之上的独立力量

7.国家政权的最主要成分是

A.军队B.警察C.法庭D.监狱

8.从高低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

A.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B.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9.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具有客观性

C.社会意识具有抽象性D.社会意识具有普遍性

10.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A..社会的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一样有其客观规律性

D.社会发展史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11.无数个人愿望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这是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意志论D.宿命论

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实际程度和能力B.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C.包括人口因素在内的物质生活条件D.人与自然的关系E.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在生产关系构成中,所有制形式之所以起决定作用,是因为它决定着

A.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地位

C.生产关系的多样的形式D.产品的分配关系E.生产力发展水平

3.社会意识

A.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由社会存在所决定C.具有相对独立性

D.在阶级社会里,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E.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改变

4.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差别在于

A.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低水平的

B.社会心理是复杂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简单的

C.社会心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社会意识具有系统化和抽象化的特征

D.社会心理无阶级性,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

E.社会心理表现为情感,习惯等,社会意识形式表现为理论体系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它同社会存在变化的非完全同步性B.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它有历史继承性D.它的各存在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E.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下列精神产品哪些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意识形式

A.唯物史观B.剩余价值学说C.共产主义道德D.社会契约论E.国有化铁路

7.下列哪些说法是指人们的社会心理

A.人们觉得大办婚事很体面B.人的自卑和自大情绪

C.一个民族不甘忍受欺侮的反抗精神D.共产主义道德E.管理心理学

8.社会形态的发展

A.是统一和多样的B.是具体和历史的C.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D.是客观的有规律的E.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单项选择题

1.社会基本矛盾是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

2.在社会生产中,工具的精细程度、机器的精密程度,生产社会化的规模、范围、程度等表明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社会发展的过程C.生产关系的性质D.生产率的高低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有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同步的D.一切经济成分都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4.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C.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

6.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即

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国家政权及其设施

C.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D.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7.在上层建筑各因素中,居主导地位的是

A.政治B.法律C.道德D.宗教

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D.社会主义的法律观点

9.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C.资产阶级思想家D.德国古典哲学家

10.阶级的实质是

A.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B.由于社会地位和分工不同而产生的集团

C.一个集团统治另一个集团D.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1.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

A.政治范畴B.思想范畴C.经济范畴D.伦理范畴

1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它是

A.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3.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

A.革命是质变,改革是量变B.改革是质变,革命是量变

C.它们都是质变D.它们都是量变

1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A.是对抗性的B.是非对抗性的C.是不相适合的D.绝对适合的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