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3431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docx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加油站安全设施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1.1、物料的危险性分析

1.1.1、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特性

该加油站储存、经营的油品有汽油和柴油,汽油是甲B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柴油是丙A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和《剧毒化学品目录》,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

汽油。

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1。

理化特性来源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等资料。

其危害特性见表3-1:

表3-1危险化学品数据表

(一)

物料名称

危险化学品分类

相态

密度

沸点℃

凝点℃

闪点

自燃点

汽油

第1.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32058)

液态

1.5

40~200

--

<-18℃

--

表3-1危险化学品数据表

(二)

物料名称

职业接触限值(mg/m³)

毒性

等级

爆炸极限

v%

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害特性

汽油

/

/

1.4~7.6

甲类

极易燃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1.1.2、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数量、浓度(含量)和所在的单元及其状态(温度、压力、相态等)

该项目涉及的具有低闪点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为汽油。

其数量、浓度和所在单元及其状态见表3-2:

表3-2该项目危险化学品数量、浓度、状态和所在作业场所及其状况一览表

名称

存在部位

名称

数量kg/h

状态

浓度

状况(℃/MPa)

危险特性

温度

压力

1

储罐区内部表面,输油管道,及加油区

汽油

15t

气、液

99%

常温

常压

燃烧、爆炸

1.1.3、建设项目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7684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文件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文件的规定,该项目汽油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汽油的事故应急措施见表3-3

表3-3汽油应急措施

特别

警示

高度易燃液体;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无色到浅黄色的透明液体。

依据《车用无铅汽油》(GB17930)生产的车用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RON)分为90号、93号和95号三个牌号,相对密度(水=1)0.70~0.8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闪点-46℃,爆炸极限1.4~7.6%(体积比),自燃温度415~530℃,最大爆炸压力0.813MPa;石脑油主要成分为C4~C6的烷烃,相对密度0.78~0.97,闪点-2℃,爆炸极限1.1~8.7%(体积比)。

主要用途:

汽油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可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石脑油主要用作裂解、催化重整和制氨原料,也可作为化工原料或一般溶剂,在石油炼制方面是制作清洁汽油的主要原料。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健康危害】

汽油为麻醉性毒物,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职业接触限值: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300(汽油)。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配备易燃气体泄漏监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

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

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油罐及贮存桶装汽油附近要严禁烟火。

禁止将汽油与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

(2)往油罐或油罐汽车装油时,输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减少油料的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

沾油料的布、油棉纱头、油手套等不要放在油库、车库内,以免自燃。

不要用铁器工具敲击汽油桶,特别是空汽油桶更危险。

因为桶内充满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而且经常处于爆炸极限之内,一遇明火,就能引起爆炸。

(3)当进行灌装汽油时,邻近的汽车、拖拉机的排气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发动,存汽油地点附近严禁检修车辆。

(4)汽油油罐和贮存汽油区的上空,不应有电线通过。

油罐、库房与电线的距离要为电杆长度的1.5倍以上。

(5)注意仓库及操作场所的通风,使油蒸气容易逸散。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炎热季节应采取喷淋、通风等降温措施。

(2)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用储罐、铁桶等容器盛装,不要用塑料桶来存放汽油。

盛装时,切不可充满,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

(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对于1000m3及以上的储罐顶部应有泡沫灭火设施等。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汽油装于专用的槽车(船)内运输,槽车(船)应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

运送汽油的油罐汽车,必须有导静电拖线。

对有每分钟0.5m3以上的快速装卸油设备的油罐汽车,在装卸油时,除了保证铁链接地外,更要将车上油罐的接地线插入地下并不得浅于100mm。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汽车槽罐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3)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及人口密集地段。

(4)输送汽油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汽油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

在已敷设的汽油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汽油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汽油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

(5)输油管道地下铺设时,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测试桩,并设警示标志。

运行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就医。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1.2、工艺过程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火灾、中毒事故的危险源

1.2.1、工艺过程可能导致泄漏的危险源

1、发生泄漏事故的地点一般在储油罐及管线。

储油罐在使用过程中,套管的裂纹、腐蚀穿孔会造成储油罐渗漏,造成物料损失。

如果发生地震,储油罐基础不好可能会发生位移,造成储油罐与管线间裂纹甚至破裂而导致物料泄漏。

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挠性连接储油罐与油管线。

2、在卸车时,汽油的外泄,可能顺地势向四周蔓延;其蒸汽有可能随风四处扩散;汽油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容易滞留在屋顶等不透风处,往往在预感不到的地方遇明火引起火灾爆炸,由于不能及时扑救,还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3、设备、管线故障泄漏

(1)设备、管线、阀门、法兰、仪表连接处等泄漏或破裂;

(2)设备、管线、阀门、管道等因质量不好(如制造加工质量、材质、焊接等)或安装不当泄漏;

(3)撞击(如车辆撞击、物体倒落)或人为破坏造成设备、管线等破裂而泄漏;

(4)由自然灾害造成的设备、管线连接处断裂发生泄漏。

4、运行泄漏:

垫片老化撕裂造成泄漏。

5、设备及管道腐蚀泄漏。

1.2.2、工艺过程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源

加油站在经营活动中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和爆炸。

因为汽油是易燃液体,而且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火花或其它引发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燃烧和爆炸经常同时出现且相互转化,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就可能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安全事故。

该加油站可能出现火灾爆炸的危险源有储油油罐、通气管、管道、加油机、电气设备及运输油品、液体的槽车。

它们都有引发燃烧、爆炸的危险。

1、通气管

油罐通气管是影响加油站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施工规范》(GB50156-2012)规定,通气管的直径不应小于50mm。

本设计采用DN50mm通气管。

这样,油气排出时阻力小。

如果管径细,卸油时油气排出不畅就有可能从卸油口的缝隙中向外排气,夹带一些油珠,不但油品消耗大,还会使油气沿地面扩散,容易造成事故。

另外,通气管排出口的位置要选用适当,并应高出地面一定距离,排出的油气才容易扩散。

《规范》规定排出口距地面不小于4米,同时排出口的位置应该开阔,不能窝风,否则容易积聚油气,不利于安全。

如果通气管未安装阻火器,一旦遇明火可能引起油罐爆炸。

而放散管管口距地面不得小于5米,同时排出口的位置应该开阔,不能窝风,否则容易积聚易燃气体,不利于安全。

本设计为高出站地面上5.5米。

2、管道

加油站内的管沟,特别是无断墙的通行管沟,容易引起和扩大火灾事故。

因为管沟内易于积聚爆炸性气体,沟内爆炸性气体浓度经常处于爆炸极限之内,一遇明火,就会引起爆炸起火。

因此,加油加气站内的管道线应直接埋地敷设,不应采用管沟,如果一定采用管沟时,必须用砂、土将管沟填满或者用实体墙将其与建筑物、构筑物隔开。

此外,站内不宜设置坑、井、渠或其他暗沟以免积聚爆炸性气体。

3、加油机

加油机是加油站的主要设备,如果设备的质量不好,会影响加油加气站的安全。

经常修理加油机(加气机)是加气站火灾隐患之一,因为拆卸一次加油加气机,难免会释放一些油品或天然气,又要使用工具敲敲打打,容易引起火花,此时若通风不好形成爆炸环境,就有可能引发事故。

另外,加油机、加气机宜设在罩棚下,能保持良好的通风。

若设在室内,散发出的天然气会积聚在房间内,易形成爆炸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而且加油机(加气机)底部的进出气管室和输气管沟有可能积聚天然气,如遇高温、明火、火花、静电等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4、电气设备

站内的电气设备一定要严格按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的等级选用,否则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如果配电间的配电盘上的电器设备不能防爆,必须设在爆炸危险场所以外3米。

电气设备如果漏电或线路绝缘性能不好,还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5、油罐

油罐是站内储存危险介质的主要设备,它们的安全性是保证加油、加气站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项目储油罐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但对防腐要求相对较高,防止因罐壁腐蚀发生油品泄漏,油罐池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池,可防止污染周围土壤。

7、液体槽车:

液体槽车在卸车时,油罐上部空间挥发的油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激发能源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卸油时,车辆应与防静电装置作静电接地。

1.2.3、可能导致中毒窒息的危险源

当生产过程中发生1.2.1项所述中的泄漏且泄漏物为汽油、柴油时,可能会出现操作人员中毒的事故。

汽油为麻醉性毒物。

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高浓度时引起呼吸中枢麻痹。

汽油的毒性随着其中饱和烃、硫化物和芳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轻度中毒的表现有头痛、头晕、短暂意识障碍、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

重度中毒:

高浓度汽油蒸气可引起中毒性脑病,少数患者发生脑水肿;吸入较高浓度可引起突然意识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症状。

经口急性中毒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类似急性中毒症状,汽油直接吸入呼吸道,可致吸入性肺炎。

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1.3、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1.1.1、标志缺陷

在加油站的有关场所和设施,设备上,如果没有安全警示标志或警示标志不明显,可能会引发爆炸事故和中毒事件。

1.1.2、机械及设备检修伤害

该项目生产装置中的泵等转动设备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或防护存在缺陷,人员违章,或在事故及检修等特殊情况下,均存在机械伤害的可能。

维护、检修不使用防爆型照明设备照明,使用撞击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1.1.3、车辆伤害

加油站内车辆流动性大,若驾驶员不注意或车辆发生故障,易造成撞伤撞伤人员、毁坏设备事故。

若撞倒加油机,发生油料泄漏,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1.4、噪声危害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泵等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操作工人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由于噪声的作用而引起听力损失,或产生烦躁心理,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甚至引发事故。

另外噪声干扰报警信号,引发事故,影响安全生产。

同时噪声对环境也产生不良影响。

噪声为生产中的一大危害。

一般情况下,有噪声发生,就伴随振动的发生。

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听力和听觉器官的损伤:

人的听觉器官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长期在强噪声的作用下,听力逐渐减弱,引起听觉疲劳。

若长年累月在强烈噪声的反复作用下,内耳器官发生了器质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阈位移,亦称噪声性耳聋。

2、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病症和神经衰弱:

噪声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波动,心电图阳性率增高。

噪声引起神经衰弱症侯群,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衰退、心悸、恶心等。

神经衰弱的阳性率随噪声声级的增高而增高。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引起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4、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由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引起视网膜轴体细胞光受性降低,视力清晰稳定性缩小。

5、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安全生产:

噪声易使人烦躁不安可与疲乏,注意力分散,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当噪声级超过生产中的音响警报信号的声级时,遮蔽音响警报信号,易造成事故。

6、高声级强噪声损害建筑物和仪器设备:

160dB以上的高声级强噪声可引起建筑物的玻璃震碎、墙壁震裂、屋瓦震落、烟囱倒塌等。

《工业场所职业危害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了职业噪声接触限值: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级的限值为85dB(A),见表3-4。

表3-4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接触时间

接触限值

备注

5d/w,=8h/d

85

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

5d/w,≠8h/d

85

计算8h等效声级

≠5d/w

85

计算40h等效声级

脉冲噪声工作场所,噪声声压级峰值和脉冲次数不应超过表3-5的规定。

表3-5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

声压级级峰值dB(A)

≤100

140

≤1000

130

≤10000

120

1.1.5、触电伤害

配电室及相关的电气设备运行时,可能引起人员触电。

除了设备自身缺陷、设计不当等技术因素外,大部分是由于违章作业、违规操作引起,常见的包括: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非专业人员的蛮干行为。

2、安装不善,设备维修不善,装设地线未进行接地检验。

3、线路检修时不设置或未按规定装设接地线;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

4、线路或电气设备检修完毕后,未办理检修工作终结手续就对停电设备恢复送电。

5、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不符合安全距离或无监护措施。

6、维护不善,造成电气设备、线路漏电或有残余电荷。

7、非电气专业人员擅自超越工作范围而触电。

8、使用电器工具不当,工具金属外壳不接地,个体防护不当。

9、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或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误合闸而使检修人员触电。

1.1.6、静电及雷电危害

静电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的主要条件:

1、带电体产生并积累起足够的静电荷以致能发生火花放电;

2、静电发电火花的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最小点火能,成为点火源;

3、带电体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且浓度在爆炸浓度范围内;

只有当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引发灾害事故。

容易产生静电的部位:

1、罐区:

卸油时,油品冲击罐中油品或油品冲击罐壁都会造成油雾,使电荷堆积发生发电现象;

2、输油管道和加油区:

油品在储油罐和输油管道中流动时,发生流动产生静电;

3、罐车:

进出加油站的油罐车在装油、运油、卸油过程中带电,油品与油罐壁,卸油与装油使用的胶管反复冲刷、接触、摩擦,而使电荷积聚产生静电;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部分易燃物质,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易产生静电,如无静电跨接与接地、或接地装置失效,可能引起静电集聚、放电,使系统存在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若站房、设备无避雷保护装置,或避雷装置损坏失效、遭到雷击或雷电感应放电,易引起火灾、爆炸。

由于直击雷放电、二次放电、雷球侵入、雷电流转化的高温、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绝缘而短路,可能引起爆炸、火灾、事故停电或设备、设施的毁坏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若进加油站区域内各类作业人员上岗时未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及穿带铁钉的鞋,可能造成静电引发事故。

1.1.7、中毒和窒息事故

在维修、检修过程中进入储罐前,如未对储罐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含氧量检测,当储罐内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及含氧量极低时,作业人员进入罐体内作业,可能引发人员中毒及窒息事故。

1.1.8、自然因素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的电压可达到几十万伏,一旦雷击击中加油加气站,而站内又无避雷设施,后果很严重。

加油加气站一般设在公路两侧的空旷地带,极易造成雷电侵袭。

一旦遭雷击,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雷击对管线的破坏有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当管线受雷击时由于电能向热能转换,雷击会产生强烈的电弧,使金属融化或飞溅,直接点燃此处的天然气,引起爆炸事故。

当管线遭受感应雷时,会在其上产生感应电势和电流,如储油罐、储气瓶对地或管线在某一点上通道不连续,存在空气间隙,就会在次处产生电弧火花,遇到易燃易爆的气体就能引起火灾爆炸。

1.4、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3-6。

表3-6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览表

序号

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部位

危险介质

危险后果

1

燃烧、爆炸

储罐区、加油作业区、卸油口

汽油、柴油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2

中毒、窒息

输油管道、罐区、加油机

汽油、柴油

人员伤害

3

触电

电气设备

包括雷击

人员伤害

4

机械伤害

加油机等

人员伤害

5

车辆伤害

站区道路

人员伤害

6

其他伤害

高处坠落、静电、噪声等

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1.5、装置或单元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1.5.1、装置或单元火灾危险性分类

本项目属于加油站项目,由于项目的简单性。

该加油站分为加油作业区和辅助服务区。

加油作业区分为卸车设施、储油设施、加油机和通气管等。

该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加油作业区以外的为辅助服务区。

根据《建筑防火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的规定该项目的火灾单元的危险性分类见表3-7

表3-7该项目火灾危险性分类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火灾危险性分类

耐火

等级

备注

1

直埋卧式油罐区

甲类

二级

防爆钢质油罐20m³×2,30m³×1

2

税控潜泵加油机

-

-

单枪2台

3

加油棚

甲类

二级

钢筋砼+钢架

4

站房

民用

二级

框架

5

化粪池

-

二级

砖砌

6

消防器材及沙箱

-

-

成品

7

实体围墙

-

二级

非燃烧实体围墙

1.5.2、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1、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该项目爆炸危险区域划分遵循《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有关规定。

该项目根据工艺危险性介质在生产、加工、处理、转运和储存过程中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区域划分:

0区:

连续或长期出现危险性介质的环境。

1区:

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性介质的环境。

2区:

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危险性介质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是短时间存在危险性介质的环境。

其他区域则为非危险区域。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相关条款,加油机内部空间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以加油机中心线为中心线,以半径为4.5m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油机顶部以上0.15m半径为3m的平面为顶面的圆台形空间为2区爆炸危险区域。

埋地式油罐内部油品表面以上空间划分为0区爆炸危险区域;人孔(阀)井内部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0.5m的球形空间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距人孔(阀)井边缘1.5m以内,自地面算起1m高的圆柱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为2区爆炸危险区域。

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或沟为1区爆炸危险区域。

具体详见附建中的爆炸区域划分图。

2、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选型

在爆炸性气体危险环境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安装、导线敷设及其技术要求应按国标《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并且按国标《电力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进行验收。

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电气设备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选用相应的电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