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3132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x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573091

课程名称:

设计构成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

学时/学分:

64学时/4学分

先修课程:

设计素描

后续课程:

图形创意

适用层次、专业:

专科、本科视觉传达设计

教材、教学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韩)郑美京着《二维设计基础》(2013年12月第一版),(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2.参考资料:

蒋纯利编着《色彩构成》(2014年4月第一版),(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毛溪编着《平面构成》(2009年7月第一版),(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7月)

[美]约瑟夫·阿尔伯斯着;李敏敏译《色彩构成》(2012年4月第一版),(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一、课程性质、定位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

在当前我国高校转型变革的时期,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在发挥构成基础课的作用同时,更能让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相连接,为培养一个出色的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

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点、线、面以及视觉语言的训练表现,实现各种形象的大小、方向、渐变、均衡、对比、统一、发射、群化、特异等视觉变化,提高学生对视觉形象节奏感、韵律感、形式感方面的构成能力;第二,通过二维空间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视觉语言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严格的艺术创造能力。

第三,要求学生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换性,对色彩进行以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量,并创造出理想,新颖与审美的设计色彩。

这门课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尊重节奏的美和秩序的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其方法对现代与未来设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平面构成课程概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明确平面构成的课程性质,了解平面构成的研究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了解平面构成艺术的发展;掌握不同风格平面构成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1.构成课程概论。

2.什么是构成。

3.平面构成的价值、与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4.平面构成的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平面构成的课程价值与意义。

难点:

平面构成的课程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相关课外延伸材料的收集与阅读、主题讨论,平面构成的各类相关练习。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

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教学内容】

1.对比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节奏与韵律。

4.比例与权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相关课外延伸材料的收集与阅读、主题讨论,平面构成的各类相关练习。

第三章平面构成要素(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明确平面构成的图形寓意;掌握点、线、面的构成方式。

要求学生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了解其基本内容,理解其功能与价值;学会掌握条理与反复、对称与平衡等美学法则。

【教学内容】

1.平面构成的图像形态特征。

2.?

平面构成要素之一:

一、平面构成点的概念。

二、平面构成点的构成方式。

3.?

平面构成要素之二:

线

一、平面构成线的概念。

二、平面构成线的构成方式。

4.?

平面构成要素之三:

一、平面构成面的概念。

二、平面构成面的构成方式。

5.形与形的关系。

6.形与空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形式美法则的概念。

难点:

形式美法则的案例分析和讲解。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点线面的构成练习各2张尺寸8cmX8cm。

第四章形象的构成(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基本形与形态间的构成方式;明确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形象要素及其相关内容,基本形的构成与组合等。

【教学内容】

1.基本形。

2.规定形中的变化。

3.单形切除。

4.形的群化。

5.多形组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基本形的构成原理。

难点:

各种表现形式的概念相互之间有重叠,正确理解概念。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基本形的设计、规定形中的变化、单形切除、形的群化、多形组合各完成4个,尺寸8cmX8cm。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1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造型语言和构成法则,培养学生对平面视觉造型语言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重复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2.近似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3.渐变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4.发射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5.特异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6.密集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7.对比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8.分割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9.肌理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10.空间构成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规律性骨骼和非规律性骨骼的构成。

难点:

平面构成的原理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各种形式的构成练习各2张尺寸8cmX8cm。

第六章色彩的基本原理(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掌握色彩的基本造型语言和构成法则,培养学生对色彩语言的基本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概述色彩原理。

2.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明度,纯度以及推移。

3.色彩的体系(基本构架)(曼塞尔色彩体系;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日本色研色彩体系)。

4.色彩的混合规律(加色混合;中性混合;减色混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本章重点内容为无彩色和有彩色、色相环与色立体。

难点:

难点为色彩混合。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1、色彩(明度、纯度)推移练习,推移层次必须为九层,二选一进行训练,每小格8*8cm,上下共画八格,最后装裱在八开黑卡纸上。

2、色彩混合空间作业一张,尺寸为20*20cm,每小格为5mm,最后纵向装裱在八开黑卡纸上。

第七章色彩的对比(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单元是对色彩如何表现画面对比度内容的学习,是色彩设计合理、表现适当的前提。

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熟悉色彩各种对比关系,熟练确定画面色彩对比度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色彩知觉现象——视觉适应性、视觉残像、色彩的错觉、色彩易见度、色彩的同化。

2.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

3.其他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

4.其他对比——位置变化与色彩对比、色彩的肌理对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本章重点内容为、色相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位置变化与色彩对比,其它内容作常识性了解。

难点:

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彩的肌理对比。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1、明度对比——要求单色进行明度关系比较,尺寸8X8cm,与图形结合表现。

2、色相对比——要求多色进行对比,尺寸8X8cm,与图形结合表现。

3、纯度对比——要求单色进行对比,尺寸8X8cm,与图形结合表现。

4、冷暖对比——要求4-6色进行对比,尺寸8X8cm,与图形结合表现。

5、面积对比——要求4色进行对比,尺寸8X8cm,与图形结合表现。

6、位置变化与色彩对比——要求多色进行对比,尺寸8X8cm,与图形结合表现。

7、色肌理对比——要求多色进行对比,尺寸8X8cm,与图形结合表现。

方式一:

完成明度九大调或是纯度九大调练习,每小格为8*8cm,最后正中装裱在30*30的黑卡纸上。

方式二:

完成色相、冷暖、面积、位置变化与色彩对比四个对比在一张画面上,规格为八开(上下共八格),每小格为8*8cm,最后装裱在八开的黑卡纸上。

以上作业二选一画。

第八章色彩的调和(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单元是学习如何表现画面配色和谐的内容,是色彩设计合理、表现适当的前提。

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熟悉各种色彩调和手法并熟练运用调和色彩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类似调和、对比调和。

2.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面积调和。

3.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间隔调和。

4.色彩的调性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色彩调和。

难点:

难点为色彩调性表达。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完成类似调和、对比调和、面积调和、色彩的间隔调和,四调和组合,每格尺寸为8X8cm组合,总体规格为上下各四格共八格,最后装裱在八开黑卡纸上。

第九章色彩的心理效应(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单元是对色彩具象与抽象心理表现内容的学习,对以后开设的应用型设计课具有重大的色彩指导意义。

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熟熟练运用色彩恰当的表现设计心理、画面质感与感情的方法。

【教学内容】

1.色彩心理的表现类型——等级制度的色彩象征、宗教信仰的色彩象征、现代企业设定的标准色彩。

2.色彩的通感——色彩的音乐感、味觉感、轻重感、柔软与坚硬感、亲切与疏远感、华丽与朴素感、四季变化的色彩感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本章重点内容为色彩心理的表现类型。

难点:

难点为色彩的通感、色彩的表情表现。

【教学手段】

范例和多媒体演示。

【课后作业】

通过教师拟定相应命题(或相关参赛项目)进行色彩心理感知训练,尺寸30X30cm(也可根据参赛题目自定),正中装裱在40*40cm的黑卡纸上,表现方式不限,以学过的色彩构成技法为主。

三、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具体到小节)

学时分配

小计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

其他

第一章平面构成课程概论

2

0

2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

2

4

第三章平面构成要素

2

4

6

第四章形象的构成

2

4

6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

2

16

18

第六章色彩的基本原理

2

4

6

第七章色彩的对比

2

4

6

第八章色彩的调和

2

6

8

第九章色彩的心理效应

2

6

8

合计

18

46

64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考试

成绩评定: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

平时考勤及作业:

50%,期末考试:

50%。

执笔人:

曹中琴2018年8月27日

审核人:

年月日

批准人:

年月日

附件2

2016年教学大纲汇总登记表

教学单位(签章):

年月日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签字)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