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4060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docx

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

2014高考政治专题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政府(宏观调控)

主干知识:

在《经济生活》中涉及到我国的一系列重要经济制度、政策与措施,在2014年的高考备考复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1.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制度与体制保障

(1)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基本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政策

(1)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2)2013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3.措施

(1)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要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等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

(2)党和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等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要坚持“一个制度保证”和“两个重要举措”。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国家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5)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应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到统筹兼顾等四个方面作答。

(7)要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8)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我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解主观试题常用术语:

一、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

在经济生活范围内,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

”时,一般应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的要求

3.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要求

4.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5.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6.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调节有买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7.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二、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

1. 制定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2. 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并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使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3. 国家政策:

(联系社会热点的答案要点):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鼓励企业发展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⑦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等),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

⑨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⑩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1)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

(12)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等。

强化训练:

选择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因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①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③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与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相适应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针对老龄化加速的社会现状,我国即将全面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一政策将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A.劳动力素质降低B.国内需求不断扩大

C.劳动力供不应求D.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3.据消息,我国2013年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比较稳定,城镇新增就业继续增加,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17392万人,同比增长3.1%,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542元,同比增长13%。

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有

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②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③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④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有所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据统计,2012年我国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59起。

下列选项中,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

①国家加大安全查处力度,提高违法企业的责任成本

②政府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加强企业管理

③企业加强科学管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构建稳定的劳动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75000起工伤事故后,提出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

这一法则告诉我们

A.发生工伤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B.人的能动性是发生工伤事故的罪魁祸首

C.减少工伤事故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

D.工程技术人员应是安全生产规律的制定者

6.2013年广东采取一揽子扩大就业政策措施,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你认为这种影响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①获得工资收入②刺激居民消费③拉动经济发展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D.④→③→①→②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

A.巩固国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B.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起同等作用

C.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规则

D.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平等配置资源

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_信号来配置资源的。

A.宏观经济政策   B.供给与需求   C.价格与供求   D.价值与使用价值

9.近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方式。

GEP是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能够衡量生态价值的统计与核算体系。

推行GEP核算

①摒弃了传统的GDP核算方式②科学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③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④有利于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在2014新年心愿调查中,针对北方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环境恶化让国民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问题,“环境好、身体好”居新年心愿榜首;另外,面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稍微膨胀、物价上涨过快的心理隐忧,“涨工资不涨物价”跻身第二。

据此回答6-7题:

10、针对目前经济发展膨胀、物价上涨过快的现象,政府可以()

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B.增发纸币,以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的实际收益

C.通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的财政手段,遏制物价过快上涨

D.加强市场监管,惩治市场恶意炒作行为

11、面对雾霾等恶劣的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制定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节能减排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③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2013年12月15日,“嫦娥”携“玉兔”成功登月,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面耀眼旗帜。

科技创新是

A.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B.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C.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线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3.2013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

10年来,中欧贸易额从2003年的1252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5460亿美元,欧盟连续9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0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这表明

①中欧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②我国的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③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④中欧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但财政税收的年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增长10~20个百分点,这种增长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其传导路径是()

①国家财政持续增收受阻  ②投资或消费增长乏力  

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④企业或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A.④→②→③→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15.2013年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哈(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的批复》,标志着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成为我国首个“关外”(边境之内、海关之外)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试点区。

这是我国西部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的又一重大举措。

至此,中哈边境合作中心银行可直接到境外融资、发放贷款,中心内注册企业也可在境外直接融资,中心还可开展人民币与中亚国家货币挂牌、计价、兑换、结算业务。

此举有利于

①降低中哈贸易的成本,促进中哈贸易的发展

②增进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加快其国际化

③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购买力提高

④客观反映人民币的供求状况,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自2011年起,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的国际铁路联运线开通运行。

这条11179公里的铁路线全程运行仅需用16天,成为横跨亚欧大陆桥和物流的“快车道”。

这条“快车道”的开通

A.将促进亚欧间贸易的发展,缓解亚欧间的利益冲突

B.将加大我国的出口址,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C.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D.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

17.克强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特别致辞时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扩大内需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下列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是:

①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④提高出口退税率,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在下列选项中,体现再分配调节、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包括

①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②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办法

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④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上排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的是

①工资收入提高 ②生产供给增加  ③消费需求增加  ④劳动需求增加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20.中央财政下达2013年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60.3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省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及孤残幼儿接受学前教育。

这主要体现了财政促进

A.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B.资源合理配置

C.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国家长治久安

 

21.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下列措施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A.住建部通知叫停小产权房B.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

C.天津市实施汽车限牌措施D.我国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

22.“拉弗曲线”(见右图)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④D.③④

23.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的一项基本制度,但这需要动用国家力量,通过社会救济等项目来调节收入分配,增加低收入者的待遇水平。

这表明社会保障

A.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重要举措

B.能够合理调整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C.可以实现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的绝对公平

D.通过收入再分配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24.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在经济速度适当下滑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期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贷款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25.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标准:

0.4以上表明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

因此,我国必须

A.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B.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比例

C.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深化个税征管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D.继续改革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劳动成果来分配社会财富

主观试题:

26.落实治堵措施“28条”,实现公交优先战略,北京市正积极规划在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及拥堵路段开辟公交专用道。

开辟更多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是继限购小桥车、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依据大气污染法征收环境污染费后,北京市出台的又一项重要治堵措施。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北京市政府是如何治理道路拥堵现象的?

(6分)

26.

(1)①运用经济手段,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征收环境污染费。

(2分)②运用行政手段,限购小桥车,开辟更多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发放排污许可证。

(2分)③运用法律手段,依据大气污染法征收环境污染费。

(2分)

27.2012年3月,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改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两项污染物控制标准;二是加严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限值要求。

随之相应的,对于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转要求也提高了。

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要求,北京市作为第一批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向公众提供空气质量信息。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新《标准》为什么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并加强监测?

(10分)

27.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新标准》加强对PM2.5的监测,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体现。

(2分)《新标准》的实施有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分)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道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2分)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养成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分)

28.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也称新医改方案)正式发布。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乡居民的医疗费支出的自理比例调查表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运用经济知识,谈谈进行新医疗改革的必要性。

(12分) 

材料二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方面做了几件大事:

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整顿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2)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采取上述惠农措施的合理性。

(12分)

28.

(1)①与2011年相比,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医疗费支出中自理比例有较大下降,说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覆盖面扩大。

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有利于社会成员共享改革成果,体现和维护社会公平。

③这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医疗的财政投入,有利于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改善人民的生活。

④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构建和谐社会。

(2)①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靠市场调节,应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②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直接补贴,增加农民收入。

③财政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发展。

④取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清欠农民工工资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9.材料二:

2013年广东GDP增长8.5%,成为中国首个超6万亿元的省份,全省各级财政收入16964.4亿元,列全国第一。

粤东西北12市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

处于粤东西北“贫困圈”包围之中的珠三角是全球制造业重镇,尽管富庶,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已面临资源、产业结构等“天花板”问题,发展后继乏力。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怎样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8分)

29.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财政支出要更加侧重民生,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分)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加大财政对粤东西北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2分)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要加大财政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分)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加大财政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促进珠三角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使“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

(2分)

30.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60%左右,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大约为40%,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低于40%。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三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针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现状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着眼点为促进社会公平,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4分)

(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

(8分)

30

(1)材料一反映了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差距,说明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比偏低,但在“金砖四国”中较高,也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说明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社会保障水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提高居民收入。

(每点2分,共8分)

31.材料一:

我国历年来对粮食安全都是高度重视,但2013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点更加明确,强调口粮的主动权。

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材料二:

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和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逐步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一定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控,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农业发展银行切实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积极支持中储粮直属企业政策性粮食收购。

 

(1)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怎样确保粮食安全?

(10分)

(1)10分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制定财政政策,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

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作用,做好信贷支农工作,支持中储粮直属企业政策性粮食收购。

(4分)

   国家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和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2分)

   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控,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2分)

   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中,加强宏观调控,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

(2分)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